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朝陽 文/圖 周周 編
斑衣蠟蟬
十二背后,位于云貴高原的黔北山地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大婁山脈,平均海拔在700米~1400米之間,有著獨特的亞熱帶濕潤性氣候,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堪稱一處野生動植物天堂,也是野外考察者的向往之地。作為野考愛好者,筆者曾多次前往十二背后徒步探訪。這處秘境中神奇的自然景觀與動植物資源,令人大開眼界!每一次探尋都有出乎意料的新收獲。
2020年6月,正值野外考察的黃金時段,筆者與著名昆蟲學家王川一起探訪十二背后。我們的裝備武裝到了牙齒,帶了三支微距鏡頭,還有兩套閃光系統(tǒng)、調(diào)查野生魚類用的網(wǎng)箱等設備。
我們在景區(qū)下車,然后步行到要住的客棧。那一小段光彩奪目的時間令人至今難忘:不像是走在貴州山區(qū),而像是走進了一個有著透明屋頂?shù)木薮蠛麍@。不過一百多米的路段,各種蝴蝶飛來飛去,玉斑鳳蝶、碧鳳蝶、二尾蛺蝶、枯葉蛺蝶、虎斑蝶……
下午兩點,我們的車開進寬闊水域自然保護區(qū),盤旋而上的山路右邊出現(xiàn)了一塊空地,這是個天然的觀景平臺,但我們并不是為了觀景,而是因為看到空地飛著好幾只蝴蝶。
靠空地右邊緣的一只蝴蝶,起起落落,像是一只帶蛺蝶,種類不明。空地中間那一只,顏值頗高,翅膀似乎是淺黃色的,質地柔軟如絹。相機快進入有效拍攝位置時,它突然輕盈地飛了起來,沒有任何預兆,沒有任何準備動作。過了一會兒,它又回到了剛才停留的巖石上,愉快地用長長的喙吸食起來。事后查閱資料,確定這是“擬斑脈蛺蝶”。這種蝶特別多型,但如此漂亮的色型我們還是第一次見到。
白天的野外考察已經(jīng)收獲滿滿,但是夜晚的十二背后則讓我們獲得了更奇妙的經(jīng)歷。2020年8月初的一個晚上,我們在雙河谷嘗試燈誘昆蟲,過了溪曲橋的橋頭,卻發(fā)現(xiàn)了一群體型碩大的臭蛙!這條白天人來人往的通道,已被它們占領,數(shù)了數(shù)足足有十幾只。后來請教了專家,發(fā)現(xiàn)這是2018年才發(fā)現(xiàn)的新物種——貴州臭蛙。
這一次找到的昆蟲和其他物種實在太多了,我們的閃光燈幾乎一直在工作。高大的灌木上,有螢火蟲、葉甲和蟻蛉,低矮的草叢上,有貴州臭蛙幼體、步行甲。
我們在野外一般喜歡分頭尋找和記錄,但互相之間不會隔得太遠,發(fā)現(xiàn)好東西時,會互相招呼進行分享。“快過來?!蓖醮ㄓ衷谇懊娴吐暫拔伊?。
我快步走過去,原來是一只甲蠅。這是一種極易被誤認為是甲蟲的蠅類,作為雙翅目的成員,身上卻有著鞘翅,也太特立獨行了。其實你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鞘翅是多出來的,因為它還有兩對翅膀,只是其中一對退化成了平衡棒。也就是說,甲蠅的甲,其實是小盾片往后延伸、膨大而成的,和翅膀并無關系。
這只甲蠅,停在我們頭頂?shù)臉淙~上,我們要努力伸長手臂,才能夠得著。看著它似乎特別安靜,我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伸手緩慢地摘下了那片樹葉,幸運的是,樹葉到了我手上,它仍舊一動不動。這樣,我終于可以湊得極近地仔細看看它了,這可能是我距甲蠅最近的一次吧。
稀有的巨大蝴蝶
蝴蝶中的貴族
色彩亮麗的長鼻蠟
等到下一次燈誘時,我們?nèi)匀话训攸c選在了雙河洞口的廣場。不知是溪流對面碰巧沒有燒烤的燈火,還是出于對蛾類專家的仰慕,燈誘效果和前一次真是天壤之別。燈亮起沒多久,就有大大小小的蛾子、蜉蝣、甲蟲圍繞過來。
一只撲騰不已的大型蛾子引起了我們的注意,等它安靜下來后,曾經(jīng)深入研究過天蠶蛾的王川走過去看了一眼說:“有點像四面山那個”。遠看著有點像很常見的銀杏天蠶蛾,為啥他這么猶豫?我也跟了過去,這只天蠶蛾太漂亮了,特別是前翅、后翅各有的兩個色斑層次分明,非常搶眼。原來,這是他在重慶四面山飛龍廟發(fā)現(xiàn)過的半目柞天蠶。半目柞天蠶是我國極有價值的野生絹絲昆蟲資源,20年前,該物種就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除了在陸地上“游走”,我們的夜間探索活動還延伸至水下——所攜帶的水下裝置終于用上了。有一天的晚餐是貴州風味,飯后我收集了一些骨頭和米飯,然后作為誘餌放到陷阱——一種小型的長方體網(wǎng)箱里。天黑盡后,我們把陷阱放進了溪流中。做完了這一切,我們?nèi)匀粵]有把握。雖然判斷溪流中應該有魚蝦,但是白天在透明的溪水里,我們卻連一條小魚也沒看見過。
