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蘇軾蘇轍詩歌中的兄弟情誼

      2022-03-18 03:30:20張力丹
      關(guān)鍵詞:蘇轍情誼兄弟

      張力丹

      (汕頭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廣東 汕頭 515041)

      蘇軾、蘇轍之間的兄弟情誼歷來為后人所稱道?!端问贰ぬK轍傳》云:“轍與兄進(jìn)退出處,無不相同?;茧y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盵1]10837縱觀他們的詩歌,這種“近古罕見”的兄弟情誼具有豐富內(nèi)涵,手足親情是籠罩二人書寫兄弟情誼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在此基礎(chǔ)上,生發(fā)出不同層面的內(nèi)涵。

      一、情感上:手足之愛

      血濃于水的人倫親情是蘇軾、蘇轍兄弟情感的基調(diào),人倫情感令蘇軾、蘇轍書寫兄弟情誼的詩歌呈現(xiàn)出獨特的溫情。他們常在詩歌中互相稱呼小名,或戲稱對方以作調(diào)侃,獨特的私人化稱呼使得二人詩歌所寄寓的兄弟情誼生動真摯。

      元豐元年(1078),蘇軾在徐州任知州,蘇轍在南都簽判任,友人王定國回南都,主動幫蘇軾帶家書給在南都的蘇轍。蘇軾作:“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無人霜月寒。淚盡粉箋書不得,憑君送與卯君看?!盵2]2632蘇轍生于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這一年是己卯年,故他的小名為“卯君”。仕宦漂泊,兄弟二人天各一方,欲作家書,千萬種滋味涌上心頭,與友人分別的愁緒和與兄弟相隔的遺憾交織其中,最后落筆至“卯君”,血濃于水的親情依托于這一稱呼,思念之情呈現(xiàn)得更加真摯深刻。

      元祐年間(1086—1094),蘇軾與蘇轍同在京師為官。蘇軾早歸,蘇轍政務(wù)繁忙遲遲不回,蘇軾賦詩道:“急景歸來早,窮陰晚不開。傾杯不能飲,留待卯君來?!盵2]2622早早歸來坐在桌邊等待弟弟,蘇軾盼弟心情不能說不急切,急切中他又親昵地稱呼蘇轍的小名“卯君”,等待的怨尤也化成對弟弟的關(guān)切、愛護(hù),不希望蘇轍為政務(wù)所累。

      蘇轍在其詩歌中也毫不羞于表達(dá)與蘇軾的親昵。元祐四年(1089),蘇轍奉命出使契丹,為遼主慶賀生日。在遼境他寄詩與兄:“誰將家集過幽都,胡人逢見問大蘇。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盵3]398蘇軾才氣遠(yuǎn)播遼地,以至于蘇轍每每遇到胡人都有人問候兄長,戲稱蘇軾為“大蘇”,其自豪與得意之情呼之欲出。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睆亩K入仕分別開始,兩人就佳節(jié)盼望團(tuán)聚,書寫離別之苦的主題曾多次出現(xiàn)。嘉祐六年(1061)除夕,這是蘇軾、蘇轍分別后的第一個新年,蘇軾在鳳翔府簽判任,蘇轍在京侍父,蘇轍想念獨在異鄉(xiāng)過節(jié)的蘇軾,作:“有懷岐山下,展轉(zhuǎn)不能釋。”岐山在鳳翔府境內(nèi),指代遠(yuǎn)在鳳翔的蘇軾,“展轉(zhuǎn)”二字寫出蘇轍思念在外漂泊的蘇軾的憂思之情?!芭汲梢怀瘶s,遂使千里隔。何年相會歡,逢節(jié)勿輕擲?”[3]15詩末點明授官致使兄弟分離,并表達(dá)期盼團(tuán)圓的愿望。蘇軾收到來信,和詩以回:“強(qiáng)歡雖有酒,冷酌不成席?!盵2]119寂寥孤寂的情態(tài)躍然紙上,“詩來苦相寬,子意遠(yuǎn)可射。依依見其面,疑子在咫尺。”[2]119見字如面,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中秋佳節(jié),月圓人聚,在二蘇詩歌中,中秋是特殊的,它見證了兄弟的相聚別離,二人在詩歌中不斷借其抒發(fā)著陰晴圓缺、悲歡離合的喟嘆。元豐元年(1078)中秋,蘇軾在徐州,蘇轍在南都,相隔兩地,二人不約而同對月懷人,蘇軾作:“六年逢此月,五年照離別?!碧K軾自注:“中秋有月凡六年矣,惟去歲與子由會于此?!盵2]861懷念去年中秋在徐州相聚之時,詩末他釋然喟嘆:“明月不解老,良辰難合并?;仡欁先耍凵⑷缌髌?。嘗聞此宵月,萬里同陰晴?!盵2]861蘇轍亦云:“城頭見月應(yīng)更好,河流深處今生草。子孫幸免魚鱉食,歌舞聊寬使君老。南都從事老更貧,羞見青天月照人。飛鶴投籠不能出,曾是彭城坐中客?!盵3]183詩中大篇幅的回憶去年在徐州與蘇軾共游的情形,末尾與兄長傾訴自己在南都的極度貧困,襯托出在徐州兄弟團(tuán)聚的美好。蘇軾收到蘇轍詩后,和詩:“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盵2]863由眼前陰晴圓缺的明月聯(lián)系到人事變遷,安慰蘇轍不要介懷眼前困窘,明朝日出不過是大夢一場。

