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高
(綏中縣水利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葫蘆島 125200)
猴山水庫位于綏中縣狗河中游,壩址距綏中縣35km。狗河發(fā)源于綏中縣加碑巖鄉(xiāng),流經秋子溝、明水、范家、前衛(wèi)、沙河、網戶、荒地等鄉(xiāng)鎮(zhèn),于網戶鄉(xiāng)后王虎三屯,注入渤海,河長86.7km,流域面積539km2。狗河流域上游似球形,中下游為帶狀呈寬淺型,如圖1所示。
圖1 猴山水庫壩址位置圖
猴山水庫控制面積377km2,壩址以上河長47.9km,水庫總庫容約1.59億m3,根據相關規(guī)范確定猴山水庫工程等別為II等,工程規(guī)模為大(2)型。樞紐建筑物包括引水隧洞、擋水副壩、引水壩段、門庫壩段、溢流壩段以及混凝土擋水壩段,永久性主要建筑物攔河主壩、副壩為2級;引水隧洞、壩后供水管和生態(tài)流量供水管建筑物級別根據供水重要性(中等)確定為3級;臨時性建筑物為4級;左右壩頭巖石邊坡級別為2級。攔河主壩洪水校核為1000年一遇,洪水設計按100年一遇。水庫設計、校核洪水位為134.89m和136.27m,正常蓄水位134.00m,訊限水位131.50m,死水位107.00m,興利庫容1.28億m3。
水庫建成后2020年向東戴河新區(qū)供水2847萬m3,2030年可與擬建工程聯(lián)合調度后可供水3296萬m3,另外可補償大官帽閘以下農業(yè)缺水557萬m3,補償壩址處生態(tài)水量為826萬m3,大官帽閘處生態(tài)水量為72萬m3。
水庫壩址區(qū)地下水有第四系孔隙潛水、構造裂隙承壓水和基巖裂隙水等類型。庫尾部地下水位一般接近正常蓄水位,其中下坪河子村揭露一處上升泉,水頭高于正常蓄水位,庫區(qū)兩岸多為山地丘陵,地下水位一般低于正常高蓄水位,但地下分水嶺高程在150m以上,其地下水與狗河河水補給關系為兩岸地下水補給河水。
猴山水庫位于范家鄉(xiāng)趙家甸村附近,正常高蓄水位按134m回水至明水鄉(xiāng)下屯附近。庫區(qū)主要地貌為低山丘陵,平均海拔500m左右。庫區(qū)內河流沿線,凸岸多為懸崖,凹岸多為緩坡,河流兩岸階地分布比較零星,且多不對稱。根據前期地質測繪資料,庫區(qū)內分布有大、小型斷層3條(組),即明水斷裂帶、F1斷層、F1-1上平河子——新莊斷層。
壩址處河谷呈“U”型不對稱,左岸岸坡陡峭(坡角約70°),右岸岸坡相對平緩(坡角為20°-30°),河谷底寬約130m,左壩端北側鞍部已被人工開挖成深槽,底寬約5-10m,底高程111.8m左右。溢流壩段沖刷坑部位覆蓋層較薄,一般厚2-3m,下部基巖為弱風化流紋斑巖,屬中硬巖,巖體較完整,無不利軟弱結構面及夾層,巖體抗沖刷能力強。因此,采用重力壩壩型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壩的特點,在壩體上布置泄水建筑物,使樞紐布置緊湊,泄流通暢。
經技術和經濟比較,在混凝土壩壩體上設置泄流表孔,具有布置協(xié)調、水流順暢、消能防沖設施簡單,工程投資最省、運行管理方便等明顯優(yōu)勢,因此設計選用壩身溢流表孔泄洪方案。
考慮到泄水建筑物為壩身泄洪的型式,在壩下游水深天然變幅較小的條件下,可以采用底流消能和挑流兩種消能型式,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壩址下游的覆蓋層較薄,厚度2-3m,巖石強度較高,抗沖能力較強。此外,樞紐溢流壩部分位于河道中間,壩址下游河道較為寬闊,河道順直,無需采取防護措施。因此,與底流消能型式相比,采用挑流消能,消能方式更為簡單,檢修方便,可節(jié)省大量的消力池混凝土方量,從而使投資更為經濟。綜上所述,可選用挑流消能型式方案。
