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語的種子:雍也 述而

      2022-03-16 09:36:36陸春祥
      湖南文學 2022年3期
      關鍵詞:孔子老師

      ↓陸春祥

      在某一時間段中,孔老師接連評價了五個人。

      孔文子,子產(chǎn),晏平仲,臧文仲,微生高,他們排著隊出現(xiàn)在我面前,布衣一個一個慢慢說。

      評孔文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左傳》里有關于孔文子的記載。

      孔文子叫孔圉,是衛(wèi)國大夫??奏龉ゴ驀€隨意嫁女兒,這都不合禮,他死后卻被謚“文”,子貢大為不解,孔子就告訴他上面孔圉的優(yōu)點。

      孔圉是個聰明的人,聰明,又喜歡學習,還不恥下問,那么,幾乎沒有什么事能難倒他。敏為前提,學乃持續(xù)不斷的過程,下問是確保學有成果的途徑,三人行必有我?guī)?,地位不如自己的,年紀比自己小的,甚至一文不名的乞丐,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于是,孔圉就成了孔文子。很明顯,謚孔圉為“文”,意在勸學好問。孔文子在《學而》中已有所涉及,不再展開。

      評子產(chǎn):子產(chǎn)是個照顧百姓的君子呀,他身上有四種行為值得人們學習,行為態(tài)度謙遜莊重,事奉君長嚴肅尊敬,撫養(yǎng)百姓恩惠優(yōu)待,役使百姓適當合理。

      子產(chǎn)是鄭國貴族,鄭穆公的后代,他是個好官員,好上級,博學,尚辭,通禮。子產(chǎn)執(zhí)政二十多年,鄭國在他的治理下,曾經(jīng)出現(xiàn)中興的大好局面。如果將他與管仲比較一下,那么,他身上有管仲所不具備的優(yōu)點,管仲生活過分講究。子產(chǎn)去世,鄭國的青壯年痛哭失聲,老人像孩童那樣哭泣。

      評晏平仲:他很善于與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別人越敬重他。

      晏平仲,名嬰,齊國大夫。著名的“晏子使楚”說的就是他,哈,身材短小相貌不好有什么呀?關鍵是腦子好使,你讓我鉆狗洞就鉆呀,出使狗國才鉆狗洞呢,難道你們楚國是狗國嗎?

      《史記》中說,魯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三十七歲的孔子前往齊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齊景公看中了孔子,有意任用,但晏嬰反對,孔子在齊國最終沒有做成官。但《論語》第十八章中,齊景公自己卻這樣說:我已經(jīng)老了,沒有辦法任用他了。但也有人說,孔子前往齊國,是幫助逃亡在齊國的魯昭公回國,齊國當時政治混亂不堪,孔子根本就不想在齊國做官?!犊讖淖印防镞@樣說:晏嬰深夜拜訪孔子,請教對策,孔子對他說,現(xiàn)在的齊國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如一匹失去韁繩的馬一樣亂跑,你想拉也拉不住,我判斷,齊景公與您不在人世后,齊國政權恐怕要落于田氏了。孔子還是有眼光的,齊國政權雖沒有這么快走向沒落,但到了公元前三八六年,田和放逐齊康公于海濱,自立為國君,田氏終于取代了齊。

      人一輩子得兩三知己足矣。此種感嘆的同時,也表示,長久的朋友難做。個中原因頗多,職業(yè)不同疏生,時間長久疏遠,地域隔離分開,因錢,因情,因權,因各種各樣的小事,都極容易使好朋友反目。君子之交淡如水,水卻是寶貴的東西,誰也離不開,也喻清白最好。朋友之間,千萬別提借錢,會傷感情,但連好朋友都不借,還怎么向一般人開口?顯然悖論。

      評臧文仲:他家里養(yǎng)著一只大烏龜,用祖廟的裝飾來供奉它,這算得上明智嗎?

      臧文仲,魯國的大夫,大夫家中卻用天子的廟飾,屬于不守本分的越禮行為,這樣的人當然算不上明智。在《論語》的第十五章中,孔老師繼續(xù)批評這個人:臧文仲是個不稱職的長官,他明知道柳下惠有卓越的才能,卻不任用他。臧資格很老,權力很大,歷仕魯莊公、閔公、僖公、文公四朝。

      評微生高:誰說微生高直爽呢?有人向他討要一點醋,他卻去向鄰居要來再給人。

      微生是復姓,魯國人微生高,孔子的學生,以直著稱,但孔子在此批評了他:沒有就是沒有,自己沒有不說清楚,反而去向別人家里借,這可以算是義氣,但絕不能算真誠。中國人的好面子,不知道可不可以從微生高算起,但微生高此舉確實是典型的好面子:自己沒有(即便是臨時短缺),卻要裝大方,充胖子;明明一桌子的菜,卻卑歉地勸客人:沒有菜,沒有菜,你吃,你吃!

