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敏 吳紹容
(寧德職業(yè)技術學院 福建寧德 355000)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經濟市場發(fā)展方向發(fā)生變化,以對外經貿為發(fā)展重點。同時,受現階段企業(yè)貿易國際化及國內產品建設發(fā)展國際化諸多項目影響,無疑在一定程度上突顯了商務英語的重要性。對外貿易談判中,商務英語的恰當應用是雙方順利達成合作的重要前提。尤其在“一帶一路”倡導合作共贏的前提下,能否合理使用商務英語推動雙方順利合作尤為重要。因此,針對“一帶一路”背景下商務英語在閩東電機企業(yè)對外貿易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具備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即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帶一路”的提出針對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并在國際中立足具備深遠的戰(zhàn)略影響?!耙粠б宦贰背h影響下,中亞范圍內我國經濟貿易活動數量處于逐年上升中,此針對發(fā)展我國進出口貿易行業(yè)而言也發(fā)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耙粠б宦贰爆F已被提升至《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此項政策表示,“一帶一路”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倡議。
我國作為世界機械制造強國,在機械制造出口貿易方面在國際市場中名列前茅。此外,因我國具備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且進出口貿易能力較強,因此,“一帶一路”的提出,為機械制造企業(yè)貿易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機遇,我國機械制造企業(yè)獲得良好發(fā)展。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xù)深化,中亞五國與我國間的貿易合作日益密切,此種形勢在機械制造進出口貿易中得以充分體現?!耙粠б宦贰钡奶岢觯槍ν苿游覈鴮ν饨涃Q行業(yè)發(fā)展而言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且雙方貿易關系處于不斷增強中,為國內機械制造貿易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截至目前,我國機械制造對外貿易方面,雖在短期建設工作中存在微小變動,但行業(yè)整體發(fā)展呈現良好態(tài)勢。目前,我國與中亞各國在機械制造對外貿易方面交易額處于逐年提高狀態(tài)中,且由于貿易逆差所產生的實際影響伴隨合作貿易的密切而不斷減少,雙邊交易額度逐年提高。與此同時,國內機械制造貿易市場份額由于政策變化,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我國與塔吉克斯坦及土庫曼斯坦等國的機械制造貿易中,實現雙方對外貿易活動的穩(wěn)步推進,并在與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及哈薩克斯坦等國對外機械制造貿易中,貿易逆差逐漸縮小。
我國機械制造生產力在“三農”事業(yè)持續(xù)開拓創(chuàng)新背景下獲得大幅提高,機械制造銷售方式、機械制造類型均處于不斷增加中,推動了我國機械制造、機械制造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fā)展。閩東電機企業(yè)作為電機生產企業(yè)在解放勞動力、提高生產率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再機械制造業(yè)對外貿易高速發(fā)展前提下,無疑為閩東電機企業(yè)提供了更為寬廣的發(fā)展前景及良好的發(fā)展契機。為推動企業(yè)長足發(fā)展,在對外貿易中,需以明確自身機械制造定位為前提,與機械制造客戶展開高效的溝通、交流,達成合作的主要基礎?!耙粠б宦贰北尘跋?,商務英語的重要性日漸提高。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雖均為一種社會化語言形式,但兩者存在一定差異,商務英語在推動雙方對外機械制造貿易合作達成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為國內企業(yè)爭取最大化利益具備積極意義。商務英語應用渠道、應用價值主要表現在對外貿易與經濟交流方面,因此機械制造企業(yè)對外貿易掌握商務英語具備重要意義。分析商務英語在機械制造對外貿易中的應用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其一,通常情況下,商務英語多應用于商務貿易談判中,鮮少應用至日常交流中。企業(yè)在經濟貿易洽談中多立足自身利益視角,獲取最大化利益。機械制造對外貿易中應用的英語語法、英語詞匯需以機械制造為中心。
