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實驗幼兒園
“哇!”正在和孩子們進行繪本閱讀的我被哭聲打斷了,孩子們也紛紛扭頭尋找聲音的來源,原來是吳藝凡在哭。我走過去詢問原因,她抽噎著說:“老師,殷馮帥打我!你看!”說完,她伸出了自己的小手,手背上出現(xiàn)了三條紅色的抓痕,有一條都有點滲血了。我趕緊帶她去找保健醫(yī)生處理了傷口?;貋砗罅私饬耸虑榈慕?jīng)過,原來是殷馮帥看吳藝凡不理他,就用手去抓她。
殷馮帥在班級中屬于比較好動手的孩子,經(jīng)常會把周圍的小朋友弄哭,從而導致了班級中的小朋友都不太愿意和他一起玩。其實像殷馮帥這樣的行為在班級中并不少見,孩子們在小班剛入園的時候,經(jīng)常會聽到“老師,×××打我!”于是我經(jīng)常抽出時間和這些好動手的孩子家長進行交流溝通,我發(fā)現(xiàn)其實有的時候孩子動手并不是他們本性所為。
“嘿嘿!哈哈!”剛入園不久的陳念祖又對著小伙伴揮起了小拳頭,嚇得周圍的小朋友離他遠遠的。我走過去問他在干什么,他仰著小腦袋,很神氣地說:“張老師,你看我?guī)洸粠??奧特曼就是這樣的!”聽到這樣的話我有點哭笑不得,同時也開始深深地擔憂。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喜歡模仿,又不具備健全的是非觀,因此很容易受到不良行為的影響。而動畫片在孩子們尤其是小班孩子的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他們經(jīng)常觀看。然而現(xiàn)在的動畫片日趨商業(yè)化,已脫離了以往的純真,很多都充斥著成人情感、暴力、個人英雄主義等,也正是因為這些動畫片是為迎合觀眾口味而生,所以極受孩子們的喜歡。陳念祖就是這其中的一員,他崇拜奧特曼,喜歡模仿奧特曼,便將其他的小朋友想象成怪獸,奧特曼打怪獸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那怎么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觀念呢?
既然我們不能改變社會現(xiàn)狀,那我們只能將現(xiàn)有資源為我所用,于是我決定帶著孩子一起來看《奧特曼》,將動畫片中的負能量轉換成正能量。當《奧特曼》的音樂響起時,男孩子們興奮極了,他們按捺不住,紛紛模仿起動畫片中的場景,我并沒有急著阻止他們,而是默默地觀察著。在觀看結束后,我用三個問題讓孩子感受“奧特曼”帶來的正能量:“你為什么喜歡奧特曼?”“什么是怪獸?”“你為什么覺得奧特曼厲害?”孩子在和我的討論中明白了,奧特曼打的是會干很多壞事、讓人類受傷的怪獸,而且他的本領在怪獸之上。換位思考:“我們的班級中有像怪獸一樣的小朋友嗎?需要我們像奧特曼一樣‘除惡’嗎?如果遇到了真正的壞人,我們能像奧特曼一樣打敗他們嗎?在得到所有否定答案之后,孩子們意識到自己現(xiàn)在還太小,還不能像奧特曼那樣除惡揚善,對自己的小伙伴揚拳頭更加不是奧特曼的行為。如此一來,我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陳念祖雖然還是會在教室里時不時地揮動小拳頭,但不再對著小朋友了,他現(xiàn)在經(jīng)常說的是:“我要向奧特曼學習,長大了也要打壞人!”