      《戰(zhàn)國策》與《漢書》,都將這個微生當作尾生,講信用的典范:與女方約會,女方?jīng)]來,突漲洪水,抱柱而死。一個人做事不用驚天動地,僅借醋與抱柱兩件事,就足以讓他名垂千古。布衣在《學而》里已經(jīng)寫過,不再展開。

      “三思而后行”,孔子以為兩思即可后行了。

      這個成語說的是季文子,魯國的大夫,他做每件事,都要考慮許多次才去做??鬃勇牭胶笳f:考慮兩次也就可以了。

      季文子在孔子出生前的十三年就已經(jīng)去世,孔子這里顯然是聽別人描述的?!叭肌薄叭 ?,三代表多,多代表謹慎,孔老師的兩次,不是絕對,而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如果是一個復雜的大事情,比如現(xiàn)今某部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這個“三”就需要幾十次上百次,甚至更多。但如果是比較簡單的事情,也如此繁復,借口程序,借口規(guī)則,這極可能造成時機的延誤。

      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七日,北京城驕陽似火,明英宗不顧王直等群臣的反對,對文武大臣的多次勸諫置之不理,依然率大軍御駕親征蒙古瓦剌部。詔才下兩日,各項準備均不充分,大軍即匆忙集結(jié)啟程,上下一片混亂。雖名為親征,但軍務大事皆由監(jiān)軍太監(jiān)王振決定,將領處處受節(jié)制,王振指揮又接連失當,致使明軍屢戰(zhàn)屢敗,最終釀成土木堡之變,明朝二十萬精銳被殲,明英宗被俘。

      不知彼,也不知己,且兩思而后行,注定了明英宗的失敗。

      孔老師討厭巧言令色之徒,這里,他將這種觀察人的方法表述得更深入具體:

      說話好聽,表情討好,態(tài)度恭順,這樣的行為,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內(nèi)心怨恨一個人,表面上卻與他繼續(xù)交往,這樣的行為,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這幾乎是古今泡妞高手的生動寫照,故女子應識得其真面目。不過,如果廣大女子都戴著這樣的有色眼鏡察人,那也會造成新的恐慌,只要不是刻意裝出來的,不偽裝,說話好聽,表情熱絡,不正是男子有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嗎?

      孔老師重點批評的還是缺少真誠。

      至于后一種人,生活中極常見??桌蠋熞矊⑺醋魇亲鋈瞬徽嬲\,與內(nèi)心怨恨的人交往,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如果長期交往,這不是浪費生命嗎?

      左丘明,魯國著名人物,品德高尚,文史皆擅,他作《左傳》,作《國語》,孔子只比他小了五歲,他們兩人是好朋友,有共同的理想,左丘明曾陪同孔子一起去周王室,大力支持孔子從政。孔子將左丘明尊為自己生活與工作的楷模,左丘明認為可恥,他也認為可恥。

      兩位著名人物都表態(tài)了,巧言令色足恭之徒,匿怨而友其人之徒,都在他們的思想光芒照耀下顯得灰頭土臉的。

      這一天,顏回與子路閑閑地陪著老師,似乎沒什么正經(jīng)事,孔老師就讓他們談談自己的志向,不同的是,這一回,學生談了志向,孔老師緊接著自己也談了志向,這是一個著名的志向,這樣的社會,人人向往。

      子路總是搶著發(fā)言,他的志向是:我希望做到把自己的車子、馬匹、衣服、棉袍與朋友共用,即便用壞了也一點沒有關系!孔老師一聽,越發(fā)喜歡子路了。顏回接著談志向: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優(yōu)點,不把勞苦的事推給別人。顏回知道自己優(yōu)秀,別人經(jīng)常贊美他,連老師也經(jīng)常在背后表揚他,他自己就越發(fā)低調(diào),別人表揚那是別人的事,自己隨時警醒,修養(yǎng)無止境,還要努力,而且,還要更加勤勉,多干苦活累活重活。子路一臉真誠對著孔老師:我希望聽聽老師的志向??桌蠋煷穑何业闹鞠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路志在情義,然諾慷慨;顏回志在無私,謙虛謹慎;孔老師志在大同,理想的世界。

      老年人得到安養(yǎng),朋友們相互信賴,青少年都得到關懷。烏托邦式,桃花源式,一個極度和諧的社會。

      二〇一六年五月的一天,我走進了金華的坡陽古街。

      村口,一面碩大的心形笑臉墻,彩色,醒目,男女老少,張張笑臉,當然還有花朵一樣的嬰兒,他們笑得天真、自然,是那種各種煩事碎事統(tǒng)統(tǒng)拋諸腦后的釋然,是那種可以任意東西舒張血脈的家的感覺。笑臉墻的邊上,還有創(chuàng)建美麗家庭的標準:庭院環(huán)境,家居人文,勤勞致富,鄰里和睦,愛心奉獻。每一條,都有具體的標尺判別。

      居家養(yǎng)老服務照料中心,小黑板上,今日購菜單醒目:肉53元,蘿卜15元,筍11.5元,蒜6元,豆腐干25元,總共110.5元。

      食堂用餐老人形象欄,我仔細看了,二十幾位老人,最年長的一九二一年出生,最晚出生的是一九四一年,有照片、監(jiān)護人電話,他們每餐付兩塊錢,其余的村里貼補,或者來自捐獻。愛心榜上,我看到最近的三筆捐獻是:二〇一五年十一月,陳桂有,豬一頭,毛重二百六十斤;二〇一六年一月,朱金寒,人民幣三千元;二〇一六年三月十七日,嶺下成泰銀行,米一百斤,油兩箱,餐巾紙一箱,紙杯一箱,塑料袋八捆。

