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張杰
陳集山藥是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qū)陳集鎮(zhèn)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
陳集山藥有著兩千余年的栽培歷史。據(jù)《定陶縣志》記載:春秋末期,商祖范蠡棄官經(jīng)商,攜西施從越國遷居到天下之中的陶丘(今定陶區(qū))定居經(jīng)商,因西施有“食薯蕷(山藥)、美體容”之好,故引種薯蕷,在陶丘北(今定陶區(qū)陳集鎮(zhèn))一沙壤平川繁衍馴化。陳集山藥因其歷史悠久,又緊靠曹州古城,因而又有“曹州山藥”之稱,與“曹州牡丹”“曹州耿餅”“曹州木瓜”并稱曹州四大特產(chǎn)。
陳集山藥分“西施種子”和“雞皮糙子”兩大派系。西施種子山藥莖塊肥大,肌體華潤,肉細味甘,面、香、甜,營養(yǎng)豐富,滋補保健。西施種子山藥屬無父系,不接豆,靠莖段繁殖,是山藥中少有的品種,為陳集鎮(zhèn)獨有。雞皮糙子山藥因體表生長著像雞皮毛囊的粗糙斑點,很像雞皮而得名。雞皮糙子山藥品質堅硬,粉足液濃,久煮不散。入口品嘗,面中帶沙、香中帶甜。
平遙長山藥被稱為“中國小人參”,是山西省平遙縣特產(chǎn),全國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
平遙長山藥原為山西省地方品種,后來被引種到河南、山東等地。該品種植株長勢中等,莖蔓綠色,長3~4 米,圓形,有分枝。葉片綠色,莖部戟形,缺刻中等,先端尖銳,葉脈7 條,葉片互生,中上部對生。雄株葉片缺刻較大,前端稍長;雌株葉片缺刻較小。葉腋間著生零余子,形體小,栽子細短,肉極白,肉質細膩,纖維較多,黏液多,有甜藥味,烘烤有棗香味,易熟,熟后性綿。平遙長山藥品種優(yōu)良,食藥兼用。
每100 克平遙長山藥中含有蛋白質約9.92克,淀粉約22.43克,鈣、鎂、鋅、錳、鐵、磷等微量元素≥2.29克,除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外,還富含皂甙、尿囊素、膽堿。平遙長山藥淀粉含量≥80%,鈣含量≥850毫克/千克,鐵含量≥30毫克/千克。平遙長山藥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人類所需的18種氨基酸中,該山藥含有16種。該山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占干重8%的黏液物質,含有糖蛋白、多酚氧化酶、維生素C、甘露多糖植酸和3、4二羥荃苯乙胺等。
利川山藥是湖北省利川市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
利川山藥在利川市有1 500 多年的種植歷史,是一種常用中藥,也是人們喜食的一種滋補蔬菜。利川山藥中尤以利川市團堡鎮(zhèn)產(chǎn)的紅皮山藥品質最佳、藥用價值最高,其特點為皮?。ǔ实霞t色)、色白、質實、高黏液質、水分含量低、味清香怡人、口感綿和。
利川山藥根莖棒狀,長達33~66厘米,最長達100厘米以上,根少分枝,白色根著生許多須根,斷面呈黏性,黏絲細長,可達丈余。白色小單生花,蒴果。葉對生,葉形多變化,常為心臟形或剪形掌狀,葉脈6~9出,葉腋間生有株芽(稱零余子,也叫山藥豆、山藥蛋),可作繁殖材料,也可食用。
利川山藥營養(yǎng)成分比較全面且豐富,蛋白質含量為123.1克/千克,脂肪含量為148.8克/千克,淀粉含量為162.1 克/千克,并含有天門冬氨酸、蛋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等1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且含有鉀、鈣、鋅、硒等微量元素,其肉質、色澤、味道、黏度、口感、氣味、營養(yǎng)等較為優(yōu)異。
冀村長山藥是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特產(chǎn),全國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
汾陽市冀村鎮(zhèn)地處黃土高原地帶,土層深厚、土松地肥,土壤為酸堿度接近中性的沙壤土,適宜種植山藥。冀村長山藥條塊順直,塊莖肉質肥厚,圓柱形,直徑5厘米左右,表皮光潔色淡,有紫紅斑,根毛細而稀少,皮薄、薯肉色澤潔白,肉質細膩無纖維,易熟,熟后性綿,質地綿而不柴,香氣濃郁。掰開后有白色黏液,黏度高、粉性足、肉身如玉,啖食無渣。
冀村長山藥營養(yǎng)價值高,可食率(以質量計)>95.0%。山藥塊莖中蛋白質含量約2.0~3.5克/100克,淀粉含量9.8~16.5克/100克,總膳食纖維(以干基計)4.0~5.6 克/100 克,鈣8.2~10.3 毫克/100 克,鉀388~527 毫克/100 克,鐵0.1~0.36毫克/100克,粗纖維0.37~0.59克/100克,粗多糖(以葡萄糖計)0.41~0.66 克/100 克,維生素C 7.3~9.1毫克/100克,維生素B0.037~0.063毫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5.7%~8.3%。
蘇嶺山藥是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特產(chǎn),全國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
涇縣地處黃山北麓,山坡地腐殖質含量較高,排水通暢,陽光充足,含豐富的鈣、鎂及其他微量元素,適宜山藥生長。蘇嶺山藥外表彎曲,長60~80 厘米,最長可達100 厘米,直徑0.5~2.5厘米,表皮土褐色,密布細毛。
蘇嶺山藥肉極細膩,白里透黃,質堅粉足,久煮不煳,味香、微甜、口感特好,久食不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鈣、鎂等多種微量元素,膳食纖維較高,蛋白質含量≥2.0%,富含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
懷山藥是河南省焦作市特產(chǎn),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
東漢《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山藥以河南懷慶者良。焦作古稱懷慶府,北依太行,南臨黃河,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山藥、地黃、菊花、牛膝“四大懷藥”馳名中外。懷山藥作為“四大懷藥”之首,醫(yī)家評價其“溫補”“性平”,是“藥食同源”的典范?!拌F棍山藥”為懷山藥中的珍品,因其色褐間紅、質堅粉足、身細體長,外形酷似鐵棍而得名,主產(chǎn)區(qū)為溫縣。
懷山藥主要成分為淀粉(16%,淀粉酶)、蛋白質(其中糖蛋白質包括16種氨基酸)、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皂甙黏液質、維生素、鐵及錳等,有條干直、色潔白、粉性足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