本次溢流壩規(guī)模的比選是在推薦壩址、壩型為混凝土重力壩、正常蓄水位為134.0m的基礎上進行的。在不改變水庫正常蓄水位、防洪限制水位以及供水能力的前提下,應盡可能減低工程投資、方便運行管理,合理確定溢流壩規(guī)模。
根據可研階段詳細比選的溢流壩規(guī)模,包括118.5m、120.0m、121.5m3個堰頂高程及42m、56m、70m3個溢流總凈寬的比選,以及推薦的溢流壩規(guī)模為溢流總凈寬56m,堰頂高程為120.0m,金屬結構布置為4孔單寬14m弧形閘門。該階段考慮堰頂高程保持不變,對不同孔口數量和尺寸進行進一步詳細比較,比選方案見表1。
表1 比選方案對比表
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分析3個方案:①從壩頂高程分析,根據規(guī)范計算溢流壩設置4孔14m或5孔11m閘門對壩段高程無影響,5孔12m閘門壩頂高程僅降低0.4m,通過穩(wěn)定、應力計算,方案三非擋水壩段體型同方案2的底部寬度相同,僅上部直立部分高度減少0.5m,工程量減少的不多;②從結構方面分析,單孔跨度越大則相應梁結構尺寸就越大,帶來制作及吊裝難度的增大;③從運用調度角度分析,采用5孔閘門運行靈活,泄流可同步、對稱、均勻啟閉,可防止水流偏流而產生漩渦,減輕下游河道及兩岸的局部沖刷。
通過上述分析,雖然方案二(凈寬55m)比方案一(凈寬56m)的投資略高,但方案在結構和運行管理方面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同時,方案二比方案三(凈寬60m)的投資成本低,因此確定方案二為最佳方案。
溢流壩段布置于河道的主河床位置,設有5個泄洪表孔,布置在(9)-(14)壩段上,采用開敞式孔口,主要擔負水庫泄洪任務,壩段樁號為主壩0+134.00-0+203.00。溢流壩泄流總寬69.0m,凈寬55.0m,堰面曲線為WES型,通過反弧曲線(半徑25.0m),下游直接與挑流消能鼻坎相連。溢流壩堰頂高程120.0m,分5孔,每孔凈寬11m,中墩厚度2.5m,邊墩厚2.0m,采用堰體分縫,每個壩段長13.5m,為開敞式溢流壩,壩基高程86.6m。
溢流壩堰頂前部設置平板檢修門,檢修門的啟閉設備利用設在壩頂上的7.5m跨度的雙向門機,門機軌頂高程138.20m,在8號擋水壩段上設檢修閘門門庫?;⌒伍l門采用液壓啟閉,啟閉機房位于溢流壩壩頂下游側的工作橋上,橋面高程138.20m。溢流壩采用挑流消能,挑坎高程為98.16m,挑角為18°,反弧半徑為25.0m。壩體內設城門洞型灌漿廊道,底高程91.80m,距離上游3.0m,廊道孔洞尺寸為2.5m×3.5m。
根據工程布置堰高P1=28.20m,Hmax=16.27m,P1≥1.33Hd,溢流堰屬于高堰,定型設計水頭Hd=(0.75-0.95)Hmax。
根據規(guī)范對堰頂附近堰面壓力規(guī)定,堰面在常遇洪水閘門全開的條件下不宜產生負壓,堰頂附近負壓值在設計洪水、校核洪水閘門全開的條件下≤0.03MPa(相當于3.0m水頭)和0.06MPa(相當于6.0m水頭)。因此,選用各水頭比較,取Hd=0.80Hmax=12.954m,此時堰頂可能出現的最大負壓見表2。經計算,堰頂可能出現的最大負壓<規(guī)范值,堰型設計滿足要求。
表2 堰頂可能出現的最大負壓
溢流壩堰面采用WES堰,冪曲線計算公式采用《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guī)范》附錄A,其表達式為[1]:
