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宜軒
提到命題,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的經(jīng)驗幾乎為零。所以,在2022年3月份接到“詩意思政”團隊周靜老師的任務——在2022年鹽城市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中考復習研討會上開設一節(jié)以“詩意思政”為主題的試卷講評課時,我當時腦子一片空白。不過我秉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信念,勇敢地接受了這個重任。
受原有的課堂教學方法的影響,我認為一份優(yōu)秀的試題,應該同時考查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情況,這樣才能達到教、學、評有機統(tǒng)一。因此,我在命題時,更多傾向考查知識目標,很明顯,這完全背離了“詩意思政”的主張,并且與《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背道而馳。于是,我又推翻了之前所有的設計,向周靜老師虛心請教,重新思考、重新架構試題,命制了一份科學、有效的試題,呈現(xiàn)“詩意”試題應該有的模樣。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作為思政課的關鍵課程,要充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以新課標和現(xiàn)行教材為依據(jù),在試題中強化政治認同、道德修養(yǎng)、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等方面的考查,引導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樹立文化自信,為學生的詩美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份合格的道德與法治試題應該是充實而美好的,能夠充分彰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能給予學生一種美好的視覺體驗。
第一,試題格式對仗工整。教師一直要求學生在答題時要注意卷面整潔、干凈,那么教師在命制試題時是否考慮給學生一份整潔、有序的試卷呢?學生對試題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整個卷面,所以,我在命制試題時充分考慮卷面格式,盡量避免長短不一的選項,營造整齊有序的卷面效果。
第二,試題形式豐富多彩。除了用語言文字表述試題之外,我還會增加漫畫、圖表等表現(xiàn)形式,讓試卷內(nèi)容更加生動活潑,增強學生的視覺感受。
第三,試題語言充滿詩意?!霸娨狻辈⒎钦Z文學科獨有的屬性,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上,我們也可以體現(xiàn)“詩意”,其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運用一些成語、詩詞、格言等,如復習研討會的試題中出現(xiàn)了“英勇斗爭、立黨為公”等詞語。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命題任務指向應該是依據(jù)學業(yè)質(zhì)量標準和學習內(nèi)容的不同特點,綜合考查學生面對真實問題情境、在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的達成情況。如何在試題中檢測學生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是教師應當思考的重要問題。
作為華夏兒女,我們生活的國家本就充滿“詩意”,我在命制試題時,就會特別留意選取學生身邊的“詩意”生活。如精神文明建設,“2021感動中國人物”;生態(tài)文明建設,“碳達峰、碳中和”;法治文明建設,“家庭教育促進法”等。
所謂“詩意邏輯”,是以審美意識為內(nèi)趨力,調(diào)動學生感知、聯(lián)想、想象、類比等多種心理功能,推動意象思維的過程,是形象化和情感化的交融統(tǒng)一。中學生感性思維居多,容易被情感左右,從而失去精準判斷的能力。因此,我在命制試題時,不僅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還會考慮教會學生如何理性判斷。以實踐探究題為例,針對社會生活中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我采用了南京市建鄴區(qū)法院一起真實的案例,并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條文,設計“結合材料,評析案件中毛某的言行并就‘依法帶娃’提出合理化建議”。學生作為家庭教育的參與者,從情境材料以及生活實際出發(fā),完全可以評析案例中的行為,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參考答案不僅能夠折射出命題者的思維過程與個性特征,還能幫助學生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通過與工作室老師的交流,我發(fā)現(xiàn)大家大多在意試題的質(zhì)量,而忽略了對試題參考答案的編寫。
從答案的書寫能夠看出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等。但實際答題時,學生認為道德與法治作為文科性質(zhì)的學科,長篇大論就能保證答題的完整性,這不符合“詩意思政”主題,也背離了道德與法治學科的育人目標。因此,我在編輯參考答案時盡量以精煉的語言表達觀點,旨在于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表達能力。
參考答案只是一個評價標準,我們應盡量不設定標準答案。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因此,我在編輯參考答案時,給予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允許學生給出不同的答案,從而區(qū)分不同能力的學生。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很幸運能夠加入周靜老師的工作室,并得到她的指導和幫助,使我在市級公開課中呈現(xiàn)了一份自主命制的試題。公開課雖然已經(jīng)結束,但是學習不會止步。我想,從命制一份優(yōu)秀的試題開始,慢慢形成具有自己命題風格和教學風格的試題,這將是我今后不斷探尋、不斷突破的專業(yè)發(fā)展領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命題。我很慶幸,認識了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感謝命運給我的機會,我將不斷學習,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詩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