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昌民 李書夢
摘要 文章基于國內高速公路PPP項目的發(fā)展趨勢及投資特點,對PPP項目中社會資本方所面臨的投資風險進行識別,重點針對投資風險中的政治政策風險、經(jīng)濟風險、建設風險、運營風險、自然風險五個角度提出了防范與應對措施,同時以某集團參與投資建設的高速公路項目為例,系統(tǒng)分析了項目實施各階段社會資本方面臨的風險,為今后高速公路PPP項目的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及借鑒意義。
關鍵詞 高速公路;PPP項目;社會資本方;投資風險
中圖分類號 F542;F2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03-0031-04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各省市、地區(qū)之間的交通運輸壓力日益突出。高速公路作為交通運輸?shù)摹按髣用}”,承擔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任務[1]。由于高速公路項目需求投資額大、建設運營周期長、參與方多,傳統(tǒng)的政府投資建設運營方式已無法適應其快速發(fā)展的趨勢,PPP模式應時而生。高速公路PPP項目相對傳統(tǒng)公路項目構成復雜,在投資建設運營的不同時期,PPP項目社會資本方必然會面臨各式各樣復雜的投資風險,因此,開展項目投資風險管理尤為重要[2]。
1 高速公路PPP項目投資特點
高速公路是一項運行周期長、技術標準高、投資額大的基礎性設施,作為國家的一項重要交通資源,具有車輛通行速度快、運輸成本低、行車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而在項目投資建設運營階段,其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投資規(guī)模較大。高速公路行業(yè)歸屬資金密集型行業(yè),為保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行駛車輛的速度及安全,其選用的施工設備、建筑材料都有一套嚴格的規(guī)范標準化體系,而在高速公路建設成本中,設備費、材料費需占項目整體造價的一半左右。其次,在建設過程中,還需考慮建設所在地區(qū)的人工成本、征地拆遷、安全生產(chǎn)措施保障及相關附屬設施建設等諸多因素。目前我國高速公路平均每千米造價在1億元人民幣左右,因此,修建一條幾十或幾百千米的高速公路,項目體量及投資規(guī)模是十分巨大的。
第二,項目建設周期與投資回收期較長。高速公路PPP項目建設周期一般為3~5年,建設期內資金來源主要通過商業(yè)融資手段籌集,其中銀行貸款比例較高,一般約占項目總投資的70%,之后在項目的建設期及運營期中,建設方均需承擔巨額資金還款壓力。高速公路建成后,由于不同地區(qū)經(jīng)濟差異,投入使用初期交通量較小,而交通量的增長需要一個過渡期,在此期間通常會出現(xiàn)資金缺口,一般需要8~10年時間才能扭虧為盈,部分偏遠及欠發(fā)達地區(qū)需要15年以上才能回收成本,而政府方與社會資本方約定的特許經(jīng)營期一般為25~30年。
第三,投資收益高。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其投資收益一般比較穩(wěn)定。其主要原因為:一是我國已出臺相關政策法規(guī),從制度上確保了高速公路建設方穩(wěn)定的投資收益;二是高速公路運行周期較長,資產(chǎn)折舊率緩慢,運營維護成本較低,即使大修,也不影響其運行功能;三是具有穩(wěn)定的運營其他收入,除去固有的通行費收入外,服務區(qū)、加油加氣站、餐飲、商超的運營及廣告收入等均為投資收益的一部分;四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國民汽車持有量逐年上升,客貨運需求不斷增長,為高速公路投資收益提供了可靠的上升空間。
2 社會資本方投資風險識別
高速公路同時兼?zhèn)渖虡I(yè)性及公益性兩種特性,社會資本方的關注點在于商業(yè)效益的最大化,而在國家及地區(qū)政府層面,關注點更加注重社會公益性,如二者之間不能權衡兼顧,勢必會對項目投資產(chǎn)生較大風險。在此環(huán)境下,項目社會資本方投資風險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2.1 政治政策風險
