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央蘇區(qū)時期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與啟示

      2022-03-17 15:53:23施曼青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中央蘇區(qū)政治思想

      施曼青

      (武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中央蘇區(qū)是在毛澤東、 朱德的直接領導下,由贛南、閩西的小塊革命根據(jù)地不斷發(fā)展而來的。 毛澤東在1934 年1 月24 日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對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指出:“中國蘇維埃區(qū)域是全中國反帝國主義的革命根據(jù)地,中國工農紅軍是全中國反帝國主義的主力軍”,“至于中央蘇區(qū), 這里是蘇維埃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國蘇維埃運動的大本營”[1](P296-297)。 由此可見,中央蘇區(qū)對于當時的黨中央而言,是開展各方面工作的實踐中心。其中,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紅軍的“生命線”,在中央蘇區(qū)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在建設中央蘇區(qū)的十年間,中國共產黨于不同階段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應對不同的問題,針對不同對象,采用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提升黨內的政治素養(yǎng),鼓動群眾的斗爭熱情和瓦解白軍,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歷史中的重要一筆。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jīng)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zhàn)、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2]。 當代中國正值“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面臨著“兩個變局”,更加需要凝聚思想、鼓舞精神。 中央蘇區(qū)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是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思想建設、宣傳工作上的有益探索, 總結這一時期的經(jīng)驗和成就,對于今天的中國具有重要的啟發(fā)借鑒意義。

      一、中央蘇區(qū)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環(huán)境

      中央蘇區(qū)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從內部來看,中國共產黨工作重心轉移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與程度造成影響;從外部來看,來自國民黨軍的“圍剿”壓力,以及國民黨政策的轉變也給中央蘇區(qū)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更大挑戰(zhàn)。共產國際的指導更直接影響著中央蘇區(qū)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成效。

      (一)內部環(huán)境

      從中國共產黨組織以及紅軍內部來看, 八七會議之后,黨的工作重心向農村轉移,從大方向上規(guī)劃了黨在下一階段的任務,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戰(zhàn)略上的引導。但與此同時,黨內長期以來的 “左” 傾錯誤也對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阻礙。

      1.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村

      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村,為開辟農村革命根據(jù)地、加強理論宣傳教育形成了政策環(huán)境。1927 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逐步將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土地革命進一步開展。 黨的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等人的右傾錯誤,作了政策上的撥亂反正,“積聚一切革命勢力,開展這一革命的新階段——土地革命。 這是目前革命的客觀情勢,要求我們一個新的策略上的答復。 ”[3](P84)“因之共產黨現(xiàn)時最主要的任務是有系統(tǒng)的有計劃的盡可能的在廣大區(qū)域中準備農民的總暴動,利用今年秋收時期農村中階級斗爭劇烈的關鍵。 ”[3](P38)八七會議將實行土地革命確定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抵抗國民黨圍剿的總方針, 把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直接聯(lián)系起來,確定了黨的武裝暴動的總政策。中國共產黨工作重心的轉變,是在蘇區(q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動群眾的實踐基礎。

      黨在工作重心轉移中取得的理論成果,為深入開展群眾政治宣傳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jù)。毛澤東同志根據(jù)八七會議的精神,結合其實踐經(jīng)驗與調查研究,領導和開創(chuàng)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在《井岡山的斗爭》中毛澤東同志系統(tǒng)地分析了土地問題、政權問題、革命性質問題等,并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作了整體性的闡釋,將中國革命道路問題上升到理論高度,論證了“工農武裝割據(j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為深入開展農村革命、發(fā)動群眾作了理論準備。

      政治和理論教育是黨在贛南、閩西一帶發(fā)動群眾、 深入開展土地革命的思想宣傳需要。 1928 年后,紅軍開辟贛南根據(jù)地和閩西根據(jù)地,逐步形成了中央蘇區(qū)。贛南、閩西地區(qū)由于與外界山脈阻隔,封建土地所有制較為牢固,民眾文化水平、思想開化程度低。“贛州城是贛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至大革命前僅辦有兩所中學、兩所師范學堂,在校學生不滿千人。 ”[4](P46)張懷萬在巡視贛西南的報告中指出:“西南處地方都表現(xiàn)很濃厚的農民意識的色彩, 因而有許多右傾的傾向以及保守的濃厚觀念”[5](P261),且閩贛兩省存在大量游民,更包括不少從事“不正當職業(yè)者”。因此,要真正發(fā)動群眾,提高群眾的革命意識,深入發(fā)展農村革命,就必須要加強政治教育和宣傳工作。

