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嵐熙
女性工人百折不撓、永不妥協(xié)
2005年上映的電影《永不妥協(xié)》頗受影迷好評。這部由妮基·卡羅執(zhí)導、查理茲·塞隆主演的電影改編自40多年前的一個真實故事:揚森訴埃弗萊斯鐵礦案。這是美國第一例受害人勝訴的職場性騷擾案。40多年前,美國的很多工作場所都對性騷擾不以為然。這種風氣的改變,很大程度與揚森案的判決有關。
27歲的洛伊斯·揚森是一位單身母親。為生計所迫,1975年3月25日,洛伊斯經人介紹來到明尼蘇達州埃弗萊斯鐵礦公司上班。洛伊斯身段苗條、相貌出眾,迅速吸引了男性礦工的注意。盡管她穿著不分男女的連身衣、靴子,戴著安全帽和防護眼鏡,但看到她的礦工都停下手中的活,緊盯著她。
在那個年代,礦山是明尼蘇達州北部的經濟支柱。埃弗萊斯鐵礦公司的薪水是每小時5美元(那時,最低工資是每小時1.8美元),此外還有健康補助和退休保障金。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礦山里那些需要或愿意出去工作的婦女基本上從事的是商店售貨員、銀行出納、秘書及女服務員的工作,這些工作幾乎不為她們提供健康補助,薪水也達不到最低工資。換句話說,礦山存在著顯而易見的性別歧視。
1974年4月,美國九大鋼鐵公司與平等就業(yè)機會委員會(EEOC)、美國司法部及勞動部共同簽署了著名的“共同決議”。該決議強迫鋼鐵公司為過去一直遭到歧視的少數民族和婦女雇員償付3000萬美元,還要求工廠和礦廠將20%的工作機會提供給婦女和少數民族。洛伊斯和其他女工便是這項決議的獲益者,得以在礦山謀得一份她們想象中十分體面的工作。
然而鐵礦公司的工作環(huán)境遠比洛伊斯預想的要惡劣,她首先感受到的,是男人們對女性礦工的敵意。在礦山,工人們原本就過得十分艱難。老板經常裁員。男礦工敵視一切可能威脅他們的女同事。性騷擾成了展示男子氣概和趕走女工的最佳方式。有女工抱怨,卻招來一頓嘲笑:“如果你想像男人一樣工作的話,必須學會像他們一樣撒尿。做不到,回家烤面包吧。”
在這樣一個由男人主宰的險惡環(huán)境里,每天女礦工都會遭遇黃色笑話的挑釁。有人向洛伊斯吹口哨,有人摸她的臀部。在礦山上工作幾個星期后,洛伊斯被要求學習駕駛卡車,她的教練當著洛伊斯的面拉開褲子拉鏈,往車輪上小便,不知羞恥地大談特談如何為老婆換衛(wèi)生巾。
然而,鐵礦公司對這些隨時發(fā)生的性騷擾視而不見,處處包庇男性礦工。男同事賈古尼茲夜晚闖入洛伊斯家中意圖性侵。她向公司投訴:“我擔心類似的事情會再次發(fā)生,如果他對誰造成了傷害,公司是有責任的?!钡纤緹o動于衷。男礦工史蒂夫對洛伊斯死纏爛打,洛伊斯痛斥:“你現在的行為構成了性騷擾,如果你再不停下來,我就會告你!”洛伊斯努力脫逃時,他還不斷拍打她的臀部。然而,公司高管卻強調:是她先引誘男人。
終于,忍無可忍的洛伊斯勇敢地站出來,與另一名女同事帕特共同狀告對性騷擾持冷漠態(tài)度的埃弗萊斯鐵礦公司。其他女同事迫于種種壓力,并沒有站在她們這一邊,甚至在礦山領導的誘騙下簽署了抗議訴訟的聯名信。女律師海倫表示:“這個案件遠比單純的歧視案復雜?!?988年8月15日,案件在明尼蘇達州地方法院開庭審理。洛伊斯訴稱,她們曾在埃弗萊斯鐵礦公司遭受性騷擾和性別歧視,她們的同事和上級“創(chuàng)造并縱容”了一個對“所有女雇員都很不利”的工作環(huán)境,而且公司還在雇傭和升職方面存在性別歧視。
訴狀提交兩天后,當地媒體《新聞論壇》在沒有與洛伊斯溝通的情況下直接報道了此事。8月18日,《新聞論壇》的第二版赫然刊著一個大標題:“婦女們狀告公司性騷擾”,這再次引來了男礦工們的恨意。文章刊出兩天后,洛伊斯看到這篇文章被人剪下來,貼在走廊的宣傳欄里,有人在這張剪報旁邊寫了一個詞“陰道”。從那時起,洛伊斯和帕特無論何時走進屋子,里面的談話總會戛然而止。不管她們走到哪里,總會迎來仇恨的目光。
洛伊斯和她的伙伴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能否將她們所遭遇的性騷擾提起集團訴訟?在此之前,還沒有律師代理過性騷擾集團訴訟。傳統(tǒng)觀點認為,即使是由敵對的工作環(huán)境所引起,性騷擾也只是針對個人,無法提起集團訴訟。根據《聯邦民事訴訟規(guī)則》,聽證會圍繞是否贊成集團訴訟進行辯論。1991年5月,聽證會開始。代表洛伊斯一方的斯普倫格爾律師問道:“工作期間,你總共看到多少例發(fā)生在你身上或其他女工身上的有性意味的身體接觸?”“81次,先生?!绷_森鮑姆法官很吃驚地問:“81次?”“是的,81次?!甭蓭熢俅伟l(fā)問:“其中多少次是由上司做出的?”“30次?!甭蓭熥穯枺骸澳阍浵蚬芾韺訄蟾娑嗌俅文闶艿降纳眢w觸摸?”“32次或33次?!薄肮ぷ髌陂g,聽到多少次含有性侵犯意義的話?”“嗯,很難說得清。這些年得有幾千次?!蓖瑫r,律師在聽證會上展示證據:貼得到處都是的脫衣秀廣告、色情畫,這些給人以強烈的沖擊。