      己亥臘月廿四上午,我在廣州越秀區(qū)舊南??h社區(qū)徜徉,這里以前是舊南海縣的縣衙所在地,這幾日雖說是廣州最冷的日子,可那些花,卻一如陽春里展示出的倩影,給人愉悅。

      惠吉西路33號,“長者飯?zhí)谩鼻?,我們駐足。這是舊南海社區(qū)的老年食堂,我細看菜單,除了灼時蔬,周一至周五菜式完全不同,比如,冬菇蒸雞、蘿卜煮魚松、土茯苓煲骨、蟲草花蒸肉餅、羅漢齋、梅子蒸排骨、韭菜炒蛋、蓮子百合煲豬骨、木瓜煲魚尾。呵,你從菜名中就能聞出濃濃的廣州香味,當然還有如榕樹般的惠風和暢。

      居家養(yǎng)老,不離家,吃喝有地方,還少花錢。中國目前的大多數(shù)村,幾乎都有這樣的養(yǎng)老中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生活安逸。

      回到標題“公冶長”,孔子的女婿。

      《笑林廣記》有一則諷刺走后門的笑話《得丈人力》,讓人噴飯:

      有以岳丈之力,得中魁選者,或作語嘲之曰,孔門弟子入試,臨揭曉,先報子張第十九,人曰:他一貌堂堂,果有好處。又報子路第十三,人曰:他粗人也中得高,全憑那一陣氣魄。又報顏淵第十二,人曰:此圣門高足,屈了他些。又報公冶長第五,人駭曰:此子平日不見怎的,如何倒中正魁?或曰:全得他丈人之力耳。

      子張第十九,子路第十三,顏淵第十二,引出公冶長的第五,第五應該是一甲了,公冶長憑什么能列一甲呢?憑的不就是孔子是他的老丈人嗎?

      雍 也

      孔子說:雍也這個人,可以出仕去做卿大夫了。

      雍也,姓冉,字仲弓。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沒有具體的生平,不過,孔老師多次談到他。在同一節(jié)中,孔老師在談到雍也時,這樣說:耕牛的后代,長著紅色的毛及整齊的角,就算不想用它來祭祀,山川之神難道會舍棄它嗎?

      太牢之禮中,排第一的就是牛,但這不是一般的耕牛,周代尚赤,它的毛要紅色。這是一個比喻,人才應該不問出身,是人才,就要提拔他做官。

      在孔老師的記憶中,雍也讀書勤奮,他仔細觀察人,總是想多學一點,為日后的從政打基礎,有次,他向孔老師請教:如何評價子桑伯子這個人?

      孔老師答:這個人很可以呀,他凡事求簡便。

      雍也聽出老師的意思了:內(nèi)心嚴肅,辦事力求簡便,這樣治理人民,是可以的;如果本身態(tài)度簡便,辦事也力求簡便,這就太隨便了吧。

      孔老師贊同他的回答:你的話很有道理。

      凡事求簡便,布衣理解,至少有兩大好處:少了繁苛煩例,百姓就能自由生活,如果什么都設置規(guī)范,人就像生活在一張蜘蛛細織的密網(wǎng)中;世上許多事,并不復雜,是人自己將它搞復雜了,去繁就簡,其實是一種聰明的活法。

      子桑伯子是智者,在他眼里,天下事就應該簡單一些,只要有一顆嚴肅而真誠的內(nèi)心。

      在《學而》中,布衣已經(jīng)說過,孔老師向魯哀公介紹顏回最大的優(yōu)點是六個字:不遷怒,不貳過。這里要著重引申一下。

      司法部門提供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數(shù)字:有百分之七十的犯罪,皆為激情犯罪。也就是說,本來沒有犯罪意圖,是臨時起意。而臨時起意中,有一大影響的心理因素就是遷怒。比如,早上出門,夫妻倆又為孩子誰接誰送問題,吵得不可開交,兩人均懷著憤怒:你變了,變得不體諒我了。雙方都這么想。男子開車,遇到突然的夾塞,憤怒萬分,立即停下,逼罵對方,而對方懷著同樣心情,于是誰也不讓誰,吵著吵著,動了拳,再動了家伙,最后兩人都進了班房。

      貳過,重復犯錯。這可以是自己的錯,也可以是別人的錯,自己犯過的錯,自然會長些記性,別人犯過的錯,也應該引起警惕。于是,貳過的發(fā)生,總讓人事后感嘆:明明已經(jīng)吃過苦頭了,為什么還會去犯呢?

      遷怒指如何待人,貳過指如何克己。兩者其實相互關聯(lián)。如果不遷怒,就不會貳過或者少貳過;如果不貳過,就不會遷怒或者少遷怒。不遷怒,不貳過,我可以確定,幾乎大多激情犯罪都可以避免。

      布衣四十歲后就遵從這樣一條戒律:憤怒時不作決定。雖做不到百分百,但凡遵守了,事情皆會出現(xiàn)轉(zhuǎn)機。決定時需要咬咬牙,不過,實在受益無窮。

      小米到底如何給,給多少?怎么拿?實在不是小米的問題,而是禮制問題。

      第一件事,公西華奉派出使齊國,冉有替他母親申請小米,孔子說:給他釜。冉有覺得少了,請求再加,孔子說:那給他庾吧。冉有卻給公西華的母親運去小米五秉。這件事,孔子發(fā)表了看法:公西華到齊國出使,穿著豪華衣,坐著好馬車。我聽說,君子救急不添富。

      第二件事,年輕的原思做孔子家的總管,孔子給他年薪九百斗小米,原思不肯接受這么多??鬃觿竦溃涸疾灰妻o呀,多的可以拿去救助家鄉(xiāng)的窮人嘛!

