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玲,羅國武,劉新偉,盧小舟,胡賽晶,王永輝,唐運軍
(1.寧鄉(xiāng)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湖南寧鄉(xiāng)410600;2.寧鄉(xiāng)市原種場, 湖南寧鄉(xiāng)410600 )
農藥是農業(yè)生產不可缺少的生產資料。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每年農藥用量達180多萬t,有效利用率較低,易造成農藥殘留和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研究和探索農藥減量增效途徑,對控制農藥面源污染,保障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yè)綠色高效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1]。電解水近年來在我國逐步應用于作物病蟲害防治、農藥殘留降解、以及果蔬采摘后保護等領域,在應用于作物病蟲害防治時可替代或部分替代農藥。本試驗研究通過用酸性電解水和農藥配合施用防治茶角胸葉甲,明確其減量增效的效果,為在農作物上廣泛應用提供試驗依據,促進電解水在植保領域的應用[1]。
茶角胸葉甲(Basilepta melanopusLefevre) 屬鞘翅目肖葉甲科,是我國南方部分茶區(qū)20世紀80年代以來嚴重成災的一種茶樹害蟲,現在成為寧鄉(xiāng)市茶樹的主要害蟲,在我市白云茶場、天井茶場等地發(fā)生嚴重。此蟲1年發(fā)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根際土中越冬,5月上旬羽化出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為成蟲為害盛期,7月成蟲逐漸少見。成蟲咬食新梢嫩葉,形成孔洞,發(fā)生嚴重時每片葉上可達200多個孔洞,造成葉片破損,新梢伸長受阻,樹勢衰退,產品與質量下降[1]。
試驗在湖南省長沙市寧鄉(xiāng)市花明樓鎮(zhèn)聯新橋村寧鄉(xiāng)花明樓白云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茶葉基地進行,試驗地為紅壤土,有機質含量中等,水利條件便利,茶樹品種為湘妃翠,試驗時正處于茶葉采摘期。
基地茶園,新葉茶角胸葉甲平均為害率為70%,最高達95%~100%,4月中下旬調查茶蔸土內幼蟲密度,每點0.1 m2,取土深度15 cm,每點平均幼蟲60只,對茶葉產量和品質造成嚴重影響。
酸性電解水(四川雄一農業(yè)科技服務有限責任公司);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
試驗設5個處理。分別為:本地常規(guī)藥劑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用量為推薦劑量的50% (有效成分用量81 g/hm2,制劑用量675 mL/hm2),配合施用酸性電解水;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用量為推薦劑量的70% (有效成分用量113.4 g/hm2,制劑用量945 mL/hm2),配合施用酸性電解水;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用量為推薦劑量的100% (有效成分用量162 g/hm2,制劑用量1 350 mL/hm2),不施用酸性電解水;酸性電解水;空白對照,噴施清水。各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3次,共計15個試驗處理小區(qū)。每小區(qū)67 m2,用水量900 L/hm2,每小區(qū)用水量6.0 L。
器械使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噴霧器壓力0.55 ~1 kg,噴頭類型為圓形,噴頭孔徑0.03 μm,機身容量16 L。酸性電解水按照1∶9的比例稀釋,分別按照試驗設計與常規(guī)藥劑充分混合后在3個重復小區(qū)均勻噴霧施用。施藥時間2021年5月25日,共施藥1次,試驗期間不施用其他殺蟲劑。
每個小區(qū)隨機拍打法調查5點,調查活成蟲數。拍打法采用在茶蓬下方地面平鋪1塊長1 m,寬0.5 m的白色塑料膜,用1 m長棍子用力迅速拍打樣點3下后記下白色塑料膜上成蟲的數量。調查次數3次,分別為藥前蟲口基數調查、藥后7、14 d殘蟲調查。時間分別為2021年5月25日、2021年6月1日、2021年6月8日。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與SPSS Statistics 19.0數據處理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首先對數據進行Levene檢測,結果表明數據滿足方差齊性的要求,故數據不需要轉換。再以隨機區(qū)組單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的Duncan氏新復極差法對茶角胸葉甲藥后7 d和藥后14 d的防治效果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在試驗過程中,各處理茶樹生長正常,未見發(fā)生藥害現象。
酸性電解水配合各藥劑防治茶角胸葉甲試驗的效果如表1所示。藥后7 d和藥后14 d藥劑加酸性電解水處理的防效高于酸性電解水處理的,加酸性電解水的不同劑量藥劑處理防效從高到低為推薦劑量70%處理>推薦劑量100%處理>推薦劑量50%處理,而這3個處理之間的防效差異不顯著(P>0.05),但此3個處理的防效分別與酸性電解水處理間差異均極顯著(P<0.01)。其中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推薦劑量70%,配合酸性電解水處理防治效果最佳,藥后7 d和藥后14 d防效分別為85.3%、88.9%;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推薦劑量100%防治效果次之,藥后7 d和藥后14 d防效分別為80.9%、85.9%;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推薦劑量50%配合酸性電解水防治效果排列第3,藥后7 d和藥后14 d防效分別為76.5%、82.0%。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推薦劑量70%配合酸性電解水處理防效優(yōu)于其他處理。
表1 酸性電解水配合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防治茶角胸葉甲試驗防治效果
酸性電解水配合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施用對茶角胸葉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在減少30%常規(guī)用量的基礎上配合施用其防效優(yōu)于常規(guī)用量。但在減少50%常規(guī)用量的情況與之配合,防效比常規(guī)用量100%略差,說明酸性電解水配合12%聯苯·吡蟲啉懸浮劑施用防治茶角胸葉甲可減少12%聯苯·吡蟲啉常規(guī)用量的30%~50%。
酸性電解水是一種電解氧化水,失效后即變?yōu)樗?,對作物安全,對環(huán)境友好,無毒無殘留。近幾年來國家大力推進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其應用前景十分廣泛。
本試驗調查中發(fā)現有茶尺蠖和茶小綠葉蟬的危害,沒做進一步調查研究。至于酸性電解水配合其他蟲害的常規(guī)藥劑施用,對靶標的減量增效,以及在大面積應用上的效果有待進一步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