《地方治理研究》是江西行政學院主辦、中國第一本集中關注地方治理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專業(yè)性學術期刊?!兜胤街卫硌芯俊穲猿謫栴}導向,強調國際視野,注重中國情懷,秉持科學方法,鼓勵學術對話,突出原創(chuàng)性、學術性、研究性。
《地方治理研究》主要欄目:政府治理、市場治理、社會治理、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城市治理、鄉(xiāng)村治理。
一、稿件Word文檔請投至唯一投稿郵箱dfzlyj@vip.126.com,格式為“題名+單位+作者姓名”,并在文末注明作者詳細信息、手機、聯(lián)系電話、電子信箱、通信地址,提供中英文題名、摘要、關鍵詞,不再接收紙質投稿。
論文框架一般包括以下部分:問題的提出與文獻綜述、分析框架及論證(根據(jù)選題確定3~5個一級標題)、結論與討論。論文字數(shù)15000~30000字,優(yōu)秀稿件可不受字數(shù)限制。
二、本刊維護首發(fā)權,嚴禁一稿多投,嚴禁通過中介。如重復發(fā)表的,作者須承擔全部責任,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責任的權利。除特約專家稿件外,編輯個人不接受任何來稿。本刊不委托任何機構或者個人征稿、轉投、咨詢稿件,謹防上當受騙。自投稿之日起3個月內未接到錄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三、本刊僅刊登原創(chuàng)性論文,堅守學術規(guī)范,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投稿必須是未曾在國內外公開或者內部出版物、互聯(lián)網、數(shù)據(jù)庫等發(fā)表或者收錄的學術論文。所有來稿均須接受學術不端系統(tǒng)檢測,復制比不得超過10%(其中單篇復制比不得超過5%)。復制比超過30%的論文作者將被列入本刊“學術失范登記庫”。
對于涉嫌剽竊、偽造、篡改、不當署名、一稿多投、重復發(fā)表、違背研究倫理及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論文,本刊不予錄用,并將該論文作者列入本刊黑名單;如發(fā)現(xiàn)在本刊發(fā)表的論文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本刊將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對該論文作者給予公告其學術不端行為、通報其所在單位及其主管部門、納入學術不端行為聯(lián)合懲戒系統(tǒng)、列入本刊黑名單等處理,以上措施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四、作者投稿必須保證個人信息、基金項目等規(guī)范真實準確完整合規(guī)和沒有不當署名。作者人數(shù)不超過2人。基金項目必須與論文研究內容密切相關,且不超過2項(國家級課題為近3年,省部級課題為近2年)。本刊不接受增減、調整、更換作者或者基金項目的要求。因作者提供虛假信息或者發(fā)生署名爭議造成的后果,由作者承擔全部責任,本刊不負任何責任并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五、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所有來稿需經外審專家匿名評審。
六、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費、審稿費等費用。
七、來稿凡經本刊錄用,如作者無特別聲明,即視作作者同意授權本刊及本刊合作媒體復制、發(fā)行、翻譯、匯編及信息網絡傳播。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并支付。如作者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八、稿件一經采用,本刊即按自定標準給付稿酬(稿酬包括但不限于:數(shù)據(jù)庫、電子出版物等著作權使用費,以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二次文獻使用轉載的費用)和贈送2本樣刊。
九、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如作者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所有來稿文責自負。所刊論文觀點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意見。如刊出的論文引起著作權糾紛等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全部責任,本刊不負任何責任并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十、所有來稿必須符合本刊的格式規(guī)范,否則不予審稿(格式可參見最新一期《地方治理研究》)。
(一)字體字號與圖表:題名:黑體三號,正文:宋體小四號,摘要、關鍵詞:楷體小四號,一級標題:黑體四號,二級標題:黑體小四號,三級標題:楷體小四號,四級標題:宋體小四號,注釋、參考文獻:仿宋五號,收稿日期、基金項目、作者簡介:楷體五號,行間距統(tǒng)一為20磅。
圖表隨文編排,先見文字后見圖表。圖表、照片均為黑白,清晰、美觀,照片像素不小于300dpi。能用文字表達清楚的內容,盡量不用圖表。
(二)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正文層次不超過4級,其序號采用“一”“(一)”“1.”“(1)”編寫。
(三)作者的署名下標注作者的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地的?。ㄗ灾螀^(qū)、直轄市)的地名、市或者縣的地名、郵政編碼。
(四)正文之前須有摘要(200~300字)、關鍵詞(3~8個)。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明確列述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新理論、新觀點等)和主要結論,不宜用“作者認為”“本文認為”等引導性用語,也不宜用“通過……認為”“本文深入分析了……”等用語。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的表示核心內容的詞或者詞組,虛詞、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不能作為關鍵詞。
(五)基金項目注明立項機構、項目類別、課題名稱、項目批準號、項目負責人,并附立項通知書掃描件,如: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大數(shù)據(jù)驅動地方治理現(xiàn)代化綜合研究”(19ZDA113),負責人:歐陽康。此項排在作者簡介之前。
(六)作者簡介置于首頁地腳處,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畢業(yè)院校、學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不得缺漏。作者工作單位、職務、職稱等信息如有變化,應及時告知本部,予以更改;如未及時告知本部,或者因出版印刷等原因不能更改者,不予更改。
(七)引文參考文獻著錄執(zhí)行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T7714—2015),采用順序編碼制標注法,集中著錄在文后。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
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寧全集》等經典著作應使用最新版本。
(八)注釋集中排印在文后參考文獻之前,采用(1)、(2)、(3)……按正文出現(xiàn)順序統(tǒng)一編號,并在正文具體位置以右上角標標注(如(1))。
十一、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視作接受上述各項規(guī)定,本刊不再特別聲明。
十二、本刊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qū)龍虎山大道1866號江西行政學院《地方治理研究》編輯部,郵編:330108,電話:0791-8685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