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艾灸治療貝爾面癱研究進展

      2022-03-15 05:50:08朱茂慧丁勤能謝志紅
      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2022年10期
      關鍵詞:面癱艾灸針灸

      朱茂慧,李 靜,丁勤能,陸 瑾,謝志紅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江蘇 南京 210023;2.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南京中醫(yī)院針灸科,江蘇 南京 210001;3.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江蘇 南京 210002))

      貝爾面癱是病因不明的急性同側面神經(jīng)麻痹,多由于病毒感染、受寒等引起面神經(jīng)水腫或脫髓鞘改變,以眼瞼閉合不全(抬眉、閉眼困難、不能皺眉)、口角歪斜(骨腮漏氣)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疾病。恰當?shù)闹委熆捎行p少后遺癥狀,而不恰當?shù)闹委焺t可導致面肌痙攣,加重面癱的并發(fā)癥,如鱷魚淚等。目前臨床常用運用皮質類固醇或抗病毒藥物治療、營養(yǎng)神經(jīng)藥物、物理治療,情況嚴重者通過使用手術減輕面神經(jīng)壓迫,雖有一定療效,但手術適應癥及風險尚不明確,同時伴有不良反應[1]。艾灸療法作為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中的一種無創(chuàng)外用方法,是通過將含有干艾草的草藥制劑在皮膚或上方的穴位處燃燒來進行的,具有安全、便捷、有效、不良反應小等特點?,F(xiàn)將艾灸治療貝爾面癱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治療機理

      貝爾面癱屬中醫(yī)“口僻”、“口眼喎斜”等范疇[2]。是因外邪入侵,絡脈空虛,留于經(jīng)絡之間而不去,阻礙氣血運行,經(jīng)脈失去滋養(yǎng),致患側肌肉弛緩無力而發(fā)病。艾灸的熱效應是艾灸治療貝爾面癱的基礎。艾灸是一種將艾條直接或間接地灼燒在穴位上以減輕癥狀的傳統(tǒng)中醫(yī)外治法,已廣泛用于臨床實踐中。艾灸機理主要涉及艾條及其燃燒產(chǎn)物的熱效應、輻射效應和藥理作用[3]。艾灸熱刺激對皮膚淺層和深層組織均有影響,通過作用于皮膚上的腧穴,將艾灸刺激通過經(jīng)絡系統(tǒng)滲透到體內,激活經(jīng)絡系統(tǒng)自愈功能,并且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扶正祛邪的作用。

      2 介入時期

      面神經(jīng)炎的分期多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恢復期、后遺癥期[2]。目前研究較多的是在恢復期及后遺癥期,即頑固性面癱,有臨床研究Meta顯示灸法在單獨治療或聯(lián)合其他療法如針刺、TDP照射、中藥湯劑等在頑固性面癱都有顯著效果,可促進面部肌肉功能恢復,降低面癱后遺癥發(fā)病率[4]。但并不是說艾灸在恢復期才是有效的,急性期介入也同樣有效。李德華等[5]把132例急性期貝爾面癱患者按意愿分為懸灸+激素組、激素組與懸灸組,結果發(fā)現(xiàn)早期懸灸介入治療急性期貝爾面癱安全,且懸灸有不亞于激素的臨床療效,可以作為激素的替代治療。除了療效與激素相近,有研究發(fā)現(xiàn)灸法的療效與針刺相近,在急性期介入針刺治療尚有爭議的情況下,可以在急性期重灸以提早改善病情[6],這與龍華、葉一林、楊娟嬌等[7-9]研究結果一致。除了在面癱不同時期介入灸法,也有全程使用灸法治療,趙晨菲等[10]將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使用針刺療法,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全程使用灸法,針刺15次后觀察療效,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為93.33%、對照組為80%(P<0.05)。就目前研究來看,任何時機介入艾灸都有一定療效,但仍有學者認為女性尤其是年老者應謹慎使用艾灸[11],所以對于面癱期間是否施灸、介入的最佳時機、介入時長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3 起效相關因素

