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李萌 魏輝
(上接第一版)都得先把它從懸崖底下吊上來”。
《紐約時報》聯系到韓國對抗性的“政治傳統”,文章稱,韓國政治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血腥運動”。韓國歷屆前總統卸任后都面臨腐敗指控,最近的兩位前總統都進了監(jiān)獄。
“拿什么拯救我的國家”,韓國《亞洲日報》稱,這屆選舉被韓國民眾評價為“最讓人郁悶的一屆”,原因在于,民眾對參與此次競選的各位候選人的非好感度遠高于好感度,為韓國大選史上首次。這場大選的喧囂中,凝結了不同年齡階層選民們在當今時代的焦慮,韓國社會問題根結已深,未來無論誰執(zhí)政,都不會迅速獲解。
新政府對華政策受關注
“國際形勢巨變,韓國新總統將面臨更嚴峻的外交形勢”,韓國《世界日報》9日稱,隨著新總統5月就任,作為國政核心課題之一的外交安保政策,也將迎來不可避免的調整。在中美戰(zhàn)略競爭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如何確保半島和平穩(wěn)定,推動朝核問題得到解決,都是無法回避的難題。此外,如何在中美之間維持平衡,改善惡化到頂點的韓日關系,都將是新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外交政策方面,兩位主要總統候選人尹錫悅和李在明主張截然不同。韓國《中央日報》稱,尹錫悅在上月舉行的電視辯論中表示,“只有確保先發(fā)制人的打擊能力,才能阻止戰(zhàn)爭”。他認為,對手共同民主黨強調簽署正式協議結束朝鮮戰(zhàn)爭的做并不能保證國家和平與安全。李在明則斥尹錫悅為“戰(zhàn)爭販子”,并表示“韓國擁有足夠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可以通過外交和對話解決朝鮮問題,而不是炫耀武力”。
報道還稱,在對美和對華關系上,李在明追隨文在寅的路線,他上月在與國際媒體的座談會上表示,“將推進韓美同盟,并加強面向未來的韓中關系”。尹錫悅則主張以強化韓美同盟為基礎,“利用延伸威懾來保衛(wèi)韓國”。他曾表示,如果韓國安保需要,將擴大部署美國主導的“薩德”反導系統。
香港《南華早報》9日稱,尹錫悅還希望與由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進行更多合作。韓國東國大學教授金容鉉警告稱,這種政策選擇可能會加劇該地區(qū)的緊張局勢。
“候選人在競選環(huán)境下發(fā)表的言論,并不代表實際的施政主張?!眳纬瑢Α董h(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他不認為尹錫悅一旦當選就會導致對華關系大倒退。中韓建交30年以來,兩國經濟互惠、政治互信的局面已經形成,中國是韓國重要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和經濟合作伴,沒有哪個韓國政治家對此抱有異議。韓國目前在中美競爭的情況下,采取的不“選邊站”的策略,基本上保證了本身的安全和經濟利益,既沒有同美國關系破裂,也在同中國不斷加強合作,這種情況對韓國是有利的。韓國只有在維護自身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情況下,制定符合自己的外交政策,才符合未來的發(fā)展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