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燕,胡鑫鑫
(安吉第二醫(yī)院 1.檢驗科;2.婦產科,浙江 湖州 313309)
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又稱原發(fā)性Ⅰ型骨質疏松癥,指的是女性絕經(jīng)后出現(xiàn)的以骨量快速丟失、骨質脆性增加、骨細微結構破壞及骨折危險頻度增加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統(tǒng)疾病。骨密度為反映骨骼強度的評價指標之一,臨床將雙能X 線吸收法測定的骨密度值作為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金標準”。既往有研究顯示,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代謝指標、細胞因子水平發(fā)生異常變化。傳統(tǒng)觀點認為雌激素可調節(jié)甲狀旁腺素、降鈣素的分泌,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細胞。另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細胞因子在骨重建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腫瘤壞死因子和白細胞介素是目前最強的骨吸收刺激因子,可抑制成骨細胞的骨形成。本研究通過分析不同骨密度絕經(jīng)后婦女血清炎性因子、骨代謝指標的水平變化及其相關性,旨在為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診療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行腰椎骨密度掃描檢查的80例絕經(jīng)后婦女納入研究,均符合WHO推薦的診斷標準,排除合并代謝營養(yǎng)性骨病、內分泌疾病、肝腎疾病、惡性腫瘤及近期服用影響骨代謝藥物或雌激素類藥物等病例。根據(jù)雙能X 線吸收法測定的骨密度值,將入組對象分為骨質疏松組32例、骨量減少組25例、骨量正常組 23例。骨質疏松組:年齡52~67歲,平均(60.16±3.87)歲;絕經(jīng)年限1~16年,平均(9.94±2.36)年。骨量減少組:年齡50~69歲,平均(60.82±4.23)歲;絕經(jīng)年限1~19年,平均(10.52±2.81)年。骨量正常組:年齡51~69歲,平均(59.77±3.12)歲;絕經(jīng)年限1~17年,平均(9.78±2.74)年。3組年齡、絕經(jīng)年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入組對象均知情同意。
1.2 骨密度檢測 采用雙能X 線吸收法檢測腰椎第2-4段側位骨密度值,儀器由品源博聯(lián)醫(yī)療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型號:DexaPro-I。
1.3 血清指標檢測 采集3組晨起空腹靜脈血5~8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保存于-20 ℃的冰箱里待檢。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試劑盒由北京福瑞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產品批號:180921。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N-骨鈣素(N-BGP)、骨堿性磷酸酶(BA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試劑盒由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提供,產品批號:180625。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雌二醇( E2) 水平,試劑盒由美國貝克曼公司提供,產品批號:180501。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2.1 骨密度及血清檢測指標 3組間的骨密度及血清檢測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與骨量正常組比較,骨質疏松組和骨量減少組骨密度及血清IGF-1、E2水平降低,而血清TNF-α、IL-6、N-BGP、BAP及TRAP-5b水平升高;與骨量減少組比較,骨質疏松組骨密度及血清IGF-1、E2水平降低(<0.05),而血清TNF-α、IL-6、N-BGP、BAP及TRAP-5b水平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
表1 不同骨密度絕經(jīng)后婦女的骨密度及血清檢測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serum test indexes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different bone mineral density
2.2 相關血清指標檢測水平與骨密度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提示,血清IGF-1、E2水平與骨密度測定值呈正相關(=0.732、0.804,均<0.001);血清TNF-α、IL-6、N-BGP、BAP及TRAP-5b水平與骨密度測定值呈負相關(=-0.794、-0.763、-0.829、-0.815、-0.778,均<0.001)。
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主要與女性衰老而導致的骨結構改變、骨量及雌激素減少有關,該類患者因骨脆性增加易并發(fā)骨骼變形、骨折等病癥,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影響其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因此,如何有效避免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或緩解患者病情成為臨床關注的熱點。
既往研究報道,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機制與細胞因子及相關骨代謝指標水平變化有關。IGF-1是骨骼中含量最為豐富的生長因子,可調節(jié)骨代謝,促進破骨細胞的增殖分化及成骨細胞的有絲分裂,雌激素可調節(jié)血清IGF-1水平,由于絕經(jīng)后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卵巢分泌的IGF-1也隨之下降。TNF-α和IL-6可刺激骨吸收,通過促進骨膠原酶的分泌及骨基質的降解,從而影響骨細胞活性及骨形成。N-BGP由成骨細胞合成分泌,為一種非膠原蛋白。BAP可反應成骨細胞活性與骨轉換率,為骨細胞分泌的產物之一。血清中N-BGP和BAP均是反映骨形成的重要指標,雌激素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細胞和骨細胞,利于骨形成,若雌激素減少,則骨形成降低,可導致骨質疏松。TRAP-5b可反映骨吸收狀態(tài),是一種由破骨細胞分泌的骨轉換標記物。
本研究比較不同骨密度絕經(jīng)后婦女的相關血清檢測指標,結果顯示:不同骨密度絕經(jīng)后婦女間的相關血清檢測指標均有顯著差異,骨質疏松組的血清IGF-1、E2水平最低,而TNF-α、IL-6、N-BGP、BAP及TRAP-5b水平在3組中最高,骨量減少組次之。該結果提示,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婦女的骨密度及血清炎性因子、骨代謝指標、雌激素水平變化顯著。張靜等研究報道,E2、N-BGP、IL-6及IGF-1水平在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婦女血清中表達異常,是導致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李凝旭等通過對135例絕經(jīng)后女性研究發(fā)現(xiàn),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與骨密度、骨代謝指標、細胞因子及雌激素等因素有關,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相關性分析顯示,血清IGF-1、E2水平與骨密度測定值呈正相關,血清TNF-α、IL-6、N-BGP、BAP及TRAP-5b水平與骨密度測定值呈負相關。因此,我們推測可通過降低血清TNF-α、IL-6、N-BGP、BAP、TRAP-5b水平,提升血清IGF-1水平,予以適當?shù)腅2治療,以減少絕經(jīng)后婦女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風險。
綜上所述,TNF-α、IL-6、N-BGP、BAP及TRAP-5b在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婦女血清中呈高表達,而血清IGF-1及E2呈低表達,炎性反應和骨代謝異常可能共同參與了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的發(fā)生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