      2.黨和軍隊內部存在著思想問題

      黨和紅軍內部存在的思想問題也讓思想政治教育愈發(fā)緊迫。 一方面,黨內及紅軍的組成成分復雜,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難度大。 在敵強我弱的局勢下,紅軍展開“擴紅運動”,吸收了農民起義隊伍、國民黨戰(zhàn)俘等各方人員,其組成較為復雜,這影響到紅軍內部的思想作風。 1929 年的湘贛邊特委信中就提到“組織非常松懈,組織紀律亦不注意”的問題[5](P60),張懷萬巡視贛西南的報告中也點明黨內組織不健全、紅軍內成分未知的問題?!包h的組織趕不上赤色區(qū)域的擴大。黨員全西南我根據(jù)贛西南第一代表大會的報告統(tǒng)計共三萬余(不確),在三月份約六萬余人,在這幾次打吉安的武裝斗爭中有一倍多發(fā)展,現(xiàn)約共有十余萬黨員,至于成分無從統(tǒng)計,各級黨部無詳細報告?!保?](P259)經(jīng)過宣傳和擴張,黨內成分以農民為主, 他們的舊意識還未完全轉變過來?!皳?jù)一九二九年五月統(tǒng)計:全軍約四千人,其中黨員一千三百二十九人,占百分之三十三點二,其中工人成份的三百一十一人, 占百分之二十三點四;農民成份六百二十六人,占百分之四十七;小商成份一百零六人,占百分之八;學生成份一百九十二人,占百分之十四;其他九十五人,占百分之七。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共占百分之七十,而部隊成份中農民數(shù)量更大?!保?](P103)因此,成分的復雜給黨和軍隊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一定難度。

      另一方面,黨內存在著的錯誤傾向給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負面影響。 在中央,存在著李立三的錯誤路線、以王明為首的“左”傾冒險主義,在宣傳動員方式上采取了過于樂觀、過激的方式,由此造成了不良后果。 向城市冒進、肅反運動、查田運動、AB團、“關門”主義、等行動造成了黨內、群眾對于紅軍的恐懼心理,使部分共產黨員信念動搖。 1932 年,《中共閩粵贛蘇區(qū)黨第二次全省大會黨的建設問題決議》指出:“肅反工作代替了黨內思想上和兩條戰(zhàn)線的斗爭以致到現(xiàn)在還有許多黨員, 不敢發(fā)表意見”[5](P654),“因肅反的錯誤有一個時期是削弱了黨在群眾中的影響,使群眾不敢加入黨和參加政權及群眾組織中工作,甚至有些同志,無形脫離了黨的組織。 ”[5](P654-655)黨內尤其是上層的“左”傾錯誤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不良影響,亟需解決。

      (二)外部環(huán)境

      除了內部因素,來自敵對勢力以及共產國際的影響也十分重要。 國民黨在軍事、宣傳等各方面加強“圍剿”,給紅軍造成了重大壓力,給黨內的信心培育及黨對群眾的宣傳鼓舞帶來了挑戰(zhàn)。而來自共產國際的一些錯誤指導, 更造成了黨內的戰(zhàn)略失誤,引發(fā)黨內思想矛盾和路線分歧,不利于黨內思想的團結統(tǒng)一,這些問題都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

      1.國民黨對蘇區(qū)的“圍剿”壓力

      國民黨的“圍剿”給共產黨在中央蘇區(qū)實施革命、落實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壓力。一方面,國民黨在軍事上的威脅對共產黨以及紅軍的信心和信念造成不利影響。 第五次“圍剿”期間,國民黨構筑了大量碉堡以通連公路,對蘇區(qū)嚴密封鎖,革命形勢急轉直下,根據(jù)地岌岌可危。 一些革命意志不堅定者產生了嚴重動搖?!耙唤?jīng)反動勢力的威嚇利誘,大多數(shù)的黨員即表現(xiàn)畏縮,怯懦腐化,貪污,甚至背叛黨,出賣階級的事情也在發(fā)生。 ”[7](P24)

