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萍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詞匯量、文字的把控以及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想要實現(xiàn)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那么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課外閱讀來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詞匯量、對文字的理解和把控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作文是學生抒發(fā)情感,表達自己思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閱讀作為學生拓展知識面、積累語言素材的良好途徑,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可以積極培養(yǎng)寫作興趣,同時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這對于提升學生作文寫作水平、奠定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字基礎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著重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一、利用課外閱讀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不論是哪個學科的教師都應該明確一點,就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其思想意識和專注力都很薄弱,其自控能力也不是很好。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課外閱讀吸引其注意力,并且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這樣就可以達到強化學生專注力的作用。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仔細觀察學生的閱讀興趣,切實掌握學生對課外閱讀內容所感興趣的類型和題材,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課外閱讀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帶領學生精讀課外閱讀內容,從而教會學生如何閱讀更有效。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內容從而感受文字的魅力和情感,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素養(yǎng)都有很大的益處,同時為學生的寫作奠定了充分的文字基礎。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講解教材內容,還需詳細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開展情況,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向學生推薦更加適合的課外閱讀內容。例如,教師在講《小猴子下山》這節(jié)課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小猴子的故事比較感興趣,教師就可以直接向學生推薦一些與小猴子相關的傳統(tǒng)故事,如“猴子撈月”“孫悟空”等相關的課外閱讀內容。如果學生對這類傳統(tǒng)故事比較感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喜好和差異化程度再推薦一些傳統(tǒng)故事,如“小白馬”“三個和尚”“農夫與蛇”等。學生在課外時間閱讀教師推薦的這些書籍時,由于是自己感興趣的,從而會不知不覺地被文章中的內容所吸引,然后通過閱讀這些簡練的語言、生動有趣的故事以及故事深層次所展現(xiàn)出來的含義和寓意,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寫作欲望。學生長時間被這種興趣所吸引,那么對強化學生的寫作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二、利用課外閱讀增加學生寫作詞匯量
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其實是基于教師充分地認識課外閱讀對學生作文寫作的重要作用和影響。因為教師清楚地知道,利用課外閱讀可以積極有效地豐富學生寫作詞匯量,還能有效地增強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這對學生作文寫作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所以教師才會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大力地強化學生的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的選擇范圍非常廣、可提供學生閱讀的種類也非常多。因此,當下的小學生非常喜歡開展課外閱讀。教師應該積極地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性,利用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詞匯量,這對于提升學生作文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設定一些特殊的閱讀內容,并且讓學生在閱讀后把書籍中的優(yōu)美詞語摘抄下來,制作成精美的讀書筆記。然后,教師在每周定期舉辦一次優(yōu)美詞匯賞析活動,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換讀書筆記,互相分享、交流、學習優(yōu)美的詞匯,實現(xiàn)資源共享。通過這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增加學生寫作的詞匯量。
三、利用課外閱讀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生由于其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閱歷都比較少,因此,其在作文寫作過程中能運用的寫作素材非常有限,學生在寫作時不知道要寫什么、不知道從何寫起。教師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的作文和流水賬一樣,寫作內容空洞貧乏、寫作結構不嚴謹,甚至跑題,或者有些學生寫的作文沒有真情實感。這些問題就是當下小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的問題,對小學生來講非常不利于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在日常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帶領學生有效地利用課外閱讀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從而幫助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可以內容豐富、情感飽滿,讓讀的人可以產(chǎn)生情感共鳴。例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以“關愛”為題的寫作練習教學為例,在小學生的認知里,關愛就是家人之間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告訴學生關愛不只是局限于家人之間,還可以是同學之間、鄰里之間等。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關于關愛的課外閱讀內容,如《愛心樹》《愛的呼喚》《愛的教育》。學生在閱讀這些內容時,一邊閱讀,一邊摘錄、標注、評注,把對文章內容的獨特見解通過讀后感的形式寫下來,把課文閱讀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不僅有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讓學生對關愛有更深層次的感悟和認知。
四、利用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
通過課外閱讀,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拓展,還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想象力,在此基礎上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教師合理地推薦課外閱讀內容,學生可以接觸到優(yōu)秀的作品和文章,這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化改革,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已經(jīng)有了深刻的認知。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家長積極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面,這樣對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拓展知識覆蓋面。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家長陪讀會,讓家長陪著學生進行一次課外閱讀會,讓家長充分掌握學生在閱讀中所收獲的能力。并且教師還可能向家長推薦一些很好的課外閱讀書單,向家長普及精品課外閱讀對學生寫作的好處,讓學生利用課外閱讀從而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列出學生必需的一些清單,像《西游記》《魯濱遜漂流記》《白雪公主和十個小矮人》等,要求家長購買后帶領學生閱讀,從而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和寫作基礎。
