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第一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lián)賽(以下簡稱“中青賽”)女子U13組全國總決賽第六輪比賽日前在蘇州進行,保定金瑞中學以5:1擊敗海南瓊中女足。在此之前,海南瓊中女足則在U15組的比賽中通過點球大戰(zhàn)擊敗保定金瑞中學。
保定金瑞中學和海南瓊中女足在U13和U15兩個年齡段的全國總決賽上都表現(xiàn)不俗,前者獲得U13組第五名和U15組第八名,后者獲得U13組第13名和U15組第六名。兩叢女足“小花”之所以能在首屆中青賽綻放,得益于對體教融合的堅持。
保定金瑞中學:做好“承上啟下”
保定金瑞中學女足的名字聽起來有點陌生,但中國女足名將王麗平、劉杉杉的名字則被很多人熟知,她們就是從保定女足青訓體系走出的代表。
保定金瑞中學是保定女足初中年齡段小球員的培養(yǎng)基地,這里不僅承擔適齡孩子的選拔,還負責孩子的文化課教育。孩子們平時的文化課學習與義務教育課程同步,下午四點半后才開始集中訓練。學校還專門設立足球隊食堂,科學制定營養(yǎng)食譜。
孩子們想在高中階段繼續(xù)踢球,前提是通過中考,進入擁有40年校園足球歷史的保定一中,這也督促著孩子們踢球的同時不能忽視文化課學習。
河北女足名宿王占江退役后回到母校保定一中當體育教師,從事校園足球工作,因為保定金瑞中學承擔為保定一中培養(yǎng)人才的銜接工作,本次中青賽她是作為保定金瑞中學女足領隊來到蘇州。
既當過職業(yè)運動員,如今又成為教師,王占江是體教融合的典型代表。對于如何讓更多女孩選擇踢球,她覺得最好首先解除家長的后顧之憂,讓家長認識到踢球的好處——鍛煉反應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集體協(xié)作能力等。
在體教融合背景下,孩子們踢足球的上升通道除了成為職業(yè)運動員,還可以進入高校。近幾年保定一中女足的部分運動員進入了職業(yè)隊,還有的通過踢球成為一級運動員,并憑借在學校打下的文化課基礎,順利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東華大學等擁有高水平運動隊的高校。
海南瓊中女足:傳承與發(fā)展
雖然U13組比賽不敵保定金瑞中學,但海南瓊中女足沒有留下太多遺憾?!拔覀兊暮⒆幽挲g比對手要小一些,就是為了能在這種比賽中鍛煉隊伍?!敝鹘叹氷惽纱湔f。
近年來,這支從貧困山區(qū)走出來的女足隊伍受到很多關注。作為從這里走出來的第一批隊員,陳巧翠在大學畢業(yè)后回來做教練,是對瓊中女足最好的傳承。
如今,作為瓊中女足主體的瓊中中學球隊已有400多個孩子,還成立了男足隊伍。球隊的硬件設施有了很大改善——有了天然草坪,甚至很快將有在風雨條件下訓練使用的球場。隨著瓊中女足名氣變大,加上海南的天氣優(yōu)勢和硬件設施的升級,這里每年都會舉辦足球夏、冬令營,甚至很多外地的家長想把孩子送過來踢球。
陳巧翠記得,曾有一個河北的孩子參加了夏令營,家人想讓她來這里踢球。其實孩子的自身條件并不是很好,但因為父母的堅持加上孩子的努力,孩子得以留在學校試訓,并最終留在隊里。
除了通過高校單招和高水平運動隊選拔進入高校,瓊中女足還通過建立職業(yè)隊,為孩子們搭建了更為寬廣的出路。職業(yè)隊在2021年女乙聯(lián)賽獲得亞軍并升入女甲聯(lián)賽,這對于這群女足“小花”的未來發(fā)展無疑是一種信心的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