      另一方面,國民黨在政治宣傳工作上的新策略給中央蘇區(qū)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壓力。 第五次“圍剿”期間,根據(jù)此前楊永泰的建議,蔣介石采取了“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策略,將“圍剿”擴大到軍事、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多方面。 1931 年,國民黨南京中央發(fā)布命令,讓各級黨部網(wǎng)羅鄉(xiāng)村宣傳隊進行“剿共宣傳”,妄圖爭取群眾。這表明,其時國民黨有意在宣傳工作上與共產黨爭奪陣地,黨必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反制。

      2.共產國際的錯誤估計

      共產國際的“城市中心論”對于中國共產黨內部的思想陣線統(tǒng)一造成了不利影響。在八七會議已確定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革命路線后,共產國際卻又進一步將“城市中心論”推向高潮。1928 年,共產國際六大通過 《關于國際形勢與國際任務》 的決議,提出戰(zhàn)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第三時期”理論,這一理論成為李立三等人發(fā)展“左”傾政策的理論基礎。 由此,李立三在1930 年5 月的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中通過了“確定紅軍的發(fā)展方向,必須是積極的向著交通要道及主要城市”“駁斥取消城市領導, 而專以農村包圍城市以紅軍攻打城市的錯誤路線”[6](P211-213)。共產國際影響下形成的錯誤路線給紅軍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擴大了紅軍及黨員內部的思想沖突,這對統(tǒng)一黨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二、中央蘇區(qū)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實踐

      在內外環(huán)境的交互影響下,如何正確動員中央蘇區(qū)群眾,鼓舞軍隊士氣,加強黨內組織建設,其時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歷經(jīng)前期曲折探索,于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奠定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基礎。 1931年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后,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教育進入了全面鋪開階段,在中央蘇區(qū)的思想政治教育經(jīng)驗也得以積累和總結。 具體來講,中國共產黨根據(jù)中央蘇區(qū)的實際情況,開創(chuàng)獨特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積累了一系列工作經(jīng)驗, 可總結為以調查研究作為教育先導,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和教育,同時創(chuàng)新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組織領導。

      (一)以調查研究作為教育先導

      調查研究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導工作,也是毛澤東在中央蘇區(qū)工作的主要經(jīng)驗之一。這對于了解當?shù)氐乃枷胝喂ぷ髑闆r、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確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選擇正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及明確思想政治教育要達到的目標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研究幫助黨深入了解中央蘇區(qū)的實際情況,從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皩δ莻€問題的現(xiàn)實情況和歷史情況既然沒有調查, 不知底里,對于那個問題的發(fā)言便一定是瞎說一頓。 ”[8](P109)“調查就是解決問題”[8](P110-111),調查研究的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求實原則的體現(xiàn)。 中央蘇區(qū)時期,毛澤東根據(jù)不同的形勢和任務, 確定調查的目標,撰寫一系列詳細的調查報告。 在《尋烏調查》中,毛澤東對于尋烏群眾的文化水平作了細致統(tǒng)計,詳細到識字人數(shù)、學校數(shù)量、學生階層等。 《興國調查》《才溪調查》等報告也有大量相關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由此可見,黨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上重視求真務實,從調研中了解真實情況,以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在實處。 理論性、系統(tǒng)性的調查研究助益了中央蘇區(qū)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成為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依據(jù)和重要原則。

      (二)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和教育

      在教育內容上,黨明確教育目標,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傳播和研究。 中央蘇區(qū)時期,黨強化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致力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水平。1933 年,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張聞天提議建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規(guī)定以研究會為主要載體, 系統(tǒng)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借助列寧室、俱樂部等活動場所,迅速提高一般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為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準備領導力量。 ”[9]除此之外,黨還對各級研究會的學習活動作了明確規(guī)定,加強對相關人員活動的監(jiān)督檢查,確保課程落到實處,提升研究會成員學習和應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能力。黨還在干部學校編印大量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革命導師的著作,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提升干部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和理解。

