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東城
如何提高學科素養(yǎng),語文特級教師、北京101中學副校長程翔在一線教學30多年,在實踐教學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2021年暑假我院對全國中學教學名師進行了系列采訪,我們小組負責對接程翔老師,讀其著作、論文及其教學作品,最大的感觸就是他時常有提出對中學語文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要求。這方面學界較少關注,也鮮有研究,茲不揣固陋,拋磚引玉,以俟方家。
程翔博覽群書,視野開闊,我想這是他成功的關鍵之一。他在教育教學論文里常提到讀書,并推薦中學語文教師去讀某類系列書。他讀書是有選擇的,書的類型豐富甚至有點龐雜,對于漢語文字的深入理解和熟練掌握,為他打下堅實地基礎。他說“我當學生時,經(jīng)常抱著《現(xiàn)代漢語詞典》翻,把多音字統(tǒng)計了一遍,把異形詞統(tǒng)計了一遍;口袋里經(jīng)常裝著一本《新華詞典》或是《漢語成語小詞典》,每天學幾個,日積月累,積少成多。”[1]15程翔說他第一個月發(fā)獎金20元就買了當時價值不菲的《辭?!?。他說他向來買書舍得花錢,他外公父母都支持他買書,成家后妻子也支持他買書,他還專門寫過《書啊,我離不開你》文章抒發(fā)對書的喜愛之情。程翔認為教師在精神上的第一需要就是讀書,一個不愛讀書的教師是不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他贊同中央電視臺舉辦漢字聽寫大會,他家辦公室、家里同時放有《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并只要有新版的立即買回來學習。他說詞典一天也不能離開自己,并建議校長、領導及語文老師們都要學好漢字,學好漢字是語文老師的基本素質,也能提高教師的文字表達能力,相反甚至會有讀音不準鬧笑話時候。他舉例說大學校長演講錯讀“參差(cēncī)”為“cāncī”,作家作報告誤讀“臀(tún)部”為“臀(diàn)部”。字詞、字音、字義等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師繞不開的,程翔既明里警示語文教師要關注漢字學習,又暗里指導語文教師多學習漢語詞典。
他這種暗含的書目指導在其作品中隨處可見,如翦伯贊《怎樣研究中國歷史》、王元化《人性札記》、胡懷琛《古今讀書法》、陳白塵《話劇的“話”》、王景丹《話劇語體論》、福斯特《小說面目觀》、曹文軒《小說門》、畢飛宇《小說課》等,不勝枚舉。
程翔經(jīng)常在教育教學論文里明確向語文教師推薦學習書目,他認為有很多書必讀,因它們是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基礎。如他認為語文教師要有扎實的漢字功夫,向語文教師們推薦胡樸安《文字學ABC》、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何九盈等《漢字文化大觀》;談解釋學,他推薦蔣成禹《讀解學引論》;談符號學理論,他推薦趙毅衡《文學符號學》[1]98;說文體原理,他推薦錢倉水《文體分類學》、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1]102;說中國詩詞與音樂關系,他認為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詞學十講》,“語文教師不可不讀”[1]20。程翔推薦書目有時會稍委婉,他說很多書是“有益的參考”,如構建程序性寫作知識體系時他羅列了如下書目:秦亢宗《寫作技巧雜談》、譚興國《寫作技巧探微》、洪威雷《寫作技巧教程》、畢桂發(fā)《寫作技巧詞典》、林三松《寫作藝術技巧辭典》、閆景翰《寫作藝術大辭典》;介紹陳述性知識是關于是什么的知識時,他開出如下書單:朱德熙《寫作指導》、何家槐《作文基礎知識講話》、北大中文系《寫作知識》、復旦大學中文系《寫作基礎知識》、劉錫慶《寫作基礎知識》、陳之典《寫作知識辭典》等[1]103。
程翔認為讀書還要有所選擇,要讀與語文相關的有價值意義的書。程翔說他曾到一個地方開會,參會語文老師有500人,他問:“讀過《詩經(jīng)》全書的舉手”,無一人舉手,他又問“讀過《說文解字》的舉手”,仍然沒有人舉手。他說“不能說500多語文教師不讀書,關鍵是讀什么書”,“語文教師讀的第一本書應該是《說文解字》”,“語文教師的讀書一定要和語文家偶爾結合起來,一定要和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結合起來。一些基本的書籍必須讀,反復讀。否則,你就無法勝任教學工作,就只能看看‘教參’,照本宣科”[1]30。
他說讀書是他消磨時光的最佳方式,回想幾十年自己生活,他感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讀書-教書-寫書。他認為“一個語文教師,如果不讀書,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衷心希望廣大語文教師多讀幾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1]163。
