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凱
我的老家是江西省贛州市的一個小鎮(zhèn),名叫沙石鎮(zhèn)。
老家的春節(jié)和全國大多數(shù)地方的春節(jié)都差不多,哪怕平時再忙,人們都會放下工作回家團圓,家家戶戶都會購置瓜子、糕點等各色年貨,有些人還會在年前制作香腸、板鴨、臘肉等迎接新年。
但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年三十要洗澡;大年初一不串門,禁止倒垃圾和掃地;“九龍盤”要從大年初一一直擺到正月十五。
我們先說年三十要洗澡的習(xí)俗。這個洗澡跟平時的有些不一樣,平時用的是普通的水,而年三十的洗澡水就大有講究了,是用柏葉、柚子樹葉和香芋草混合在一起煮出來的。老家人認為,這種水能把過去一年不好的運氣洗掉,讓來年身體健康,好運常在。
大年初一也有講究——禁止倒垃圾和掃地。記得有一次過年,我看見地上有點臟,就拿起掃帚要掃地。媽媽看見了,急得兩眼瞪得像貓頭鷹,大聲喊道:“今天不能掃地!”見我滿臉疑惑,媽媽又給我耐心地解釋道:“今天不能掃地,否則會把一年的好運掃走。”“既然不能掃地,我就下樓找朋友玩吧!”想到這兒,我抬腿就要往門外跑,急得媽媽連忙拉住我,語重心長地說:“新年開始的第一天,要與家人團聚,串門兒會走財漏福的……”聽到這話,我只好收回了往外邁的腳步。
年前制作的香腸、板鴨、臘肉等年貨在春節(jié)也派上了用場:它們不但可以用來做菜,還是一種特別的“果點”。春節(jié)時,將它們蒸熟、切好,就可以擺成贛州特有的招待客人的“九龍盤”。所謂“九龍盤”,其實就是盒蓋上雕刻著九條龍的食盒。聽外公說,以前的“九龍盤”是木頭雕刻而成的,上面刻有九條龍。為了美觀和喜慶,通常還會涂上紅色的油漆?,F(xiàn)在的“九龍盤”,大部分都是塑料制成的。雖然沒有當(dāng)年的精致,但外觀還保留著當(dāng)年的一些圖案和顏色,里面的格子也依舊是九個。只不過條件好點兒的人家在盒內(nèi)盛放板鴨、香腸、豬肝、牛肉干等,做到一盒九樣臘味;圖省事的人家就會買些糖果、瓜子裝盒待客。只要有客人來,家家戶戶都會端出“九龍盤”來供客人品嘗。
正月初九,家鄉(xiāng)還有一種特色的表演“舞龍燈”。雖說那龍和其他地方龍的外型都差不多,制作方法也大同小異,但是“舞龍燈”有一套獨特的儀式?!拔椠垷簟狈譃椤耙垺薄罢堼垺焙汀拔椠垺比齻€環(huán)節(jié)。正月初九一大早,祠堂大門口就擠滿了看龍燈的人。祠堂大廳兩邊排放著的金色和黃色的布龍,就是馬上要起舞的龍了。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既和全國各地一樣喜慶、熱鬧,又有自己獨特的風(fēng)俗與魅力。我愛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指導(dǎo)老師:鐘華奇)
331750190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