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珅 江蘇師范大學
擬劇理論是由歐文·戈夫曼提出,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xiàn)》一書中闡述了“前臺”“后臺”“劇本”“劇班”等概念,并且對于“自我呈現(xiàn)”作了詳盡闡釋?!皵M劇理論從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人際角度出發(fā),探討個體在日常情境中向他人呈現(xiàn)自己和自己活動的方式,以及個體希望引導和控制他人對自己形成印象的方式,進而研究個體在他人面前維持表演時的各種反應?!盵1]
“前臺”是表演者通過各種形式的表演對其自身形象展示的集中承載場域。戈夫曼把前臺分為了兩個部分,一個是舞臺設置,一個是個人前臺,通過對這兩方面的有意展示來有效實現(xiàn)個人的印象管理。短視頻平臺的舞臺設置也是表演者有意營造的、帶有目的性的意義空間。通過對現(xiàn)有短視頻種類的分析,舞臺設置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精心布局、往專業(yè)舞臺方向發(fā)展的場景類型。其作品的舞臺設置是為了能吸引流量和突出自身特殊形象的最優(yōu)解,該類賬號已經有了自己明確的風格,雖然舞臺設置專業(yè),但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套路,其專業(yè)化的舞臺設置可能會引起受眾的審美疲勞。
另一類舞臺設置是主打隨性風格,呈現(xiàn)不斷變化或不經修飾的真實場景。這類舞臺設置大致可分為有一定粉絲規(guī)模的賬號和普通短視頻賬號,普通用戶由于缺乏專業(yè)素養(yǎng),不懂短視頻賬號運營或者只是把短視頻平臺當作記錄生活的平臺,所以其舞臺設置的隨意性也就不難理解。但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總有一些沒有傳統(tǒng)意義上精心舞臺設置的賬號依然收獲了一大批粉絲。首先,我們看到的都是短視頻發(fā)布者想讓我們看到的,無論看起來如何真實的場景,也是作者進行場景選擇、鏡頭移動、后期剪輯等形式建構的擬態(tài)環(huán)境,例如,短視頻中那些為了帶貨而發(fā)布的生產地采摘、捕撈等視頻,為了營造一種現(xiàn)采現(xiàn)賣的真實感,作者直接將舞臺移到了自然場域,看起來無限真實,讓人產生購買欲。但是鏡頭畢竟只是呈現(xiàn)了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一個部分,只是把最好的場景展示了出來,最終是為作品主題服務,鏡頭之外的后臺我們不得而知,所以不存在完全虛無的舞臺設置??此谱匀浑S性的舞臺設置,可能也是人為精心策劃的結果。
除了舞臺設置,個人前臺也是前臺的重要部分。個人前臺具有更加靈活的自主性,它不像舞臺設置具有固定性,它時跟隨表演者實時移動的。個人前臺主要包括性別、外貌、表情、衣著、行為舉止等,其中性別、外貌等是固定不變的,而言行舉止和外在裝扮也是可以自主設置的。一般而言,表演者會盡量營造出表里一致的形象。即不同類型的短視頻用戶會刻意地讓自己的言行舉止和衣裝打扮符合自己的“人設”,盡量不做有損形象的事情。例如明星會通過發(fā)布參與各類公益或慈善活動的短視頻來強化自己的人設,建構一種人美心善的形象,盡量做到表里如一。某些文化分享類作者也會通過穿漢服和描畫古代妝容來盡量與自己的人設相符,營造文化氛圍。
當然,由于短視頻的特性,也會出現(xiàn)一些有違常規(guī)的操作,呈現(xiàn)出一種個人前臺與人設不符的狀況。這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表演者未能有效實現(xiàn)個人前臺與人設的統(tǒng)一,導致個人前臺設置失敗。例如某熱門視頻主發(fā)表了不當言論導致人設崩塌。另外一種是為了博眼球,故意設置一種反差,吸引用戶的關注,這就屬于有意識地反套路設置個人前臺。