見賢思齊,程翔是善于學習他人先進理念和做法,并勤于思考,集成而創(chuàng)新的人。他尤其喜歡請學語文名家和大家,從中汲取營養(yǎng)和思路,堪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典范楷模。程翔說:“我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和老先生們交往。我給錢鐘書先生、季鎮(zhèn)淮先生、呂叔湘先生都寫過信?!Z文界的就更不用說了,比如于漪老師,我們之間的書信往來,有好幾封。還有劉國正、章熊、曾祥芹、韓雪屏、溫儒敏先生,等等,恕我一時不能說出全部的名字。和同齡人相比,我在與老先生交往這方面,確實有我特殊的地方。我剛才講了,我心里面羨慕這些學者、文化人,就想和他們交往,想從他們身上得到一些教益,我的同齡人可能沒有這樣的機緣?!保?]6
程翔積極主動拜投、拜訪名師,他還自認為是章熊、饒潔騰的私淑弟子,這叫取法上,是他成功的秘訣之一。關于取法高下,古人早有認識,《孫子兵法》曰:“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唐太宗《帝范》亦云:“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南宋嚴羽《滄浪詩話》論詩:“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彼逃藗円艑捬劢绾烷L遠眼光,起點要高,胸懷理想和抱負,方可有所大成就。程翔認為他不同于同齡語文教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從與這些大家名師交往中得到教益,而一般人是沒有機緣與這些名家交往,從中受益。其實他表面是交往老先生,深層是揣摩學習老先生們經(jīng)驗和指導,化為鼓舞自己前行的動力,更為從中得到啟發(fā),新變?yōu)樽约旱慕虒W素養(yǎng)和能力,這正是語文教師尤其青年教師們需要向程翔認真學習的地方。
程翔認為“年輕人,要虛心地向老先生請教。我有一個感覺:只要你誠懇虛心請教,老先生不會瞧不起你,相反,他們會悉心地幫助你。我從這些老先生身上得到了印證。你想,那個時候我跟饒先生沒有交往,我給他寫信,他給我那么認認真真地寫了好幾頁的長信。我也沒想到呂先生會親筆給我回信啊。你說他們是一種什么想法?就是對年輕人寄予厚望。我給于漪老師寫信,于漪老師就跟我講:“我愿意為你們青年老師效犬馬之勞?!蔽耶敃r很受鼓舞。如果挖掘我的成長和其他特級教師不同的地方,我覺得,這些可能就是我的一個特點吧。”[2]6程翔這里給語文教師們現(xiàn)身說法,示范大家要多虛心請學老先生,他們不是高不可攀,相反他們更愿意獎掖后進、提攜年輕一代,這些老先生品德高尚、謙謙君子、學養(yǎng)深厚、甘為人梯,他們希望年輕語文教師們有進步有成長,更希望與一線語文教師們多交流多溝通,將自己的好經(jīng)驗好教法傳授大眾、發(fā)揚光大。普通語文教師尤其青年教師敢于向大家名師請學,學而知變,獲得進步的比比皆是,如宿州二中張嘎老師追求進步,積極請教名師,不斷學習思考,從一所農(nóng)村中學調進皖北名校宿州二中,他心懷虔誠、廣采眾長,利用2010年暑假到北師大研修機會向王榮生、趙謙翔、程翔等專家請教,后在2014年安徽省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大賽前,回想各家所言,積極思考怎樣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新意”,采用了王榮生之前交流時給他的“先內容、后方法;為內容,定方法”指導意見,最終獲得一等獎。
程翔通過請教老先生、自身持續(xù)學習鉆研及一線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總結出很多獨具風格的教學理念和主張,這是廣大語文教師需要學習的榜樣,也指出了向上一路。程翔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思想有:重視母語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做有學理的語文教育,做有靈魂的教育,教有情感的語文,做有文化的語文教師,課堂閱讀三步法,課堂作品積累論,三維寫作體系論等。他還創(chuàng)新提出語文教育思想的四個三:“三個不迷信”(不迷信老師、不迷信課本、不迷信名家權威);“三個不能超越”(學生的生命健康不能超越,學生的人格尊嚴不能超越,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超越);“三個不可怕”(考試成績差不可怕,但要努力學習。家庭貧寒不可怕,但要有志氣。長得不漂亮不可怕,但要有一技之長);“三個可怕”(心理變態(tài)可怕,精神麻木可怕,靈魂墮落可怕)[1]17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程翔還善于借鑒學習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并結合上課所需恰當運用到自己教學實踐中去。比如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八下選了四首《詩經(jīng)》,他不囿窠臼,另辟蹊徑,講出新意,他給出具體方法和路徑,建議語文教師教學《詩經(jīng)》,“既要參考余冠英、程俊英的著作,也要參考袁行霈、李山的成果;對學術論文也應讀一部分?!袊W(wǎng)’這個平臺十分方便”。他告誡語文教師“切不可只讀《教師教學參考書》。教參僅僅是個參考而已,不能奉為圭臬,更不能把教參的觀點作為‘標準答案’來命題,來評判學生”[1]207。
