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杰,陳 曦
(1.大連海洋大學 學生工作處,遼寧 大連 116023;2.大連海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池田大作作為日本著名的宗教思想家、國際創(chuàng)價學會會長,其思想囊括各個領域。他尤其重視生命,在著作中多次提到“21世紀將是生命的世紀”。他積極倡導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尊嚴。對于池田大作“生命的尊嚴”思想,學者多有論述。王偉英將其作為人學思想的一部分,指出:“關于生命的學說是他人學思想中的重中之重,核心之核心,是怎樣強調都毫不過分的基本主題。”[1]日本創(chuàng)價學會文學部石神豐認為,池田大作的倫理思想是建立在生命論的基礎上的,而這種生命論的核心是生命的尊嚴[2]。原深圳大學校長蔡德林認為,從佛法角度宣揚人道主義的“眾生平等”觀與池田大作“生命的尊嚴”思想是基本相通的。[3]那么,“生命的尊嚴”思想的具體內涵何在?如何才能維護生命的尊嚴?圍繞這些問題,本文對池田大作“生命的尊嚴”思想進行闡述。
池田大作認為把生命視為一種尊嚴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正如他自己在回憶與湯恩比博士對談時所說:“湯恩比博士和我懷著強烈的共同的感受和祈愿,一致確認當務之急是讓全人類都懂得把生命看成是無比尊嚴的思想?!蓖鮽ビ⒊靥锎笞鳌吧淖饑馈彼枷敫爬椋阂磺卸际巧?;一切生命都是有尊嚴的;一切生命的尊嚴都是至高無上、不可替代的。在此基礎上,池田大作“生命的尊嚴”思想首先承認人的生命的存在,從而將其它生物的生命同等看待,指出生命的尊嚴是至高無上的。
人是一種社會的存在。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即人作為一個個體存在于社會當中難免要處理各種各樣的關系,是一種社會的存在物。池田大作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論點,即不僅要把人當作一種社會的存在,更要將其視為一種生命的存在。他認為,人作為一種社會存在,常常會帶有強烈的國家和民族意識。這種強烈的國家意識與民族意識對人類發(fā)展的巨大作用,在小范圍內促進了以國家和民族為單位的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發(fā)展。但是,正如池田大作所說,它忽略了全局性。池田大作多次強調,要成為“世界的公民”,要成為“國際人”,要從“小我”轉變成“大我”。這種全局性思考的前提是將人視為一種生命的存在,因為生命具有超越民族與國界性?!拔覀冋f人是生命的存在,乃是超越任何社會、國家和民族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的事實?!盵3]只有將人視為生命的存在,才能拋開國界與民族,站在同樣身為人類的立場同他人用心交流??傊?,承認生命的尊嚴,肯定人是一種生命的存在意義重大。
在池田大作看來,不僅人是一種生命的存在,具有生命的尊嚴,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具有生命,其生命的尊嚴都應被尊重。破壞大自然,就等于損壞人類自身的生命尊嚴。因此,要保護大自然,就應該將其同樣視為一種有尊嚴的存在。池田大作的這一思想與其作為一名佛教的忠實信徒且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是分不開的。佛教主張“萬物皆生命”,“一切皆具佛性”,以愛與慈悲為前提,提倡“眾生平等”。池田進一步用佛法中的“依正不二”論論證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在佛法中,“正”即“正報”,指生命主體;“依”即“依報”,指其生存的環(huán)境。如果“正報”指人,“依報”則指生態(tài)環(huán)境?!耙勒欢保粗溉艘c自然和諧相處、合二為一。