      釜,庾,秉,皆古代量器。釜的容器因為標準不一,不知道具體多少,這里指數(shù)量不多;庾,一說二斗四升,一說十六斗;秉,一秉十六斛,五秉八十斛,一斛十斗。也就是,冉有擅自主張,將小米提到八百斗。和原思的俸祿相比,冉有送出的差不多是一年的薪酬了。

      公西華出使,時間不會太長,按規(guī)定,可以適當補貼,他本身應該有俸祿。盡管沒有標準,但孔老師認為冉有大手大腳,更有無原則幫助老同學之嫌,也不符合規(guī)矩,為他人增加財富,這不是君子應該干的,君子只是救窮急而已。原思是君子行為,奉公克已,他在孔子家做官,也是為國家辦事,至于糧食,夠吃就行。而一旦原思采納孔老師的建議,則原思的賢與廉,會為更多的百姓所稱道。

      小米,及后世的各種俸祿,都是測量人心道德的檢測劑。

      子貢、子路、冉有,都是當官的政治人才??鬃訉W生中,也有不少不想當官的。閔子騫就是一位。

      閔子騫在孔門德行優(yōu)良榜上排前列,顏回之后。

      季氏想派閔子騫擔任費邑的縣長。閔對來報信的人說:您好好地替我辭掉吧。如果再有人來找我,我一定逃到汶水的北面去。

      閔子騫不想去季氏的封地做官,或者還有一種可能,他不喜歡季氏這個人,這樣的主子,跟著他干,不會有好結(jié)局,堅決不去!

      汶水就是大汶河,它的北面就是齊國,閔子騫的意思很委婉:你們?nèi)绻賮碚埼?,我就逃出國去了。反正,他就是不想做官?/p>

      馬上想起也不想做官的許由。相比閔子騫的小縣長,許由可是堯想禪讓給他帝位噢。許由跑到河邊去洗耳,他表示,這樣的消息,會臟了他的耳。嘖嘖。

      許由剛洗完耳,恰好被牽著牛來河邊飲水的巢父看到了:你呀,就是故作清高,你在這里洗耳,我還怕這水被你洗臟了呢,我的牛喝了臟水會害病的。巢父牽著牛跑到許由洗耳的上游去了。

      冉伯牛生病了,病得很重??桌蠋熑ヌ酵???桌蠋煆拇皯敉馕罩5氖謬@息:我們要失去他了,這是命呀!這樣的人,竟然得了這樣的病!這樣的人,竟然得了這樣的病!

      孔老師為什么從窗外握了握伯牛的手?伯?;嫉臉O有可能是傳染病,不便進屋??桌蠋煘槭裁次找晃帐志椭啦∏??他從小生活困苦,什么活都干過,自然,小病小痛,完全靠自己,而等有了足夠的知識后,他累積起來的成功醫(yī)案也使他成了小有名氣的醫(yī)生,一把脈就知道病情。

      兩個連續(xù)感嘆,既表示自己的無能為力,也表達對命運的不可測,無法抗拒。

      忽然想,所有的動植物都會生病,神仙會不會生?。靠戳四敲炊嗟墓糯P記,腦中搜索一下,似乎找不到呢。反而,神仙們都是神醫(yī),每當人類有難,神仙就出現(xiàn)了,甘露一滴,神丹一粒,仙草一株,甚至這些都不用,手輕輕一摸,如孔老師摸伯牛那樣(不,應該是孔老師如神仙一樣摸),甚至摸也不用,隔空揮一揮手,就知道病在哪里了。

      孔老師贊顏回,除前面的六個字外,還有一段著名的贊頌: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如此清苦,一般人受不了,顏回卻無比快樂。

      兩千五百年來,人們一直隨著孔老師的贊賞而贊賞。

      孔老師又是兩次贊賞,一前一后。這僅僅是賢嗎?對于顏回的貧而樂道,我更看重顏回的意志。無論何事,人一旦樹立堅定如鐵般的意志,就很難被摧毀,除非他自己倒下。

      全世界有許多苦行僧,真正的苦修,真讓人感嘆。

      斯文·赫定在西藏的林迦寺,聽到了不少恐懼的苦修故事:

      一位隱居僧人前不久剛?cè)ナ?,他將自己關在石洞里達十二年之久。在他之前,更有一位僧人在黑洞里待了四十年!更有甚者,一位苦行僧,很年輕的時候就進了黑洞,在里面修煉了六十九年??嘈猩杏X死期臨近,忍不住想再見一回太陽,于是向外面發(fā)出信號,要僧人恢復他的自由,但他已經(jīng)年老眼瞎,最后還沒來得及走到太陽下面,就癱倒在了地上。