程翔老師認為語文教師如果“擁有一雙語文的慧眼,就能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上出語文味”[1]323。
語文課文是教學文本,非自然文本,每篇課文都承擔一定語文教學功能,即語文課標里說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師要具備超越常人的語文教學素養(yǎng),要合理確定課文的語文因素和功能,一定要研究透徹,方可精準定位要教的課文教學目標。課文作者寫作目的和語文教學目標關系有的吻合、有的部分吻合、有的基本不吻合,擁有語文慧眼的老師才能認清語文教學本質,鎖定住語文功能,進而為教好每堂語文課打下牢固根基。
語文教師要擁有一雙語文的慧眼,還體現(xiàn)在教學方法上。教學方法是重要的,怎樣才能夠讓未成年人去掌握成年人的作品?程翔認為教學方法要深入淺出,具體的操作可能千差萬別,這方面國內許多著名的語文教師給大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樣本,他曾推薦錢夢龍《語文導讀法》,及自己對該書的相關錄課給廣大中學老師。程翔認為一個語文老師,一個第一線的語文老師,特別是現(xiàn)在的青年老師,一定要知道我們的語文教育是怎么走過來的,不僅要學習過去人們提倡學“三老”葉圣陶、呂叔湘和張志公,而且要學習現(xiàn)在于漪、錢夢龍、魏書生等教育名家。程翔提出了原始理解、后續(xù)理解、基本理解的閱讀教學方法和遞進程序:他指出首先是學生的原始閱讀,就是在沒有任何外來干擾因素的情況下,學生原原本本地去讀課文,不要一上來老師就去介紹什么時代背景,更不要像現(xiàn)在這樣,一上課就放所謂的多媒體,讓學生直接去讀課文,有人把這種讀叫作素讀。原始理解就是學生自己在原始閱讀上所產(chǎn)生的最初始化的理解,原始理解是屬于學生的,它是教師教學的起點和依據(jù),也是課堂教學的邏輯起點;原始理解之后,要對學生進行引領,這個引領的過程程翔稱呼它叫作后續(xù)理解。后續(xù)理解包括很多方面內涵,比如學生的個性化理解、教參上的觀點、專家學者發(fā)表文章的觀點、教師個人的觀點等。在后續(xù)理解的過程當中,把這些有選擇地找出來,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最后是基本理解,它有兩個標志,一是課文或叫文本的客觀存在。無論你怎么理解,你都不能夠脫離文本,你不能夠超越文本,你必須要從文本中找到依據(jù)。第二個標志就是長期以來廣大的讀者,尤其是專業(yè)性的讀者,對文本的理解達成了比較高的共識,這個共識就是基本理解的第二個標志。當把客觀依據(jù)結合起來的時候,就形成了基本理解。需要說明的是,基本理解不是唯一理解,也不是絕對理解,它是教師給中學生的暫時階段性的理解?!罢Z文課姓語’,語文課不能包羅萬象。教師不要被課文內容牽著鼻子走,而是善于提取課文中的語文因素,培養(yǎng)語文學科素養(yǎng)”[1]320。葉圣陶說過教材只是個例子,所以語文課文只是類文本中的一個例子,語文教師要有舉一反三的素養(yǎng)能力,因舉例說明可以講透徹道理,教師用好例子,學生可用例子功能去進行類文本的閱讀理解和思考寫作,可見會舉例子說明就能解決語文問題,也是語文教師的慧眼所在。否者,就會將語文課上成非語文課,
語文教師擁有語文慧眼,教學設計更是處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課堂不能變成教師自己的一言堂,對學生要啟發(fā)式、循循善誘式,程翔認為好的課堂要變“預設—講授”為“預設—生成”,預設問題答案“是學生在老師引導之下自己悟出來的,不是老師奉送給的。學生親身參與了,體驗了、內化了、生成了,教學才是有效的”。他認為衡量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否,應該看達成的方式,“是以老師奉送答案達成的,還是在老師的引領之下學生內化生成而達成的。后者才是真正的有效”[1]178。
