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lián)日前聯(lián)合公布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南京歐美同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潘時龍榮獲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科技創(chuàng)新,不能等待觀望,不可亦步亦趨,當有只爭朝夕的勁頭?!鼻嗄?、海歸、科技工作者,從潘時龍身上,我們看到了這種勁頭。
人物解讀
角度一:從無到有,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回國夢”。
2009年,面對世界主要國家在微波光子學領域的激烈競爭,當時正在加拿大讀博士后的潘時龍按捺不住盡快回國效力的想法,學成之后,謝絕了國外優(yōu)厚的條件,毅然回國,推開了國內(nèi)微波光子學的大門。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入職后,這個28歲的年輕人被破格擢升為教授,但潘時龍不是求倉廩實的“求薪者”,而是懷著一腔熱血、無問西東的“創(chuàng)業(yè)者”。當時南航信息學科沒有任何與“光”相關的專業(yè),他面臨著沒有儀器、沒有學生、沒有科研團隊、沒有研究平臺的起步困境。但這位年輕的教授并沒有臨陣退縮,他心懷著對科研事業(yè)的熱忱和為國家發(fā)展做貢獻的決心,斗志昂揚地投入到科研平臺的建設中?!笆略谌藶椤!迸藭r龍說。他將平臺建設中的現(xiàn)實困難逐個擊破,一步步創(chuàng)建了高水平的研究平臺,微波光子學在南航從無到有,并逐漸駛入了良性發(fā)展的快車道。
運用示例
“生命的意義在于,選擇了森林,你才可能成為棟梁;選擇了偉大,你才可能成為英雄!”潘時龍放棄了國際頂尖大學的邀約,毅然決定回國,選擇微波光子學這個相對冷門的研究領域,這本身就是一場人生挑戰(zhàn)。他帶領團隊意氣風發(fā)、沒日沒夜地奮斗在科研一線,創(chuàng)建了高水平的研究平臺,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報國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無論是改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還是破解改革發(fā)展的難題,都需要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激蕩知識與技術的力量,為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蓄力。
角度二:從弱到強,砥礪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研夢”。
踏出一條新路比預想中艱難得多。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高端測量儀器對中國禁售,潘時龍便拿出大學時在實驗室調(diào)研器件的勁頭自主研制。最終,這個稚嫩的團隊研發(fā)出一種全新的光矢量分析技術,分辨率比國際最高性能商用儀表提升了數(shù)千倍,打破了國外測試儀器公司的長期壟斷。
此后,他們用自己的儀器研制出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雷達,相比傳統(tǒng)雷達只能看到一個點,新雷達可以以視頻的方式看到目標。2019年,他們研制出國際上第一款高分辨率微波光子成像雷達芯片,相關研究為新一代多功能雷達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2021年,潘時龍被評為強國青年科學家。2022年,他獲得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這個曾攢錢買軍事雜志的瘦削農(nóng)村娃,如今頭發(fā)花白,成了勇攀科技高峰的“光子神兵”、桃李滿園的科研偶像。
運用示例
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jīng)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潘時龍心無旁騖,埋頭科研,勇破技術壟斷。這些科研成果,得益于自主創(chuàng)新、砥礪奮進的“科研夢”,也是他多年來宵衣旰食、朝夕不倦的付出,他鑄雷達利器,以超高精度,攀科技高峰。潘時龍不愧為“光子神兵”的光榮稱號。
角度三:從我到“我們”,不忘初心共同成長的“青年夢”。
十年前,潘時龍懷揣著助力祖國航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夢想來到南航。十年間,依托國家航空航天大發(fā)展和南航搭建的大平臺,他帶領團隊瞄準科學最前沿和關鍵領域技術應用,取得了一些成績。然而,在科技強國的路上,“一個青年的力量還是太小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身為教師的他,要把“1”變成“N”,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帶動更多青年學子。
近年來,潘時龍培養(yǎng)了一百多名研究生,他的實驗室有三十多人獲得了國際頂級獎學金和大賽獎牌。潘時龍總用“積極作為,無問西東”來勉勵自己與學生。他說:“不要功利,不要反復評價得失,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勇敢向前一步,我們要做得比自己想象中還要好?!?/p>
運用示例
青春最富朝氣,青年最有夢想。潘時龍以28歲的年紀被破格擢升為教授,成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史上最年輕的教授。正是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龍馬精神,成就了他非凡的科研人生。他誨人不倦,深耕講臺,育人桃李滿園;他淡泊名利,銳意進取,創(chuàng)新成就斐然。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科技強國的不懈奮斗中鑄就精彩人生。
(指導教師:鐘華江/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