      此后,赫定在翻越外喜馬拉雅新山口時,在勾弗村邊的一座高山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奇怪的垂直山洞,洞口下方就住著從尼泊爾化緣到此的兩個喇嘛和兩個尼姑,他們在此服侍隱居在更高處山洞里的苦修僧人,一位叫貢桑的苦行僧已經(jīng)百歲,他們也像林迦寺里修煉的苦行僧一樣,在蒼茫天空下,不懼苦寒,只專注于自己的內(nèi)心凈化。

      數(shù)年前,我到青海,在塔爾寺看到了數(shù)千平方米壯觀的大經(jīng)堂。

      經(jīng)堂外面,許多磕長頭的信徒讓人感慨。這些信眾,老少不等,男女不限,每做一個動作,都十分虔誠,雙手合十,眼神專注,嘴里念著經(jīng),跪倒趴下,身體挺直。這既需要體力,更需要毅力,他們往往要磕滿十萬個頭才停下來。按基本算法,如果一個身體好的人,磕完十萬個頭,怎么也得要好幾個月,如果身體狀況不是很允許,那完成此心愿,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

      這些信眾,沒人強制他們,他們完全是一種內(nèi)心的自覺,是一種內(nèi)心的需要,因此,他們在完成這些動作時,一定是認真而細致的,絕對不會偷工減料,他們強調(diào)動作的完美,在完美中實現(xiàn)心愿,完成懺悔,內(nèi)心堅定而清澄,不帶世俗,不帶雜念,為自己,為家人。

      磕長頭的,和赫定見到的石洞苦行僧,他們修行的目標一樣,都是靠顏回一樣的意志,為了家人,為了來世,為了一種千年不變的信念。

      冉求自我修養(yǎng)的自信心,似乎一直有點小問題,這一天,他又自嘆:我不是不喜歡老師的思想和學說,只是我的力量不夠呀??桌蠋熉犝f后,立即教育他:力量不夠的人,走到半路才會放棄?,F(xiàn)在你卻是畫地自限不上路。

      這個畏縮不前的冉求,孔老師一直很關注,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腦子里就閃現(xiàn)出顏回的形象:我只看到他不斷地進步,沒見他停下來過。可惜顏回早死!

      學孔老師的道固然難,但冉求的借口,卻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借口,格式一般是:我真的想做好某件事,可惜我能力不夠。某件事可以隨意擴展,小到一般,大到重大,但這些事,都要經(jīng)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好它,半途而廢的人很多,如冉求一樣找借口的人更多,有了這個借口,他就可以心安了。

      嗯,抱歉抱歉,挾泰山以超北海,非吾能也!

      子游擔任武城的縣長??桌蠋焼査耗阍谀抢锇l(fā)現(xiàn)什么人才了嗎?子游回答老師: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他走路不抄近路,如果不是公事,也從不到我屋子里來。

      孔老師很關心學生的施政,人才是首位,所以這么問。

      張岱《夜航船》序的結(jié)尾有“小僧伸腳”,布衣拿來說一說。

      從前,有一個和尚,與一位讀書人,同宿于夜行的航船中。讀書人高談闊論,和尚非常敬畏和懾服,睡覺時,也將腳蜷縮起來,害怕碰到讀書人。

      然而,和尚聽出讀書人的話里有破綻后,就問他了:請問這位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讀書人答:是兩個人。

      和尚追問:那么堯舜呢,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讀書人答:自然是一個人啦!

      和尚聽此,笑笑說:這么說來,就讓我小和尚先伸伸腳啦。

      書生是典型的不懂裝懂,不能怪和尚設的這個局。

      “澹臺滅明”,澹臺為復姓,滅明是名,字子羽,他是孔門七十二著名弟子之一。不過,子游說的此時,澹臺估計尚未進入孔子的學堂。但在子游看來,他已經(jīng)是個人才了,不抄近路,表示奉公守法守規(guī)矩,非公事不去領導家里,表示只為工作,不拍馬屁。

      澹臺滅明曾經(jīng)南游至南昌,進賢縣就是為紀念他取的名。杭州也有塊澹臺滅明的石刻像,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刻繪。有一句俗語,“人不可貌相”,說的就是澹臺滅明,因為他長相丑陋,孔老師差點都不愿意收他為徒。后來,澹臺融會貫通,品行高潔,學習成就巨大,還帶出了幾百個學生,孔老師聽說后深刻反思自己的失誤:“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以貌取人,以至于錯誤地判斷了子羽這個好學生??!

      和尚拿澹臺滅明做教材,引所有讀書人深思。

      孔老師與衛(wèi)國有扯不斷的關系。對衛(wèi)國的局勢,他曾這樣感嘆:現(xiàn)在的衛(wèi)國,不是些如祝鮀那樣的花言巧語之輩,就是些如宋朝那樣的徒有其表之輩,今天的衛(wèi)國,恐怕很難避免災禍了。

      衛(wèi)靈公無道,為什么還沒敗亡?因為他手下有三大人才:孔文子負責外交,祝鮀掌管祭祀,王孫賈統(tǒng)率軍隊。祝鮀口才好,但品性有問題,不過,祭祀嘛,不是什么關鍵部門。

      孔老師極其討厭花言巧語,我們前面已經(jīng)說過,這里只說宋朝的美貌。

      宋朝,春秋時期宋國的美男之一,他與宋玉一樣,皆以容貌俊美聞名。美男子宋朝一進入衛(wèi)國,就被衛(wèi)靈公的母親宣姜看上了,后來,又被衛(wèi)靈公的夫人南子看上。某次,太子蒯聵路過宋國,聽到路人對他唱的一首歌謠,就是諷刺南子與宋朝私通的,內(nèi)容不堪入耳。蒯聵于是就動了刺殺南子及宋朝的念頭。

