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晨
湖泊是仰望星空最深情的眸,愛意潛藏在風中與四季共生,春日解凍是它秉性的溫柔,冬日塵封是它幸運的雋永;森林是遼闊大地最令人慰藉的海,真情奔赴在雨中與歲月同在,夏日蔥蘢是它本質(zhì)的慷慨,秋日飄零是它生命的剪裁。這是自然。
人類是自然的孩子,無論我們走得有多遠,都離不開自然寬廣的懷抱。自然創(chuàng)造了人類,并賦予他們高等的智慧,同時又為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提供了一處寧靜平和的天地。上千年以致上萬年,人類繁衍生息,人類文明不斷有新的突破:從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到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電氣時代,再到現(xiàn)在發(fā)達的信息時代、網(wǎng)絡時代。人類一次又一次向自然證明了發(fā)展進步的文明、技術。驕傲與自滿在人類心底衍生,貪婪與欲望開始操控他們的野心,他們企圖征服自然,甚至改造自然。
他們開始大面積地毀林開荒,只為了那些所謂的“資源”。因為他們,原本青蔥葳蕤的山林禿了頂,挺拔的古樹斷了梁,如鐵的獸脊似的群山被挖了腹,缺了鋒芒。你聽啊,這些微飔,是綠葉在生命終結(jié)時最后的悲鳴;你看啊,樹漿在地上被拖出長長的軌跡,是樹的血液在流逝。除此之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海洋生物因誤食塑料垃圾而命喪黃泉”“大型工廠因私自排放污水導致水污染”“綠洲因過度開發(fā)而逐漸沙漠化”“南北極冰川正加速融化,人類將被溫水煮青蛙”……諸如此類。這些都是自然給人類的警告。這也證實了諾曼·卡曾斯說過的話:“我們違背了大自然的結(jié)果是,我們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自然動態(tài)的美和天籟的美?!?/p>
如果將地球比作一個井然有序的有機整體,其中的原理也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人體之中也存在著益生菌與病原體一般。自然也正是如此,只不過我們不確定,人類究竟是想成為大自然的病原體還是益生菌呢?我們唯一可以知道的是:假使病原體過度繁殖,地球?qū)凰鼈儚膬?nèi)部啃食殆盡。最后,這滅亡的世界也會拖著如蛀蟲般的病原體一同消亡,造成一個雙輸?shù)木置?。我想,這對于自然,對于人類,都是無法承受的。
也許今日你我覺得這有些小題大做,待到問題越積越多時,嚴重的后果卻從來不會因你高傲的身份而被遏制,更何況人類本就脆弱。跟我一起握緊雙拳,你將看到世界高高凸起的骨節(jié)是一座座錯落有致的山峰,骨節(jié)間的凹陷是鞍部,連接兩段指節(jié)的斜坡是山脊,指縫間的間隙是山谷,平整遼闊的手背則是高原。誠然,正如人類不能失去靈巧的雙手,不能失去任何一個組成手指的部位,地球也不能失去任何一座山峰、鞍部、山脊……
所以,讓我們卸下無止境的欲望,同自然像可敬的朋友、可親的家人,尊重它,保護它吧。讓潺潺流水淌過每一寸土地,讓柔和微風撫過每一個樹梢,讓草木生長,讓生命綻放,讓這純潔美麗的藍星因生命的熱烈浩大而煥發(fā)生機吧。正所謂,“如同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湖泊,在不遠的將來,每一片森林、草原也將擁有專屬的守護者”。
我相信,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不會因我們的貪婪毀于一旦,而會因我們堅定不移的守護,真誠熾熱的對待,擁有更加光明美好的未來。
湖泊之所以讓人感到深情是因為它的純粹,森林之所以讓人感到慰藉是因為它的包容,而人間之所以美好是因為自然的海納百川、無私恩德。讓我們以塵封在亙古大地里雄渾的烈酒,敬這久仰的藍星。
●寒云簡評:
不同于大部分寫環(huán)保的文章往往流于空洞枯燥,作者的這篇多了一分浪漫,也多了幾分文采。文中飽含作者對世界的悲憫,語言也充滿了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