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華,艾 斯,王菊霞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4)
感冒是兒童最為多發(fā)、常見的疾病之一,中醫(yī)藥治療小兒感冒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其具有整體權衡、多位點綜合等優(yōu)勢[1],并且中藥不良反應小,家長易于接受。我們采用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銀翹散加減變化而來的佑兒清合劑治療風熱型感冒120 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西醫(yī)診斷標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診斷參照《兒科學》[2]第9 版。
1.2 中醫(yī)辨證標準 參照《中醫(y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3](2012 年)辨為風熱型感冒。主癥:①發(fā)熱,②鼻塞,③流濁涕,④咽紅腫痛,⑤咳嗽;次癥:①惡風,②有汗或少汗,③痰稠色白或黃,④頭痛,⑤口渴,⑥小便黃赤;舌脈指紋: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指紋浮紫。具備主癥3 項(發(fā)熱必備)+次癥3 項,參考舌脈指紋,即可辨證。
1.3 納入標準 ①病程在48 h 內(nèi),入院前24 h 最高腋下體溫<38.5℃;②年齡1~14 歲;③法定代理人或患兒(≥10 歲)知情同意并共同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已使用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西藥者;②急性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部感染等下呼吸道感染者;③過敏性鼻炎患兒;④傳染病患兒;⑤有癲癇或熱性驚厥史患兒;⑥重度營養(yǎng)不良,或合并心血管、肝、腎、腦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惡性腫瘤,精神病患兒;⑦血白細胞總數(shù)(WBC)>1.2 倍參考值上限(ULN),中性粒細胞絕對值(N)>ULN 或超敏C-反應蛋白(CRP)>1.5 倍參考值上限(ULN),考慮細菌感染患兒;⑧不能配合服藥及堅持治療觀察者。
1.5 剔除標準 ①未按規(guī)定服藥或療程中有加用退熱藥物者;②中途換藥或加藥者;③因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④病例入組后脫落失訪、情況不明者。
1.6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于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兒科門診就診的風熱型感冒患兒240 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20 例,2 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倫理批件號:2018-018-02)。
表1 2 組一般資料比較(xˉ±s)
2.1 治療方法
2.1.1 對照組 采用雙黃連顆粒(哈爾濱兒童制藥廠有限公司,批號:190124、190416)口服。用法用量:1~3 歲,4 g/次(4/5 袋),每天3 次;>3 歲,5 g/次(1 袋),每天3 次。療程5 d,中病即止。
2.1.2 治療組 采用佑兒清合劑口服,藥物組成:金銀花9 g,連翹9 g,大青葉6 g,黃芩9 g,桔梗6 g,蟬蛻6 g,陳皮6 g,神曲9 g,甘草3 g。用法用量:1~5 歲,15 mL/次,每天2 次;6~14 歲,30 mL/次,每天2 次。療程5 d,中病即止。
在治療中,若腋溫≥38.5℃,可加用布洛芬混懸液(揚州一洋制藥有限公司,批號:C190528-1、C190626-1)口服,用法用量按藥品說明書執(zhí)行。
2.2 觀察指標
2.2.1 中醫(yī)證候積分 參照《中醫(y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3]制定,積分評定標準:主要癥狀,無為0 分,輕度為2 分,中度為4 分,重度為6 分;次要癥狀,無為0 分,輕度為1 分,中度為2 分,重度為3 分。治療前后各評定1 次,由經(jīng)專業(yè)培訓的人員進行。
2.2.2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2002 年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制定,①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②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70%≤證候積分減少<95%;③有效:臨床癥狀、體征部分消失,30%≤證候積分減少<70%;④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
2.2.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5.0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以(xˉ±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3.1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xˉ±s) 分
3.2 2 組療效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療效比較
小兒感冒根據(jù)感受病邪不同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邪感冒、時疫感冒,又因小兒為“純陽”之體,發(fā)病易從熱化,故尤以風熱感冒最為多見[5]。中醫(yī)藥治療兒童感冒具有諸多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可較快改善癥狀,不良反應少,標本兼治。雙黃連顆粒是治療風熱型感冒行之有效的中成藥之一[6-7],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與佑兒清合劑主治相似,故選用雙黃連顆粒作為對照組。本研究結果顯示:佑兒清合劑能改善發(fā)熱、鼻塞、流濁涕、咽紅腫痛、咳嗽5 個主要癥狀,并且在改善鼻塞、流濁涕咳嗽方面,效果優(yōu)于雙黃連顆粒。
佑兒清合劑功能清熱解毒、疏風解表,主治風熱型感冒,臨床應用多年,療效確切,本研究亦顯示佑兒清合劑治療風熱型感冒總有效率優(yōu)良。佑兒清合劑在組方上充分考慮到小兒感冒往往“兼夾證”較多,或痰、或驚、或滯的特點,以清熱解毒藥物為主,結合患兒“易驚”的特點,輔以祛風之藥。其中金銀花、連翹疏散風熱,祛外風;蟬蛻甘寒散火,平內(nèi)風,內(nèi)外兼顧。同時小兒“脾常不足”,感冒時容易出現(xiàn)夾滯,故佑兒清合劑在驅(qū)邪的基礎上,加以健脾祛痰之藥,標本兼治。而小兒在疾病狀態(tài)下,通常合并有乳食內(nèi)積,方中加陳皮健脾燥濕化痰,神曲健脾行氣消食,體現(xiàn)了中醫(yī)“治未病”的思想;另黃芩、大青葉、桔梗清熱利咽。諸藥合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佑兒清合劑治療小兒風熱型感冒可提高療效,改善臨床癥狀,安全性好,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