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喬
1
對我來說,上高原,不是旅行,而是一次征程。
一到蘭州的中川機場,我就被冷漠的群山驚住了。山不高,但連綿不斷。這些個頭不高的漢子,長得敦實,膚色深黃或淺黃,無聲中透著雄渾的力量。如海浪奔涌,浪頭打在我心里,我的心情與大海中顛簸的小船一樣。人們開山造路,看似改變了大山的命運,其實一切都在大山的掌控之中。作為行路人,更是無從選擇。你把山當(dāng)作風(fēng)景,山冷峻地指揮你前行的方向。順流而下,暢快之余,多少有些無奈。幸好,我感覺到了群山的某種頑皮,它們一會兒遠遠地待著,一會兒湊到跟前。再僵硬的態(tài)勢,總有靈動的瞬間。這就是人生。我也只能以自己的方法來消解內(nèi)心的不安,甚至慌張。
高速公路如同秋風(fēng)一樣在山谷里穿行,我在車上沉默地觀望,心里算計著什么時候進入高原地帶。我們總是這樣,對某些重要的關(guān)口,我們既不愿意抵達,又盼望早些到來。糾結(jié),永遠伴隨我們的腳步和心境。好在,我們身后的足跡,還算有序。
到王格爾塘收費站,從蘭州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高速公路劃上了句號,接下來,就是省道,還有一段公路。天出奇地藍,但我的心開始沉重起來。因為,這里已經(jīng)是高原。
省道,路況不錯,車少,路顯得更加寬闊。只不過這秋風(fēng)扭曲得更加隨意,司機的駕駛技術(shù)又好,這車真就是彎彎繞繞打秋風(fēng)。
我開始興奮,話多了。一個人話多,并不代表心直口快,許多時候,是以語言遮蔽語言,說出來的都是無關(guān)緊要的,那些不愿為人知的,藏得更深。談笑風(fēng)生,可能是激情所致,也可能是在逃避和掩飾內(nèi)心的另一種涌動。我這樣的興奮,源于我內(nèi)心對高原的恐懼。司機不了解我的言外之意,勸我少說話,因為高原上缺氧,會加大肺活量,更容易高原反應(yīng)。
這切中了我的要害。
2
上高原,是我人生中少有的一次意外。藍天白云的好天氣,突然暴雨大作。我遇上的就是這樣的意外。雨水把我澆得通透,心也被打濕。呆若木雞,這詞對我太貼切了。當(dāng)然,我不會胡攪蠻纏,更不會逃跑。我當(dāng)過25年兵,早養(yǎng)成了一種習(xí)慣,不管內(nèi)心愿意不愿意,號令一響,就會不顧一切地往前沖。這也是一種心態(tài)。當(dāng)你改變不了外在時,那就改變自己,不但接受現(xiàn)狀,而且要盡快地適應(yīng),更要在新的境況中發(fā)現(xiàn)和收獲快樂。就像這高速公路,山再蠻橫,它照樣走得行云流水,像閃電一樣在山中穿行,在重重擠壓下,唱著歡快的歌。再艱難的地方,總有詩意。而且,苦難越肆意,詩意愈加濃郁。
從接到通知到出發(fā),不到半個月時間。一切都是匆忙的,一切都是麻木的。按部就班的生活,被打亂,種種的計劃被擊得七零八落。有些事,可以置之不理,有些計劃,可以束之高閣,心情這家伙不太好伺候。如此一來,根本顧不上做相關(guān)的功課。百度了一下我所去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別的沒記住,臨潭平均海拔2825米,最高達3926米,最低2209米。相關(guān)資料表明,海拔2500米以上,就是標(biāo)準(zhǔn)的高原。我的心里,被鍥進一枚釘子。惟一治療的方法,就是我不斷地告訴自己,上高原的人多著呢,不都挺好的。這方法,療效確實明顯。只是我不知道,這和吃藥一樣,藥一停,癥狀就會死皮賴臉地貼上來。
