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作為忠實的滑雪愛好者,和大家一樣,這些天我也時時刻刻被冬奧會牽動心弦。在北京這座世界唯一的“雙奧之城”里,每天都有無數(shù)熱血瞬間感動人心——就在我動筆寫這篇文章的幾個小時前,首鋼滑雪大跳臺見證了中國選手谷愛凌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項目的奪金時刻。她奇跡般地完成1620度轉體的超高難度動作,逆轉對手奪得冠軍。這是她從未在比賽中嘗試過的動作,她說就是想突破自己。
不懼挑戰(zhàn),勇于拼搏,體育精神是奧林匹克帶給世間的禮物,也是人類不斷超越極限的表現(xiàn)。冬奧會的賽場,不僅讓冬季運動在中國走紅,更是讓我們再次體會到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真正內涵。
每次因為比賽被運動員的拼搏精神感動時,我都會想起體育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由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講述了一個退役的摔跤運動員和女兒一起追逐體育夢想,帶領女兒艱苦訓練,最終為自己的國家贏得金牌的故事。電影極富沖擊力的畫面背后,是所有演員極致的付出。拿本片的主演阿米爾·汗來說,為了演好片中19歲、29歲、55歲三個年齡段的形象,他拒絕用特效和化妝的方式還原中年爸爸發(fā)福的樣子,堅持用最真實的體型來演繹?!爸挥姓嬲蔀橐粋€胖子,我才能體會到胖子的感受。” 于是,阿米爾·汗先增肥50斤,再5個月減重50斤練成摔跤運動員的健美身材,“身體力行”地帶觀眾入戲。
若說電影里最讓我動容的臺詞,就是:“不是技術老了,是爸爸老了。”很多運動員都是帶著勛章走完職業(yè)生涯的,獎牌是他們的勛章,傷痕也是,遺憾和不甘同樣也是。電影里,女主角從被挖掘到一路打比賽獲得認可,每日高強度的訓練和無數(shù)次的失敗、再來,我們看到了運動員的成長之旅,更看到了人要實現(xiàn)目標必須蹚過的血淚之河。
時間稀釋了青春年華,同樣將寶劍磨礪至鋒,并在靈魂深處刻下閃閃發(fā)光的烙印。我很喜歡一句拉丁諺語,翻譯后大體意思是:走過顛簸路途,最終會抵達繁星。那些在賽場上奮斗和拼搏過的運動員,那些在人生之路上步履不停的每個人,一定會抵達屬于自己的星空之下。
總有一個黎明是為你而亮起的,不要錯過,現(xiàn)在就啟程!
(所有稿費均捐給源公益專項基金,以支持公益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