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喻老》
趙襄王學御于王子期①,俄而與子期逐,三易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睂υ唬骸靶g已盡,用之則過 也②。凡御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于馬,而后可以追速致遠。今君后則欲速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道爭遠③,非先則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p>
注釋:
① 王子期:即王良,戰(zhàn)國時駕車高手。
② 過:過失,不妥當。
③ 誘道:引導。道,同導。
譯文:
戰(zhàn)國時,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馬車技術,沒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賽。賽時,他多次改換馬匹而多次落在王子期后邊。襄王說:“你教我駕車的技術,一定留了一手,沒有完全教給我。”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經把技術全都教給您了,只是您使用得不恰當。不管駕駛什么車輛,最重要的是,馬套上轅,要跟車輛配合穩(wěn)妥;人趕著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與馬的奔跑相協(xié)調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跑得很遠?,F(xiàn)在您在我后面,就一心只想追上我;您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上來。其實,駕馭馬匹長途競爭,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但是您無論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還顧得上與馬匹的奔跑協(xié)調一致嗎?這就是您落在后邊的原因啊。”
【點評】
趙襄王好勝,希望能夠馬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好勝之心可以理解,問題在于,超過作為名御手的老師,哪有那么容易呢?做學生的,需要悉心向學,下苦功夫。趙襄王學習時間不長,就要求比賽,技術浮于表面,心態(tài)急于求成,賽中心念紛亂,只注意對方而不注意自己,如此種種,都是學習之大忌。水到渠成,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學御如此,學任何一項需要時間沉淀的技藝,都是如此。(許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