高原,一直在我的夢想之外。在某些夜晚,我閉著眼睛,打開內(nèi)心的隱秘,想象過登上月球,在火星上夢游,像孫悟空那樣有七十二變,但從沒有向往過高原。也許是見過許多去過高原的人,閱讀過太多有關(guān)高原反應(yīng)的捉摸不定。細細一想,這些似乎又不是致命的痛點。許多事情,總是沒有來由的,經(jīng)不住問上幾個為什么。我對高原敬而遠之,就屬于這樣的事。莫名的懼怕,殺傷力最強。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就是這理兒。
我對臨潭最在意的就是它的海拔,尤其對我這樣一個在海邊長大的人。此前,海拔與我而言,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名詞。到臨潭后,海拔變成了一個左沖右突的小野獸,搞得我心神不寧。當(dāng)年,我到哈爾濱時,一下火車,嘴巴、鼻孔直冒霜氣,我說我看到了呼吸。到了高原,我真的聽到了海拔的聲音。別人問及我家鄉(xiāng)的海拔,我總是說,我家那兒,挖個坑,就是負海拔。語氣輕松,還有些調(diào)侃,可心里虛著呢。
我原本計劃到臨潭后,再告訴母親我的這一次遠征。母親身患重病,父親又去世兩年多了,我?guī)缀跆焯於荚趽?dān)心接到不祥的電話。母親會照貓畫虎般寫自己的名字,除此以外,面對文字,用她的話說是“睜眼瞎”。自然,母親也就不知道甘肅不知道臨潭。但母親知道這地兒很遠很遠,她的表達方式是“怎么的,這不是出國了嗎?”去那么遙遠的地方,而且一待就是兩年。我知道,接下來,淚水就會在母親蒼老的臉頰縱橫。這也是我臨行前沒敢回去看她老人家的原因,我害怕轉(zhuǎn)身的一瞬間那撕心裂肺的痛,更擔(dān)心我會不顧一切地反悔。一個堅強的人,其實是最脆弱的?;蛘哒f,再堅強的人,內(nèi)心都有一根經(jīng)不起風(fēng)吹草動的神經(jīng)。在這樣的關(guān)鍵時刻,我的確觸摸到我內(nèi)心的虛弱。
到臨潭后,我至少是三天給母親打一個電話。這成了我最揪心的事。不通話,我想母親,母親想我。通話,說著說著,母親就哽咽起來。母親的淚水在電話的那頭,但能淹沒我的堅強。我每次都要經(jīng)過激烈的斗爭,下很大的決心,才會接通電話,有幾次甚至在按下號碼后,又放棄了。而通話時,多數(shù)情況下,我要么說些有趣的事,要么就呱呱地說個不停,免得母親接上話頭,說幾句就傷心不已。春節(jié)回去時,我總是竭力回避有關(guān)臨潭的話題。走的那一天,母親的淚水讓我邁不開腿。
我上高原,在家的母親情感極度缺氧。
這成了我最嚴重的高原反應(yīng)。
3
天色漸暗。海拔在攀高,我的心在下沉。
從中川機場到臨潭縣城,五個多小時的路程,后面的一個多小時,飄忽在高原之上。經(jīng)司機嚇唬式的提醒后,我明顯安分多了。不敢多說話,那就把自己想象成游客,專心觀賞一路的景色。
人煙稀少,天蒼蒼,地茫茫,換個心情看,就是自然的美,原生態(tài)的醉。這里的山不再是光禿禿的,樹不多,草不高,但綠得有層次,有曲線,仿佛一條地毯被風(fēng)隨性地鋪開。這里的山少了些雄壯,多了些慈祥。后來,我到臨潭后,發(fā)現(xiàn)臨潭的山多半也是這樣的。我總覺得這樣的山像中年男人,甚至像父親一樣。只要你不去攀爬登頂,還是很心曠神怡的。在高原爬山,多半沒有快感,除非你能腳下生風(fēng),不大喘氣。或許你真的可以,反正我不行。有一次我花了一個多小時,沿山路或臺階上山,也就百十米高的山,我就累得比狗還慘。好家伙,真是許久沒緩過來。想想也正常。在高原走樓梯上樓,到三樓你就感覺像在平原已經(jīng)上了十層一樣。高原嘛,總歸是高原。高原的風(fēng)景著實大氣而驚艷,但要體味其獨特之韻,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付出一些代價。老天給予我們一些,總會讓我們掏出一些,這也算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吧。