      黨借助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逐步掃除群眾封建迷信的思想障礙。 由于中央蘇區(qū)多處于山區(qū),且少數(shù)民族人數(shù)多,當?shù)匕傩辗饨ㄒ庾R、宗族思想較為濃厚,“教育和文化政策的目的不是象軍閥國民黨似的造成一些封建制度和資本主義的馴服的奴隸,以及個人的升官或者發(fā)財?shù)馁Y格。而是要使大多數(shù)人成為新社會的建設者, 成為肅清一切舊社會的殘余的戰(zhàn)士, 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理想的戰(zhàn)士。 ”[10](P61)黨借由列寧室、俱樂部等途徑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網(wǎng),肅清群眾的錯誤認識,從理論層面破除群眾的舊思想,認清現(xiàn)狀,動員工農群眾參加革命。

      (三)夯實思想政治教育的群眾基礎

      黨以學校教育為依托開展系統(tǒng)性、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為各年齡段、各階級開設學校,在掃除蘇區(qū)文盲的同時,在免費的文化教育中融入政治教育。 黨尤其重視小學教育,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掃除兒童的宗教觀念,此外,還“實行普及教育,提高革命文化”[1](P3),“實行免費的強迫的,普遍的和工藝的教育,以培植全體男女兒童。 ”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與人民委員會對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毛澤東同志匯報了學校的層次:“我們已設立了紅軍大學, 蘇維埃大學,馬克斯共產主義大學,及教育部領導下的許多教育干部學校。 ”[1](P331)他還提到蘇維埃文化教育的總方針是“以共產主義的精神來教育廣大的勞苦民眾”,使“文化教育為革命戰(zhàn)爭與階級斗爭服務”“使教育與勞動聯(lián)系起來”[1](P331), 因此, 中央蘇區(qū)借助學校平臺,以掃盲的方式達到了傳播革命思想的目的。 黨還鼓勵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更為靈活的方式。 “師生關系就不是縱的而是橫的”“做學問全靠學生自動,過去的注入式,教法是完全有礙于兒童心理之發(fā)展,故現(xiàn)時我們要先生只立于從旁指導的地位而不是要他把他的知識灌豬腸似的灌進兒童的耳中”[1](P550),黨注重以“訓育”的方式取代“訓導”,讓學生自己領悟,而非外力灌輸。 在學校教育的推動下,中央蘇區(qū)群眾識字人數(shù)增加,群眾革命熱情被廣泛調動起來,其斗爭水平得到提高,斗爭覺悟也得以提升。

      (四)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黨在中央蘇區(qū)范圍內采用了創(chuàng)新的宣傳教育形式,活躍教學氛圍,注重實效,方式多樣?!埃ㄈ┬麄鞯姆绞舰贅苏Z;②傳單宣傳大綱;③口頭宣傳;④壁板、日報;⑤畫報;⑥群眾大會;⑦演新劇;⑧刊物;⑨化裝宣傳;⑩寫木板丟在河內流到遠處去;?寫信箋宣傳品到各處去。”[11](P44)可見,黨在教育載體和形式的選擇上別出心裁,其中,將報刊視作推動革命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央蘇區(qū)的報刊發(fā)行數(shù)量同群眾的文化水平呈正向發(fā)展態(tài)勢,“中央蘇區(qū)從沒有報刊到創(chuàng)辦有大小報刊 34 種”[12](P136),其中有《列寧青年》《工人特刊》《紅星報》等刊物,種類繁多,選擇面廣且立場鮮明。閩西蘇維埃政府在關于紅報問題的報告中提到,“《紅報》不只是單純獻宣傳教育的作用, 不能當著尋常的報紙、 刊物宣傳品一樣看待,它在革命的過程中,是占了一個很重要的推動工作領導斗爭的任務。 ”[10](P146)因此,黨高度重視報刊推送內容,發(fā)揮其傳達思想、鼓舞精神的作用,使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踐渠道。

      此外,其時黨還以文藝、談心等創(chuàng)新活動營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活躍氛圍。 在中央蘇區(qū)范圍內,黨借助俱樂部、 列寧室和工農劇團等帶領群眾欣賞紅色藝術、傳唱紅色歌謠、舉辦競賽活動檢驗教育的成效?!安捎酶锩傎惖姆椒ㄒ源龠M行”“互相訂競賽條約,按月評判”[1](P586),黨以這種靈活創(chuàng)新的形式引導群眾學習,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群眾,成效顯著。 關于團在俱樂部中的宣傳,黨強調以輕松的方式進行,“宣傳的方式:①講演;②教群眾唱歌;③講故事(革命故事);④說笑話(帶有諷刺性的笑話);⑤個別的談話。 ”說話的方法上“態(tài)度要和藹,誠懇而熱切”“不可顯出宣傳者的態(tài)度”“隨時開游藝會”“化裝突入俱樂部宣傳”[10](P120-121), 黨十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回歸生活,以日?;?、生活化的教育說服和感動群眾。

