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健,李 劍,楊 娟,鄧婷婷,徐晨曦
(云南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檢驗檢測管理中心,云南 昆明 650102)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了提高樣品檢測的準確性和檢測結果的可靠性,要求報告測量結果時,必須用不確定度來確定測量結果的可信程度[1]。不確定度是一個與測量結果相聯(lián)系的參數(shù)[2],不確定度越小,結果與真值越接近,其測定的質量越高,使用價值越大[3-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作為一種常規(guī)的測量方法,被廣泛地應用于食品、質檢、環(huán)保等各個領域,通過對銅精礦中鉛含量不確定度來源的識別分析和評定,不僅給出了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而且提供了儀器分析銅精礦中元素含量的不確定度評定思路,為實驗室質量控制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分析天平(德國梅特勒-托利多儀器股份公司);純水機。
鉛標準溶液:1000 μg/mL;氯酸鉀,分析純;硝酸,分析純;鹽酸,分析純;實驗用水均為電阻率18.25 MΩ·cm的去離子水。
2.2.1 樣品前處理
稱取0.2 g樣品于250 mL燒杯中,用少量水潤濕,加入0.2 g氯酸鉀、10 mL硝酸,蓋上表面皿,置于電爐上低溫加熱至近干,取下稍冷。再加入10 mL鹽酸近干,5 mL鹽酸近干,使試樣完全分解,取下稍冷。加入10 mL硝酸,加熱至微沸,用少量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冷至室溫,將試液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稀釋、定容、靜置或干過濾待測。
2.2.2 鉛含量的測定
用質量濃度為1000 μg/mL的鉛標準溶液配制鉛濃度為0.00 μg/mL、1.00 μg/mL、2.00 μg/mL、4.00 μg/mL、8.00 μg/mL和10.00 μg/mL的系列標準溶液,在ICE 3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上,使用空氣-乙炔火焰,以隨同試樣的空白試驗溶液調零,測定工作曲線及試液吸光度,自工作曲線上查出相應試樣的鉛濃度。
測定銅精礦中鉛含量的數(shù)學模型為
式中:ωPb為試樣中鉛的質量分數(shù),%;C為待測元素的濃度,μg/mL;V為試樣總體積,mL;V1為分取試液體積,mL;V2為測定溶液體積,mL;mc為試樣質量,g。
3.2.1 稱量樣品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稱量樣品帶來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2 試液定容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試樣溶解后,定容至100 mL容量瓶(B級),其引入的不確定度主要由以下兩部分構成:
3.2.2.1 校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3.2.2.2 溫度不一致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綜上所述,試液定容過程中使用100 mL容量瓶所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因此,試液定容過程中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3 移取分液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試樣中鉛含量較高,為使試液所測濃度在系列標準溶液工作曲線范圍內(nèi),需要使用5mL單標線移液管(B級)移取分液,其引入的不確定度主要由以下兩方面組成:
3.2.3.1 移液管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3.2.3.1.1 校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3.2.3.1.2 溫度不一致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綜上所述,移液過程中使用5 mL單標線移液管所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因此,試液在移取過程中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3.2 分取試液定容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分取試液后,定容至100mL容量瓶(B級),其引入的不確定度主要由以下兩部分構成:
3.2.3.2.1 校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3.2.3.2.2 溫度不一致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綜上所述,定容過程中使用100mL容量瓶所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因此,定容過程中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4 標準溶液純度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測量所使用的鉛標準溶液質量濃度為1000 μg/mL,標準證書給出的相對不確定度為4,包含因子為2,則鉛標準溶液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因此,純度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5 配制系列標準溶液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鉛含量時,需要配制系列標準溶液,配制過程采用B級10 mL移液管、B級10 mL微量滴定管和B級100 mL容量瓶完成配制,使用容量器具引入的不確定度評定如下所示。
