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寧
有人說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像茶,初飲時清冽,回味甘甜,我卻覺得它好似一壺清酒,入口清香,細品一股醇香四溢。他的文章平和沖淡,有著一股閑適之氣。
《人間草木》寫凡人小事,談花鳥蟲魚,即興道來,字里行間充滿煙火氣。雖是寫凡人市井,一草一木卻充滿雅致的氣息。我真是愛極了這一抹煙火氣,它看得人平靜欣喜,看得人舒適暢快。我愛這種于小城中居住的閑適,愛這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每次讀這本書時,我就仿佛來到了那座小院。在小院的藤椅邊,那位老人悉心呵護著他的一草一木。他指著院子里的植株,講著他兒時的趣事,時不時打趣道:“你看,冬天的樹都在喧嘩?!彼麑B魚蟲感興趣,親近自然,欣賞自然,例如在《生機》中,先生寫了三種植物:芋頭,豆芽,鐵蒺藜。他笑著說:“煤塊里竟然長出一棵芋頭”。在最艱難的日子里,他依然快樂,他想通過文字來呈現(xiàn)生活中各種美好的東西,讓人慢慢品味,懂得珍惜。
世間最普通的事物,淡中有味,彌漫著最獨特的氣味。汪曾祺先生筆下的昆蟲不同于《昆蟲記》中的科學(xué)描述,每一只都帶著他自己獨特的情感和味道。這來源于他兒時的記憶,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能見到這些平凡而又不被人注意的東西了,他則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為孩子們介紹著他的昆蟲朋友們。
在行記中,他的風(fēng)格有沈從文先生《湘行散記》的味道,卻又多了一絲“汪曾祺式”的文藝范兒。他不細寫景色的美麗,卻在詩詞描述中給人一種盡善盡美之感;他也不刻意夸贊某處,反而直言“我不喜歡杜甫草堂,一點也沒有杜甫的遺跡”。他就是這樣直率可愛。我先前以為文人寫景應(yīng)該寫得最好,但他對地方文化的記述多于景色,比單純寫景又多了一份別樣的美。
為什么要說《人間草木》是記憶深處的小確幸呢?人間草木,最豐富的滋味,是汪曾祺先生兒時最熟悉的江南水鄉(xiāng)的味道,彌漫著濃濃的鄉(xiāng)愁。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有一段美好的回憶,也許是在田間的嬉鬧,也許是花朵的芬芳,這些東西都是記憶中的小小的幸福,每每回想起來,都會平添幾絲欣喜。我喜歡這淡淡的幸福的味道,那是一份令我魂牽夢縈的美好,你看到了嗎?幸福,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刻在歲月深處的舊時光。
【河南科技大學(xué)附屬高級中學(xué),指導(dǎo)老師:黃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