一是理想化表演。理想化表演是短視頻平臺上最為常見的個人形象管理方式,人們通過發(fā)布帶有正面色彩的視頻,來構建自己的“人設”。“‘人設’一詞源于動漫文化,是指動漫中所需要的人物設定,其包括人物的形象設計、身高比例、性格特點以及生活背景等全方位的設定。伴隨互聯(lián)網技術不斷發(fā)展,通過媒介將“人設”一詞傳播至現(xiàn)實生活中的個人形象設定。”[2]如果構建的“人設”能在他人正向的反饋中獲得自我認同,那么表演者就會獲得繼續(xù)理想化表演的動力。在短視頻領域,理想化的表演方式多種多樣,值得一提的是聚焦于外在的美化自我方式越來越廣受歡迎,比如抖音平臺開發(fā)的上百種美顏加濾鏡特效和各種變裝效果都是順應了人們理想化表演的心理。
二是神秘化表演。神秘化表演的作用在于通過與觀眾保持一定距離,從而產生一種若即若離的神秘感。“保持社會距離,減少與觀眾的接觸,能使觀眾處在一種對表演者深感神秘的敬畏之中,產生并持續(xù)維持一種敬畏感”[3]。短視頻本身就呈現(xiàn)出碎片化的特點,很難展現(xiàn)事物的全貌,容易讓人產生一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受。當然,具體到個人形象建構,這種不定時、片段化的個人呈現(xiàn),也不容易讓受眾形成對某個人的具體認知,從而想要了解更多。其次,適當防止“后臺”被闖入,也是保持“演出”神秘色彩的關鍵。
三是補救型表演。在表演過程中,難免會有意外情況,導致表演的不協(xié)調。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就行補救型表演,補救型表演也是抖音用戶們經常用到的一種挽救形象策略。例如此前登上熱門的王某某事件,他就是在被爆出出軌丑聞后,以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把過失都推給他人,試圖挽回自己的良好形象。當然,短視頻平臺上很常見的關于某人澄清說明、道歉聲明等都屬于補救型表演范疇。
后臺與前臺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后臺是表演者極力掩飾、不愿讓受眾看到的場所。一方面后臺與前臺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性,另一方面還要防止觀眾突然闖入后臺,造成演出事故。后臺是前臺表演的準備區(qū)域,也是演出者表演開始前、中斷或結束時的休息區(qū)域?,F(xiàn)在的帶貨直播就有很明顯的后臺存在。很多帶貨主播都有自己的團隊,團隊會在后臺擔負與商家溝通、準備好即將出境的商品,提醒主播臺詞、回復直播間評論、給主播提示流程、為商品上鏈接等任務,在鏡頭之外完成一系列保障工作,確保前臺能夠完美演出。此外,直播開始前,主播會和團隊一起在后臺準備候場,直播要是意外中斷,整個團隊也會在后臺出謀劃策,直播結束后,主播會回到后臺進行整場表演的復盤。因此后臺其實扮演了演出全程的“候車室”“補給站”“大本營”的功能。正是因為后臺與前臺關系密切,但又是表演者不想讓受眾看到的,因此,后臺實際上承載了與演出相關的秘密?,F(xiàn)在的短視頻包括直播,很多都是為了吸引流量,其作品經不起推敲。一般情況下,后臺是創(chuàng)作者極力掩蓋的,例如短視頻的一些造假、擺拍行為。直播間直播時,主播也會控制自己鏡頭拍攝的范圍,確保呈現(xiàn)的畫面是“安全”的前臺。
一般情況下,后臺與前臺的區(qū)分是嚴格的、固定的,它們在各自場域發(fā)揮著不同的功能。觀眾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臺上一分鐘”,而“臺下十年功”并不會被展示出來。但是在短視頻平臺上,傳統(tǒng)“臺前幕后”的觀念發(fā)生了改變,后臺逐漸被前置。