我蹲在那里,睜大雙眼,用手電光掃射著陷阱附近。剛開始,的確什么也沒有。幾分鐘之后,有一些條形黑影靠近了網(wǎng)箱,看來,白天躲在石頭縫里的魚出來了,它們好奇地圍著網(wǎng)箱轉悠,在尋找入口。又過了幾分鐘,小小的網(wǎng)箱周圍已不是黑影,而是團團烏云。網(wǎng)箱里不時有銀光閃過,那是魚搶食時扭動身體才會出現(xiàn)的情景。此時,網(wǎng)箱里銀光已經(jīng)如煙花綻放,十分熱鬧。
天坑深處有人家
宛如世外桃花源
拍攝結束的時候,已是深夜,鑒定也差不多同時出來了,除了蝦類和幼體的魚苗,我們抓到的十多條魚全是一個種類:寬頭林氏鲃,一種分布范圍很窄的珍稀魚類。
十二背后分布著許多隱秘的天坑與洞穴可供人們探訪。有名的龍?zhí)磷犹炜拥撞肯旅媸且粭l地下河,河的頂部由于日積月累的坍塌,形成了一個橢圓形的天坑,四周皆有百米絕壁,絕壁上原始植被完好。
我們初探龍?zhí)磷犹炜拥慕?jīng)歷就頗多斬獲。這天久雨初晴,泥石路格外濕滑,我們小心地沿著已不明顯的小路慢慢向下走,同時仔細搜索著路邊的灌木。我們從天坑的頂部慢慢向下走,在灌木后面的崖壁上,發(fā)現(xiàn)了一只廣翅蠟蟬,西南山地的同類很多,所以我第一印象是八點廣翅蠟蟬或者緣紋廣翅蠟蟬,這兩個種也比較相似。要走過去,需要踩進滿是雨水的草叢,我有點猶豫,畢竟這兩個都是太常見的物種。我得感謝自己的謹慎,又定睛看了一陣,不由心中微動,這一只似乎個體更大,翅上的透明斑界限分明?!坝幸环N我沒見過的廣翅蠟蟬!”我輕呼了一聲,就靠了過去。后來確認這是圓紋廣翅蠟蟬。
這真是一個美好的開始,接下來的半小時里,我們又記錄了不少物種。“吊燈花!”走在前面的我又輕呼了一聲。蘿藦科的植物都有著奇詭的花朵,吊燈花屬的還略有例外,它們的花幾乎都有著一種超脫的優(yōu)雅。這種吊燈花并不像它的家人那樣胡亂攀爬,而是喜歡爬到高處,再把纖巧的藤輕盈地垂下來。根據(jù)它極短的花序梗,我判斷它就是短序吊燈花,中藥材名叫小鵝兒腸,除了貴州外,只有云南有分布。
天坑里的植物
吊燈花
在我圍著頭頂?shù)亩绦虻鯚艋ù蜣D的同時,王川也有了發(fā)現(xiàn),他幾乎守著幾堆懸鉤子藤沒動,不停地拍攝著體型很小的昆蟲。就在這一過程中,他在一片懸鉤子葉上看見了一只瓢蠟蟬。這是一只星斑圓瓢蠟蟬,屬于小型種類,體卵圓形,翅黑色帶黃色斑點,特別像瓢蟲。
晶花洞是一個從未對外開放的溶洞。去之前讀過一些介紹資料:這個洞中有各種形態(tài)的石膏晶花,有的像纖維,有的像輕絮,有的如曲尺,簡直美得太不像話。晶花洞的洞口在另一個天坑的半崖上,我們要先從天坑另一邊的頂部,下到坑底,踩水過一條溪水,才能去往那里。好不容易到了洞口,卻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天然屏障:洞口上方山崖上,雨水形成的瀑布直沖下來,落在必經(jīng)之路上。我們依次穿瀑而過。
王川圓睜雙眼,在腳下的石頭里仔細搜索。我知道,他有一個愿望,就是在十二背后找到著名的洞穴甲蟲“盲步甲”,那是一種永遠隱身于黑暗中的美麗物種。見過盲步甲的人,都面臨一個困惑,在沒有光線的地方,如此鮮艷的顏色有何意義?或許,復雜的進化過程中,不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意義,進化是生命與環(huán)境的神奇對話,是被迫展開的連續(xù)旅程,只孤立地看一個環(huán)節(jié),永遠也看不明白的。
沒有找到盲步甲,但另一種昆蟲灶馬極多,透明且漂亮。
最后,我們到了傳說中的晶花世界。盡管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但還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堅硬的石頭,在地下數(shù)公里深的地方,展現(xiàn)出它們?nèi)彳?、晶瑩的一面,造型千姿百態(tài),仿佛超越時間的永生花。和這些石頭的花朵比起來,人類的歷史仿佛只是一個短暫的轉身。
晶花洞是在極偶然的情況下被發(fā)現(xiàn)的。試想一下,在我們腳下的地底,還有多少超出人類想象的奇異未知,或許,我們永遠沒有機會見到,更不要說地球之外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