      報刊、標語、文藝等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作為學校教育的輔助手段,一定程度上自覺、主動、深度融入教育的全過程, 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契合群眾的實際需求,切實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五)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組織領導

      黨在中央蘇區(qū)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健全且嚴密的組織領導。 由以上論述可知,黨將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黨在文化教育上的組織架構直接為思想政治教育構建了完整的組織領導格局,形成了黨直接領導思想政治教育、層層落實、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從廣度、效度、深度上全方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 以貫徹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其一,黨在教育管理上分工嚴密,著力拓寬教育影響廣度。 1931 年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之時,即設立了中央人民教育委員部。 下設初等教育局、高等教育局、社會教育局、藝術局、巡視委員會、總務處,負責對教育規(guī)劃、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實效等多方面內容進行高層次和總體把控。黨始終重視教育事業(yè),做好文化教育、政治教育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牢牢把握正確的教育方向。

      其二,黨在縱向上深化教育層級,提升教育效度。 中央教育人民委員會下分省、縣、區(qū)、鄉(xiāng)級別的領導機構,并配置各級教育委員會,細化各項教育管理。 中央政府負責制定總體的教育規(guī)劃,而各級教育部、教育委員會則負責對學校、俱樂部、劇團、教材、教員等進行具體管理,對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進行全面把關。

      其三, 黨在對教育對象的劃分上細致而嚴謹,拓展了教育深度。此外,黨在紅軍軍隊、紅軍學校中也設置了政治教育的人員和課程,確保軍隊思想團結統(tǒng)一、信仰堅定。對于黨的干部,黨設立了教育干部學校加以培養(yǎng)和宣傳教育,對于廣大群眾,黨則主要通過中等教育和專門教育加以宣傳動員。 “為了革命斗爭領導的創(chuàng)造, 我們已設立了紅軍大學,蘇維埃大學,馬克斯共產主義大學,及教育部領導下的許多教育干部學校。中等教育與專門教育之應該跟著普通教育的發(fā)展而使之發(fā)展起來,無疑的應該成為教育計劃中的一部分。 ”[1](P331)黨在劃分教育對象的基礎上分類組織、分類施教,這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基于現(xiàn)實情況、務求實效。

      三、中央蘇區(qū)思想政治教育的當代啟示

      中國共產黨在艱苦的條件下開辟中央蘇區(qū),總結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經(jīng)驗,保持黨內、軍隊內的團結一致,調動群眾的斗爭熱情,構建了牢不可破的精神長城,成為中國共產黨以少勝多、克敵制勝的法寶。 當今之中國,仍然受到國際不確定因素的威脅, 仍有不少西方國家企圖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西化、分化的伎倆層出不窮。因此,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如何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緊迫而嚴峻的任務。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寶貴經(jīng)驗傳承好、發(fā)揚好,銘記奮斗歷程,擔當歷史使命,從黨的奮斗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13]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qū)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是寶貴的歷史經(jīng)驗,應當從中獲得啟迪,汲取經(jīng)驗,堅毅前行。

      (一)堅持正確方向,突出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正確方向, 突出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弱化政治意義,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依據(jù),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感情的培育。中央蘇區(qū)時期,中國共產黨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讓堅定的理想信深深扎根于黨員和群眾心中。當下雖為和平年代,但貿易戰(zhàn)、文化戰(zhàn)等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仍在持續(xù),這對鞏固黨在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

      首先,要加強黨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應該鮮明體現(xiàn)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4]應當立足中國的實際, 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使之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在中央蘇區(qū)時期,中國共產黨緊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以嚴密的組織領導牢牢掌握思想領域的領導權,構筑起堅不可摧的思想防線。 這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鞏固蘇區(qū)建設的重要經(jīng)驗之一, 因此,當今中國在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價值輸出、文化滲透的局面下,應當以明確的立場、堅定的方向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航向,堅持黨的領導,旗幟鮮明講政治。