一路的草原,不遼闊,但相當(dāng)精致,有韻味。常常是一片草場迎面而來,你拐彎,草場從兩山之間溜走。山的背后,一如我們那些所有未知的世界和情感,總是充滿神秘感。我顧不上尾隨那跑到山后的草地,因為牦牛來了,山羊來了。這時節(jié)的草原,開始泛黃,花草們即將重回大地的懷抱,春天將再鮮綠而來。牦牛不著急,顯得很悠閑。蓬松、低垂的黑色長毛,微風(fēng)一吹,牦??羁疃校褪且患O漂亮的裙子。牦牛幾乎不抬頭,一直與青草卿卿我我。它的這種沉穩(wěn),極富紳士風(fēng)度。這倒與高原的氣質(zhì)特別相符。高原在高處,離天最近,但很少給人以高大威猛的感覺。就像坐墻角曬太陽的一位老者,不起眼,沒有驚人之舉。靠著墻,慵懶著身子,但你千萬不能小瞧。歲月給了他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力量,太多的人生經(jīng)歷和體驗。如果你仔細打量,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奧妙,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震撼。高原在蒼穹下千萬年,看似孤獨寂寞,其實是沉靜充實。活潑的是山羊,草地,是它們的餐桌,也是游樂場。我最喜歡一只羊仰頭站在那兒,像在思考,又像在注視它眼中的世界。它用羊角挑起一縷縷陽光,好像落在人間的白云。
車突然減速,不是急剎車,而是如同船靠碼頭一樣乖巧。哦,原來前方有一群牦牛橫穿馬路。看得出,司機習(xí)以為常。對我而言,這可是奇觀。馬路已經(jīng)不是我們的,是牦牛的??此剖顷笈醯?,其實是我們打擾了它們的生活。面對它們,我們是真正的闖入者。它們原本在天地間自由自在,是我們占有了它們的領(lǐng)地,侵犯了它們的自然生活。豈止是牦牛,許多的野生動物,原生態(tài)的大自然,都遭受了我們的虐待。我們常常缺少真正的與動植物與自然平等相處的情懷,更談不上敬畏。牦牛走得從容,走得優(yōu)雅,有些牦牛還抬頭看看停下的車子,似乎說現(xiàn)在是牦牛時間。我不知道,它們內(nèi)心有沒有怨恨,抬頭的那一刻,是不是一種沉默的反抗。這一路上,遇上了好幾次這樣的情形。有點像平原地區(qū)的檢查站,車輛逢站必停,接受盤問和檢查。不同的是,這里牦牛為主角,氣氛也相當(dāng)?shù)仄胶?,溫馨。一群牦牛像在馬路上散步,偶爾還止步靜立,人和車耐心而友好地等待,世界出奇地靜寂、詳和。我喜歡這樣的高原時間。
4
