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
【本期推薦】
《兩條路》
送給初涉人生道路的小朋友
啟發(fā)孩子思考的“人生指南針”
讓孩子探尋生活的美好與奇妙,走出自己的人生腳步
“雙減”政策穩(wěn)步推進(jìn),家長們在政策下也對孩子的教育嘗試“轉(zhuǎn)型”。在說我家孩子的學(xué)習(xí)“轉(zhuǎn)型”之前,我先要給大家推薦一本繪本——《兩條路》。
人生是個“萬花筒”
《兩條路》的作者勞爾·涅托·古利迪來自西班牙,他的插畫頗具西班牙特色藝術(shù)風(fēng)格,文圖雖簡潔,卻講述了一條人生之路。
“人生這趟孤旅,一些事有趣,一些事恐懼,一些讓人疑慮,十字路口,更要小心腳下的步履。我們有時匆匆忙忙,有時腳步徐徐,黑暗的時刻,和奇妙的瞬間不期而遇……生活,用獨(dú)特的方式說出人生的千言萬語?!蔽淖珠g溢出滿滿的感染力,牽著你的思緒悄悄劃過腦海,而插畫映入眼底時猶如陳釀般讓人口留余香。
在“自主”與“引導(dǎo)”中找到平衡
閱讀《兩條路》,跨越年齡的界限,讓我們明白孩子的一生不需要家長太過干涉,他們需要的是成長時的支持和引導(dǎo),而這無非就是我們在以身作則中靜待花開。
“雙減”政策執(zhí)行以來,部分家長拍手稱好,部分家長保持觀望,還有部分家長從內(nèi)卷的焦慮中“被解脫”之后,一度陷入了“躺平”的漩渦?!半p減”對于我們家來說,是晚上可支配的時間多了,我們決定讓喜歡自主學(xué)習(xí)的孩子來自己安排時間該如何利用。為了引導(dǎo)孩子做出正確的“自主安排”,我和先生選擇陪孩子一起閱讀,一家四口一起享受“雙減”后的美好時光。我們看似“不管教”,卻讓孩子養(yǎng)成了自主管理的習(xí)慣,這便是“雙減”的真正意義。
路途崎嶇,勇者無懼
對于“雙減”,我是舉雙手贊成的,原因很簡單,讓事物回到事物的本質(zhì),讓兒童回到兒童的本性,讓社會、學(xué)校、家庭三個維度里的各個角色之間的邊界回歸清晰。
我一直奉行“不管教”,我相信兒子跟著我聽過的各種講座、經(jīng)過的大小學(xué)習(xí)、閱讀過的所有書籍都不是白搭的,還有媽媽一直認(rèn)真做事、持續(xù)學(xué)習(xí),這些在他眼里也不是沒有留下痕跡,對于“不管教”,我有這個勇氣也有這個底氣,更何況如非他所愿,管教又有何用?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現(xiàn)場,我在兒子的面前只有媽媽的身份,用心做好自己,順道給他正向的影響。
正如《兩條路》中所說“生活,用獨(dú)特的方式說出人生的千言萬語,這途中困難崎嶇,亦少不了勇者無懼”。朋友們,和孩子一起捧起這本書,成為途中的勇者吧。初探人生路,靜等百花開。
【繪本作者簡介】
《兩條路》作者勞爾·涅托·古利迪,西班牙著名平面設(shè)計師和插圖畫家。《兩條路》曾獲2018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童書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