      其次,要重視對理想信念的培育。 一方面要加強黨內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信仰,人就會得“軟骨病”,思想、行為就容易偏離方向,缺乏志氣。 共產黨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黨保持純潔性和先進性,更好地領導中國,也更利于獲得群眾的支持和認同,有效開展對群眾的思想教育。 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對新一代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要解決學生理想信念問題。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保?4]著力解決理想信念這一作為“總開關”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

      (二)立足階層需求,強調針對性

      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共同發(fā)展,社會階層、社會思想觀點更為多樣化、復雜化。當今,中國面臨著團結不同社會階層、共謀中華民族復興的艱巨任務。 中央蘇區(qū)時期,黨同樣處于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 需要整合不同社會階層,團結群眾開展革命。 黨以豐富的教育組織、教育形式有效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為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下良好的先例。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繼續(xù)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立足不同社會階層的需求,根據(jù)不同社會階層的情況,有針對性、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分析階層情況、順應階層需求,是提升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的關鍵。對此,一方面,黨應督促各級黨員干部深入調查階層情況, 了解民情。中央蘇區(qū)時期,毛澤東同志通過對興國、尋烏等多地進行詳細調查, 摸清了當?shù)孛癖姷碾A層分布、受教育程度、經(jīng)濟實力、思想狀況等,針對具體問題開展思想教育、思想動員等工作,例如,毛澤東同志曾詳細調查尋烏不同階層的地主家庭,分析其家庭成員的教育水平,考察其是否贊成舊制度、受新思想影響深淺,這些信息決定了今后對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側重點,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度、靈活度得以提升、使工作落到實處,這些信息的獲取皆離不開細致、 廣泛的調查研究。 新時代,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應做足、做實前期的調查研究, 對教育范圍內的社會階層狀況作初步分析。 在調查內容上, 黨員干部要強化調查力度、拓寬調查廣度,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地域分布、年齡構成和活動喜好等展開靈活調查, 力求調查的全面性。在調查方法上,黨員干部要靈活運用大數(shù)據(jù)的手段, 如通過各大視頻軟件用戶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視頻的點擊率, 分析不同階層的受教育意愿,或者從不同教育載體的使用數(shù)據(jù)上觀察不同階層的受教育偏好等。 前期調查研究工作,是黨對不同社會階層有針對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準備工作。

      另一方面,黨要明確分階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同社會階層由于經(jīng)濟實力、文化水平、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需求度也不同,單一、統(tǒng)一的教育形式、教育內容往往難以使所有階層產生共鳴。 中央蘇區(qū)時期,中國共產黨根據(jù)不同層次分別排班建校, 制定教育計劃,結合干部、兒童與普通群眾的實際情況分類施教。 同樣,新時代下,黨應有意識地做好針對不同階層的教育規(guī)劃。 比如,大學生思維活躍,求新求實,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就要注重說服和引導,而不是壓服和灌輸。然而,對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普通民眾,就要最大程度打破教育的時空限制,靈活運用融媒體、文化活動等形式開展教育,在把握正確方向的前提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對不同階層施行分類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是黨和國家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國民精神的有效舉措。

      (三)著眼時代目標,重視目的性

      不同時代的發(fā)展任務、發(fā)展目標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存在差異。認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目標,是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重要前提。 中央蘇區(qū)時期,黨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村,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從農村社會實際入手,以馬克思主義鼓舞、團結廣大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幫助其認清中國現(xiàn)狀、投入中國革命,進而實現(xiàn)獨立和解放。因此,中國共產黨極為重視向群眾宣傳革命,幫助群眾了解革命的意義, 使其明白黨的初衷,引導其支持黨、參與革命。現(xiàn)代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要強調目標導向, 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這一主要任務,融合個人發(fā)展和社會需要,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時代特征,發(fā)揮時代的感召力。 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國際形勢變幻莫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邁進新時代,這對于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依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新成果,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 如在2020 年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 中國的抗疫成就充分展現(xiàn)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勢。此外,中國在脫貧攻堅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是新時代堅定“四個自信”的實踐底氣。 結合這些廣大人民所知所感的真實案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才能把握時代發(fā)展的脈搏,使教育煥發(fā)強大的沖擊力、感召力,真正入心入情。