      元豐三年(1080)中秋,蘇轍在筠州,作詩思念蘇軾:“十年秋月照相思,相從只有彭門夜。露侵笳鼓思城闕,寒迫魚龍舞譚下。厭厭夜飲歡自足,落落襟懷向人瀉。”[3]232蘇軾、蘇轍反復(fù)回憶在徐州相聚的美好,其情誼之深厚、相思之難解可想而知。此時距二人陳州相會已歷十年,歷經(jīng)“烏臺詩案”的波折,這種回憶背后蘊(yùn)藏時過境遷的無限感慨,兄弟兩隔,不免帶有幾分憤懣不平。

      蘇轍自嘆“手足之愛,平生一人”[3]1388,手足親情貫穿于蘇軾、蘇轍兄弟聚散離別的一生。不論是對彼此的親近稱謂,還是在節(jié)日對彼此的思念,均由真摯親密的兄弟情誼生發(fā)而出,這些人之常情在蘇軾、蘇轍的詩歌中被反復(fù)書寫,令其兄弟情誼的表達(dá)自然生動,呈現(xiàn)出動人心弦的人倫親情。

      二、學(xué)習(xí)上:師友實兼

      盡管后世文壇常以蘇軾為有宋一流文人,但對于蘇軾而言,他真誠地認(rèn)為弟弟蘇轍的詩文勝過自己,“子由詩過吾遠(yuǎn)甚”。他曾說蘇轍像父親蘇洵:“念子似先君,木訥剛且靜。寡詞真吉人,介石乃機(jī)警。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盵2]278蘇轍這種內(nèi)斂寡言而思維活躍的個性,是蘇軾欣賞且自嘆弗如的,因而他對蘇轍的欽佩也不難理解。他夸贊蘇轍:“我少知子由,天資和而清。好學(xué)老益堅,表里漸融明。豈獨為吾弟,要是賢友生。不見六七年,微言誰與賡。??痔孤市?,放縱不自程?!盵2]757蘇軾真誠夸贊蘇轍的心性和學(xué)問,與弟弟分別的日子不知向誰傾訴,常擔(dān)心沒有像蘇轍這樣能夠鞭策督促自己的人。

      蘇轍和蘇軾一同進(jìn)學(xué),自小就向兄長學(xué)習(xí)。他在后來回憶道:“轍幼學(xué)于兄,師友實兼。志氣雖同,以不逮慚?!盵3]1385在蘇轍的詩歌中,他對兄長的敬仰表達(dá)得直接熱烈,常言自己不如兄長:“少年喜為文,兄弟俱有名。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篇章散人間,墜地皆瓊英?!盵3]1491他以河渭與江漢清濁各異來比喻自己與蘇軾的差距:“袞袞河渭濁,皎皎江漢清。源流既自異,美惡終未明。嗟我頑鈍質(zhì),乃與公并生?!盵3]160極言蘇軾的美好品質(zhì):“憶公年少時,濯濯吐新萌。堅姿映松柏,填節(jié)凌榛荊。學(xué)成志益厲,秋霜落春榮。澹然養(yǎng)浩氣,脫屣遺齊卿。百煉竟不變,三折終未鳴?!盵3]160夸獎蘇軾的才華鶴立雞群,少有人能敵:“君才最高峙,鶴行雞群中。我雖非君對,顧以兄弟同?!盵3]275