其二,機械制造對外貿易交流中,多以國際標準語言為交流用語,此種語言交流中不可產生口語化錯誤,不可產生誤解。除此之外,機械制造對外貿易交流中,需以尊重雙方為交流前提,必要條件下,所應用的語言交流技巧應在保護自身利益的基礎上,推動雙方貿易交易的達成。
其三,雙方在貿易交流過程中,不可產生混淆商務英語詞匯的問題,在合同簽訂時需確保用語含義清晰,以免產生歧義。
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英語作為國際間展開交流的一種全球通用語言,是全世界人民需掌握的一種溝通及交流用語,所以英語在國際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據相關調查指出,除了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外,全世界至少還有10億人在應用英語并可用英語展開熟練交流。此外,全球大多數國際貿易均以英語作為交流工具展開商務談判。伴隨經濟一體化發(fā)展趨勢及我國對外貿易規(guī)模的持續(xù)拓展,現階段商務英語已經成為對外技術交流、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國際貿易范圍的日漸拓展及全球經濟發(fā)展,普通英語難以與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發(fā)展要求相契合,商務英語因具備更強的針對性、實用性,現已得到高度重視,商務英語即以一定的商務語言環(huán)境、商務背景為基礎,在溝通交流及商務談判時所應用的一種語言工具,具備強大的功能性。所以,商務英語現已成為國際間企業(yè)對外貿易一項重要的交流工具,還可將貿易談判時所產生的不必要摩擦盡可能減少,推動雙方友好關系的合作與發(fā)展。
交易雙方在國際貿易中存在著共同的目的,即達成交易、促進合作,雙方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并非僅為單次交易。自我國加入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組織后,經濟發(fā)展進入高速發(fā)展階段,大部分企業(yè)均走向國際市場,而企業(yè)為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負責相應國際事務的工作人員經常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員展開商務交流及商務談判,并接觸來自不同國家的禮儀觀念、風俗文化,而上述因素會對企業(yè)的對外戰(zhàn)略決策及對外貿易發(fā)展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要求商務英語人員除具備高水平的商務英語交流能力外,還要不斷拓展自身知識視野,對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差異與文化差異等加以了解,同時結合不同國家之間存在的差異,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推動自身應變能力、溝通能力的提高。針對存在文化差異的國際貿易而言,商務英語人員須不斷提升自身商務英語應用水平,調整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除此之外,企業(yè)管理人員還須將培訓員工商務英語的應用能力作為重點,推動員工商務英語應用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企業(yè)整體國際溝通能力的不斷提高。此外,企業(yè)還應定期展開培訓,要求員工針對企業(yè)達成交易的國家所形成的不同文化差異加以了解,并掌握相應的國際文化知識,以從容應對國際商務談判,推動商務談判工作及對外貿易工作的達成。除此之外,企業(yè)還應為表現優(yōu)異的商務英語人員提供外出深造的機會,促使商務英語人員對不同國家形成的文化差異形成全面理解,推動兩國間商務合作的達成。
