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盛和小學(xué) 陶 林
【案例呈現(xiàn)】
二(1)班女生小寧(化名),被同學(xué)們戲稱為“毛毛蟲”。她在家里不吃早餐,為了不餓肚子,總會在書包里帶一個“毛毛蟲”面包,大課間時就自顧自地吃起來。吃了“毛毛蟲”面包,仿佛就有了“毛毛蟲”的壞脾氣。課上,她在座位上扭來扭去,老師和同學(xué)提醒她安靜下來,她就會當眾發(fā)火,有時甚至?xí)褎e人的文具摔到地上去,常常因為大聲吵鬧而使課堂中斷。
班主任王老師和她談了幾次,她總是在口頭上承認錯誤,事后照樣不改。王老師只好帶她到心理咨詢室,希望我能給她們提供一些幫助。
【分析與疏導(dǎo)】
聽不進老師和同學(xué)的勸告,動不動就發(fā)火,喜歡以惡語傷害他人的小寧,貌似“以自我為中心”的不合理觀念在作怪,實則是小學(xué)生希望得到自我認同的一種外在體現(xiàn)。處在幼兒園到小學(xué)階段過渡時期的兒童,對自我的認識尚處于模糊狀態(tài),其外在行為常源于對成人的模仿,當自己不能找到模仿對象時,內(nèi)心的不安就轉(zhuǎn)化為外顯的激烈情緒。孩子的情緒反應(yīng)常常與家長有關(guān)。
小寧的爸爸是業(yè)務(wù)員,常在外地出差。每次回家,他總會帶回許多精美禮物,同時喜歡表現(xiàn)出一副“大男子主義”的樣子。小寧渴望爸爸的陪伴,但是爸爸這種不顧及他人感受的行為方式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小寧。
我建議王老師采取心理學(xué)上的自我暗示法。首先和小寧單獨談話,告訴她,老師相信她一定會成為受大家歡迎的好孩子,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老師都會是她的好朋友;再和小寧約定,如果課上大家當眾批評她,老師會走近她說一句悄悄話。其次,小寧可以把早餐帶到學(xué)校來,但必須在大課間時吃,如果她表現(xiàn)得好,早餐還會收到意外驚喜呢。同時,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王老師聯(lián)系到小寧的爸爸,建議他為孩子作出表率,多給孩子正能量的鼓勵,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進行體育鍛煉。
神奇的變化就這樣開始了。課上,小寧的暴脾氣一發(fā)作,小組長和班長齊聲向王老師報告時,王老師會不慌不忙地走近小寧,在她耳旁悄聲低語。剛才還出言不遜的小寧馬上變成了乖乖女,安靜地學(xué)習(xí)起來。大課間時,小寧會捧著早餐一蹦一跳地去找王老師,她那高興的樣子,好像獲取了什么奇妙的力量似的。一個月后,小寧上課時再也不亂動亂喊了,她變得遵守紀律,成為受大家歡迎的好學(xué)生。
其實,心理學(xué)的助人“悄悄話”并不神秘,它不過是王老師與小寧在課堂上約定的一句口令,比如,“我們是好朋友,我會和你一起實現(xiàn)心愿”等給孩子積極心理暗示的內(nèi)容。這樣一句話,可以鼓勵孩子主動改正錯誤,做好自我管理。同時,家長的配合也很給力,每天大課間,小寧都到王老師辦公室吃早餐,王老師會給她發(fā)上一段小寧爸爸在外地用微信留給女兒的溫情話。早餐加上了振奮精神的“心靈雞湯”,“毛毛蟲”變身乖乖女,也就不足為奇了。
和“毛毛蟲”說句悄悄話,讓我們俯下身來,和孩子的心靈做個約定,成為他們喜歡的好師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