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赫? 點睛師:楊碧薇
點睛前:
務(wù)必從開口處,取下抖動的凹痕
這凹痕里,有祖父的收成
父親的緊張,與你的低矮
務(wù)必從瓶身處,擦拭凝固的血液
這血液里,有今天的悲憫
明天的老弱,與昨天的鏡像
務(wù)必從酒杯外,回避可能的人生
這人生里,有前世的謀殺
今世的抱攏,與來世的封存
還想著論證,時光與命運的相似之處
那個并不黑的夜晚,便已經(jīng)答疑過
喑啞桎梏,才是尖銳的聲音
父輩如我很殘忍
我如父輩很殘忍
點睛后:
務(wù)必從開口處,取下抖動的凹痕
這凹痕里,有祖父的收成
父親的緊張,與你的低矮
務(wù)必從瓶身處,擦拭凝固的血液
這血液里,有今天的悲憫
明天的老弱,與昨天的鏡像
務(wù)必從酒杯外,回避可能的人生
這人生里,有前世的謀殺
今世的抱攏,與來世的封存
還想著論證,時光與命運的相似之處
那個并不黑的夜晚,便已經(jīng)答疑過
喑啞桎梏,才是尖銳的聲音
點睛師評論:
《對飲者記》表達了一種代際焦慮,折射出一種文化反思。事實上,自魯迅開創(chuàng)鄉(xiāng)土小說以來,這種焦慮與反思就貫穿于新文學的書寫里。在這首詩里,祖父、父親、“我”,三代人重復著同樣的軌跡,這命運的“魔咒”何時能打破、怎樣打破,是作者留給我們的問題。
詩歌的前四段已經(jīng)將這一主題表達得很清晰,最后一段的點題反顯累贅。個人建議,最后一段可以完全刪除,或改為“父輩如我很殘忍/我如父輩……”,給詩歌設(shè)置一些省略,反而能留出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