天色漸晚,我們迎來黃昏中的牧場。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是藏、漢文化的交匯帶,是黃河、長江的水源涵養(yǎng)區(qū)和補給區(qū),被費孝通先生稱之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現(xiàn)代化的跳板”。用我的話說,就是高原中的平原,平原里的高原。后來,我聽到經(jīng)典的描述:“甘南,是離內(nèi)地最近的雪域高原”。這里是典型的農(nóng)區(qū)與牧區(qū)的混合地域。山地、草原,基本是藏族牧民千百年來的福地。草場就和內(nèi)地的莊稼地一樣,分給了個人。一片草場,一群牦牛,一群羊,藍天白云,青山綠水,人們的笑容是那樣的質(zhì)樸、天然。他們一方面享受著現(xiàn)代文明的紅利,一方面堅守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節(jié)奏。我從中看到了久遠以前的鄉(xiāng)村生活。
山坡下的草場,夕陽如雨,地上一片金黃。房子一如牧民般淳樸,灰白色的石頭墻,黑色的鋼瓦,圍欄閃爍歲月的光澤。司機告訴我,這是牧民放牧的臨時住處,在集中居住的村子里,還有更好的住宅。圍欄前,一位卓瑪正在忙碌,身上的藏式服飾,黑的凝重,紅的跳躍,黃的安詳。她身邊,還停著一輛摩托車,大紅大紅的。古典與現(xiàn)代,就在不經(jīng)意間融為一體。在房子和山之間,有經(jīng)幡。微風(fēng)中,經(jīng)幡像僧人在打坐在誦經(jīng)。印有佛陀教言和鳥獸圖案的藍白紅綠黃五色方塊布一塊接一塊地縫在長繩上,中間豎起一根高高的經(jīng)桿,經(jīng)幡從經(jīng)桿頂端斜下固定于地上,就像在大地上支起了一把撐開的傘。因為經(jīng)幡的意義很明確,不是為了美化環(huán)境,而是祈求福運隆昌,消災(zāi)滅殃。雖說如此,經(jīng)幡還是成了高原上獨特的極具魅力的風(fēng)景。經(jīng)晚霞渲染,經(jīng)幡既莊重,又夢幻。山坡上,牛羊緩緩而下,一條黑色的河流,一條白色的河流,山似乎也跟著在走動。這一切,有我說不清的意象,想不透的神秘感。沒有牛羊,沒有經(jīng)幡,高原是凝固的,是它們鮮活了高原的靈氣。遠處山頂上的插箭隱約可見,這一種古老、原始的自然崇拜現(xiàn)象,箭是山神保衛(wèi)村落的武器。此時,神箭像古老的騎士佇立于霞光云霧之中,仿佛從歷史深處向我們走來。我得承認,如此唯美的畫面,我?guī)缀鯊臎]有真切見過,第一次有如此強烈的在場感。這一刻,我竟然想起了故鄉(xiāng)的小村莊,河邊的蘆葦,和門前屋后的那些樹。
繞過一座山,滿眼的枯黃,大地似乎剛經(jīng)歷了一次大逃亡。司機告訴我,這里是油菜種植地。哦,油菜花已經(jīng)絢爛過,留在了秋天的記憶里。想想,滿山遍野的油菜花,那是怎樣的氣勢,怎樣的令人陶醉。我趕忙證實,這里的油菜花是不是和我家鄉(xiāng)的一樣。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遠去的油菜花撲進我的腦海。真好,來年我一定要走進油菜地里,與油菜花廝守一份時光,來一次想象中的回鄉(xiāng)之旅。有了這份期待,我對高原的恐懼一下子少了許多。人生就是這樣,活好當(dāng)下,是堅實地站在大地上,懷揣期待,就張開了翅膀,隨夢想飛翔??吹贸觯@里的油菜地,開闊地帶,錯落有致,起伏有度,那爬上山坡的,既壯觀又俏皮。我家鄉(xiāng)的油菜花景觀,屬于小家碧玉,雅致甜美。這高原上的油菜花,一定是大氣磅礴,在天地間鋪陳粗獷之美。我照著山形地勢,想象油菜花縱情綻放。
5
車外,天基本黑了,車燈讓黑暗更加黑暗。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們幾個人都不說話了。此時,我們像在深海中游動的魚,黑暗就是那深不可測的海水。