      著眼時代目標,重視教育目的性,仍要牢牢把握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 人的全面發(fā)展是現(xiàn)代化的前提和標尺,在新時代,圍繞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這一主要任務,思想政治教育要重點關注人本身的發(fā)展,持之以恒鑄魂育人。 黨在中央蘇區(qū)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將識字掃盲等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從本質上看,這種教育真正提高了人民對社會的認知水平,解放了人的思想, 有利于推動人民自我認識的提升,賦予了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能力,是對人本身的塑造,而不是外力強加的單向灌輸。黨的十八大以來, 立德樹人被確立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放眼長遠,將人的培育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實做牢,開展有內容、有目標、強基固本的鑄魂工作。

      (四)重視勞動實踐,提升教育實效性

      新時代,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充分關注勞動實踐的作用, 提升教育實效。 毛澤東指出:“蘇維埃文化教育的總方針在于什么地方呢? ……在于使教育與勞動聯(lián)系起來。 ”[1](P331)勞動實踐充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從實踐中驗證理論,具備更強的說服力,同時也讓理論回歸實際,關注理論運用,充分發(fā)揮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一方面,黨要強調以勞動實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保?5]通過實踐,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與現(xiàn)實相連接,激發(fā)情感共鳴,彰顯內在價值。 并且,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方法, 也才更加具有歷久彌新的生命力和說服力,引發(fā)廣泛共鳴。對于學校而言,要將勞動實踐、勞動教育納入學生的教育計劃中,打造更多樣、更完善的勞動平臺,使勞動安排充分銜接課本理論,力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系統(tǒng)性。對于社會而言,各類社會團體、組織要積極推廣勞動實踐活動,如植樹活動、各類志愿服務等,鼓勵廣大群眾參與,營造良好勞動氛圍,讓人民群眾在勞動過程中感知勞動價值、感悟奮斗精神。對于家庭而言,要提倡青少年獨立勞動, 家長要積極引導子女參加家務勞動、參與志愿活動,弘揚艱苦奮斗的勞動精神,培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此外,政府應積極引導,提倡學校、社會、家庭三者協(xié)同,做好管理、統(tǒng)籌、協(xié)調工作,促進三位一體教育格局的形成,確保勞動教育環(huán)節(jié)的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

      另一方面,黨要重視以勞動實踐激發(fā)人的精神信念。勞動教育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其符合馬克思主義對人的本質的定義。 人民群眾以勞動創(chuàng)造歷史、推動社會進步,人民對道德的感悟、精神的培養(yǎng)、信仰的來源,本質上都來自勞動。 新時代在黨內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仍需回歸勞動體驗,使廣大黨員、群眾感知勞動對于個人成長的意義。比如志愿勞動能讓踐行者領悟何為德行,艱苦的體力勞動能讓踐行者不斷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培養(yǎng)百折不撓的精神和矢志拼搏的勇氣, 創(chuàng)造性勞動能加深踐行者對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理解, 培育和發(fā)揚創(chuàng)造精神。 勞動實踐是促使教育真正“改變世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關鍵。

      四、結 語

      黨在中央蘇區(qū)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是黨開展教育工作的寶貴經(jīng)驗財富, 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工作方法?!耙允窞殍b,可以知興替?!保?6]在建黨百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xiàn)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yōu)槭裁茨軌虺晒?、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 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 ”[16]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如今,立足風云變幻的新時代, 展望中國美好光明的未來,我們仍需回顧黨走過的路, 總結黨的基本工作經(jīng)驗,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

      猜你喜歡
      中央蘇區(qū)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做好革命老區(qū)中央蘇區(qū)脫貧奔小康工作
      紅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06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純”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新時期學習中央蘇區(qū)精神內涵的啟示
      松原市| 隆子县| 安塞县| 鄂托克旗| 安图县| 监利县| 台山市| 海兴县| 安图县| 民县| 慈利县| 绥棱县| 体育| 华阴市| 仁寿县| 罗平县| 洞口县| 北安市| 吉木萨尔县| 铜川市| 白玉县| 新泰市| 林芝县| 合江县| 东辽县| 靖边县| 淮北市| 阳城县| 定远县| 康乐县| 当阳市| 甘泉县| 凤凰县| 灵台县| 青阳县| 尖扎县| 白山市| 洛南县| 固始县| 工布江达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