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朋
摘 要:雙簧管在交響樂中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同時對整體演奏效果也有著直接影響。因此,演奏者在演奏雙簧管的過程中應加強對音樂風格的掌握,進而更好地體現出雙簧管的藝術價值?;诖?,對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表現主義等音樂風格展開研究,并且進一步對提升雙簧管演奏表現力的技巧加以分析,以保證演奏人員可以在不同的音樂風格下展現出雙簧管的獨特藝術特點,實現對雙簧管演奏藝術的探究。
關鍵詞:音樂風格;雙簧管;演奏表現力
雙簧管在現階段的交響樂演奏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獨特的音色特點及音樂表現力等,它在演奏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演奏人員在演奏雙簧管的過程中,應充分掌握雙簧管的音色特點以及相應的音樂風格,在演奏穩(wěn)定的基礎上發(fā)揮更多的演奏技巧,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出雙簧管的藝術特色,提升演奏表現力。
一、雙簧管演奏風格的發(fā)展背景
雙簧管起源于17世紀中葉的歐洲,在18世紀時得到廣泛使用。作為一種獨特的樂器,其清新的音色具有十分獨特的吸引力。我們應從內容、情緒、風格等多種角度入手對雙簧管加以研究,從而找出最優(yōu)的雙簧管表現方法[1]。不同的演奏人員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們需要在演奏過程中充分理解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利用較強的表現力來完成演奏,將作品的魅力充分散發(fā)出來。即在演奏的過程中充分尊重作曲家的意愿,并且在此基礎上融入自己的特點,發(fā)揮出自身獨特的音樂表現力。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作曲家可以通過音樂來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因此,演奏人員需要對樂曲展開細致研究,從而準確演奏出作品的中心思想。由于作品當中蘊含的情感只有依靠音樂演奏手段和技巧才能得以充分展現,演奏人員對演奏技巧的正確運用也是作品充分發(fā)揮音樂表現力的重要基礎。正因如此,音樂表現力的充分發(fā)揮應以演奏人員的技巧為基礎。演奏人員只有實現技巧與演奏表現力的統(tǒng)一,才能真正表達出音樂中的情感。
作曲家在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時候需要有充足的靈感與生活體驗,進而將其轉化為相應的音樂素材,賦予音樂作品以藝術價值。而演奏者的演奏則屬于作曲基礎上的二次創(chuàng)作,需要通過分析和研究全曲來感受其中的內涵,從而保證可以將樂曲旋律完整、準確地表達出來。有的時候,演奏人員甚至可以通過不同的演奏手法獲得更加驚奇的演奏效果,并在此過程中達到與作曲家創(chuàng)作時相似的心理狀態(tài),進一步促進其表現力的提升。總的來說,加強對音樂風格的掌握是提升演奏能力的重要基礎。演奏人員通過對音樂的曲式結構以及高潮布局等內容展開研究,可以有效表達出樂曲的中心思想與情感體驗。
二、雙簧管的音色及其情感體現
作為一種重要的木管樂器,雙簧管在演奏過程中具有多種作用,并且其作用的發(fā)揮與雙簧管的音色具有直接關聯。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雙簧管的表現力,演奏者需要充分掌握雙簧管的音色特點及其情感體現。
具體而言,若想要雙簧管在交響樂演奏中發(fā)揮定音作用,則應將其處于中心位置。相較于其他樂器,雙簧管具有十分明朗且強烈的高音音色,且音色較為清晰。因此,如果使用雙簧管來演奏弱音區(qū)的音色時,就顯得不夠雄渾與開闊,演奏難度也相對較高。而雙簧管中音區(qū)的音色甜美、清新,具有較強的表現力,無論是弱音還是強音均可以演奏。當然,雙簧管低音區(qū)的音色是最為豐滿且理想的,整體聲音較為厚重,所以在演繹時需要把控音樂風格?;善请p簧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判斷雙簧管質量優(yōu)劣的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雙簧管的演繹者均具備通過簧片的音色、振動等判斷雙簧管質量優(yōu)劣的能力。比如,若簧片發(fā)音較差,雙簧管在弱奏時往往較為散亂,而且在強奏時不夠厚重,整體聲音偏平。
三、不同音樂風格下的雙簧管演奏
在不同的音樂風格下雙簧管的演奏可以起到截然不同的作用,從而表達出不同的音樂情感??梢哉f,雙簧管演奏具有極高的可塑性與藝術價值。
(一)巴洛克風格
