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亞萍
那年我十七歲,在縣城讀高中,擁有一輛舊自行車。它已經(jīng)陪伴我五年了。
暑假第一天,在縣城通往老家的319 國道上,我的自行車吱吱呀呀地走著。車籃子里裝著一瓶水、一個書包,我戴著一頂遮陽帽,手臂套著防曬衫,這是我夏日出行最齊全的裝備了。這是我第一次從縣城騎自行車回老家,我不知道要騎行多久才能抵達家園。雖然爺爺在電話里說,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多年后回想,我將此行定義為一場“行為藝術”。
我記得,舊時的村莊里,水泥馬路還沒有鋪設。夏日,我背著書包從小學放學回家,熔金般滾燙的太陽將光芒灑在稀薄的空氣里,我的發(fā)絲以及布鞋踏出的灰塵上,也都泛著金色的光芒。我低頭看灰塵,它們有落地之前的歡喜。
“快看,我的車子!”敏敏在金色陽光中,騎著一輛飾有卡通圖案的自行車,像一只靈動的金雀。為了展示嫻熟的車技,她騰出左手往后向我招手。但這時自行車很明顯往右偏了,她趕緊用手扶正龍頭,停好車后等我過去。
“我教你騎自行車?!泵裘粢幌蛳矚g分享她的東西,比如新款的芭比娃娃、她媽媽在縣城給她買的《一千零一夜》。我好奇又不確定,說:“我怕摔跤。”但手已經(jīng)摸上龍頭了。
“你坐好,踏上踏板,我在后面扶著你?!蔽乙勒彰裘舻闹甘荆_一下一下地往前踩,自行車像蚯蚓一樣歪扭著前進,過了很久,路線慢慢變成一條直線。敏敏中途想讓我放手,我始終不敢。練完之后,推車進門之前,她還不忘提醒我:“想騎車,就到我家來?!?/p>
自那以后,每逢放學,我頻頻奔往敏敏家。
有一天晚上睡覺,我和表妹各占一床的一端。我和她腳掌相對,以畫圈的形式模擬踩自行車踏板的動作。踩啊踩,終于踩累了。最后,我跑到爺爺?shù)呐P室,大黃狗看我跑得那么快,也跟著跑進來。我站得筆直,一字一字地對爺爺說:“爺爺,我想買一輛自行車。”大黃狗在旁邊“汪汪”地呼應,底氣十足。爺爺點燃他的卷煙,嘴角笑出一個酒窩:“可以?!?/p>
我沒想到爺爺答應得這么痛快。他一向節(jié)儉,每天最大的消費就是抽卷煙。他在老茶館喝茶水,也不舍得多花錢,前后花費只有五角。奶奶曾和我說爺爺“很小氣”。過年前,有一次奶奶帶我逛集市,我們試了很多衣服,最終一人帶一件回家,滿懷期待地等候新年??蔂敔斦f:“你的衣服都穿不完啦,滿衣柜都是衣服,還是新的。”而那些所謂新衣服,奶奶說是十幾年前買的。沒辦法,誰讓爺爺掌握家庭財政大權呢。誰讓爸爸媽媽那時漂泊在外,很少有錢寄回家呢。爺爺時常教我和弟弟要珍惜當下的生活,開場白一般是這樣的:“想當年,你小姑姑她們是吃米糠長大的,你們不要剩飯,不要剩菜……”我和弟弟后來捂住耳朵,悄悄嘀咕:“又是吃米糠,現(xiàn)在誰家還吃米糠?生活標準不一樣了?!?/p>
爺爺和自行車店老板講好價,用180元為我在鎮(zhèn)上挑了一輛暗紫色的自行車,他親自推回家。爺爺不會騎自行車,他把自行車交到我手上,說:“車子是你的了,好好愛護?!苯又崎_十幾米外老屋倉庫的木門,給我指了一個角落,那里有一個鐵架子,積滿了灰塵,原來是一輛舊自行車。