      艾灸刺激量。艾作為一種藥物,在治療時與藥物、針刺一樣,都需要注意用量,艾灸的刺激量主要可以體現(xiàn)在艾柱壯數(shù)、施灸時與皮膚的距離、施灸時長[12]?!额惤?jīng)圖翼》曰:“手足皮薄,宜炷小數(shù)少,腹背肉厚,宜炷大壯多,皆當以意推測?!薄锻馀_秘要》曰:“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小也。衰老者少灸,盛壯強實者多灸”?!肚Ы鹨健吩唬骸胺惭詨褦?shù)者,若丁壯遇病。病根深篤者,可倍于方數(shù)。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復減半?!庇纱丝梢姡湃硕喔鶕?jù)患者年齡大小、體質、施灸部位、病情輕重、病情長短來選用不同的灸量。王琳等[13]發(fā)現(xiàn)對于周圍性面癱患者,溫針灸與普通針刺在治療面癱上均有較好的效果,溫針灸的療效更優(yōu),且5壯較3壯療效更佳。章海鳳等[14]將90例周圍性面癱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A組和對照B組,治療組以熱敏灸感消失為度,對照A組每次每穴灸15min,對照B組采用單純針刺療法,3組均者連續(xù)治療10d為一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治療組總體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A、B組。由此看來灸量越大,療效越好,但研究病例樣本太少,臨床試驗設置較為簡單,灸量的對比較少,研究病例數(shù)較小,樣本量相對不足,因此,治療面癱的最適宜的灸量有待進一步探究,以建立規(guī)范系統(tǒng)的的科學研究方案,提高臨床療效。

      艾灸取穴。針刺治療貝爾面癱可涉及50多個穴位、經(jīng)絡10條及6個經(jīng)外奇穴,取穴部位主要包括頭面、四肢、腹部,但以陽經(jīng)、頭面部腧穴為主[15]。艾灸取穴在該病中的取穴方法主要是局部取穴、辨經(jīng)取穴。單獨局部取穴有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常選用頭面頸部經(jīng)穴,如百會、聽宮、翳風等。王雙艷等[16]發(fā)現(xiàn)在聽宮、翳風穴施溫針灸治療貝爾面癱,其總有效率高于單純針刺且Toronto評分、FDI(軀體)上升程度高于常規(guī)針刺。辨經(jīng)取穴時,因手足三陽的精氣匯聚于頭面部,面癱選用穴位主要來自手足三陽經(jīng)。陽明經(jīng)又是多氣多血之經(jīng),且面部是陽明經(jīng)筋結聚之處,陽明經(jīng)最先受累,所以取穴頻次最高的穴位在陽明經(jīng)上,近局部辨經(jīng)取穴結合遠部辨經(jīng)取穴臨床更為多見[17]。

      4 臨床應用

      直接灸。直接灸是將艾絨制成艾炷后直接放在患者皮膚某一部位或穴位上燃燒,根據(jù)是否留有瘢痕可以分為瘢痕灸和非瘢痕灸。直接灸中較為常見的是麥粒灸,即將艾絨制成麥粒樣大小的艾炷置于皮膚上,自艾柱尖端點燃艾柱,待局部皮膚潮紅或者患者自感灼痛時,即更換艾炷,通過熱量的傳導緩解面部肌肉的僵硬。于欣等[18]在單純撳針的基礎上加用麥粒灸治療,取患側陽白、四白、太陽、頰車、地倉穴位行麥粒灸治療,每穴灸3粒,1日1次,7日為一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療程結束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經(jīng)功能分級對患者治療前后面神經(jīng)功能及臨床療效進行評估,總有效率為93.3%,在改善面神經(jīng)功能方面效果與單純針刺相比更優(yōu)。孫伊平等[19]在對照組采用盤龍針刺,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麥粒灸,在艾炷只剩下了1/3左右時,壓滅并在面部停留10min后移除,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H-B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的評分(P<0.05)。