程翔的慧眼、方法及教學設計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他不迷信舊說,敢于出新,有思路,有軌跡可尋,廣大語文教師既可學其技法,學他的設計方法和理念,更要學其神,轉化為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從而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筆者學習程翔課堂作品,總會發(fā)現(xiàn)他是個有心人,課堂的成功,與他課前的資料大量收集和精心設計息息相關。他課堂設計具體流程大致如下:學習—借鑒—思考—設計—實踐—認識—再實踐—出理論,是個螺旋上升提煉過程。具體到每篇課文教學,他會先選擇一個切入點設計問題發(fā)問,即他說的邏輯起點,讓學生現(xiàn)場閱讀理解;再提問互動,讓學生再讀再提問,引導學生向自己預設的教學設計正確方向發(fā)展,最后學生在老師引導下悟出課文深層內涵。有時他也會以教師寫下水文等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參與改寫續(xù)寫補寫等寫作教學中去。程翔將中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目標分為初中高三等級,初級目標“習慣、積累和了解”、中級目標“體驗感悟和揣摩”、高級目標“評價、建設和探究”,這都可與他課堂教學設計融會貫通。
語文教師要有思辨能力,教學離不開反思,從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和不足,再應用到實踐中去,這對提升語文教師素養(yǎng)、提升教學質量非常重要。程翔每次課后,都要思考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下次教學如何改進,他常將反思記錄下來以備再反思,所以成就了他的許多課堂精品。
程翔指出課堂作品與語文老師最接近,成長中的語文教師要認真?zhèn)湔n上課。他建議一線語文教師要注意積累自己的課堂作品,每年哪怕一到兩篇都可以,持之以恒,隨著工作年限的延伸,就有十篇、二十篇,乃至五十篇,這樣可大大提升自己課堂效果,讓的課堂作品來引領自己,達到提升專業(yè)發(fā)展和素質能力的效果。課堂作品包含白話文、文言文,體裁上不拘小說、散文、戲劇、詩歌,類型上可以是新授課、復習課、活動課、研究性學習課等。
他為課堂作品定了四條標準:1.必須體現(xiàn)教師對文本的準確、深刻理解和把握;2.必須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智慧的精心設計結晶;3.必然包含師生的情感投入。4.提現(xiàn)學生課堂生成的效果。具備上面標準后,再以文字方式呈現(xiàn),并反復打磨、修改、鞏固,即可成為自己的課堂作品。程翔認為課堂作品內容有三個方面:1.優(yōu)秀教案??砂ń虒W實錄和教學設計;2.優(yōu)秀論文。含課文鑒賞解讀、教學隨筆札記,及某些客套成果;3.優(yōu)秀報告。課時課堂報告、學年總結等[3]2。
程翔指出中學語文教師工作存在廣和淺兩個特點,且不重視積累課堂作品,這是缺乏職業(yè)覺醒的表現(xiàn)。他建議對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要進修職業(yè)意識教育,讓他們意識到課堂作品的價值意義。他建議青年教師在理解和把握課文時要虛心向老教師請教,老教師備課要善于將自己的豐富人生經(jīng)驗和所教內容結合起來,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教師理解教材準確到位后還有進行教學設計,程翔稱好的教學設計為教學藝術,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教學藝術境界的就是課堂作品,教學藝術是決定教學質量高下的關鍵。衡量課堂效率,課堂生成效果是非常重要一方面,它和教學目標達成度一起驗證課堂效率。
作為語文教師,如何提升素養(yǎng),積累課堂作品呢?程翔給出四步走方法:1.選擇。選定自己熟悉、有突破、教學效果好的有“特殊感覺”的課文或課題。2.撰寫。教案類可寫成教學實錄或教學設計、教學思路;課題類可寫成論文或報告。3.操作。在實踐教學中不斷驗證,聽取專家和學生意見反復修改。4.完善。從語文專業(yè)、教學論、學生活動三個方面不斷完善[3]6。他指出課堂作品的形成過程需要不斷推敲琢磨,是自我否定螺旋上升過程,是經(jīng)過反復教學考驗后的具有普適性、特殊性的教學方案。程翔說課堂作品積累,需要廣大語文教師扎實學科專業(yè)功底,反復研讀深入理解課文,廣泛搜集文獻資料,尤其要閱讀比較分析名家名篇和專家學者的學術文章,并化為己有。
程翔提倡語文教師應朝著文化人的方向發(fā)展。應該將自己的語文教學放到更廣闊的歷史文化背景中去。程翔說他平時有四個方面的精力投入:1.教學工作。2.教學研究。3.古代文獻研究。4.散文小說創(chuàng)作。他出版過《說苑譯注》《論語譯解》文獻專著,實現(xiàn)了自己對語文教師向文化人發(fā)展的理想。教研相長,教學研究是教學基礎上的理論總結和深入探討,它對語文教師的教學幫助非常大,很有價值意義,很多獨具特色的名家教學過程都有自己或學界教學研究成果的融入。教學研究也是廣大中學語文教師的短板,天道酬勤,語文教師們教學中做個有心人,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持之以恒,相信一定會有更多收獲和進步,能走出屬于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