短視頻領域后臺的前置有著諸多的表現(xiàn)形式??梢源笾路譃橐韵聨追N:一是將私人領域公開化的視頻內容,例如將直播間放在自己的臥室、直接展露自己較為私密的生活空間,還有發(fā)布自己用手機拍攝的其他人的結婚視頻等等,都是屬于將原本不便于大范圍公開的內容放到了公共領域中,將原本最多屬于人際傳播領域的內容推上了大眾傳播的舞臺。二是展露社會公開領域的幕后場景,這一類,一般都是利用自己身份的特殊性,能夠帶領大家看到一些幕后,滿足受眾的好奇心。例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主持人康輝會發(fā)布一些生活vlog,帶我們了解央視主持人的一天,也看到了中央電視臺最真實的樣貌。此外,還有軍隊媒體賬號發(fā)布的視頻作品,適度地展露軍營畫面、訓練和武器裝備畫面等,通過對神秘性的解構,來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事實證明,這種展露“后臺”的做法,讓受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央視和軍隊,內心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三是披露某一具體作品或“事件”的后臺,這類視頻側重于圍繞某一具體個案進行視頻發(fā)布??赡苁悄骋皇赘璧膭?chuàng)作背景、某一部電影的拍攝場景、某一檔電視節(jié)目的籌備歷程等。也可能是對某一具體事件進行跟蹤,例如對閱兵前戰(zhàn)士們進行隊列訓練的場景進行披露、對春晚的籌備工作進行披露等都屬于提前放出了盛大表演儀式的“后臺”,此種類型的視頻往往能夠借著人們對事件本身的關注而獲得較多的播放量,成為正式表演前的預熱。
后臺前置的出現(xiàn)有著幾方面的原因,首先,隨著信息泛濫化碎片化,受眾的審美習慣也在發(fā)生變化。一方面,受眾希望在大量冗雜和同質化的信息中尋找到一些與眾不同的內容,緩解自己的審美疲勞?!昂笈_”與生俱來的神秘色彩,恰好充當了海量信息中的調味劑。另一方面,碎片化的信息讓受眾難以對某一件事形成系統(tǒng)完整的認知,會加劇受眾對缺失信息片段的渴求,因此,從受眾心理角度來看,后臺的前置是順應受眾心理預期的必然結果。
其次,后臺的“前置”也有技術層面的原因?;ヂ?lián)網的發(fā)展打破了傳統(tǒng)的單向傳遞模式,內容生產也不再局限于媒體或少部分人手中?!爱斚碌膫鞑ッ浇椴辉儆羞^去那樣“嚴格”的把關人,或是明顯的觀眾隔離標識,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前后臺界限消融的現(xiàn)象”[4]?,F(xiàn)在,人們都是集傳受雙方于一體,臺前的表演固然會被傳播,但是那些強大的自媒體力量所拍攝的“后臺”場景,也會作為主流“表演”的補充而得到傳播。此外,短視頻的新特性倒逼了傳統(tǒng)的、專業(yè)化的內容生產進行變革。在此過程中,與前臺表演緊密關聯(lián)的花絮、彩蛋等剛好符合了短視頻的流行特點,受到廣大受眾的追捧?,F(xiàn)在的短視頻平臺已經有了利用“后臺”為“前臺”引流的趨勢,例如在短視頻平臺上,為了給某即將上映的電影增加關注度,往往會提前放出電影拍攝過程中的片段、演員在片場的生活場景等后臺內容。而這些適度展露的后臺也的確吸引了受眾的注意力,會激發(fā)視頻觀看者期待電影成片的心理,這就充分利用了短視頻的特性,進行去專業(yè)化的創(chuàng)作,用“后臺”來服務“前臺”。另外,短視頻是鼓勵人們隨手拍攝進行創(chuàng)作的,它降低了內容創(chuàng)作的門檻,其算法推薦也不是完全決定于創(chuàng)作者發(fā)布的視頻內容專業(yè)與否、質量如何、審美如何來決定視頻推送量的。只要視頻足夠有創(chuàng)意、出其不意,能夠吸引人來駐足,就能夠在內容競爭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后臺在這方面有著天然的競爭力,它能夠以獨家作為賣點,也可以以接近性、臨場感取勝。
