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其坤
高考作文必須遵命而作,作文要符合題意,文體特征要鮮明。
高考作文要準確審題,避免偏題、跑題。
下面的兩道作文題,一道是高考作文題,一道是作文訓練題,標題分別是“論生逢其時”與“生逢其時”,相似度極高。對于熱衷于“押題”的人而言,能命制出這樣的作文訓練題,絕對是值得夸耀的資本,也自然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但是,兩題中的“生逢其時”內涵一樣嗎?有多大差別?對審題立意有多大影響?
先看兩道題:
【高考作文題】2021 年全國高考北京卷大作文第⑴題:
每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時代,每個人在特定時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個時代,有人慨嘆生不逢時,有人只愿安分隨時,有人深感生逢其時、時不我待……
請以“論生逢其時”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不少于700 字。
【作文訓練題】某校高二年級作文訓練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秋亂世,圣人孔子為推行自己的思想學說,乘坐緩慢的木車奔走列國,不知疲倦;20 世紀30 年代,才子瞿秋白走出書齋,投身革命,不屈服于威脅利誘,高唱《國際歌》慷慨就義。19世紀末,不被主流繪畫界認可的天才畫家凡·高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 歲;2004 年,馬云率先提出“網商”的概念,成為互聯(lián)網時代的弄潮兒……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特點與呼喚,對生活于其中的人們產生著或多或少的影響。
請以“生逢其時”為題,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兩道題都是命題作文,限定了作文的標題,都要求寫不少于700 字的作文,這些是相同點。不同點也容易看出:
比較點命題形式材料導語標題文體要求高考題導語+標題+要求沒有兩句話論生逢其時議論文訓練題材料+導語+標題+要求孔子、瞿秋白、凡·高、馬云,古今中外四個事例一句話生逢其時記敘文或議論文
現(xiàn)在說關鍵:兩道作文題,標題中的“生逢其時”的內涵是否相同?有多大差別?對審題立意有多大影響?
仔細審讀材料、導語,有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生逢其時”的內涵。
高考題導語中的“生逢其時”是與“生不逢時”相對而言的?!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生不逢時”的解釋是:“生下來沒趕上好時候。多用來慨嘆命運不好。”據此可以確定“生逢其時”的含義是:生下來趕上了好時候。這應該是“生逢其時”約定俗成的內涵。
訓練題在孔子、瞿秋白、凡·高、馬云四人的材料之后,有一句導語:“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特點與呼喚,對生活于其中的人們產生著或多或少的影響?!边@句導語值得推敲,因為它是從時代對人的影響這一向度來闡述的。其實,還有人對時代的影響這一向度。人們與生活的時代是相互影響的。“孔子為推行自己的思想學說,乘坐緩慢的木車奔走列國……”“瞿秋白走出書齋,投身革命……”都是想積極作用于自己生活的時代;“馬云率先提出‘網商’的概念,成為互聯(lián)網時代的弄潮兒”,更是對時代產生了作用。
孔子生活于“春秋亂世”,瞿秋白投身革命而犧牲生命,凡·高不被主流繪畫界認可,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顯然這三人都不能說是“生下來趕上了好時候”,只有馬云可以說是“生下來趕上了好時候”。這四人分別生活在不同的時代,由此可以確定,標題“生逢其時”的意思是“生下來碰到了那個特定的時代”。
“生下來趕上了好時候”與“生下來碰到了那個特定的時代”,兩者的差別多大呀!
那么,這對作文的立意、構思有多大的影響呢?一言以蔽之:影響巨大!