      《公冶長》里,我們講子路之死時,就說到了這個蒯聵,不過,刺殺計劃被靈敏的南子識破,他被趕出國,十二年后,他潛回衛(wèi)國搶兒子的王位。

      顏值弄不好就成禍首,僅僅長得帥,沒有仁,國家仍然要滅亡。

      鄒忌的大小婆娘,都說他帥,遠比城北的徐公帥,鄒忌也真認為自己帥呆。某天,鄒忌見到了徐公,僅看一眼就慚愧了,自己遠不如徐公帥,然后迅速反省。一個人的帥能成為別人的鏡子,也是件不錯的事,宋朝成了教訓人的靶子,也算垃圾成了種花的養(yǎng)料。

      誰能走出屋外而不經(jīng)過大門?

      孔老師多么想別人都接受他傳授的仁啊愛呀禮呀,如果那樣,天下就會大同。他這個發(fā)問的言外之意是:為什么人們?yōu)槿颂幨溃瑓s不來學習我提供的道呢?再換句通俗的話:我的話,人們?yōu)槭裁床宦犇兀?/p>

      春秋戰(zhàn)國時代,周朝的大廈已經(jīng)傾倒,諸侯各自獨立為政,各種思想百家爭鳴,就如同百花齊放,行走在自由的曠野上,天地遼闊深遠,人們自由散漫,布衣孔子,苦出身,勤努力,自學成才,成為引人矚目的精神導師,高個子孔丘,振臂一呼,中青年學子呼而響應,他打起的旗幟,各國紛紛關注,然而,從孔子的施政實踐看,依然是相當?shù)牟蝗缫?,短期的從政,十四年的周游列國,就是明證,這遠沒有達到他設想的預期目標。

      這些人,為什么不走正門,或者不從正門走出來呢?孔老師想不通,實在有點想不通,他提供的可是一條正途坦途呀:觚這種酒器已經(jīng)不像個有棱有角的觚了。這還是個觚嗎?這還是個觚嗎?!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孔老師一年年地呼吁,一直到老,到死,天下越來越分崩離析,不以他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孔老師轉(zhuǎn)念一想,聽不聽是人家的事,管不了那么多,不如好好繼續(xù)修煉自己吧,做一個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質(zhì),未經(jīng)加工的質(zhì)樸,人的本質(zhì);文,后天習得的各種禮儀文化。野,粗野;史,虛浮。彬彬,適度適中。

      這是一個極廣闊的話題,含義豐富。布衣試著四解。

      本義一解:質(zhì)樸多過文飾即為粗野,反之就會限于呆板。兩者適中調(diào)和,才是君子應有的修養(yǎng)。

      廣義二解:樸素多過文化,就會顯得沒有文化;反之,則會顯得沒有根基,流于虛浮。文化的繁榮呈現(xiàn)要與人類樸素的本質(zhì)相適應,這才是文明社會發(fā)展的理想而良好的通途。

      引申三解:一個人沒有文化會顯得粗俗,而過于文雅反而掩蓋了質(zhì)樸的本真,使人覺得酸和呆。修養(yǎng)不夠,無禮粗野,夸夸其談,華而不實,都不是君子良好的行為;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風度。

      延伸四解:各種建筑領域、所有的文藝,其實都需要內(nèi)外結(jié)合,不偏廢,平衡適度,才會名實相符,才能顯現(xiàn)出它們獨有的美。

      可衛(wèi)國大夫棘子成不這樣認為:君子只要質(zhì)樸就夠了,要文化做什么呢?子貢顯然不贊成棘子成的偏激,立即反駁道:您這樣談君子,真是讓人遺憾,須知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如果文化就如質(zhì)樸一樣,質(zhì)樸也如文化一樣,那么,去掉文化的話,虎豹皮就像犬羊皮一樣了。

      做人做事,都要文質(zhì)彬彬。

      古今皆然。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廣泛學習文獻知識,并以禮來約束自己,就可以不違背大道了。

      有的人學習能力特別強,學得特別好,如果不適當約束,也會自我膨脹,那樣,就和本來的學習目的背道而馳,故此禮,乃有助于品德的養(yǎng)成,約束久了,就會成為自覺行為。

      杭州余杭人徐愛,王陽明的妹夫,也是王陽明最得意的學生,有“王門顏回”之稱。有一天,徐愛讀《論語》至此,問王陽明:先生認為“博文”是“約禮”的功夫,我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請先生再給我講一講。

      王陽明答:“禮”就是“理”,“理”表現(xiàn)出來被人看見就是“文”,“文”隱藏看不見則為“理”,“禮”與“理”是同一個東西。“約禮”,就是要使心至純至精而達到天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顯現(xiàn)“理”的地方下工夫。比如,侍奉雙親,就在事親上學習存養(yǎng)天理;身處富貴或貧賤,就要在富貴或貧賤中學習存養(yǎng)天理。無論你是行動還是靜止,說話還是沉默,隨時隨地都不要忘記存養(yǎng)天理。這就是“博學之于文”,就是“約禮”的功夫。