其他女工的證言也證實公司存在敵對的工作環(huán)境。下一步是要證明公司明知或應當知道性騷擾,卻未采取措施阻止其發(fā)生,因此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專門研究職場性別歧視和性騷擾的社會心理學教授博格達出庭作證?!肮ぷ鲌鏊绻毡閷⑴砸暈樾越粚ο?,那么男礦工也都會這樣看待并對待女礦工?!彼赋?,“公司容忍或寬恕色情圖片的存在,會給男礦工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其他形式的性騷擾也會被容忍”。被告律師請來三名男礦工作證,他們稱從未意識到污言穢語、色情圖片的存在。原告律師輕而易舉將他們駁斥得啞口無言。
1991年11月底,美國國會在民意壓力下修改了《民權法案》第七條,規(guī)定所有的歧視案件,都可以請求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在內的傷痛和損害賠償。洛伊斯案取得的重大進展是,法官開始考慮認可該案可以成為一個“集團訴訟案件”,且公司應就“惡意工作環(huán)境”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同年12月,該集團訴訟獲批通過,有權繼續(xù)尋求司法救濟。
得知取得了集團訴訟的原告資格,1983年以來在礦山工作過的十幾位女礦工打來電話,要求加入原告隊伍,共同對抗遭遇過的性騷擾。下一個問題是,賠償額如何確定?此前陪審團一般判決賠償性騷擾案原告5萬美元。案件性質惡劣,則增至25萬美元。本案原告的處境,比起以前的類似案件都要嚴峻。聯邦法律的最高賠償限額為每人30萬美元,但明尼蘇達州卻無此限制。斯普倫格爾律師棋高一著,根據聯邦法律和州法同時提起訴訟,以較高金額為準。
在確定賠償金額時,被告律師花樣百出,詳細詢問原告私生活,企圖將原告塑造成輕浮、不誠實的人,以此減少賠償。男律師甚至大肆抨擊新加入訴訟的原告,“18名原告此前簽署過抗議信,反對過訴訟,現在她們改變立場,毫無誠信可言?!彼蛊諅惛駹柭蓭焺t反駁:“她們害怕公司報復,失去工作,并且公司也騙取了她們的信任?!背鐾サ囊晃慌ご鸪隽肆钊藷o法辯駁的話:“我改變了想法,因為我有了孩子。當我把孩子帶到礦山上,我感到羞愧,甚至想給他們戴上眼罩。我必須讓孩子使用女衛(wèi)生間,不能讓男孩看到男廁墻上寫的關于他們媽媽的臟話。”
然而,在礦山聘請的律師一再奏效的拖延戰(zhàn)術下,訴訟進程一拖再拖,直到1996年,法官麥克納爾蒂才判決公司賠償18萬美元。這個金額令女工們非常失望。她們持續(xù)上訴,直到1997年,上訴法院推翻原判,重組陪審團進行賠償審判。洛伊斯對媒體說:“正義是我們的追求,公民必須得到更好的待遇!”又一年過去,最終雙方以和解結案。公司向原告支付350萬美元。女礦工瓊向洛伊斯表示感謝:“如果不是你,我們永遠不會得到這些?!睔v經14年,堅強的洛伊斯最終贏得了這場性騷擾訴訟的勝利。然而,她的“戰(zhàn)友”帕特沒能等到她應得的賠償,她早在4年前辭世。
在這14年里,美國有關職場性騷擾的立法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1988年,聯邦政府平等就業(yè)機會委員會(EEOC)出臺了《預防性騷擾政策指導原則》。該委員會1990年又出臺了《有關性騷擾近期爭議之政策指導原則》,對于防止工作場所的性騷擾發(fā)揮了重要指導作用。包括洛伊斯案在內的多個司法判例,也形成了一系列侵權法規(guī)則,包括對性騷擾行為的界定、雇主民事責任的性質、歸責原則的適用、舉證責任的分配、專家證人制度在性騷擾案件中的確定,以及對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等等。這一切,都應歸功于女性工人百折不撓、永不妥協(xié)的抗爭,和她們“不只是為了自己”的無私和勇敢。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