巴洛克風格音樂最流行的時間是在17世紀末期,這種風格的音樂同時具備熱烈開放與自然厚重的特質。因此,在實際演奏的過程中,演奏人員需要掌握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特點,進而在技巧的加持下使得演奏呈現出多元化的藝術效果,進而使得聽眾感受到強烈的空間感與立體感。以維瓦爾第《a小調雙簧管協奏曲》為例,演奏人員在演奏這一樂曲之前需要先了解其時代背景,保證可以采用相同的音樂風格,同時雙簧管在演奏的時候也應注意與樂隊其他樂器的配合,從而提升樂曲主題的多元性與豐富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演奏《a小調雙簧管協奏曲》的時候應注重不同演奏方式的結合,這樣在不同旋律交織在一起的時候不僅可以保證自身演奏的完美性,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樂隊整體的配合度,實現演奏效果的最優(yōu)化。此外,演奏人員在演奏的過程中應當富有激情且注重體現出旋律的變化,從而通過相應的強弱對比來提升樂曲的表現力,展現出雙簧管獨特的藝術效果,避免一直持續(xù)表達相似的情感而使得聽眾感到乏味[2]。
(二)古典主義風格
古典主義風格的音樂大約盛行于1750—1827年,這種風格的音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調性間平衡。在這樣特點的影響下,一種更有規(guī)律、更清晰的音樂風格誕生了??傮w來說,古典主義風格的音樂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人們對高雅、進取、樂觀的追求。以莫扎特《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為例,此首作品創(chuàng)作于1777年,其無論是在演奏或是在教學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雙簧管發(fā)展中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第一樂章為活潑的快板,第二樂章為不太慢的行板,第三樂章為回旋曲式的小快板,共計三個樂章。該作品的演奏嚴格遵循了古典主義的風格,演奏者需要基于古典時期音樂的背景,充分了解莫扎特的創(chuàng)作特點,準確地對其調式調性、曲式結構、和聲特點、速度、力度、裝飾音及演奏法等內容進行把握,處理好作品中的細節(jié),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演奏技巧,提升演奏流暢性,如此才能更好地對作品進行詮釋,更好地展現出其藝術價值。
(三)浪漫主義風格
浪漫主義風格音樂是在古典主義風格音樂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其中蘊含著不同時代的音樂特色。在浪漫主義風格音樂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很多作曲家逐步擺脫了教會、宮廷的束縛,開拓出更加豐富的音樂創(chuàng)作空間,既展現出這種音樂風格的獨特魅力,又有效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情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浪漫主義音樂大多具有突出的個性和極強的表現力,加上受到自由民主思想的強烈影響,浪漫主義音樂進一步展現出了自由、個性與張揚。而演奏人員在演奏浪漫主義風格音樂的時候應當充分加強對交叉節(jié)奏的掌握,并通過切分音、不規(guī)則節(jié)拍、大跳音程等技巧來更好地展現出浪漫主義風格音樂中蘊含的情感。以普朗克《雙簧管與鋼琴奏鳴曲》的演奏為例,演奏人員要想進一步突出其浪漫主義風格就應該對其中的細節(jié)進行更好的處理,充分提升樂曲的表現力。特別是在演奏第一樂章的過程中,演奏人員需要在較短的間隔內完成從含蓄、優(yōu)雅向剛勁有力的轉化,而這樣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感表達方式可以起到豐富演奏層次、深化樂曲主題的作用,從而更好地將樂曲演奏推向高潮。
(四)表現主義風格
表現主義風格音樂出現于浪漫主義風格音樂的發(fā)展晚期,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為理查德·施特勞斯。從這位著名音樂家總體的音樂風格來看,其在成長時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傳統(tǒng)古典主義風格的影響,因此其作品中體現出了強烈的嚴謹、樸素的風格。而在創(chuàng)作生涯的后期,其作品風格又在瓦格納等作曲家的影響下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整體的音樂風格更加多元化,音樂結構也趨于宏大,進一步強調了雙簧管的演奏手法與演奏技巧,從而形成了特有的表現主義音樂風格。雙簧管演奏人員在演奏表現主義風格音樂的時候,應加強對作曲者創(chuàng)作樂曲時的情感與心態(tài)的理解,進而更好地通過演奏來表達出樂曲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以理查德·施特勞斯的《D大調雙簧管協奏曲》為例,演奏人員在演奏時應充分理解作曲者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避免采用夸張的演奏手法,從而體現出樂曲真實、樸素的思想情感。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得演奏與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初衷相貼合,另一方面可以使聽眾感受到《D大調雙簧管協奏曲》當中蘊含的原始情感。
四、提高雙簧管演奏表現力的技巧
(一)加強音色的情感體現