池田大作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對中國的文化具有敬仰之情。將自然萬物視為尊嚴的存在的思想,充分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國國學大師季羨林認為,“天”即指大自然,“天人合一”指人與自然的和諧。池田大作在與季羨林及其弟子蔣忠新談話時對此看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將中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與佛法中的“依正不二”思想聯(lián)系起來,指出中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與佛法中的“依正不二”是相通的。
基于佛教思想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認知,池田大作提倡人類與自然建立一種和諧共生的狀態(tài)。他從大自然具有生命尊嚴的觀點出發(fā),呼吁人類不能對其加以破壞。他指出:“自然之被破壞與被損害,若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意味著人類衰退與滅亡的危險。反之,只有保護、增進大自然的豐富的韻律,才是人類走向永久繁榮最主要的關鍵?!盵4]48
一切生命的尊嚴是至高無上的,其原因首先在于生命是至高無上的。池田大作多次強調生命的寶貴,他在與青年人的談話中指出:“沒有比生命更珍貴的寶藏,大家都擁有這個寶藏,因此每個人都是無可取代的珍貴的存在?!盵5]116在《我的人學》一書中,他說道:“世上沒有比生命更為不可思議的,最崇高、最尊貴的財寶,除生命外,別無他物?!盵6]257生命之所以寶貴,還在于生命是文明的重要因素。他指出,“我認為未來的21世紀將是給生命這一事物的本源帶來光明的世紀。不,我相信必須是這樣的世紀。因為只有這樣,文明才能在真正的意義上從工業(yè)技術的文明發(fā)展為人道的文明。”[7]3他認為,與被稱為“戰(zhàn)爭的世紀”的20世紀相比,21世紀將是“生命的世紀”,即不僅要在經濟、政治、文化上有所發(fā)展,更為重要的是要使大自然中的生命得到尊重。
生命是尊貴的,是至高無上的,且任何生命都具有尊嚴,因此生命的尊嚴也是至高無上的。池田大作指出:“生命的尊嚴是普遍的絕對的準則”,“生命的尊嚴是沒有等價物的,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生命的尊嚴正是超越等價物的一切事物的基點。”[7]313-314人類從事各項活動皆應以維護生命的尊嚴為重,任何違背生命尊嚴的活動都是不被允許的。
生命尊嚴是寶貴的,是至高無上的,然而也正在經受各個方面的威脅。
池田大作沒有參加過戰(zhàn)爭,但親眼目睹過戰(zhàn)爭的慘痛后果,且他的哥哥在戰(zhàn)爭中犧牲,更增加了他對戰(zhàn)爭的憎恨。他在評價《新·平家物語》一書時談到對戰(zhàn)爭的感悟:“我十七歲時,戰(zhàn)爭結束,東京化為焦土,我的家鄉(xiāng)也遭遇了戰(zhàn)火,失去了我親愛的兄長,在幾乎是一片焦土的街道上,秋色已濃,隨后冬天降臨。這是一個對于遭受戰(zhàn)火無家可歸的人極其難挨的漫長的嚴冬。”[8]173這段刻骨銘心的經歷無疑對池田大作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他“下決心與戰(zhàn)爭這個‘人間惡’進行斗爭,將自己的一生按自己的意愿支配下去”。
在池田大作看來,戰(zhàn)爭的惡首先在于它對生命的踐踏,尤其是自核武器發(fā)明以來,殺傷力更是巨大的?!半S著武器殺傷力的增大,近代戰(zhàn)爭的歷史不斷追求盡量多殺人的效率?!薄霸诤藨?zhàn)略爭論中所使用的‘百萬人口死亡’(能殺傷百萬人的核物質的量的單位)等詞語,如實地顯示出了蔑視人類、荒廢生命感覺這一點”[7]66。對生命的威脅即是對生命尊嚴的蔑視?;诖?,池田大作在多次演講中極力倡導消滅戰(zhàn)爭,廢除核武器,減少軍費開支,確保人類的和平。
