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繁塵(清華大學)
2021年的每場比賽都是那么珍貴。
好在自己的訓練和比賽狀態(tài)都不錯,每次參賽都有收獲。
4月,中鐵協(xié)聯(lián)賽-江西德興,年齡組第二;
5月,三夫金海湖,年齡組第一;
7月,青海尖扎高原“鐵三”,精英組第四;
12月,佛山“鐵三”邀請賽,年齡組第一,全場第三。
如果用一個字總結我的2021年,我想就是“磨”。
2020年冬至2021年春的冬訓,是我入坑“鐵三”3年來訓練質量最高的一段時間。得益于羅教練科學的訓練安排,我的有氧基礎突飛猛進,整整4個多月的冬訓期內,我?guī)缀鯖]有因為個人原因缺練過任何一次課程。在早早地以連云港大鐵(完賽距離共226公里)作為年度A級賽事的前提下,整個冬天里我經歷了很多節(jié)3小時的騎行臺大課,或是在跑步機上一跑就是25km……等到4月賽季開始,我的CTL(耐力運動的一個數值,可以衡量身體的疲勞程度,也可以間接表達訓練的努力程度)最高達到了125左右,這對于基礎差底子薄弱的我來說,可以說是脫胎換骨了。
這些日子里有兩段經歷我尤其難忘:
一次是晚上參加一場飯局,結束回家已經是10點多了,當時躺在床上頭還有點暈暈的,天花板還在晃,但是心里就是不想缺這一節(jié)大課,所以還是爬到騎行臺上踩課,踩了兩個多小時狀態(tài)實在太差了,最后還剩半個小時沒踩完就放棄了。這樣繼續(xù)磨下去也沒有意義,還會影響第二天的跑步大課。
另一次是周末加班到12點左右,但還沒有完成當天的長距離跑步訓練,所以凌晨冒著零下十來度的氣溫還是去操場跑步了,跑到將近兩點,回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出門忘帶鑰匙了,當時在家門口進不去,很冷,手機還馬上就要因凍沒電而關機了。萬幸最后我成功回到辦公室拿備用鑰匙進了家。
在3月底冬訓尾聲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希望三四月做的事,在九十月會有答案”,只是沒想到最終這個答案是如此無奈。
冬訓結束后,我迎來了2021年的第一場比賽,4.12聯(lián)賽德興站。由于德興的主要目標就是找找比賽狀態(tài),熟悉裝備,見見朋友,最終的結果還是很滿意的,在雨戰(zhàn)且電子變速加飲水系統(tǒng)同時不工作(對新車不熟悉導致的安裝失誤)的情況下,依然標鐵2小時15分完賽,成功達標健將。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標鐵里10km跑到37分鐘。
5月,我接受了一項專項重要工作,從5月初到7月初整整兩個月里,我需住在指定賓館,大概一兩周才能回家休息一天。這對一名運動愛好者來說是莫大的打擊,然而,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不可怠慢。于是,我叫了一輛貨拉拉,把我的騎行臺、車子、風扇等訓練裝備都運到了賓館房間。得益于賓館的小游泳池和一個勉強可以跑步的小院,基本的訓練條件勉強達標了。
這段時間里,對訓練影響最大的,一個是高強度和長時間的工作,讓訓練時間變得難以固定;一個是北京夏季的炎熱和賓館房間的悶熱,我不得不額外購置了一個大功率風扇,同時習慣了在晚上10點氣溫稍微涼快的時候跑步。
記得6月底的一個晚上,依然是21km的長距離訓練,那天晚上無比悶熱,我一直等到半夜,氣溫依然30°C,相對濕度90%,我從半夜12點開跑,每隔15分鐘就補水、用水澆身體,才勉強跑完課程。
這段日子里,最感謝的就是三夫賽事成功舉辦了2021年的金海湖標鐵,在玄鐵黃山延期舉辦后,這也成了我上半年的A級賽事。最終比賽一切順利,3年來,第一次在金海湖收獲了年齡組冠軍。
這之后,由于白銀馬拉松事件的影響,國內再次迎來了長時間的無賽事狀態(tài)。直到7.31中鐵協(xié)的青海尖扎高原“鐵三”挑戰(zhàn)賽。
尖扎的比賽是我第一次在中鐵協(xié)網站上報名精英組,一方面是今年難得有一場精英組比賽,另一方面是獎金比較高,我想高原比賽也許大佬會來得比較少吧,說不定能拿到一個不錯的名次。
最終這次尖扎的高原“鐵三”也成了我今年最難忘的一場比賽。極度冰冷的黃河水、高原起伏路、跑步頂到終點依然輸給郭大俠20秒,不過精英組第四對于我來說依然是很滿意的結果了。