      兄弟二人時?;ハ嗝銊?,交流讀書心得。仕宦奔波,即使分隔兩地,蘇軾、蘇轍也不吝筆墨傳達(dá)自己的心得。嘉祐八年(1063),蘇軾在鳳翔任上,讀《道藏》寄詩與蘇轍:“嗟予亦何幸,偶此琳宮居。宮中復(fù)何有,戢戢千函書……乘閑竊掀攪,涉獵豈暇徐?!盵2]181此地典藏眾多,蘇軾選擇涉獵的讀書方法與蘇轍分享。蘇轍回詩:“道書世多有,吾讀老與莊。老莊已云多,何況其駢傍。所讀嗟甚少,所得半已強(qiáng)。有言至無言,既得旋自忘?!盵3]44道教書籍雖多,但老莊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擇優(yōu)細(xì)致品讀,所得就已經(jīng)非常多了,與蘇軾不同,蘇轍選擇精讀的方法。

      蘇轍在詩中還多次言及蘇軾對其治學(xué)體悟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熙寧十年(1077),蘇軾與蘇轍相聚于徐州,別后蘇轍云:“別離長塵垢,歲月何崢嶸。彭門偶會合,白發(fā)互相驚。受教恐不足,吐論那復(fù)爭。疾雷發(fā)聾聵,清月照昏盲?!盵3]160將蘇軾的學(xué)問才華比作驚雷和明月,向兄長請教尚嫌不足,更遑論與其爭辯,與蘇軾相處受益良多,以至于分別后覺得自己退步。元豐七年(1084),蘇軾自筠州與蘇轍相別,赴汝州任,蘇轍在別后感嘆:“心開忽自得,語異竟非背。一尊談人間,萬事寂寥外。欲同千里行,奈此一官礙。”[3]304與蘇軾探討學(xué)問令蘇轍催生感悟、忘卻外物,二人對于世事看法雖殊但心意相通。

      發(fā)自內(nèi)心欽佩對方,謙虛地向彼此學(xué)習(xí),互相交流心得,蘇軾、蘇轍在詩歌酬唱中溝通交流,賦予其兄弟情誼在學(xué)習(xí)層面豐富的內(nèi)涵。

      三、仕途中:患難相恤

      蘇軾、蘇轍入仕后,時常是聚少離多,相聚機(jī)會很少,二人因此分外珍惜相聚之時,幾乎每次相會都會用詩歌記錄,離別亦萬分不舍。熙寧四年(1071),蘇軾移任杭州,路上特地取道陳州探望時在陳州任學(xué)官的蘇轍。闊別十年后相聚近兩月,分別時蘇轍一路相送至兩百公里外的潁州。蘇軾抒發(fā)惜別之情:“近別不改容,遠(yuǎn)別涕沾胸。咫尺不相見,實與千里同?!盵2]278蘇轍亦云:“托身游宦鄉(xiāng),終老羨箕潁。隱居亦何樂,親愛形隨影。”[3]70不僅希望相聚,還要如影隨形般不離左右,手足之情抒發(fā)得細(xì)膩入微。

      熙寧十年(1077),蘇軾、蘇轍相會于徐州,分別時宿于逍遙堂。蘇轍作:“秋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臥北窗呼不起,風(fēng)吹松竹雨凄凄?!盵3]158蘇轍以晉代山簡作比蘇軾,遙想別后蘇軾的情態(tài),窗外風(fēng)雨凄凄,門內(nèi)醉臥不醒,突出離別后的凄清苦悶,感傷色彩濃重。蘇軾被這種離別之苦感染,言曰“讀之殆不可為懷”,亦和詩兩首:“別期漸近不堪聞,風(fēng)雨蕭蕭已斷魂?!盵2]746先言難舍之情,而后筆鋒轉(zhuǎn)過,寬慰蘇轍說:“但令朱雀長金花,此別還同一轉(zhuǎn)車。五百年間誰復(fù)在?會看銅狄兩咨嗟?!盵2]747眼前的分別固然令人難過,但人生變幻,萬物輪轉(zhuǎn),此刻的分別也是短暫的,不值得惋惜留戀。不留戀并非二人兄弟情誼不深厚,而是這種手足之情過于深重,只能以內(nèi)心的開脫聊以自慰。

      相聚很難,遠(yuǎn)隔山水,二人仍互相勉勵警策,為對方行事提出自己的建議,適時提醒。熙寧四年(1071),蘇軾因上書論新法不便激怒王安石,王安石使御史謝景溫論奏其過,蘇軾遂自請外任,通判杭州。蘇軾初到杭州即寄詩與蘇轍,訴說新法事煩,自己才力不勝,頗有幾分怨尤。蘇轍和詩:“吏治區(qū)區(qū)豈不任,吳中已自富才能。還應(yīng)占位書名姓,學(xué)取藍(lán)田崔縣丞?!盵3]81寬慰蘇軾,建議兄長應(yīng)像崔立之那樣行無為之事。