池田大作還認為戰(zhàn)爭是對人類生命尊嚴的扭曲?!皯?zhàn)爭的本性使個人服從于代表國家的集團的目的,以即使犧牲生命,財產也在所不惜這一心理狀態(tài)為支柱。所以具有尊嚴的是國家集團,個人尊嚴則被忽視,盡管是一時性的?!盵7]67池田大作認為個人尊嚴得以保證的狀態(tài),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努力,而屈服于國家命令的戰(zhàn)爭往往會忽視個人的生命尊嚴。
池田大作認為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生命的尊嚴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威脅。
首先是遺傳因子生物學的威脅。運用這一技術,人類可以進行遺傳因子的改換、生物的無性繁殖等。池田大作并不否認這項技術的重要價值:“這種研究有可能在生物學和醫(yī)學上做出重大的貢獻?!薄叭魏稳硕枷M麘?zhàn)勝疾病,有不孕病的人都希望能生孩子。為了滿足人的這些樸素的愿望,這一科學當然是有意義的?!盵9]197但是,他更加擔憂這一技術對生命尊嚴的忽視:“它會在人的尊嚴這一基本的部分插進刀子,包含著從根本上動搖人類社會存在基礎的基本因素?!薄斑@種方法論本身也蘊含著威脅人的尊嚴的危險性。因而,可以預計,如果走錯一步,就會產生人類過去從未經歷過的事態(tài)?!盵9]197池田在與保林的對話中更加詳細地論述了遺傳工程的危害:“遺傳工程對環(huán)境的主要威脅是有害微生物的問題”;“另一麻煩是培植前所未聞的生命形式是否會影響生態(tài)的問題”;“此外,一旦生物遺傳技術被應用到醫(yī)學上,那就一定會引出倫理問題?!盵10]
其次是計算機技術的威脅。池田大作肯定計算機技術的價值意義,肯定計算機確實在某一方面具有任何聰明的人腦都難以企及的優(yōu)點。但他同時指出:“當計算機的功能滲透到人的個人生活中去的時候,人的價值便變成數值化,得以承認的人性的基礎,定將被這個社會奪。這就成了所謂的‘計算機公害’,它將使人失去人所具有的生命。”[6]204
人在無意識中為欲望所支配是對生命尊嚴的威脅,這種欲望包括自己的欲望和他人的欲望。池田大作并不禁止人有欲望,指出:“生命不應當否定欲望。生活在現實中的人,不管怎樣排除利己的欲望和丑惡的沖動,堅持善行,但這種欲望和沖動是生命本身中本來具有的,否定它就等于否定生命本身?!盵9]62“不要因利己的欲望而被生命中的魔性牽頭鼻子走?!盵7]256可見,池田大作認為人們不要受這種丑惡的欲望支配,還要注意不要被他人的欲望支配,要“忠于自己”,即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憑著自己的意志和意愿去做,從而享受那份滿足感。
在池田大作看來,大自然中的草木皆具生命,皆具有生命的尊嚴,但生命的尊嚴受到了各個方面的威脅。要解決這一問題,池田大作認為要使人們進行精神層面的提升,即需要進行人間革命。那么,什么是人間革命呢?在與青年人的對話中,池田大作指出人間革命不是什么特別的東西。他舉了一個例子:一位本來并不用功、只知道終日玩耍的少年,一旦下定決心要為了將來而用功,對這位少年來講就是在進行人間革命。池田大作說的人間革命簡單來講就是進行心靈的變革,促進內心的升華。池田大作認為自然遭到破壞、人們對科學技術不加限制的應用等現象的發(fā)生原因在于“對人所具有的另一面——精神與心靈的輕視”[9]198,這種對精神與心靈的輕視是無法阻止科學的冒進的。因此,他指出:“隨著技術的高度發(fā)展,不斷提高人的精神力量,才是至關重要的?!薄八^技術高度發(fā)展的時代,說到底就是——最需要人從根本上領悟到‘生命的尊嚴性’,提高人自身力量的時代吧?!盵6]206
池田大作認為21世紀是需要進行人間革命的世紀,因為隨著物質的極大豐富,社會地位、名譽、財富都不會使人們獲得滿足,唯一能使人們獲得滿足的是內心的開拓,是打開自我心中的“宮殿”,亦即不斷地進行人間革命,才能真正地實現人生的價值。正如池田大作本人所說,“跨入21世紀,我們應該從更廣闊的范疇,將人內在的生命‘開拓’及‘發(fā)展’作為課題?!盵11]