尖扎之后,局部疫情的暴發(fā)讓比賽再次成了遙遙無期的奢望。
8月開始,我迎來了備戰(zhàn)連云港大鐵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兩個月。
這兩個月里,又是一次重復冬訓的過程。只是夏天的長距離訓練更加難熬,往往要在周日早上5點多爬起來跑課程,或者等到晚上10點后,氣溫相對舒適一點的時候跑。
由于擔心周末突然的工作安排,我?guī)缀跛虚L距離騎行都是在騎行臺上完成的,最長的一次在臺子上騎了4小時,說實話,之前我沒覺得我可以,那次騎下來對我的自信心是很大的增強。
最長的一周,我總共練了19個小時,特別有成就感?!霸瓉砦乙部梢砸恢芫?9個小時啊,好像也還好?!?/p>
10月初,我得到了通知,未來要前往云南基層工作兩年。我想,也不知道那邊是什么條件,訓練還能不能保證,那就把連云港大鐵當作這3年的一次總結和最后一戰(zhàn)吧,不要留下什么遺憾。
就是這樣一周又一周地,直到10.16連云港大鐵賽在比賽前一天的選手晚宴上——宣布取消。
現(xiàn)在回想起這一幕,我仍覺得很難接受。當時我真的“破防”了,看著身邊其他選手有說有笑地吃飯,我卻忍不住開始掉眼淚。由于覺得太不好意思了,我就跑到旁邊一個沒人的小房間,哭了半個多小時,哭得鼻血都流出來了(天氣干燥毛細血管脆弱)。
等到哭完回到晚宴廳,發(fā)現(xiàn)大家已經散了,下樓的時候,一個選手看我鼻子上塞了紙巾,跟我說:“怎么氣成這樣了,不至于,不至于?!敝敛恢劣?,只有我心里明白。
好在那晚過后,我很快就從失落的情緒中走了出來。
11月,崗位變動如期而至,我來到了遙遠的云南的一個村子里,開啟了駐村新生活。
新的環(huán)境、新的工作、新的交際,一切變化都不可避免地沖擊著訓練。
最大的問題是游泳。
我們這個村乃至整個縣,是沒有恒溫泳池的。這意味著整個冬天我都只能在水溫十幾度的冷水池里游泳。這個溫度在“鐵三”比賽里,已經是強制穿防寒泳衣的水溫了,而我的每次游泳計劃都要游1小時以上,這對于體脂低又極其怕冷的我來說,非常痛苦。
基本每次下水,冷水透過防寒泳衣的縫隙進入身體,我就開始打寒顫,如果能順利完成課程,就是幸福的,哪怕起水換衣服后我還要抖很久才能恢復平靜。有幾次游到一半,我實在冷得受不了,只能起水改天再補上沒游完的部分。
單純的低溫也許還能忍受,但有次我去到游泳池,發(fā)現(xiàn)水是黃色的,散發(fā)著異味。泳池的工作人員說,因為沒有客人(除了我),泳池停業(yè)了,明年3月份再營業(yè)。
那一瞬間,我內心崩潰,看著發(fā)臭的池水,第一次覺得,是不是“鐵三”生涯要結束了。后來,我很幸運地在隔壁縣找到了一個泳池,騎摩托車大概半個小時可以到,還可以接受。
這樣保持著訓練,我參加了今年的最后一場比賽,12.26佛山標鐵。雖然從村里到高鐵站再到佛山,路上折騰了12個小時,也因為太久沒有比賽了,狀況百出,連“鐵三”服都忘帶了,但也許得益于高原訓練,最終成績還算滿意,順利拿到了年齡組第一,全場第三,而且跑步第一次跑到了36分多。
回想這一年,好像變強了一點,也收獲了一點,但是再往上看,和那些一流高手的差距,依然遙不可及,也許永遠都不能像他們那么強吧,但是只要還能繼續(xù)進步,還能享受“鐵三”,那就很知足了。
最幸運的是這一年里,幾乎沒有經受任何傷病,訓練全年都沒有中斷過。感謝我的教練,工作和環(huán)境一直在變化,但教練總能在最需要的時候把我的狀態(tài)調整到最好。
也很感謝“水木鐵三”,最初的相遇與最后的家。希望明年還能有機會回北京,在金海湖的賽場上繼續(xù)和大家聚會。
前天晚上,當我在隔壁縣的泳池完成課程,我要騎著摩托車穿過十幾公里回家,中間有一段路是完全黑的,沒有路燈,夜色里只有群山的黑色輪廓和天上的點點星光。
此時耳機里響著梁博的《黑夜中》:
黑夜暗自無聲,天空也透明。
千萬片的云層,隱藏著繁星。
那是一閃一爍,天空的眼睛。
看透你的心靈,和我的宿命。
我想會有人和我一樣,在黑夜中靜靜地前行著,為了心中遙不可及、甚至沒有勇氣說出口的夢想,日復一日地努力著。
哪怕美好的未來是那么難以到達,但只要不想放棄,那就出發(fā)吧,不管夢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