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南武實驗學校 徐春鳳
英語的拓展閱讀要求學生略讀,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對原文的主旨大意進行簡要凝練地概括。學生需要從宏觀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要點信息,不需要關注細枝末節(jié)。思維導圖正是以主旨大意為中心,有步驟、有主次地呈現(xiàn)出文本的要點,刪減了相對不重要的信息,不僅能幫助學生理清全文脈絡,還能以圖示的形式有層次地按邏輯順序把文本的主要內容呈現(xiàn)出來。因此,思維導圖對拓展閱讀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
“South China tiger”和“Asian elephant”選自課外閱讀材料,以上海牛津版Module 3 Animals 為話題。兩篇文章從體裁上都屬于說明文,分別講了華南虎和亞洲象,這兩種都是瀕危動物。兩篇文章也都是從動物的外表、飲食、生活習慣、為什么處于瀕危、如何拯救它們等幾個方面進行描述。雖然講了不同的動物,但文章的體裁、結構、主旨都很相似。升華部分都是呼吁人們保護瀕危動物。所以把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起閱讀是很合理的。通過畫思維導圖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并能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
根據(jù)對教學內容、學生學情、閱讀技能、思維導圖的研究,筆者設置了如下的兩個教學目標:
1.學會畫思維導圖來幫助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
2.呼吁身邊的人一起來保護瀕危動物。
想要畫好一個思維導圖來理解文本是有難度的,所以這節(jié)課就一個技能目標。這樣整節(jié)課的焦點也很明確。另一個是情感目標,這是一節(jié)課中不可或缺的情感教育部分。
本節(jié)課采用“導入—講解思維導圖的要素—自繪思維導圖—提升文本”的教學步驟,打造以小組合作為主要活動形式、以思維導圖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的略讀技能為最終目標的閱讀教學課堂
1.導入
本節(jié)課的導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課前導入,課前把華南虎的這篇文章發(fā)給學生看,并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畫一畫思維導圖,畫好交給老師批改。這樣的先學讓學生對課堂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也讓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了解,備課會更加充分。另一部分是課堂導入,一開課首先讓學生看一段關于老虎的視頻,這段視頻與學生課前看的那篇文章有一定的聯(lián)系,學生非常感興趣??赐暌曨l,截取視頻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考一下學生。通過對視頻內容的回憶激發(fā)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生成,引出本節(jié)課講的第一種動物“South China tiger”。
2.借助學生作業(yè),講解思維導圖的基本要素
引導學生拿出自己畫的思維導圖,筆者展示優(yōu)秀學生的思維導圖,并請這位學生講講他是如何畫這個思維導圖的。讓其他學生與優(yōu)秀作業(yè)做一個對比,看看有什么不同,能學到什么。
基于學生的回答,筆者在黑板上畫一個關于華南虎這篇文章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深刻了解思維導圖的概念以及繪制方法。板書與優(yōu)秀作業(yè)很相似,不同的地方是在一些關鍵詞上,筆者會總結概括。這也是思維導圖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學生概括能力的體現(xiàn)。在講解的過程中筆者會引導學生概括從而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
講解后總結出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以及特征:
Step 1:Central title——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Step 2:Main title —— the title of each paragraph
Step 3:Sub title —— the key words in the paragraph
有效思維導圖的特征:準確,邏輯性強,容易理解。
3.閱讀“Asian elephant”,繪制思維導圖
(1)解析文本
在理解了如何繪制思維導圖的基礎之上,挑戰(zhàn)一下,閱讀另外一篇文章,當堂小組合作,繪制這篇文章的思維導圖。
繪制思維導圖的第一步找出這篇文章的中心詞,也就是Central title。筆者給出首段讓學生猜測這篇文章的中心詞“Asian elephant”。接著再讓學生猜測其他段落會圍繞亞洲象的哪些方面來描寫,用頭腦風暴法激起學生對文章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推斷能力,也幫助學生為找出the title of each paragraph 獲得一些靈感。接著讓所有的學生安靜地閱讀全文。
(2)小組合作,繪制思維導圖
本節(jié)課的思維導圖只要求找出the title of the article,the title of each paragraph 和the key words in the paragraph。其中,每個段落的key words 需要歸納總結,照搬書本很容易出現(xiàn)重復或不準確的現(xiàn)象。
文章從四個方面來描寫,所以四人一組,每人負責一個方面。找一位同學來執(zhí)筆畫。這樣的合作更快更有效。學生依據(jù)主題句便可鎖定文章的主要點,每段的關鍵詞則需要分析句際間的邏輯關系。這個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這要求學生理清文本結構和脈絡,要對文本進行觀察、思考、分析和解讀。這樣的思維導圖將文字信息轉變成層次分明的圖文綜合體,將這些零碎信息結構化、系統(tǒng)化且可視化。這既是對文本解讀的總結,又是思維的外顯過程。
(3)分享成果,互相學習
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根據(jù)自己的思維導圖介紹“Asian elephant”。這個活動以促進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考。
要求一個初中生根據(jù)這個思維導圖用英語把篇章的主要內容介紹一下是有難度的,很多學生不知道從哪里開始講起。筆者會給一些句型,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框架,也幫助他能用完整的句子介紹某一個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4.提升文本,滲透情感教育
從文章的最后一部分“Why are they in danger?”引申到“We should protect the endangered animals.”再以問題“Why do we should protect them?”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暢所欲言。最后再觀看一個視頻。關于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互相幫助的視頻,升華到人類應與動物和諧相處,這是生態(tài)平衡的需要。
從文本中挖掘情感資源是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引導學生去感悟文中的情感,將知識點的學習與情感教育相結合,既能開闊視野又能增長知識,且能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