“原來家里有自行車。”我打量著那輛自行車,灰塵之下,車體爬滿了紅銹,不知有多少年了?!斑@是你小姑姑的車子。當年,她騎著這輛自行車去縣城學畫畫?!?/p>
小姑姑學畫畫的故事,在我們家上一代是一個傳奇。如爺爺所說,那時候日子很艱苦,身為農(nóng)民的爺爺奶奶,育有五個孩子,小姑姑是最小的一個。雖為農(nóng)民,爺爺奶奶卻極重視教育。他們用自己的勤勞開墾土地,以養(yǎng)牛、養(yǎng)豬、養(yǎng)雞鴨換取學費,讓孩子們接受教育。但小姑姑中考時,突然患重感冒,昏昏沉沉地答完試卷就知道自己進入中等師范學校的夢想破滅了。成績出來后,小姑姑面臨兩個選擇,讀高中或者放棄讀書,而讀高中對當時的家庭來說是一筆極大的支出。小姑姑為了博得爺爺奶奶同意她讀高中,暑假去村里雞毛廠做兼職,憑自己的努力賺取了一半的高中學費。當她把一小疊人民幣放在木桌上時,奶奶被她的堅持感動得流出了眼淚。小姑姑讀高中的愿望實現(xiàn)了。可是,僅僅繼續(xù)讀書并不能改變當時的困境,讀我們那里的高中,考上大學的概率并不高。如果不能考上大學,她依然要走上外出打工謀生的道路。讀高二時,她從同學那里得知學習藝術可以憑偏低的文化分考上大學。確認消息準確后,她從縣城趕回家和爺爺奶奶商量,她想學習繪畫,想成為一個美術特長生。
爺爺糾結了。在他的認知中,農(nóng)家子女學美術幾乎毫無出路。即使如小姑姑所愿考上師范專科學校,未來從事教育工作,也只能去教美術,而且小姑姑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美術課程,能否學成功,誰也不知道。但小姑姑的夢想撼動了爺爺,除了美術學費,她還拿到了一筆買自行車的錢。小姑姑學畫畫時,每天傍晚上完文化課,就帶上中午提前打好的飯菜,騎自行車去縣城郊外的一所高中學習美術。一年多后,像所有勵志故事一樣,努力得到了回報,小姑姑如愿考上了大學。
高中畢業(yè)那天,小姑姑將所有的行李疊放在自行車上?!白阌幸幻锥喔?,放滿了一張課桌?!睜敔敽髞砘貞浾f。小姑姑把一大堆行李用自行車從縣城運回了老家。
小姑姑用自行車運行李的故事,我聽爺爺說過好幾次。能得到爺爺?shù)谋頁P太難了。我記得,小學第一次被評為“三好學生”,我把獎狀卷成一個圓筒狀藏在書包里,爺爺從野外將牛牽回來,在屋邊給牛準備食物,我有意拿著獎狀在他眼前晃。爺爺放下喂牛的工具,微笑著看完那張獎狀,只是平靜地叫我收起來。我鼓起勇氣說:“爺爺,你不夸我嗎?”他才回應道:“表現(xiàn)不錯,把它貼在墻上吧。這是好的開始?!?/p>
現(xiàn)在,我在319 國道上,一路向西,已經(jīng)騎行一個多小時,脊背開始發(fā)酸,汗水在皮膚上匯成了一條條小溪。
我走的是與小姑姑相同的一條路,也正是和她當年相仿的年紀,我似乎有什么想法在心里萌芽。那天,我在電話里同爺爺說:“我準備不坐公交車回家了,我要像小姑姑一樣騎自行車回家?!?/p>
一路上,奶奶每隔一段時間就問我到了哪里,我在電話里描述那些熟悉的公交站臺以及路邊樸素的地名。有大巴車超過我,也有摩托車飛馳而過。我在319 國道上騎著自行車,陽光從樹葉的縫隙中投下來,枝葉的陰影碰碎了紗布一樣的風……我沿著故鄉(xiāng)充滿親情的道路穿過了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