那么,人的心靈需要進行哪些變革呢?在池田大作看來,首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感謝自然。我們的一切其實都是向大自然索取的,要視地球如母親一樣,不能破壞。要感恩老師。池田大作對戶田城圣先生有特殊的崇愛之情,幾乎在其每一部著作中都尊敬地稱其為“恩師”。他對老師的評價感人肺腑:“不管年歲多大,老師就是恩師?!薄拔覐亩鲙煈籼锢蠋熕玫降亩髁x,是我生涯中永遠的無價之寶。”[12]除此之外,還要感謝所有對我們的生活有幫助的人,這在他的《萬里長空》一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寒冷的天氣里,他感謝送報紙的人,感謝為他們提供會場的人,感謝翻譯人員,等等。池田大作的內心是充滿感恩與慈愛的。除了感恩,還要有一顆寬容之心,有與大自然和諧共生之心,而不是任意對其破壞以滿足自己的私欲。對待生活中的他人,同樣要注重心胸的寬容?!耙輨e人,成為像大河般自己,成為像大海般自己,成為蔚藍長空般的自己。”[5]79
池田大作認為,不斷地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才能使自身的尊嚴得以維護。他非常贊同柏格森關于創(chuàng)造生命的觀點,即創(chuàng)造越豐富,生命得到的歡喜越多。池田大作指出,“所謂的創(chuàng)造,就是從過去確實沒有的事物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東西?!盵6]209“‘創(chuàng)造’一詞的真正含義,是毫無遺憾地貢獻出畢生精力,不斷擴大自我生命作用的一曲凱歌;是用汗和淚澆鑄成的結晶?!彼^“創(chuàng)造生命”,是“呈現在人生經受不懈磨練的行動中的一種生命的物生論”[6]210。因此,要想維持自己的生命尊嚴,必須不斷地創(chuàng)造生命。生命即生活,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就是過有價值的生活,使人生更加有意義。正如池田所說:“就自己來說,在不傷害他人的范圍內,要十分珍視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生,要貫徹自己的意志”[9]56
池田大作十分重視人應該如何度過寶貴的一生這個問題。他的《我的人學》一書基本上是圍繞人應該如何生活、處事而寫的。在該書中,他首先指出人要有創(chuàng)造的熱情,并以埃及胡福金字塔為例作了說明。他借用法國古學家約翰·魯克蘭教授的疑問指出,如此保存完好的建筑是不可能在外力強迫下完成的??梢?,“只有那種不知疲倦的熱情,才是真正將人們的知識、技術、經驗等等所有力量統(tǒng)合在一起的原動力?!盵8]3除了熱情之外,人還要有目標、有希望,時刻貫徹自己的信念。池田大作曾以亞歷山大的出征和斯托夫人早年的誓愿為例,指出:“在走向人生這個征途中,最重要的不是財產,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熊熊燃起的一念,即‘希望’”[8]5。此外,創(chuàng)造生命還要在生活當中具有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在困難面前永不服輸的氣概。在諸多的著作中,池田大作都強調了這一點的重要性。
池田大作同時指出,對個人生活的追求應在不傷害他人的范圍內完成?!皩λ藖碚f,要尊重他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意志。”[9]56不僅要維護自己生命的尊嚴,還要不傷害他人生命的尊嚴,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維護生命尊嚴。
總之,生命的尊嚴是極其寶貴的,任何人所進行的活動都要考慮到他人及自然界的生命尊嚴,維護自身和他人生命的尊嚴,并以此為基點,完善自己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