對外貿易談判中,語言溝通障礙為阻礙雙方談判活動順利展開的重要因素。由于語言溝通障礙的存在,談判雙方難以理解對方的基本意圖與基本含義。如果某冶金公司需向美國某公司購置一批先進組合爐,并派出一名高級工程師與美方交談,為完成此項任務,高級工程師在談判前做好充足準備,談判當天便成功簽約。但在交易時發(fā)現采購費用遠超出預算。分析原因為談判時高級工程師將billion錯認為million,雙方終止協議并進入法律程序。由于語言交流障礙的存在,在對外貿易中,雙方產生利益之爭時,談判雙方無法理解對方的基本意圖與基本含義。所以在談判過程中,商務英語人員需加強語序排列、語法應用及基礎詞匯的理解,方可將由于語言溝通障礙產生的誤解有效緩解。由此可見,對外商務貿易談判中,合理、準確地利用商務用語,可為談判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對企業(yè)間合作的達成可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背景下,與各國經濟體、大企業(yè)的合作日益頻繁。分析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發(fā)現,對外貿易占比60%,大部分企業(yè)選擇在國外建廠,同時大量國外企業(yè)看好中國市場并入駐中國。我國在走向國際化發(fā)展進程中,由于語言障礙的存在,使得我國企業(yè)難以掌握與外資企業(yè)的合作契機。為推動企業(yè)向國際化發(fā)展,需重視商務英語的合理、準確應用,促使中外雙方可展開有效的談判。由于國家地區(qū)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各有不同,表現在對外貿易談判中即談判雙方對相同事件產生截然不同的理解,產生交流障礙,對談判質量產生影響。以我國著名電池品牌白象為例,直譯為White Elephant,然而在英語中,White Elephant為蠢笨、累贅的象征,若出口至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難以獲得良好的銷售效果,經文化差異了解后,將白象翻譯為Brown Lion。我國在與其他國家展開對外貿易談判時,還應對不同國家地區(qū)間存在的文化背景差異充分了解,我國企業(yè)文化受到悠久歷史文化的影響,提倡待人處事謙和有禮、崇尚熱情,企業(yè)團隊間以和氣生財為主,然而酒文化盛行,但我國企業(yè)在與中東國家地區(qū)展開對外貿易談判時,應絕對禁止飲酒。例如,我國與新西蘭國家的企業(yè)展開對外貿易時應注意,在我國豎起大拇指為敬佩、夸贊的含義,然而在新西蘭則視作蔑視對方。若我國企業(yè)在對外貿易談判中對其他國家企業(yè)的文化背景未加以了解,在對外貿易談判時會產生誤會甚至理解偏差,加大談判難度,甚至對談判的最終交易結果產生直接影響。由此可見,在對外貿易中,了解談判雙方的文化差異尤為重要。
“一帶一路”背景下,展開的商務英語談判與傳統意義層面的商務談判存在一定區(qū)別,兩者區(qū)別在于傳統意義層面的商務談判以想盡一切辦法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為主要目的,而新背景下的商務談判即通過協議或協商的方式達成,以實現雙方互利共贏作為主要談判目的,并非以壓制某一方成為勝利者為主要目的。但事實上,雙方在商務談判中無法實現絕對平均,即其中會有一方所獲利益多于另一方,針對商務英語人員提供的較高要求,為推動商務談判的順利達成,要求商務英語人員需注意以下幾點。
正式官方語言的使用在國際協商、國際交往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一旦產生用語不恰當的情況,就會引發(fā)不必要的麻煩、誤會,情況嚴重時會導致貿易談判失敗,以“一帶一路”倡議概念為例,在官方用語中會使用“initiative”一詞解釋倡議,不可使用“program”“project”“strategy”等詞匯。利用商務英語展開對外貿易協商、談判時,需確保用語盡量正式并規(guī)范,言辭應“圓”“潤”,避免利用帶有侵略性含義的詞匯,如雙方對外貿易談判過程中,若使用“combat”此類詞語,就會激發(fā)另一方的警覺性,同時認為對方并不具備談判誠意,而是想要掠奪己方資源所展開的談判,此種交流模式下貿易協議難以達成。因此,利用商務英語展開對外貿易協商時,需盡可能避免帶有侵略性含義詞語的使用。對外貿易中,只有通過恰當的語言交流方式,促使對方可對我方合作誠意加以了解,以實現互利共贏,才能達成共識,推動協議的順利簽訂。分析“一帶一路”沿線涉及的40余個國家,每個國家在文化、消費、貿易中形成的習慣各有差異。因此,為推動貿易協議達成,盡可能減少對外貿易談判中會產生的阻礙因素,要求商務談判人員需在談判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對對方消費習慣、風俗文化等形成深入了解,預測對外貿易談判中可能遭遇的問題,以此為依據完成對應方案的制定。因具備充分的準備,所以在談判過程中即便遇到多種障礙、問題,也不會產生談判破裂的情況,雙方可通過互相協商及方案的調整,推動合作的達成。