      間接灸。間接灸又稱隔物灸,是指艾炷和皮膚不直接接觸,依據(jù)病情的需要選用不同的藥物,如生姜、大蒜、附子等。間接灸既結合了艾灸與藥物的雙重作用,增強了療效,又能夠防止艾炷灼傷皮膚,易于被患者接受。張小玲等[20]在針刺的基礎上使用隔姜灸干預,比較面神經(jīng)功能、中醫(yī)證候評分,總有效率為97.14%,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針刺(P<0.05)。除了生姜,隔物灸常選用的藥物還有附子,陳鈺龍[21]將收治的70例頑固性周圍性面癱患者分為針刺組和針灸組,針刺組予以普通針刺,針灸組在普通針刺基礎上加隔附子餅灸。結果發(fā)現(xiàn),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針灸組(97.14%)明顯高于針刺組(82.86%)(P<0.05),且針灸組的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針刺組,針灸聯(lián)合治療頑固性周圍性面癱療效顯著,并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陸志巧等[22]用隔藥餅灸治療面癱患者35例,將麻黃、制附子、細辛、僵蠶、全蝎、黃芪、雞血藤等中藥粉末,用姜汁、蜂蜜調成糊狀,制成藥餅放在百會穴、神闕穴上,放上艾炷進行施灸,每天治療1次,7天為一療程,3個療程后采用H-B分級評價系統(tǒng)評價療效,總有效率為96.4%,說明說明隔藥餅灸治療面癱安全且效果明顯。藥餅組成麻黃附子細辛湯和牽正散,具有溫陽補氣的作用,在面癱后期的恢復中有較為顯著的療效。

      艾條灸。艾條灸又稱為艾卷灸,是指用紙將艾絨包裹成艾條,施術者將點燃的艾條置于腧穴上方施灸的方法,又分為雀啄灸、懸起灸、溫和灸。李德華等[23]觀察懸灸對血清WBC、NEUT、PLT、TNF、NLR和H-B整體評分的影響,與激素組及激素結合艾灸組對照。結果發(fā)現(xiàn)3組面癱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H-B整體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降低,表明懸灸可能具有激素等同的抗炎效果,懸灸可作為激素的一種替代和補充,這對臨床治療中減少西藥使用量提供了治療思路。雷火灸是用干姜、沉香等中藥粉末與艾絨混合制成艾條,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種灸法[24]。王曉艷等[25]將1300例面癱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將麝香、防風、烏梅、甘草、黃芪、沉香等中藥研末后與艾絨混勻制成藥艾,治療組取患側的魚腰、四白、迎香、頰車、下關、合谷等穴位施灸,對照組僅采用面癱常規(guī)護理,治療1個月后顯示,口眼歪斜總有效率實驗組為96.31%,顯著高于對照組,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熱敏灸。熱敏灸以穴位敏化為特點,將點燃的灸條懸灸于熱敏態(tài)穴位,激發(fā)熱敏灸感及循經(jīng)傳感,有著與傳統(tǒng)灸法不一樣的優(yōu)勢。熱敏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研究較多,目前已有臨床文獻Meta分析已證實,熱敏灸治療周圍性面癱具有一定的療效優(yōu)勢[26]。李文建等[27]將80例貝爾面癱后遺癥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在基礎治療上進行熱敏腧穴的探查,用點燃的艾條在患側翳風、合谷、血海、足三里附近施行溫和灸法,當患者感受到透熱、擴熱、傳熱、局部無熱遠部熱、非熱感覺等熱敏現(xiàn)象時,即找到熱敏腧穴,后醫(yī)者再對該點持續(xù)施行溫和灸法,以熱敏現(xiàn)象消失為度。對照組僅口服甲鈷胺治療,治療1個月后顯示,總有效率、多倫多分級評分法(TFGS)評分、血清ET、NO水平改善程度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療效更佳,從而說明熱敏灸對促進面神經(jīng)功能恢復,改善面部殘疾情況,以及調節(jié)血清ET、NO水平有重要意義。灸量是其中影響灸效的關鍵因素,章海鳳等[14]將90例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患者分為個體化的消敏飽和灸量組、傳統(tǒng)固定灸量組和單純針刺組,3組均治療20天,采用改良Portman評分進行療效評價,與其他兩組相較消敏飽和灸量組Portman評分均顯著升高,且總體臨床療效更優(yōu),由此可見熱敏灸以灸感消失為度,達到患者的飽和灸量這種因人而異,對癥用量的方法有更高的臨床價值。