五、利用課外閱讀豐富學生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的發(fā)展是語文寫作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發(fā)展目標,學生在具備較強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后可以充分豐富寫作內容和寫作方向,促進強化綜合寫作效果。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方案構建過程中,加強課外閱讀教學元素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促進豐富學生想象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水平。對此,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xiàn)多元化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文本,使學生在閱讀感受過程中進行深度理解,結合文本核心元素不斷思考,從而完成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發(fā)展目的。例如,在針對成語故事類型的課外閱讀資料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其中,《安徒生童話》等均是非常適合小學生進行閱讀理解的課外內容,同時對發(fā)展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比如,在《丑小鴨》的課外閱讀過程中,其中故事的開頭以“小麥金燦燦的,葉脈綠油油的,牧場上堆著成垛的干草”等環(huán)境描寫作為開端。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此段內容展開想象,充分感受童話故事中所表現(xiàn)的情境,進而全面掌握環(huán)境寫作方法,提高學生作文學習水平。與此同時,在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故事的邏輯順序,實現(xiàn)思維能力發(fā)展目標,感受其中的因果關系,體會語文寫作的主要方法。因此,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加強豐富教學內容的滲透,對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著較強促進作用。
六、利用課外閱讀構建寫作教學活動
語文教學本身具有一定的單調性特點,其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需要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和積累過程中完成根本發(fā)展目標。這便是語文寫作教學的難點問題,也是影響學生語文寫作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加強應用課外閱讀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引導,為其構建多樣化的寫作教學實踐活動,通過開放性及多樣性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和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寫作學習積極性,同時豐富學生語文寫作學習體驗,幫助學生突破傳統(tǒng)單一化學習模式,以高效率形式完成語文學習根本發(fā)展目標。例如,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三只小豬》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即可結合文本內容為學生構建針對性的寫作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和多媒體觀看等多種形式深度理解故事內容及其寫作方法。同時,在全面了解其寫作方式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寫作練習,從而促進學生提升寫作水平及語文課外閱讀學習積極性。要注意的是,在以課外閱讀為核心的寫作教學活動方案構建過程中,要重視結合學生的興趣角度進行分析,加強趣味性活動環(huán)節(jié)的應用。同時,合理滲透開放性的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課外閱讀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多元寫作學習活動過程中進一步強化語文寫作水平及綜合學習效果。因此,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模式的科學應用可以通過構建寫作教學活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豐富閱讀體驗,提升寫作綜合能力。
七、利用課外閱讀深化學生寫作內涵
通過課外閱讀深化學生寫作內涵是非??茖W的教學方式。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發(fā)展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價值觀樹立不理想的問題出現(xiàn)。對此,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基本身心發(fā)展特點角度進行分析,以閱讀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將其延伸至寫作教學過程中,促進深化教學效果。例如,小學語文寫作課程《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教師即可通過課外閱讀教學元素幫助學生收集整理和篩選針對性的資料內容,完善寫作過程。同時,引導學生在多元化的閱讀內容整理過程中,全面了解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元素,培養(yǎng)學生資料收集和查閱能力,提高學生對于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認知水平,從而促進實現(xiàn)發(fā)展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教育目的。這種教學方式的科學應用將會有效深化學生寫作內涵,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寫作內容,提高語文寫作效果,還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社會意識,避免學生的語文學習被局限。因此,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方案構建過程中,加強利用課外閱讀深化學生寫作內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是非??茖W有效的教學策略。
八、利用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
生活是作文寫作的主要靈感來源之一,因此對生活的觀察和紀錄是作文教學模式改革的重點之一。教師在語文寫作教育中一定要注重與其他知識相結合,引導學生學會對日常生活以及身邊事物的觀察,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課文的教學中入手,讓學生從閱讀中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例如在《鄉(xiāng)下人家》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眼中的鄉(xiāng)村生活和故事進行表達,如果沒有鄉(xiāng)村生活經(jīng)驗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文或者其他同學的鄉(xiāng)村生活進行想象,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記錄和思考,讓生活以及課堂中學到的東西成為未來作文的后備素材之一。而像是《貓》等以記錄動物或者景物為主的文章,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或者實物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觀察,同時讓學生對觀察到的細節(jié)進行語言描述,并對學生的語言規(guī)范和修辭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提升觀察力的同時也能學到優(yōu)秀的修辭手法。進而讓學生展開課外閱讀,從相似的課外文章中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而且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以及喜歡的物品進行觀察和紀錄,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潛移默化地讓學生積累素材,讓學生在作文寫作時更容易對相應的題材進行素材選擇。
九、利用課外閱讀讓學生學會融入感情
當前小學作文的一大問題就是缺乏感情的融入,大部分學生的作為如同流水賬一般,很難體現(xiàn)出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感情。因此感情的融入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方向之一。而在課外閱讀資料中,不乏一些具有內涵和感情的文章,因此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建立起屬于自己的閱讀記錄本,鼓勵學生將閱讀完成后的感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文章中富有情感的內容和人物特點等等進行記錄,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情感表達,進而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作文的質量。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故事會的形式來豐富學生的情感表達,帶領學生展開閱讀感悟分享,尤其是對課外閱讀中的人物感情、故事感情等進行感悟和分析,讓學生勇于表現(xiàn)自己,進而再鼓勵學生將感情融入寫作。
十、結語
綜上所述,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的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外閱讀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且通過生動有趣的閱讀內容,讓學生對作文寫作產(chǎn)生興趣。除此之外,課外閱讀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以及豐富寫作詞匯量,為小學生的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邱瑞玲)
39915019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