毛曹睿和毛曹智是一對雙胞胎,他們在班級中和小朋友發(fā)生糾紛時總是會揮動小拳頭,甚至有時還會用指甲去抓,周圍的小伙伴都很害怕他們倆。在與其父母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在家的時候,倆兄弟一不聽話,爸爸就會拳腳相向,他們在家時也是天天打架,每天來到幼兒園都會發(fā)現(xiàn)臉上增加了新傷。
環(huán)境因素對兒童的影響是很大的,許多攻擊性行為都是模仿自父母、身邊的親戚朋友。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曾經(jīng)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攻擊是觀察學習的結果。毛曹睿和毛曹智正是受到了其父親的影響,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都喜歡用拳頭來解決問題,從小就埋下了暴力解決一切的種子。如何消除這種負面影響呢?思來想去,我覺得要讓這倆兄弟多接觸一些不同的環(huán)境,感受不同的處理問題的方式。
在幼兒園里,我讓孩子們分享挨打后的感受,一時間孩子們的小臉上布滿了生氣、低落、難過的神情,感同身受之后,孩子們意識到:沒有人喜歡挨打,那也不要讓我的好朋友挨打。而對于倆兄弟我又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兄弟倆犯錯了,我和他們傾心交談,給他們改過的機會,在他們改正之后還利用表揚、獎勵小貼畫的方式肯定他們,讓他們意識到不挨打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他們周圍來打報告的小朋友變少了,他們臉上也不再天天添新傷了。一次,倆兄弟的媽媽來接他們,很欣喜地跟我說:“張老師,我家倆寶現(xiàn)在不像以前那么愛打架了,他爸爸有時候要打他們,他們還對他爸爸嚷:‘我們老師說打人的不是好孩子,你打人就不是好爸爸!’”既然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是負面的,那我們就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砰!嗵!哇!”紅豆坐在地上大聲地哭著,旁邊邵曦哲拽著她的胳膊,邊拉邊說:“你起來吧!不要哭了!”可是紅豆就是不理他。我走過去扶起紅豆,她淚眼蒙地看著我說:“老師,邵曦哲打我,還推我!”“我沒打她,我想讓她跟我玩!”邵曦哲也急急地說著。其實在幼兒園里,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的攻擊行為都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而發(fā)生的。就像邵曦哲這樣,他只是想讓紅豆和他做朋友,可他又不知道怎么說,只好用攻擊的行為來引起紅豆的注意。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學會表達情感的正確方式。
在活動中,我會組織一些游戲活動,并設計一些需要孩子相互合作的簡單環(huán)節(jié),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并邀請幾組合作愉快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合作經(jīng)驗,讓孩子們在看、聽、體驗中感悟如何與小伙伴正確交往。久而久之,他們相處得越來越融洽。
“老師,趙元俊打人!”徐子杭一邊拽著我一邊喊。只見趙元俊皺著眉頭,坐在卜宇航的身上一拳一拳地打著。我趕緊拉開他,問他為什么打小朋友,他把頭扭到一邊不吭聲。我想起他早上來園時心情就不愉快,于是問他是不是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他哼了一聲,氣呼呼地說:“誰讓他煩我的!”每個人都會產(chǎn)生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這些負面情緒,孩子亦然。當我們成人產(chǎn)生負面情緒時,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時時處在爆發(fā)的邊緣,成為攻擊性行為的導火索,一旦形成了攻擊性行為,就會帶給孩子不良的影響,甚至會讓孩子有樣學樣。所以家長首先要先學會正確地宣泄負面情感,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
在班級中,我會想辦法讓孩子適時地釋放不良情緒。如晨間鍛煉的時候,我會讓孩子們一邊做動作一邊大聲地喊出來,天氣涼爽的時候會帶著班上的孩子們圍著操場跑上幾圈,每天我還會帶著他們站在幼兒園的小土丘上高聲唱歌或是大聲喊一喊,每次做完這些孩子們都會哈哈大笑。我問他們:“你們開心嗎?”“開心!”孩子們眉開眼笑地回答。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帶著這樣的好心情參加各種活動。
“張老師,張老師,快救救我!”聽到呼救聲我心里一緊,只見湯舒雯快步向我跑來,后面緊跟著殷馮帥。湯舒雯跑到我面前時,張開雙臂摟住我的腰,小臉埋進我的懷里,怎么也不肯出來。我著急地問:“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嗎?”這時,她才抬起頭看著我,一邊揉著自己的臉一邊說:“殷馮帥這樣揉我的臉,我不讓他揉他就打我。”殷馮帥聽見她的話不愿意了:“我是喜歡她??!”“我不要你喜歡!”說完,湯舒雯又把臉藏進了我的懷里。放學的時候,我和殷馮帥奶奶進行了交流,他奶奶生氣地說:“都是跟他爸媽學習的,他們就是這樣對他的!”現(xiàn)在的家長大多是90 后,都很年輕,很多時候他們表達情感的方式很另類,給孩子提供了錯誤的示范,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就會理所當然地接受。
平時,我會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與他們交流,還會不定期地舉行小型家長會,有特殊情況的家庭還會登門家訪,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家長達成教育共識,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示范。此外我還在班級中準備了情感類的繪本圖書、視頻影像資料,孩子們邊觀看邊討論,讓他們在交流中尋找正確的行為方式。
晨間游戲時,田睿昊來得比較晚,他走進教室看到小朋友們正在玩桌面玩具,于是他還沒坐到小椅子上就和旁邊的雪碧搶起了玩具,雪碧不愿意給他,他使勁一拽,從雪碧手上搶過玩具后還用力地在他頭上敲了兩下,敲得雪碧哇哇大哭。
田睿昊在家時因為是獨生子女,個成人圍著他一個人轉,家人對他一直采取放縱、溺愛的教育方式,他無論提出什么要求都要家人必須滿足,稍不滿足就哭鬧耍賴甚至對家人動手,直至愿望達成。這些導致了他小霸王的性格。
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家長的配合是至關重要的,于是我們除了對孩子加強相關方面的教育以外,還需要經(jīng)常進行家訪。我收集了孩子平時的一些行為,以案例的形式與家長進行分析探討,使家長認識到對孩子放任自流的危害性。同時,我還與家長達成共識,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雙管齊下,不讓孩子存有任何依賴與僥幸心理。
攻擊性行為是小班幼兒常見的行為表現(xiàn),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觀察孩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尋找到最有效的教育方式,適時、適度、適量地進行干預,促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