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燈翠, 彭燕, 張慧芳, 朱麗燕
(1.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1017; 2.中國藥科大學 中藥復方研究室,江蘇 南京 211198;3.金華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金華 321017)
浙貝母是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鱗莖,是“浙八味”之一[1]。浙江省種植浙貝母的歷史悠久,產地加工方法也在不斷改進[2-6],目前初加工以先切片后烘干為主[7]。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與普通烘干法比較,紫外烘曬干燥法可提高浙貝母的品質,從成本、外觀顏色、成分含量三方面綜合分析,紫外烘曬干燥法適于農戶開展浙貝母的產地初加工。目前,浙貝母無硫化加工工藝的研究報道較少,且主要考察干燥溫度對浙貝母的品質的影響。據(jù)調研,浙貝母的采收時間短,加上烘干干燥工藝不成熟,在干燥過程中多為干燥溫度偏高或者烘箱的載樣量偏大,導致浙貝母的指標性成分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量偏低。為此,本課題組在前期研究基礎上,考察紫外烘曬干燥法干燥浙貝母時的載樣量,以及一階段的干燥時間對浙貝母品質的影響,以優(yōu)化干燥工藝,旨在為推廣紫外烘曬浙貝母提供理論依據(jù)。
浙貝母鮮鱗莖采自浙江省磐安縣安文街道,采收后立即加工。原植物經(jīng)本院中藥學專業(yè)張慧芳副教授鑒定。
全天候紫外烘曬干燥箱(自主研發(fā),在普通電加熱烘干箱內增設短波紫外燈,并控制紫外燈照射強度和時間)。
1.2.1 載樣量對浙貝母品質的影響
取新鮮浙貝母洗凈、切片,采用紫外烘曬干燥法干燥。設8、10、12、14 kg·m-24個載樣量水平,紫外烘曬干燥溫度為60 ℃,干燥10 h后,每隔1 h取樣1次,共干燥15 h。重復3次,觀察性狀,檢測水分及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的含量。
1.2.2 一階段干燥時間對浙貝母品質的影響
取新鮮浙貝母洗凈、切片,采用紫外烘曬干燥法干燥,載樣量為優(yōu)選后的條件。一階段干燥溫度為45 ℃,干燥時間分別設為0、1、2、3 h共4個水平;二階段干燥溫度為60 ℃,干燥10 h后,每隔1 h取1次樣品,總干燥時長為15 h。重復3次,觀察性狀,檢測水分和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的含量。
1.2.3 檢測方法
將上述干燥條件加工后的浙貝母各稱取200 g送至浙江磐康藥業(yè)有限公司,按照《中國藥典》2020年版的方法,對性狀、水分、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的含量進行檢測。
按照《中國藥典》2020年版規(guī)定,浙貝母的水分不得高于18%。圖1所示,載樣量為8 kg·m-2的樣品,自干燥12 h起水分低于18%;載樣量為10 kg·m-2的樣品,自干燥13 h起水分低于18%;載樣量為12和14 kg·m-2的樣品,自干燥14 h起水分低于18%。試驗結果表明,干燥過程中載樣量與干燥總時間呈負相關性。
圖1 不同載樣量下干燥所得浙貝母水分情況
圖2所示,在不同載樣量下,干燥過程中浙貝母的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含量與總干燥時間呈負相關性,與水分的變化趨勢一致。按照《中國藥典》2020年版規(guī)定,浙貝母的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含量不得低于0.080%。試驗結果表明,所有樣品其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含量均符合規(guī)定。此外,水分、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含量兩項指標符合《中國藥典》2020年版規(guī)定的樣品,性狀也符合規(guī)定。但是,隨著干燥總時間的增長,浙貝母表皮顏色逐漸變深,故干燥時間不宜過長。
圖2 不同載樣量下干燥所得浙貝母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含量情況
根據(jù)2.1節(jié)的結果,選擇載樣量10 kg·m-2開展后續(xù)研究。將浙貝母的干燥溫度分為2個階段,一階段干燥溫度設定為45 ℃,二階段干燥溫度為60 ℃,所有樣品的性狀均符合規(guī)定。圖3所示,一階段干燥時間為0~3 h時,總干燥時間超過12 h后所有樣品的水分均符合藥典規(guī)定,浙貝母的水分含量下降趨勢與一階段干燥時間的長短沒有顯著相關性。
圖3 不同一階段干燥時間干燥所得浙貝母水分情況
圖4所示,所有樣品的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含量符合規(guī)定。一階段干燥時間在0~3 h內時,隨著干燥時間的增長,浙貝母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含量的下降速度趨緩。
圖4 不同一階段不同干燥時間干燥所得浙貝母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含量情況
本研究基于紫外烘曬干燥技術,考察了在浙貝母產地加工時容易忽視的載樣量對浙貝母品質的影響,同時從節(jié)能環(huán)保和提高浙貝母品質兩方面考慮,將干燥過程的溫度分為2個階段。研究結果表明,載樣量與浙貝母的品質關系密切,越小,浙貝母的干燥速率越快。載樣量為8 kg·m-2時,雖然浙貝母的干燥速率快,但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含量下降的也快,因此,單位載樣量不宜過低。當載樣量在10~12 kg·m-2時,樣品的干燥速率和貝母素甲和貝母素乙總含量的變化情況比較接近。新鮮浙貝母富含水分和淀粉粒,據(jù)報道,浙貝母干燥過程前期,干燥速率與干燥溫度的相關性不高[8]。本課題組在此基礎上展開研究,結果表明,當一干燥階段的溫度設為45 ℃、干燥時間為3 h,二階段溫度設為60 ℃時,既節(jié)能環(huán)保,又對總干燥時間沒有顯著影響。據(jù)調研,農戶在加工浙貝母時常隨意裝載浙貝母,載樣量接近18 kg·m-2。為了提高干燥速率,就會將干燥溫度設為70~80 ℃。目前,市場上農戶自行加工的浙貝母合格率低,與干燥溫度和載樣量有直接聯(lián)系[9-10]。因此,紫外烘曬干燥法干燥浙貝母時,宜設置的參數(shù)為載樣量10~12 kg·m-2,一階段干燥的溫度為45 ℃,干燥時間3 h,二階段干燥的溫度為60 ℃,總干燥時間13~14 h。本研究所用全天候紫外烘曬干燥箱風速較弱,目前市場上主流烘箱配備除濕功能,有助于提高干燥速率。本課題組擬在后續(xù)研究中考察風速等其他因素對浙貝母干燥速度和品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