      王陽明時刻不忘他的天理,這么一轉(zhuǎn),也通。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聰明的人喜歡水,仁愛的人喜歡山。為什么呢?流水靜移而動,遇山轉(zhuǎn)彎,遇石溢之,過凹滿之,從不與對手拼爭,但發(fā)起脾氣來也面目可怖;山厚重博大,幕天席地,明月入懷,草木蟲鳥獸,一切皆容,且千萬年屹立,活得久長。

      水是大地的女兒,山是大地的兒子,樂水,樂山,皆好。

      相較而言,孔老師更在意仁者。其實,仁者包括了知者,知者往前走就是仁者。那么,仁者也樂水,更樂山,包容萬物,恢廓大度,能動,也能靜,能樂,還能壽。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山水皆有神性,是知者與仁者的精神棲息地,不,應該是生命最終的棲息地。

      周迅用眼直勾著周潤發(fā),發(fā)了一個讓所有男人都扛不住的嗲:夫子,你為什么要和我這樣名聲不好的女人見面呢?

      約莫吃一盞酒的工夫,周潤發(fā)在完成臉紅加劇心跳加速手心汗出這樣幾個程序后回答:我想要在衛(wèi)國施行仁政,請夫人幫我游說靈公。

      當孔老師決定接受南子邀請的時候,子路等學生們很不高興。大家都說,老師,您怎么能去見名聲如此不好的女人呢?這些學生哪里知道夫子的遠大政治理想,但他又不能過多地解釋,只能舉著雙手發(fā)誓說:請你們相信我吧,我如果做了錯事,老天一定會懲罰我的!老天一定會懲罰我的!

      老師畢竟是老師,子路們還是相信老師的定力。老師一定要這么做,而且冒著風險去做,一定有他做的道理,而且,老師年紀也不小了。我們等結(jié)果吧。

      夫子自有他的道理。他這樣的人,并不是聽風就是雨的,他有他自己的判斷。況且,他已經(jīng)做過很長時間的調(diào)查研究,那個南子,并不是像人們傳說的那么淫蕩,南子是個非常有理想的女子,她幫助衛(wèi)靈公出了不少治國的好主意。比如,她倡導學習和教育的氛圍,在衛(wèi)國建了不少的學校,使百姓的孩子都有機會學習;比如她非常尊重人才(高薪請他講學),為衛(wèi)國的發(fā)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比如她很尊重人民群眾的個性化發(fā)展,倡導品質(zhì)生活,在衛(wèi)國,女孩子可以識字讀書,可以不裹小腳,可以非常好地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美貌。南子的這一切行為,在有些人看來,相當?shù)爻鑫怀鲕?,不是一個好女人。而孔老師的眼光要遠高于一般的人,從他因材施教的角度來說,正好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灌輸并實現(xiàn)他的一些政治抱負了。

      夫子于是見了南子。

      據(jù)史官統(tǒng)計,子見南子,整個的時間用了約莫吃三十六盞半酒的工夫。

      子路見了表情復雜的夫子,噘著嘴數(shù)落道:不是說好只見吃三盞酒的工夫嗎?怎么用了吃三十六盞半酒的工夫呢?哎,還有三十三盞半酒的工夫都干了些什么呢?這個只有夫子和南子兩人知道。據(jù)說,連太史公在寫《史記·孔子世家》時也頭痛了好長時間呢,始終沒搞清楚。

      子見南子,幾千年來,緋聞一直不斷。不過,我相信,那南子一定比周迅還要有氣質(zhì)。

      某天,孔老師回答子貢什么是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自己想要安穩(wěn)立足,就幫助別人安穩(wěn)立足;自己想要開拓發(fā)展,就幫助別人開拓發(fā)展。能夠從自己的情況來設想如何與人相處,可以說是行仁的方法。

      這樣的人是極少極少的,按孔老師的說法,這是圣人行為。

      仁,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德。雖然,君王有君王德,百姓有百姓德,但實際上就是設身處地替對方著想。到了孟子這里,表述已經(jīng)相當完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或者將這種尊敬與愛護更進一步:將別人的老人當作自己的老人,將別人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如此,則統(tǒng)一天下就如在手掌上轉(zhuǎn)東西那樣簡單。這幾乎是治理天下的法寶呀!

      而這么做的前提,孔老師早就告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這個世界,能按著孔老師的仁道運轉(zhuǎn),如果這個世界的人,能接受孔老師的仁道,那就會出現(xiàn)讓所有人都想到達的理想境界,無爭無斗,你謙我讓,月白風清。

      群雄紛起,周朝已經(jīng)名存實亡,基本控制不了下面的諸侯國,不少大國強國更是恣意踐踏禮制,A國甚至都不想向L天子朝貢了。

      某庚子年,天下瘟疫大爆發(fā),諸國皆不能幸免,民眾死病十之二三,A國就想將責任都推到C國頭上,指責C國是源頭國,因為C國后來居上,A國的霸主地位受到威脅,他們極度不爽,想盡一切辦法打壓。L天子被逼無奈,指令天朝五大名醫(yī)(醫(yī)緩、醫(yī)和、醫(yī)呴、文摯、秦越人)組成專業(yè)調(diào)查組徹查,查來查去,最后,名醫(yī)們一致認為:源頭出自A國的某個秘密基地。

      說起這件事,孔老師對子貢嘆息:賜呀,A國要是能欲立立人欲達達人,特別是那個君王T,那這場疫情,一定不會蔓延這么廣、這么久,這不,我們的出國訪學,你們的留學計劃,都受嚴重影響!