xn=kHdn-1y
(1)
式中:Hd為堰面曲線定型設計水頭,文中取堰頂最大作用水頭Hmax的80%;x、y為堰面曲線原下游橫縱坐標;k為計算參數,取2.0;n為與上游堰坡有關的指數。溢流壩上游面垂直,原點上游堰面采用三圓弧曲線,曲線坐標見表3。下游曲線取K=2,n=1.85,x1.85=2×12.9540.85y,下游堰面曲線坐標見表4。
表3 上游堰面曲線坐標
表4 下游堰面曲線坐標
1)反弧段半徑。規(guī)范建議以反弧最低點最大水深的4-10倍作為挑流鼻坎反弧半徑,經計算反弧段內最大流速v=24.09m/s,因此該工程取偏于下限,反弧半徑R=25m。溢流壩下游反弧段起點樁號為Sta0+023.550,反弧段起點高程106.777m。
2)挑流鼻坎挑角。根據消能防沖計算,在挑角θ=18.0°時較為合適,此時總挑距為66.13m,沖坑深度16.17m。
3)挑流鼻坎高程。根據《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guī)范》要求,挑流鼻坎最低點高程可略低于下游最高洪水位,但宜高處設計洪水標準時消能防沖的下游水位,該工程下游最高水位為99.42m,消能防沖設計洪水標準泄洪時對應的下游水位為96.85m,根據計算和試驗確定的出射角及半徑,最后確定坎頂高程98.16m,反弧段最低點高程為96.885m。
設計用連續(xù)鼻坎挑流消能,初擬挑射角θ=180,反弧半徑R=25m,坎頂高程98.16m。各運行工況下,坎頂流速及水深計算結果見表5。
表5 坎頂流速及水深
溢流壩泄水能力按下式計算[1],結果見表6。
表6 溢流壩泄流能力計算成果表
(2)
式中:Q為流量,m3/s;B為溢流堰凈寬,取5×11.0=55.0m;Hw為堰上計入行進流速的總水頭,m;m為流量系數;g為重力加速度,m/s2;C為上游面坡度影響修正系數,上游面垂直,C取1.0;ε為側收縮系數;σs為淹沒系數,取σs=1.0。
為了驗證選用泄水建筑物布置和斷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對猴山水庫樞紐工程泄水建筑物進行水工斷面、水工整體的水力學模型試驗,重點對泄水建筑物泄流能力、泄流水面線、上、下游水流流態(tài)、消能效果等進行試驗研究[3-5]。斷面模型比例為1∶50 ,整體模型比例為1∶100,河床按靜/動床狀態(tài)考慮,結果見表7。
表7 開敞式溢流壩泄流能力(5孔泄流凈寬55m)
試驗表明,該方案下挑流鼻坎距溢流堰沖坑較遠,沖刷坑上游反坡均在1∶3-1∶6之間,滿足設計要求[6-9]。
1)猴山水庫具有泄洪流量大、地形構造復雜等特點,合理布置泄水建筑物對水庫工程建設及其安全運行極其重要,必須以水庫的安全運行為基本原則選擇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布設方案。
2)壩壩型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壩的特點,在壩體上布置泄水建筑物,使樞紐布置緊湊,泄流通暢。經技術和經濟比較,在混凝土壩壩體上設置泄流表孔,具有布置協(xié)調、水流順暢、消能防沖設施簡單,工程投資最省、運行管理方便等明顯優(yōu)勢,因此設計選用壩身溢流表孔泄洪方案。
3)為驗證泄水建筑物斷面和布置的合理性、可行性,對其進行水工整體、水工斷面的水力學模型試驗,重點對泄水建筑物泄流能力、泄流水面線、上、下游水流流態(tài)、消能效果等進行試驗研究。結果顯示,該方案下挑流鼻坎距溢流堰沖坑較遠,沖刷坑上游反坡均在1∶3-1∶6之間,滿足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