政治政策風險主要分為政治風險與政策風險[3],政治風險主要指政治經(jīng)濟條件發(fā)生重大變化,即發(fā)生國家政局改變、戰(zhàn)爭或國際形勢變化等政治事件,資金鏈條斷裂造成項目無法繼續(xù)運轉,項目既定目標難以實現(xiàn)的風險;政策風險主要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國家或地方政府政策的變化,不同的行業(yè)及地區(qū)標準存在差異性引發(fā)的風險。與此同時,現(xiàn)階段高速公路PPP項目社會資本方往往以組建聯(lián)合體的形式參與投標,參與方眾多,各參與方管理模式及體系均存在差異,如對項目管理意見及結果產(chǎn)生分歧,都會選擇使用法律途徑解決,而現(xiàn)行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guī)的不完善引發(fā)的風險也值得關注。
2.2 經(jīng)濟風險
項目如何順利實施并從中獲取足額利潤是社會資本方最關注的問題,然而高利潤高收益必然伴隨高經(jīng)濟風險[4]。經(jīng)濟風險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一是融資風險,由于高速公路項目所需資金數(shù)額巨大,項目資金除政府、社會資本方出資外,主要來源于金融機構貸款,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對金融機構選擇不慎,可能導致貸款人支付能力不足,無法滿足項目建設需要;二是項目前期整體概算編制深度不足、預算編制精準度不夠,導致投資超限;三是銀行利率和匯率發(fā)生顯著變化,造成收益損失;四是市場物價變化影響項目收益預期。
2.3 建設風險
項目的建設風險主要體現(xiàn)在進度延遲、成本超支等方面的風險,而項目建設資金則是項目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在項目建設階段,資金不能及時足額到位將會引發(fā)一系列風險問題[5]。
2.3.1 進度延遲風險
進度延遲風險主要包括:一是項目各承包商進場后,現(xiàn)場實際施工過程中部分承包商施工水平欠缺、不按合同履約、發(fā)生意外事件等;二是項目征地拆遷工作無法按期落實到位,政府機構審核審批流程過多;三是項目社會資本參與方較多,項目管理機構組成復雜,管理及責權劃分不清晰、不明確,管理職能混亂,決策效率低。
2.3.2 成本超支風險
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設計變更、工程索賠、材料費及人工費上漲、窩工及趕工等均會導致建設成本增加,若建成后不能達到驗收標準或存在技術缺陷導致項目不能按期運營,產(chǎn)生的施工成本及管理費用也會間接導致項目成本增加。
2.4 運營風險
高速公路建設完成進入運營期后,SPV公司(特殊目的公司,此處意指由政府方與社會資本方,或社會資本方獨資出資注冊成立的項目公司)一般會與專業(yè)的運營管理團隊合作,針對運營期收費站收費、道路養(yǎng)護、交通狀況等進行全方位的項目運營管理,運營團隊管理水平的高低將會影響項目整體收入水平。運營風險主要分為運營管理風險與運營收益風險兩類。
運營管理風險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運營管理體系設置不合理、運營人員素質不高、管理人員經(jīng)驗不足等。運營收益風險是指在項目通車運營收費階段,實際通行車流量與決策批復車流量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運營收入下降,無法滿足既定收益的風險,引發(fā)此類風險的原因在于受政府調控及市場環(huán)境因素影響,在已修建的高速公路收費輻射范圍內另行修建一條高速公路,導致交通量被分流,收費價格降低。另外政府出臺公益性政策,如節(jié)假日免收過路費等,也會導致項目經(jīng)營收入減少。
2.5 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主要包括社會資本方無法預見的自然本身出現(xiàn)的狀況,主要體現(xiàn)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部分不可抗力事件,如地震、海嘯、火山爆發(fā)、泥石流、暴雨(雪)、颶風、洪澇等,這些自然災害因素發(fā)生概率小但后果嚴重,一旦發(fā)生必然對項目造成極大經(jīng)濟損失。
3 社會資本方投資風險防范與應對
3.1 政治政策風險防范與應對
社會資本方作為高速公路PPP項目主要參與方,一方面在項目啟動之前應仔細研判項目所在地區(qū)各項政策,順應國家政策的指引。另一方面針對項目實施后因政策變化帶來的影響,可采用風險轉移的應對方法,在與政府方簽訂的特許經(jīng)營協(xié)議中進行約定,由地方政府承擔該部分風險。當項目因政治政策調整遭受損失時,由地方政府通過給予可行性缺口補助、允許社會資本方調整既定價格、延長運營期收費年限等方式化解風險[6]。
3.2 經(jīng)濟風險防范與應對