      述 而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想我自己很像老彭了吧。

      對古代文化,又信又愛,但只是闡述而不創(chuàng)作。

      為什么“述而不作”?

      文字出現(xiàn)以前,述而無法作,要作,也都是些符號與線條。

      我去寧夏賀蘭山下看巖畫,看石頭表面上的氣象萬千。寧夏的巖畫,主要在賀蘭山和衛(wèi)寧北山一帶,它是幾千到數(shù)萬年間的先人留下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上萬幅之多。自古以來,有許多著名的游牧民族都在這一帶生活過,西戎,黨項,匈奴,鮮卑,月氏,高車,突厥,吐蕃,蒙古,任何一個名詞,都曾經(jīng)在中國歷史的冊頁上散發(fā)著自己的光輝。日常的游牧,喜慶的歌舞,原始宗教活動,部落之間的戰(zhàn)爭場面,神話傳說,圖騰崇拜,狩獵畜牧,或?qū)憣崳驅(qū)懸?,都被各族先人藝術家們磨制、鑿刻到巖石上,充分表達著他們的思想,線條雖粗獷稚拙,感情卻豪邁奔放,汪洋恣肆,讓人嘆賞。

      文字出現(xiàn)以后,紙張出現(xiàn)以前,人們的書寫工具主要是簡牘與絲綢、樹皮之類,述而作,但紙與絲綢都貴,一片簡能寫幾十字已經(jīng)不得了了。而那些簡,即便整車牛拉,拉得大汗淋漓,拉來的簡裝滿了整座房子,其實也沒有多少字。半部《論語》治天下,現(xiàn)在你試試?

      字也重要,紙也重要,中國各地現(xiàn)在還能看到不少“惜字亭”古跡,就是一個明證,如果不敬惜字紙,罪惡極重,與不孝父母同罪。

      我去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博物館,那里的三萬多枚居延漢簡讓我著迷。居延漢簡內(nèi)容豐富博雜,遠不止字面上的意義所能解釋,它聯(lián)結(jié)著一個朝代、數(shù)個民族的興衰,還有無數(shù)個悲情的家庭,大漠與長空,風沙與冰雪,血與火,兩千多年的居延漢簡,無聲勝有聲。

      孔老師只述不作,實在是古代寫作極不方便的無奈,如果不是學生記錄整理,孔老師真的不會留下多少文字。從這個層面說,孔老師的述,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作,他心心念念的禮與仁,在后世都得到了極大的弘揚。

      還有老彭。

      老彭是誰?有人說是商朝大夫,也有人說就是老子,這似乎不重要了,但這個老彭一定是孔老師的偶像。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應該是做老師必備的基本功,孔老師在說這三條標準的時候,有一個自我反?。何业降鬃龅搅硕嗌倌??或者說,我到底做多少好呢?

      靜靜地做學問,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前兩條是對自己,后一條是對別人。此三條,互為前提。撇除道德要求,要想當個好老師,基本功必須扎實。

      相比前兩條自身的訓練,后一條更難得,有多少老師能做得很好?

      布衣教了七年高中,自覺前兩條還可以,后一條,頂多及格而已。常常要倦,為什么倦?那么多學生,不能對一兩個特別好,否則會有閑話。如果都不倦,身體會將你的心弄疲倦。

      孔老師其實做得相當不錯,他緊接著就提出了修身的四要:好好修養(yǎng)德行,好好講習學問,該做的事一定要去做,有缺點錯誤立即改正。不僅要努力達到,而且要常修常新。

      不過,老師為了使課堂上的教育效果最大化,他是從反面的假設提出這四要的: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這些都讓我憂慮呀!

      孔老師憂國,憂民,還憂他的教育,他知道,他的課堂,其實是魯國朝政的后備人才庫,不,應該是世界各國人才庫,他應該在課堂上,將這些后備人才,盡量鍛造得完美一些,甚至造出一批棟梁之材,但無論能力大小,德行這一關,一定要嚴格要求。宰予白天不就睡個覺,會變成那么不堪嗎?會的!孔老師眼里,品德問題,絕不能摻沙子,否則,就會禍國殃民,這樣的事他不干。

      猜你喜歡
      孔子老師
      孔子請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老師,節(jié)日快樂!
      送給親愛的老師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孔子在哪兒
      如果孔子也能發(fā)微博
      聰明語文(2013年4期)2013-05-20 05:36:22
      追老師
      四川省| 汶上县| 桓仁| 林周县| 藁城市| 彰化县| 玛纳斯县| 西贡区| 酉阳| 瓮安县| 彭州市| 小金县| 井研县| 攀枝花市| 积石山| 南阳市| 麦盖提县| 泗洪县| 蓬溪县| 西城区| 尤溪县| 泸西县| 太原市| 海宁市| 百色市| 轮台县| 太和县| 涟源市| 永德县| 临夏市| 台中市| 垣曲县| 浙江省| 贵定县| 额尔古纳市| 兰考县| 河池市| 商丘市| 德兴市| 文成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