      元祐四年(1089),蘇轍出使遼境,蘇軾特地叮囑弟弟:“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yuǎn)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fēng)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yīng)夢武林春。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盵2]1647蘇軾以“鳳麟”喻蘇轍,叮囑其不辱使命,展現(xiàn)大國風(fēng)范,結(jié)尾告誡弟弟決不可追求盛名,須小心謹(jǐn)慎,安全而歸。蘇軾兄弟才華和聲望舉世皆聞。當(dāng)時,遼國常??垩核纬钩迹K軾的擔(dān)憂不難理解。殷切囑托,聲聲告誡,兄弟二人并未同行,卻始終為彼此擔(dān)憂,其情誼之深厚可見一斑。

      生死存亡之時,他們更是互相分擔(dān),共同進(jìn)退。元豐二年(1079)八月,“烏臺詩案”爆發(fā),蘇軾被捕入獄,恐將喪命于此,作詩與蘇轍:“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盵2]998想到自己死后家眷都要托付給蘇轍,拖累弟弟,萬分愧疚。實際上蘇軾在湖州被捕時,蘇轍已然不顧自身貧苦,將其家眷接至自己身邊一同生活。不僅如此,蘇轍還上書神宗為蘇軾求情,希望用自己的官職以贖兄長安全:“臣早失怙恃,唯兄軾一人,相須為命”,“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得免下獄死為幸”。[3]777十二月,蘇軾被貶檢校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tuán)練副使,本州安置,蘇轍受牽連被貶監(jiān)筠州鹽酒稅。蘇軾后來詩云“堪笑睢陽老從事,為余投檄向江西”[2]1006,亦提及此事。

      元豐三年(1080)正月,蘇軾出獄,赴黃州途中路過陳州,蘇轍特地從南都來作別蘇軾。蘇軾作詩云:“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奔馳二百里,徑來寬我憂。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盵2]1018蘇轍遠(yuǎn)奔兩百里探望蘇軾,牽連弟弟被貶的愧疚,與此時的感動兩相交織,令蘇軾感慨萬分,淚流不盡。而后云:“別來未一年,落盡驕氣浮。嗟我晚聞道,款啟如孫休……平時種種心,次第去莫留。但余無所還,永與夫子游?!盵2]1019蘇軾深知自己性格放縱,因言獲罪,應(yīng)當(dāng)學(xué)習(xí)蘇轍的為人處世,在詩中以“夫子”稱呼弟弟。王文誥評曰“別后之我,亦以寬子由也。通篇悉出兄弟至情,移作他人兄弟不得”[2]1019,實為一語中的。

      在顛沛不由人的仕宦生涯中,蘇軾、蘇轍經(jīng)歷著空間意義上的數(shù)次離別,內(nèi)心卻始終相守。二人患難相恤,互相陪伴,共同進(jìn)退,得以凝結(jié)誠摯的兄弟情誼。

      四、理想上:志氣相同

      蘇軾和蘇轍擁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二人詩歌中反復(fù)出現(xiàn)“對床夜雨”之約。蘇轍在詩作中記錄約定的緣起:“轍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既仕,將宦游四方,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fēng)雨夜,復(fù)此對床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留詩為別曰:‘夜雨何時聽蕭瑟?’”[3]158這一約定遂成為貫穿蘇軾、蘇轍書寫兄弟情誼詩歌的一條主線。

      嘉祐六年(1061),蘇軾被授鳳翔府簽判,蘇轍留京照顧父親蘇洵,兄弟面臨人生中第一次分別,蘇轍一路相送至鄭州。蘇軾作詩紀(jì)念:“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盵2]95蘇軾自注道:“嘗有夜雨對床之言,故云爾。”年輕的蘇軾、蘇轍,在離別之際深感歲月的無常,提醒彼此不要留戀官場,比起兄弟相守的快然逍遙,高官利祿不值一提。

      這種對于官場名利的超然,隨著“對床夜雨”約定在二人詩歌中反復(fù)出現(xiàn),逐漸加強(qiáng)。元豐二年(1079),蘇軾被捕后,以為將喪命于獄中,愴然與蘇轍訣別:“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jié)來生未了因?!盵2]998蘇軾遙想到死后徒留弟弟面對孤床夜雨的情形,約定來世再與蘇轍做兄弟,了結(jié)今生未完之愿。生死關(guān)頭提及“夜雨對床”之約,可見其在蘇軾、蘇轍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其所寄寓的兄弟情感之深刻,超越生死與時空,具有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