我來時,帶了兩本有關(guān)甘南有關(guān)臨潭的書,在飛機上時粗略翻了翻,突擊性地補了點小功課。黑燈瞎火的,看書不可能,那我回味回味吧。試了一下,做不到,沒心思的。我取出耳機聽了幾分鐘音樂,還是放棄這種調(diào)節(jié)心情的方式。安撫心緒,音樂歷來不是我的菜。那好吧,我主動出擊整理我內(nèi)心的不安。已經(jīng)在高原上一個多小時了,我一直如同中醫(yī)把脈一樣尋找我生理的不適。沒有,一點都沒有。這應(yīng)該可以說明,高原在我的身體肌能上掀不起波瀾。我高中練了三年中長跑和散打,到部隊后又接受過數(shù)年高強度的軍事訓(xùn)練,不會輕易被高原找到可乘之機的。有一年,我去云南麗江的玉龍雪山,一路小跑式登上了海拔4050米的高山,幾乎沒有任何不適之感。同去的一位朋友,半路上就頭暈,大喘氣,腿重如鉛。現(xiàn)在我知道,他那是高原反應(yīng)。三四年前,我從九寨溝上黃龍,途中有人叫賣紅景天等藥物,說是黃龍海拔四五千米,會有高原反應(yīng)的。我心里有些小緊張,但也是說說笑笑跑跑跳跳,就把黃龍玩了個遍。臨潭怎么了,海拔才2800米左右,不算個事兒。還有寒冷,那更沒問題,我在黑龍江呆過兩年多,在北極村、呼倫貝爾這樣有名的極寒地方,我曾經(jīng)生活過一至兩個月。
車依然在搖晃,我的心歸于平靜。但凡遇到事,碰到讓我心神不安的情況,我習(xí)慣自我療治,在心理上說服自己。對我而言,這一招相當(dāng)管用,屢試不爽。有時想想,還真有些佩服自己這方面的奇妙。我想,這一回我又一次自我松綁了。
窗外,偶爾有燈光,就像星星在閃爍。天空沒有月亮,沒有星星。這樣一來,高原與天地合為一體。我們是那為數(shù)不多的夜行人。
6
前面是個岔路口,司機說進縣城了,車就拐進了一條小路。路窄得也就足夠兩車交會。兩旁的樹,挺高,像歡迎的隊伍。這路在我的家鄉(xiāng),也就是村道。下坡、轉(zhuǎn)彎、轉(zhuǎn)彎、下坡,山谷里現(xiàn)出燈光。一座小城,小得如同一枚燭光。城里的主干道,還沒有我老家鎮(zhèn)里的寬。高樓沒幾座,街面的店鋪多半很陳舊。這很像二十三年前內(nèi)地的小鎮(zhèn)。司機說,這已經(jīng)不錯了,四五年前,這里就跟個村子似的。
禮節(jié)性地吃過飯,我進了房間。給親人們報了平安后,打開電腦,攤開書本,進入我日常性的自我空間生活。我習(xí)慣把一個封閉的房間與我的身心合為一體。無論在什么地方,我只要關(guān)上門,坐在電腦前,或捧起一本書,我就覺得在哪兒都是一樣的。沒過多久,我心中已經(jīng)沒有高原,仿佛還是在北京的家中。
有人說,高原反應(yīng)的第一板斧就是讓人睡不著,或睡不踏實。這我一點也不擔(dān)心。我是一個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能倒頭就睡的人,屬于那種天生缺覺,起床永遠需要鬧鐘的嗜睡控。
這一夜,我當(dāng)然睡得不錯。有一小小的變化,夢多了。夢中,處處是高原的氣息。我在夢中建構(gòu)了一個高原,想來這樣的建構(gòu),有我一路所遇見的,有從書本文字轉(zhuǎn)化而來的,有影視中的畫面切分嫁接,也有我的想象和期待。我做夢一向天馬行空,雜亂無章,這晚的夢居然特別有條理,邏輯性很強,充滿生活的真實質(zhì)感。
早上,我拉開窗簾,陽光別樣地清純,小城起得比我早。行人不多,車不多,小城的悠閑和安靜,讓我很舒服。
我住的房間在七樓,比對面的山還高。
嗬,我這是在高原的高處??!
399950033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