針對項目面臨的融資風險,SPV公司應建立成熟的財務融資體系,同時注意長短期融資模式的結合,尋求最合適的融資方案。首先,在項目投資決策階段,社會資本方應對自身資產(chǎn)水平、財務狀況及投資能力進行分析,同時找尋合適的金融機構進行初步溝通,詳細調查貸款人的出資能力,獲得金融機構貸款意向書等;其次,項目中標后,社會資本方需確保項目融資落地,啟動資金到位后再開工建設;此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拓寬項目資金來源渠道,適當采用銀行承兌匯票等多種支付手段,避免項目融資受到信貸政策影響。
在項目的設計階段,SPV公司應組織設計單位、設計咨詢單位等相關方對項目現(xiàn)場做詳細的技術踏勘,強化設計深度。初步設計工作完成后,SPV公司應組織做好設計優(yōu)化工作,確保下一步施工圖設計滿足具體建設標準,做到概算深度足、預算精度夠,以此控制項目投資增加。
針對銀行利率及匯率的變化風險,可采用固定利率及匯率的貸款方式來減少波動帶來的風險。
3.3 建設風險防范與應對
3.3.1 進度延遲風險防范與應對
針對因項目承包商的原因引起的進度延遲風險,SPV公司應在招投標階段選擇資質信譽好的承包商,同時加強施工過程管理,督促承包商嚴格按照合同履約,選擇經(jīng)濟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安全、質量、工期等各方風險的防控工作。
由于高速公路項目為線性工程,跨越區(qū)域廣,涉及征遷部位多,因此征遷工作要提前謀劃,遇到瓶頸問題積極處理,同時協(xié)調好地方政府在征遷工作中的關系,制定完善的征遷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拆遷戶及征遷協(xié)調人員工作積極性。
在項目投資建設過程中,社會資本方既是項目的投資方,又是工程的建設者。若社會資本方為多家企業(yè)組成的聯(lián)合體單位,為避免責權劃分不明,注冊成立SPV公司后,應制定清晰有效的管理體系,明確SPV公司中各參與企業(yè)人員職責劃分,明確管理層級,提高管理效率。
3.3.2 成本超支風險防范與應對
針對項目工程索賠風險,首先,必須以合同為依據(jù),及時、合理地處理索賠事項,注意相關資料的積累;其次,要加強項目索賠管理的可預見性,及時制定計劃措施,合理規(guī)避索賠事件;此外,要對已發(fā)生的索賠事項進行深入研究,通過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健全相應合同體系及制度,同時要靈活運用各類索賠應對技巧,盡可能將索賠事項及金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針對材料費及人工費上漲風險,SPV公司應即時關注原材料及人工價格變化趨勢,同時加強政策研判及材料價格浮動分析,合理儲備部分施工建材,設置合理的價格波動轉嫁機制,分散價格上漲風險。
SPV公司及工程承包商應盡可能選擇較為成熟的施工技術、工藝及方案,以此降低工程建成后不能達標或存在技術缺陷的風險,同時依據(jù)簽訂的施工合同保證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確保工程按期完成,項目按期運營。
3.4 運營風險防范與應對
運營管理風險可以通過專業(yè)培訓、定期學習等方式提高運營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加強質量、養(yǎng)護、維修、財務、組織協(xié)調等管理的籌劃工作,以此降低風險。
要做好運營收益風險防范工作,首先需密切關注項目運營收入與項目預期收入的差異,做好收入及收益的投資測算分析,如發(fā)現(xiàn)收益指標與既定目標存在差距,應及時做好調整措施。在與地方政府簽訂的特許經(jīng)營協(xié)議中,應約定項目通車運營后的投資回收期內,不得規(guī)劃實施本項目線路輻射范圍內的并行高速公路,避免交通量分流現(xiàn)象發(fā)生,以此保證項目運營收益。
3.5 自然風險防范與應對
自然風險一般歸屬于項目的不可抗力事件中,特許經(jīng)營協(xié)議中須對不可抗力事件的分類、應對措施、處理程序、責任劃分等做出明確約定,所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可通過購買保險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或通過相關合同約定將風險分散給各參與方。
4 案例分析
4.1 項目概述
某集團作為社會資本方參與投資建設某高速公路,該項目路線全長約50 km,總投資約90億元。項目采用“BOT+資金補助”的實施模式,項目資本金為總投資的20%。某集團作為聯(lián)合體牽頭人中標成立SPV公司后,全面負責本項目資金籌措、建設實施、運營管理、移交等工作。除政府補助資金外,SPV公司通過特許經(jīng)營權(收費權、廣告經(jīng)營權、服務設施經(jīng)營權)收入回收投資并獲取合理回報。