      元祐元年(1086),幼帝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輔政,起用司馬光主持朝政,“舊黨”被重新啟用。蘇軾被授朝奉郎除禮部郎中,蘇轍被授錄議郎除秘書省校書郎,而二人在經(jīng)歷“烏臺詩案”之后,愈發(fā)感到身處政治潮頭的身不由己、步履維艱。蘇轍作詩與兄再提舊約:“射策當(dāng)年偶一時,對床夜雨失前期。廬間還往無多地,夢里追尋亦自疑?!盵3]342他想要歸去的故鄉(xiāng),無人打理,破敗不堪,歸思難寄,實現(xiàn)約定好似遙不可及。身居高位仍念“對床夜雨”之約,暗含蘇轍晚年陷入政權(quán)紛爭漩渦后對官場的厭倦心理。對于他和蘇軾來說,眼前名利如云煙般變幻莫測、轉(zhuǎn)瞬易逝,兄弟一同歸去方為最終的追求。

      元祐八年(1093)九月,蘇軾出任定州,在京師與蘇轍分別,臨別前夜宿于蘇轍處,記詩云:“對床定悠悠,夜雨空蕭瑟。起折梧桐枝,贈汝千里行。重來知健否,莫忘此時情?!盵2]1991不久高后病逝,蘇軾自知政局動蕩,回想三年間三次與弟弟分別,心生悲涼。相聚短暫,歸期難定,約定難赴,手足情深,只能置之內(nèi)心,珍之重之。

      紹圣四年(1097),兄弟倆在滕州度過了人生最后一段朝夕相處的時光。蘇軾賦詩云:“蕭然兩別駕,各攜一稚子。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相逢山谷間,一月同臥起?!盵2]2245蘇轍亦次韻唱和:“今年各南遷,百事付諸子。誰言瘴霧中,乃有相逢喜。連床聞動息,一夜再三起?!盵3]1130暮年數(shù)次被貶,奔波中兄弟倆又一次踐行著“對床夜雨”之約。

      蘇軾個性瀟灑放達(dá),鋒芒畢露,蘇轍思想活躍但內(nèi)斂寡言,二人行事風(fēng)格各異,為文風(fēng)格亦頗不同,但從貫穿二人詩歌的“對床夜雨”之約看來,二人擁有著共同的志向和人生理想,他們在詩歌中反復(fù)提醒彼此——切勿留戀渾濁的官場,兄弟二人歸隱相伴即是世間勝事。

      四、結(jié)語

      蘇軾、蘇轍詩歌中所書寫的兄弟情誼,超越了天生的血緣親情,生發(fā)出不同層面的豐富內(nèi)涵。學(xué)習(xí)上,二人確如蘇轍所云“師友實兼”,互相欽佩,彼此鼓勵;仕途中,二人誠心地為彼此考慮,互相陪伴,共同進(jìn)退;在理想上,他們更是擁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其豐富情感意蘊(yùn)立足于他們深厚的兄弟情誼,使二人書寫兄弟情誼的詩歌具有動人心弦的情感力量,增添了詩歌的藝術(shù)魅力。

      猜你喜歡
      蘇轍情誼兄弟
      因不寬容而給自己砌了一堵墻
      因不寬容而給自己砌了一堵墻
      濃濃的鄉(xiāng)村年味 深深的少年情誼
      兒童時代(2022年1期)2022-04-19 12:42:02
      孟子何以行此:蘇轍之問與宋代治道之爭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6:20
      林宣佑:見證跨越海洋的中韓情誼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6
      感受書中真摯的情誼
      中華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34
      淺談蘇轍的詩歌創(chuàng)作特點
      山西青年(2017年22期)2017-01-29 22:56:22
      跟你做兄弟是會上癮的
      落難兩兄弟
      歲月如酒,情誼如酒
      小說月刊(2015年2期)2015-04-23 08:49:52
      黑水县| 河津市| 东安县| 潮州市| 韩城市| 上高县| 和平区| 汉川市| 利辛县| 江口县| 南通市| 贵阳市| 河北区| 黄骅市| 福州市| 晴隆县| 海伦市| 德安县| 万盛区| 卫辉市| 白银市| 子长县| 扎赉特旗| 文昌市| 花莲市| 游戏| 迁西县| 苍山县| 贞丰县| 江西省| 宁都县| 常山县| 胶州市| 江源县| 浙江省| 和顺县| 陕西省| 巴塘县| 遵义市| 昆山市|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