機械制造功效、特征描述時,不僅要求商務英語人員需具備專業(yè)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應對談判用語的禮貌性予以重視,使雙方在制定協議條款時,讓對方產生我方在“退讓”的感覺,以實現友好、和諧貿易氛圍的營造。商務英語人員在講解我方產品報價、規(guī)格、特點時,所應用的語言應以凝練、簡潔為主,且需重視表達的條理性、清晰性,將語音、語速控制在對方所適應的范圍內,并以誠懇、真摯的態(tài)度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隨后,我方應逐條列舉貿易條件,使貿易合作方認為我方是立足于他方所提出的協定,對方也會對我方產品是否與自己進出口需求相符加以認真考慮,可大幅度提高對外貿易談判的成功率。交易談判過程中,商務英語人員應避免出現言辭激烈的現象,或不停追問,以免導致對方產生惱怒或反感情緒。商務英語中,禮貌用語常見的表達方法為幽默表達法、模糊語表達法、委婉語表達法等,如“We are eager to meet your request but our goods are of high quality among the foreign goods sold in your area, so the price can not be lowered any more.”此句話并未直接拒絕對方的降價要求,委婉地告知對方,我方無法降價的難處,并告知對方我國產品質量過硬,無需擔心質量問題,可在解決對方后顧之憂的前提下,一舉兩得。通過分析對方的談判語氣,對對方意圖加以判斷,此為語言的一項重要功能。所以,商務英語人員在機械制造對外貿易談判,應盡可能保持禮貌用語,為對外貿易交流談判營造良好氛圍,在此過程中尋求雙方平等、互惠互利的交易模式,促使雙方可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對外貿易合作的展開。在對外貿易溝通過程中,還可為雙方貿易的長足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空間。
商務談判、商務貿易中,委婉用語發(fā)揮著重要的“潤滑劑”作用。我方商務英語人員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貿易過程中,需對不同商務場合下及不同語境中所應用的差異化表達方式形成全面理解。傳統普通英語、商務英語兩者間最為明顯的區(qū)別在于商務英語受到國際條約、法律條款的約束。商務英語人員在談判過程中,需保障用語的簡潔性、凝練性,避免拖泥帶水,不可產生歧義。然而在具體交流過程中,此種直接的表達方式,會使對方產生冷漠或不舒服的感覺,甚至令對方陷入尷尬境地。在此種交流模式下,應使用委婉用語,避免對方產生尷尬。通常情況下,為留出談判空間,談判時會產生如下情況,雙方雖在語言用語層面表達準確,但對貿易談判條件難以接受,致使雙方語言溝通陷入尷尬,難以繼續(xù)。如:A:“I give you 10 percent discount as far as the goods concerned.”(這批貨,我方給貴公司10%的折扣。)B:“You can obtain 10 percent discount as far as the goods concerned.”(這批貨,貴公司可獲得10%的折扣。)
上述兩句話雖表述含義相同,但由于話語角度差異,因此兩句不同的話語在實際意義層面會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其中,A句中,以“I”為主語,表達過程中,將我方利益作為主要強調內容,“我只能給你10%的折扣”,然而B句中,以“You”為主語,將他方利益的利益考量作為出發(fā)點。此句話言下之意在于“我方可以給貴方10%的讓利”,談判中B句亮點在于將談判貿易方利益前置并放大,將自己所得利益后置、淡化。在此種談判模式下,即便仍為我方預設的讓利額度,但對方在此過程中,將會產生一種獲利并談判成功的喜悅感,認為此次談判貿易來之不易。在此種交流模式下,雙方易達成一致,并推動合作的順利達成。商務英語對外貿易溝通過程中,為推動合作的達成,需從貿易談判方視角出發(fā),可促使對方在感知我方誠意的前提下,順利達成合作。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背景下,商務英語在對外貿易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推動雙方對外貿易達成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將商務英語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需以了解“一帶一路”背景為前提,積極探索商務英語在對外貿易中的應用策略,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推動對外貿易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