3.2.5.1 移取鉛標準溶液(1000 μg/mL)至容量瓶中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3.2.5.1.1 移液管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3.2.5.1.1.1 校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3.2.5.1.1.2 溫度不一致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綜上所述,移液過程中使用10 mL單標線移液管所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因此,試液在移取過程中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5.1.2 分取試液定容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分取試液后,定容至100 mL容量瓶(B級),其引入的不確定度主要由以下兩部分構成:
3.2.5.1.2.1 校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3.2.5.1.2.2 溫度不一致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綜上所述,定容過程中使用100 mL容量瓶所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因此,定容過程中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5.2 微量滴定管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3.2.5.2.1 校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3.2.5.2.2 溫度不一致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綜上所述,配置系列標準曲線,使用10 mL微量滴定管所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因此,標準溶液用微量滴定管移取過程中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5.3 定容系列標準溶液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將移取的標準溶液定容至100 mL容量瓶(B級)中,得到系列的稀釋標準溶液,其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主要由以下兩部分構成:
3.2.5.3.1 校準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3.2.5.3.2 溫度不一致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綜上所述,標準溶液稀釋、定容過程中使用100 mL容量瓶所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因此,標準溶液稀釋、定容過程中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5.4 配制系列標準溶液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綜上所述,標準溶液配制帶來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6 標準曲線擬合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系列標準溶液中待測元素Pb的質量濃度及相應的吸光度值見表1所示。
表1 工作曲線的有關量值
擬合后的工作曲線表示為:
A=0.03261C-0.0035
由校準曲線擬合引入的試樣溶液中待測元素Pb的質量濃度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式中:Ci—建立校準曲線的標準系列溶液質量濃度,μg/mL;
Ai—建立工作曲線用標準系列溶液中Pb的質量濃度所對應的吸光度值;
a—校準曲線的截距;
b—校準曲線的斜率;
P—試樣溶液平行測量次數(shù);P=7
n—建立校準曲線的標準溶液測量總次數(shù);n=18
C0—根據(jù)測得的吸光度平均值,利用工作曲線求得的試樣溶液中Pb的質量濃度,μg/mL;
因此,標準曲線擬合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7 重復性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在測定過程中,空白溶液與試樣溶液在同等條件下測量,儀器的準確度影響相互抵消,可忽略不計。因此,所有其他影響因素都將以重復性作為總考慮,可不再計算。
實驗中,對一組樣品平行測定7次,分析結果見表2。
標準偏差為:
則由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3.2.8 儀器的影響
根據(j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檢定證書,其測量重復性≤1.5%,按三角形分布考慮,由儀器本身所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
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銅精礦中鉛含量產(chǎn)生的不確定度進行合成,由于沒有任何輸入量具有值得考慮的相關性,因此其不確定度的分量匯總如表3所示。
表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銅精礦中鉛含量的不確定度分量
相對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
uc=5.59%×0.0097≈0.054%
取包含因子k=2,則擴展不確定度為:
U(wPb)=k×uc(wPb)=2×0.054%≈0.11%
試樣中鉛含量的分析結果為:
wPb=(5.59±0.11)%,(k=2)
測得某銅精礦試樣中鉛含量為5.59%,其擴展不確定度為0.11%,它是由合成標準不確定度0.054%乘以包含因子k=2得到的,對應的置信概率為95%。
對于一個檢測方法,應全面地描述、分析及識別不確定度來源,應根據(jù)實驗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地包括所有不確定度分量[5]。本文分析了原子吸收法測定銅精礦中鉛含量的不確定度來源,給出了其計算方法,由不確定度分量結果可以看出,標準溶液純度、標準曲線擬合、重復性和儀器本身所引起的不確定度較大。購買正規(guī)廠家的標準溶液,可減少純度引入的不確定度。標準曲線擬合和儀器本身引起的不確定度與儀器的精密度和穩(wěn)定性有關,可以通過優(yōu)化儀器參數(shù)等途徑來減小這部分引入的不確定度。樣品測量重復性所引入的不確定度,可以通過增加平行樣品測定次數(shù)的方法減少不確定度,最大程度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