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棣
我很喜歡在學校食堂吃午餐,因為午餐時光很熱鬧、很有趣。
我們是以組為單位圍坐在一起吃,我們小組都是可愛、有趣的“小吃貨”。
所謂“先禮后兵君子也”,每次開飯前,坐我旁邊的曹同學和馬同學都會對我盤子里的飯菜垂涎三尺,爭先恐后地問我:“吳同學,這個菜你吃嗎?”
一旦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兩人就仿佛天上掉餡餅一般喜笑顏開。只見兩人擼起袖子,抄起“家伙”,圍著我的餐盤展開“一場大戰(zhàn)”。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馬同學離我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勺子盛起一個肉圓。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曹同學“后發(fā)制人”,在馬同學的勺子快要離開我的餐盤時,一個精準穿插,用筷子把肉圓插走了。馬同學大叫“不好”,但為時已晚,曹同學已經(jīng)張口咬下半個肉圓,目瞪口呆的馬同學咽下了不甘心的口水。
坐在我對面的楊同學屬于“人狠話不多”類型。他只對自己盤子里的飯菜感興趣,每次都狼吞虎咽地吃完,然后高高把手舉起,大喊:“加飯!”在眾人驚訝的眼神中,又是一番“風卷殘云”。他因此榮獲“最佳干飯人”稱號。
坐在最外側(cè)的李同學也很特別,屬于“看菜下飯”類型。但凡遇上她喜歡吃的,生怕有人跟她搶,兩只胳膊護著餐盤,拼命往嘴里塞。只要遇上她不喜歡吃的,幾乎是顆粒不沾,餐盤推給我們,大有一副“隨你們挑”的架勢。
午餐時光就這樣在熱熱鬧鬧中度過了。雖然我不屬于“干飯人”,但我喜歡在學校食堂用餐!
老師小語
小作者選取了幾個典型的形象,并對他們極具代表性的動作進行細致描寫,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這群“小吃貨”的快樂。
【作者系江蘇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第二實驗小學五·7班學生,指導并置評:程春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