4.2 風險分析
根據(jù)項目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針對該項目實施情況,主要從決策階段、建設階段、運營階段三個主要階段進行風險分析。
4.2.1 決策階段風險
該項目的決策階段,主要是指項目啟動至項目中標落地的前期階段。該階段主要面臨的風險為投資風險,其投資決策的結果將直接影響整個項目的經(jīng)濟效益。為推動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某集團成立了項目籌備領導小組與工作小組,對該項目所在地區(qū)各項政策進行了系統(tǒng)研判,同時在項目中標落地前積極向政府爭取了政策紅利,從立項決策、方案甄選、特許經(jīng)營、運營效率等方面系統(tǒng)地進行了風險評估,并提前采取相應措施,規(guī)避了項目可能面臨的投資風險。
4.2.2 建設階段風險
該項目建設階段風險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成本超支風險與項目工程規(guī)模變化風險。
(1)成本超支風險: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實際成本支出超出了一定預算范圍,由此引發(fā)了成本超支風險,其主要在于制定項目預算時沒有充分考慮施工材料價格上漲、通貨膨脹等因素。SPV公司發(fā)現(xiàn)該風險后,以項目施工進度目標為導向,加強施工組織管理,自建砂石系統(tǒng),充分利用隧道洞渣自行加工砂石料,以達到有效平抑地材市場價格的目的。同時積極組織施工單位在河砂禁采期前備料,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2)項目工程規(guī)模變化風險:由于該項目地處山區(qū),橋隧比較高,設計與施工難度均較大,前期可研階段對總體工程規(guī)??紤]不充分,導致項目初步設計階段工程規(guī)模大幅度增加。初步設計工作完成后,SPV公司工作重心轉為設計成果的優(yōu)化,聘請專業(yè)設計單位重點對原設計圖紙、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找出可優(yōu)化部位,在確保滿足建設標準的情況下進行適當調整,以此降低實際工程量。
4.2.3 運營階段風險
該項目運營階段主要有政策風險與市場風險兩方面。政策風險方面,一是國家及地方收費標準優(yōu)惠政策的變化,導致運營期收費收入降低;二是項目收費模式調整,導致運營成本增加。市場風險方面,運營期實際車流量及車流量結構與項目預測有一定偏差,導致運營期收入低于預期。
針對上述風險,SPV公司通過引入專業(yè)運營管理團隊,提升項目運營管理質量,保證項目管理服務水平。同時大力發(fā)展路衍經(jīng)濟業(yè)務,強化高速公路沿線資源開發(fā),以此彌補項目收入。
5 結語
投資與風險并存,在高速公路PPP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社會資本方作為項目投資方與建設方的一員,投資風險是無法完全消除的。因此,對于項目運行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各類投資風險因素必須提前識別,同時采取行之有效的風險防控手段,制定風險防范措施,設置風險關鍵控制點,排除風險隱患,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風險控制體系,為高速公路PPP項目投資管控、提質增效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溫然國.PPP融資模式在中國高速公路項目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2.
[2]許強.PPP項目風險因素分析與分擔決策[D].南京:南京大學,2013.
[3]嚴鵬.高速公路BOT項目風險分析[J].納稅,2020(8):
170-171.
[4]姜東民,趙爭.高速公路PPP項目投資風險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7(11):35-38.
[5]周群.高速公路PPP項目投資方風險評價研究[J].公路與汽運,2016(2):223-226.
[6]亓霞,柯永建,王守清.基于案例的中國PPP項目的主要風險因素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9(5):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