由此看來,在短視頻平臺上,似乎已經沒有嚴格的前后臺之分。但其實也不然,后臺的前置只是在短視頻平臺上有了充分發(fā)展的現(xiàn)實可能性,但并不意味著后臺前置會成為主流甚至唯一的視頻生產模式。從本質上來看,后臺是因為前臺而存在的,沒有了對于前臺的關注,那么后臺自然也沒有存在的意義,所以不能本末倒置。其次,短視頻的內容生產雖然不適合專業(yè)性較強的前臺演出,但短視頻不能成為降低藝術審美、沒有專業(yè)水準的代名詞,對優(yōu)質前臺內容的扶持也應該且必須成為內容生產的重要方向。最后,后臺的前置也不能毫無底線,“相對于能夠盡情展示的前臺而言,幕后意味著個人隱私,是極其私密的個人空間,是人類脫掉偽裝、回歸本源的場所”[5]。我們需要時刻注意公域與私域的界限,防止對個人隱私的侵犯。還要注意不能為了博眼球而生產一些毫無營養(yǎng)的甚至低俗的內容。在這一點上,各短視頻平臺已經有相應的審查、舉報等制度,但根本上還是要短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者提高媒介素養(yǎng)。
和傳統(tǒng)戲劇表演一樣的是,短視頻平臺上做得較為成功的賬號也都有屬于自己的劇班,現(xiàn)在被稱之為“團隊”。目前做得比較成功的短視頻賬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生產優(yōu)質垂直內容的賬號,一類是依靠自身名氣而直播帶貨的主播,其背后均有專業(yè)運營團隊出謀劃策,確保每次演出無誤。以內容取勝的賬號背后往往有著強大的創(chuàng)作團隊,不僅要負責“劇本”的生產,還有攝像、剪輯、賬號運營等等專業(yè)化的人員。雖然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短視頻作品或直播畫面只有一個或幾個核心人物,但卻是多人共同合作的成果,是劇班集體勞動成果的結晶。另一類靠自身名氣直播帶貨的主播,其背后的團隊則更為專業(yè)化。此種類型的“劇班”已經脫離一般意義上的生產劇本或服務于表演者的演出,他們還帶有了與表演無關的功能。拉廣告、電商運營、商品的收發(fā)等原本與表演無關的內容也成了劇班工作的一部分。事實上,帶貨主播表演的完美與否已經不是劇班的最高追求,他們唯一的共同目標則是實現(xiàn)利益的最大化,有時主播自己也降低了對自身“印象管理”的要求。例如一些藝人走上了直播帶貨的新角色,他們大多數(shù)都憑借自身魅力和良好的形象在直播間名利雙收,但是也有一些藝人最終在直播間“晚節(jié)不?!保硌莺脡牡脑u價標準也被銷量和銷售額這些數(shù)字給量化了。
在短視頻領域,擬劇理論的“前臺”和“后臺”不僅有了新的意義延伸,也出現(xiàn)了“后臺前置”的現(xiàn)象,“后臺”被內容創(chuàng)作者有意識地展現(xiàn)。短視頻領域的“劇班”也引申為現(xiàn)在的“團隊”,承擔了更多“表演”之外的功能。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xiàn)自我的印象管理,進而獲取流量、社交、社會認同等需求,某些情況下也有實現(xiàn)利益的追求。因此,戈夫曼的擬劇理論在短視頻盛行的今天,對于我們探究短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者和用戶的行為,依然值得繼續(xù)挖掘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