雙簧管的音色具有獨特的音樂魅力,可以很好地表現出作品當中豐富的情感與內涵。一個好的音樂作品不僅需要具備動人的旋律,還需要有深刻的情感表達。因此,演奏人員在演奏雙簧管的過程中,應充分將基礎樂理知識與自身對音樂的理解結合在一起,實現完整的音色表達。同時,要注重對音樂的準確表現,確保與其他樂器之間形成良好配合[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雙簧管在聲音的總體位置中相對靠前,演奏人員在演奏過程中,應樹立相應的團隊意識,通過靈活搭配來把音樂作品發(fā)揮到最優(yōu)秀的水平。雙簧管的音樂魅力使得其無論在合奏中還是獨奏中,都能夠很好地表達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而音樂作品的思想感情又與其風格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此,想要提升雙簧管演奏表現力,演奏人員需要掌握音樂作品的風格,在把握基本旋律的同時,通過音色的控制與轉換充分表達作品情感。而音色的控制與轉換要求演奏人員靈活使用演奏技巧與方法,并且充分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此外,作為一個高音樂器,雙簧管需要靈活配合其他樂器來展現音樂作品的風格,傳達音樂作品的情感,從而更好地將音樂作品呈現給聽眾。
(二)加強音準把控與氣息控制
除了加強音色的情感體現之外,加強對音準的把控以及對氣息的控制也是充分展現雙簧管演奏藝術的關鍵所在。在音樂演奏的過程中,雙簧管往往起到固定音高、調節(jié)音準的重要作用,因此雙簧管演奏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音準控制能力,保證在音樂演奏過程中可以實施科學的氣息與口型控制,避免因控制技巧欠缺而影響到整體音樂作品的表現力。與此同時,加強對氣息控制技巧的掌握也是提升雙簧管演奏表現力的重要途徑。演奏人員不但可以通過嚴格控制自身的氣息來調整雙簧管的演奏動力,還可以采用胸腹式呼吸方法來起到加大氣息容量的目的。除此以外,演奏人員還需要調節(jié)氣流的大小與速度,使簧片的震動保持在可控的范圍內,更好地對哨片進行控制,以充分確保雙簧管在演奏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音樂作品的表現力,加強演奏人員、音樂作品與聽眾之間的情感連接。
(三)合理劃分樂句,增強音樂協調性
在提高雙簧管音樂演奏表現力時,應保證音樂演奏的協調性。演奏人員在把控音準、音色的前提下,還要合理劃分樂句,以此增強雙簧管演奏的協調性,更好地傳達音樂作品的情感與內涵,在不破壞作品風格的情況下,準確無誤地傳達作品的主要思想。具體而言,在劃分樂句時,雙簧管演奏人員要遵循兩個步驟,一是讀譜,二是劃分。前者主要是指演奏人員要正確讀譜,這是提高雙簧管演奏表現力的重要保證。在實際演奏前,演奏人員應仔細聆聽作品,感受作品的整體旋律走向,然后品味作品每一部分的旋律,以及其情感的過渡、變化與銜接。演奏人員應事前查閱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而在聆聽作品時能夠自發(fā)地聯想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創(chuàng)作原因,更為深層次地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以古典主義風格樂曲的演奏為例,在此類樂曲中,雙簧管的收尾需要自然進行,無論是音色還是旋律,都呈現減弱趨勢,以保證音樂作品風格的穩(wěn)定性。因此,針對這類音樂作品風格,雙簧管演奏者在讀完樂譜之后,需要出于對音樂作品流暢性的考慮科學劃分樂句,以此保證曲風的和諧以及樂曲表現力的有效展現。針對不同類型的樂曲風格,雙簧管演奏者在劃分樂句時需要進行差異化考慮,尊重樂句的特點。
(四)靈活使用雙簧管表演手法
為了最大化地發(fā)揮雙簧管的音樂感染力,演奏者需要靈活使用表演手法。以民族音樂作品為例:首先,在演繹民族音樂作品時,演奏人員應合理運用重復與連綴的技巧,保證作品風格的協調性。其次,在演繹民族音樂作品時,演奏人員應對樂句進行變奏演繹。最后,在演繹民族音樂作品時,演奏人員應對旋律進行延展。雙簧管演奏人員可以通過多個不同段落的連綴對旋律進行延展,一方面尊重民族音樂作品的風格,另一方面避免演奏過于凌亂松散。因此,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演奏人員需要注重音調的穩(wěn)定性,保證音樂作品實現正常的演奏效果。
五、結語
雙簧管在音樂演奏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演奏人員要想提升演奏表現力就應了解各種不同的音樂風格,進而在演奏過程中準確表現作品的風格特點。不同的人對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往往有著不同的理解,但在實際演奏的過程中,演奏人員應該在尊重原作風格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感覺來處理音樂。演奏人員只有精準地掌握作品的音樂風格才能使得演奏表現出應有的藝術效果。
參考文獻:
[1]朱迪.論雙簧管音準問題與解決方法[J].大眾文藝,2020(16):127-128.
[2]任亮.論雙簧管演奏藝術[J].黃河之聲,2020(16):84-85.
[3]李斌,王晨燕.淺談雙簧管表演的音色特點與演奏特色[J].黃河之聲,2020(15):158-159.
作者單位:
貴州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