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濤
“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
這段堪稱《紅樓夢》里最沉痛、最清醒的話,來自探春。為什么是探春,在抄檢大觀園時敏銳地預感到賈府這個大家族有因內部混亂而氣數將近的征兆?
此前探春曾經理家,進行了種種興利除弊的改革,在理家的過程中,她清醒意識到了家族敗落無可避免。除了理家這一緣由,探春的清醒,還來自于她把家庭當作職場,曾奮力爭取過、表現過、挽救過、完善過。
探春是庶女,母親是地位卑微、見識和行事不堪的趙姨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出身成了探春的痛點,但同時也讓探春有了一種完全有別于大觀園里其他姐妹兄弟的心態(tài):把家園當成了職場,從不任性而為、恃寵而驕。
《紅樓夢》第四十六回里,被老色鬼賈赦逼到絕境的鴛鴦在賈母面前“誓絕鴛鴦偶”,將賈赦、邢夫人的齷齪大白于賈母面前,驚怒之下,賈母見王夫人在旁,便猜疑“你們原來都是哄我的!外頭孝敬,暗地里盤算我……”此時的王夫人百口莫辯,在場的賈寶玉等人都不敢開口為王夫人辯解。是探春,站出來娓娓道來,點醒賈母:作為弟妹的王夫人,如何會知道大伯子納妾的打算?——探春一席話,驚醒了賈母,也救了王夫人。
第七十六回里,中秋夜賈母帶著眾人賞月,夜深了,賈母興致不減,眾姐妹中,迎春、惜春等人可以提前退席,自顧休息;湘云、黛玉可以隨自己心性選擇離席自去,做對月聯詩的風雅事。唯有探春,一直陪伴在長輩身邊,直到賈母注意到她“可憐見的,尚還等著”。
探春從來不能像別的兄弟姐妹那樣自在隨意,按照自己的本心而活,因為她要靠努力,才能贏得賈母和嫡母王夫人的疼愛和信任,也才能在這個家族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愛美麗也愛媒體。閑讀紅樓,注解人生。
此時探春說了一句在職場中奮力掙扎的人才會深有同感的話:“哪一個主子不疼出力得用的人?哪一個好人用人拉扯的?”
探春理家時,還沒開始有所作為,她的親生母親趙姨娘已經上門來尋釁滋事了,要為她的兄弟趙國基多討一些喪葬銀子。探春說:“太太滿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幾次寒心……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務?!边@番話是提醒母親:管家這個差事來之不易。
此時探春說了一句在職場中奮力掙扎的人才會深有同感的話:“哪一個主子不疼出力得用的人?哪一個好人用人拉扯的?”——她把王夫人當成了“主子”,把自己當成“出力得用的人”,并且深知如何努力才能讓“主子”疼惜。
一向小心謹慎、不敢任性的探春卻在抄檢大觀園時表現出了另一面,掌摑邢夫人配房王善保家的,說出了“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這樣大膽、痛切的話。這還是那個眾人眼中“言語安靜、性情和順”的庶出女兒探春嗎?
其實無論是平日的敏慧小心,還是抄檢大觀園時的痛心憤怒,都是探春的一體兩面。
經歷過成長中的種種不易,為挽救家族的頹勢做過最銳意的改革和努力,感受過大觀園里最美好的風花雪月,也眼看著家族氣數將近而無可奈何,探春的清醒和通透非別人可比。她把家庭當成了職場,把命運當成了一場較量。
也因此,只有她,能發(fā)出最沉痛的嘆息。也只有她,最懂得逆天改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