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影,牛迎春,鄭業(yè)方,夏玉亮,王玉才
株洲中車天力鍛業(yè)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1
某30CrNiMo8鋼臂銷[1]調(diào)質后,發(fā)現(xiàn)在縱面出現(xiàn)開裂,開裂位置及宏觀裂紋形態(tài)如圖1所示。臂銷原材料為鍛坯,經(jīng)下料→鍛造→粗加工→調(diào)質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臂銷結構如圖2所示。
圖1 30CrNiMo8鋼臂銷開裂位置
圖2 臂銷結構
從樣品外觀觀察發(fā)現(xiàn)有兩條宏觀裂紋:一條為貫穿裂紋1,如圖3所示;另一條為臺階處的裂紋2,如圖4所示。
圖3 貫穿裂紋1
圖4 臺階處折疊裂紋2
樣品裂紋中部(裂紋起源)存在截面尺寸突變結構,且變截面過渡處倒角、倒圓較小。
裂紋1斷口形貌如圖5所示,在圖5標記位置取樣,試樣打磨、拋光、侵蝕后置于GX-51顯微鏡下做金相組織檢測,結果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由于裂紋附近無明顯的氧化脫碳,因此該裂紋應為淬火過程中產(chǎn)生的裂紋。
圖5 裂紋1斷口形貌
圖6 裂紋1附近金相組織(100×)
對裂紋2取樣做金相檢測,試樣經(jīng)打磨、拋光后,置于GX-51顯微鏡下做金相組織檢測,結果如圖7所示。由圖7可知,試樣裂紋附近有氧化和脫碳,裂紋深度2.9mm,裂紋內(nèi)充滿淬火冷卻介質,裂紋沒有擴展現(xiàn)象,應為淬火前裂紋。
圖7 裂紋2附近金相組織
在樣品R/2位置處取樣檢測布氏硬度及力學性能,結果見表1,力學性能符合技術要求。
表1 臂銷拉伸性能及硬度檢測
在臂銷開裂位置取樣,用直讀光譜儀按照技術協(xié)議,用光譜儀做成分檢測,結果見表2?;瘜W成分滿足技術要求。
表2 臂銷化學成分檢測結果(質量分數(shù)) (%)
試樣拋光后采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裂紋附近組織,在樣品R/2位置處取樣檢測金相組織,晶粒度7.5級,金相組織為索氏體,未發(fā)現(xiàn)組織異常,金相組織檢測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金相組織
熱處理過程中的開裂是最嚴重的熱處理失效。造成開裂的原因往往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典型的有原材料因素、零件結構因素、熱處理工藝因素等[1,2]。
一般當產(chǎn)品來料存在顯微裂紋或其他冶金缺陷時,在淬火過程受到組織轉變、溫度變化的熱應力和組織應力共同作用下,必然會擴展和誘發(fā)形成熱處理裂紋,一般以宏觀裂紋為主,也存在內(nèi)裂。典型的原材料缺陷包含偏析、帶狀組織、不合格的預備熱處理顯微組織、鍛造折疊等。一般在熱處理過程中,當零件結構設計上存在薄厚不均、開槽、通孔及盲孔等結構時,且當熱處理工藝在一定范圍內(nèi)時,由于結構不合理都會在局部位置產(chǎn)生應力集中,從而出現(xiàn)崩角、開裂等問題。某些情況下由于脫碳和增碳會增加淬火開裂傾向,因此加熱過程中應盡可能減少零件表面的脫碳和增碳[3-5]。
上述臂銷的硬度、化學成分符合要求,金相組織正常,產(chǎn)品符合技術要求,由此可知,其熱處理過程滿足技術要求,無明顯異常。該開裂臂銷的裂紋從大的貫穿裂紋(裂紋1)來看,其裂紋源處于變截面尺寸結構圓弧過渡或倒角較小部位,導致在淬火過程中產(chǎn)生較大應力,形成貫穿整個工件的裂紋。該裂紋的產(chǎn)生主要是由于結構設計不合理,局部區(qū)域有效厚度較薄,從而導致在同等淬火冷卻介質條件下冷卻速度過快,加速了馬氏體組織轉變,增加了開裂傾向。在臺階位置(裂紋2)的裂紋缺陷證明,在淬火前就存在微裂紋,但該裂紋在淬火過程中未擴展,主要是存在較大的貫穿裂紋和淬火前裂紋,說明熱處理工藝合理,與裂紋形成無直接關系。
綜上所述,調(diào)質組織無過熱、過燒特征,硬度、化學成分符合要求,金相組織正常,產(chǎn)品符合技術要求,造成臂銷開裂的主要因素如下。
1)零件結構存在明顯的臺階,且臺階厚度14mm,臺階過渡位置圓弧過渡較小,淬火時由于冷卻速度過快,導致組織應力較大,從而增加了產(chǎn)品開裂傾向。
2)鍛造自身裂紋缺陷未消除,存在脫碳層及微小裂紋,容易造成淬火應力不均,使裂紋擴展導致淬火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