      結合其他療法。艾灸療法常與其他療法結合使用以提高臨床療效。常見于艾灸結合針刺、艾灸結合中藥制劑等。董珍英等[28]用針刺結合隔牽正散灸下關、牽正穴的方法治療了76例周圍性面癱患者,治療組針刺患側陽白、四白、太陽、顴髎、頰車等穴等穴,隔牽正散灸選取。對照組則常規(guī)針刺進行治療??傆行视^察組(92.68%)明顯高于對照組(73.17%)(P<0.05),治療組的Portmann評分、面部殘疾指數(shù)量表(FDI)評分較前升高,提示其療效確切,可以有效改善面神經(jīng)功能,緩解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溫針灸是艾灸與針灸相結合的治療方法,針刺得氣后留針,將艾條灼燒在針柄上,熱量通過針體導入穴位,同時具有針灸作用和溫熱作用。趙婧等[29]觀察溫針灸治療風寒型面神經(jīng)麻痹的療效。治療組在患側翳風、顴髎、合谷針柄上放艾炷,針刺取頭面部穴位,對照組僅采取基礎針刺治療,發(fā)現(xiàn)治療組治療后肌電圖波幅大于對照組,H-B評分低于對照組,Portmann評分、GDNF、NGF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94.64%)顯著高于對照組(82.14%)(P<0.05)。由此可見溫針灸治療風寒型面神經(jīng)麻痹能顯著改善面神經(jīng)功能,上調GDNF、NGF水平,提高臨床療效。中藥辯證分型治療面癱歷史悠久,麻黃附子細辛湯是辛溫解表的方劑,對于面癱有較好的療效。羅淑文等[30]雷火灸聯(lián)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治療風寒型周圍性面癱患者,結果顯示麻黃附子細辛湯聯(lián)合雷火灸治療風寒型周圍性面癱療效優(yōu)于單純使用雷火灸療法,證實了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風寒型面癱的有效性,能改善面部神經(jīng)功能,安全性較好。

      5 小 結

      艾灸的多種類型如麥粒灸、隔姜灸、溫和灸、溫針灸等都可用于治療貝爾面癱,其中尤以隔姜灸和溫針灸運用較多。艾灸具有療效好、不良反應小的優(yōu)勢,但是目前實驗設計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臨床試驗的樣本量不夠充足,評價方法還是以量表和療效指標為主,缺少較為客觀的療效評價標準。對于艾灸治療面癱的機制研究尚少,使得研究結果難以使人信服。此外,單純艾灸較少,大多和針刺結合,甚至針刺常常作為基礎治療,灸法的獨特功效被忽略。中醫(yī)關于貝爾面癱的判定及納入標準、辨證分型尚未統(tǒng)一,各醫(yī)家治療選取的穴位繁雜,缺乏可比性。另外,艾灸治療貝爾面癱機理研究應以促進其臨床應用為導向,引入更多新技術和新學科,如生物傳熱理論、生物體內跨學科重點傳熱現(xiàn)象等。

      猜你喜歡
      面癱艾灸針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東紅分期辨治周圍性面癱經(jīng)驗
      艾灸與耳穴治療假性近視
      面癱患者的自我康復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輔助器
      針藥并用治療周圍性面癱驗案舉隅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中醫(yī)針灸的發(fā)展與傳承
      針刺合電針療法加TDP照射治療周圍性面癱30例
      北京市| 孟州市| 克东县| 剑阁县| 惠州市| 通河县| 道孚县| 满洲里市| 铜川市| 年辖:市辖区| 天门市| 广西| 栾城县| 滨海县| 广汉市| 同心县| 土默特左旗| 思茅市| 大城县| 青浦区| 商城县| 陇川县| 专栏| 饶阳县| 武山县| 大连市| 鄂托克前旗| 海安县| 大洼县| 双辽市| 盖州市| 奈曼旗| 邢台市| 甘德县| 六枝特区| 镇雄县| 宁南县| 忻城县| 济宁市| 延寿县|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