訓練題的標題“生逢其時”中的“時”可以是任何時代,可以是非常糟糕的時代,非常黑暗的時代,滅絕人性的時代,炮火連天的時代,當然也可以是美好的時代;高考題的標題“論生逢其時”中的“時”則只能是好時代。因此,“每個人生逢其時……”這類話在訓練題作文中是符合邏輯的,而在高考題作文中則不合邏輯;有些立意,諸如“生逢黑暗時代,要為光明而戰(zhàn)”“不論生在何時,都要有益于時”,在訓練題中都是符合題意的;而在高考題中,前者完全偏離題意,后者部分偏離題意。高考作文如果偏題、跑題,其嚴重后果就不用多說了。如果有高考生曾寫過訓練題,恰好寫的是議論文,恰好就是這樣立意的,看到高考作文題目,以為題目中的“生逢其時”與訓練題的內涵一樣,于是興奮不已,就把自己寫過的作文搬上去,結果會怎樣?可想而知。
與訓練題相比,高考題不僅文字上錘煉得精當,而且在思維上要求更高。材料只有兩句話,第一句揭示“人生”與“時代”的關聯(lián):“每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時代”,這是不容置疑的,也是無法選擇的;“每個人在特定時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人與人之間是有差異的,走怎樣的人生道路是各自的選擇。第二句深入一層,揭示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有人慨嘆生不逢時”,這是消極厭世、唉聲嘆氣的態(tài)度;“有人只愿安分隨時”,這是隨遇而安、得過且過的態(tài)度;“有人深感生逢其時、時不我待”,這是積極進取、惜時奮發(fā)的態(tài)度。后面還有省略號,表示還有其他態(tài)度,沒有窮盡。第二句話可以理解為是對第一句話中“每個人在特定時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的原因分析,因為人生態(tài)度不同,因而人生道路不同。
命題人用心良苦,用作文導語啟發(fā)考生思考:每個人都會生活于特定的時代,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人們,會有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也就會走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們生活在一個好時代,應該怎樣辦?
有了上述思考,“論生逢其時”就可以確定正確的立意了?!吧昶鋾r是幸運的,生不逢時是不幸的”,這樣的觀點是正確的,但論證的意義不大?!绊槕獣r代,安分隨時”,也無不可,但不夠積極進取。可以將材料中的第三種態(tài)度“生逢其時、時不我待”作為中心論點,也可錘煉出符合題意、深刻警策的中心論點,諸如:
【中心論點】生逢其時,肩負重任
【論證思路】開頭一段亮出中心論點。文章主體分兩個層次展開論證。第一層次論述時代特點與賦予青年的使命。中國青年有幸生活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事業(yè),都需要中國青年勇敢擔當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第二層次論證中國青年應該努力奮斗,以實際行動擔當起自己的使命。新的時代,面臨新的形勢,有新的機遇,也必然有新的挑戰(zhàn),青年一代要勇于擔當、從容應對。美國在芯片以及其他高科技上對我們“卡脖子”,我們要努力自主創(chuàng)新,爭取有更多的“中國制造”“中國智造”;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設計團隊平均年齡不足30 歲,肩負重任,為國建功立業(yè);在新冠疫情中,快遞小哥汪勇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成為“生命擺渡人”而“感動中國”……結尾段強調中國新青年要有家國情懷與世界眼光,要將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國家、民族的發(fā)展與進步緊密相連,勇敢地擔當起神圣的使命,譜寫精彩的時代華章。
【中心論點】生逢盛世,繼往開來
【論證思路】開頭一段強調時代不斷發(fā)展,每一代人都有繼往開來的使命,亮出中心論點。文章主體分兩個層次展開論證。第一層次論證“繼往”??v觀歷史,放眼世界,我們生活于中國最好的時代,這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是無數中華兒女積極進取、努力奮斗贏來的……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不僅要感恩、珍惜,更要繼承紅色基因、優(yōu)秀傳統(tǒng)與奮斗精神。第二層次論證“開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使命,當代中國青年有幸生逢盛世,大有可為,自當砥礪前行,而不能無所事事、坐享其成。每個人都應當在自己的位置上積極進取、努力奮斗,為時代和社會作出貢獻,實現(xiàn)人生價值。結尾段強調要珍惜新時代的美好生活與大好機遇,努力拼搏,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
【中心論點】積極進取,有益于時
【論證思路】開頭亮出觀點:當代中國青年,要積極進取,有益于世,有益于時。文章主體分兩個層次展開論證。第一層次,論證當今中國給予我們安定的生活環(huán)境,時代賦予青年更多的選擇權,我們要心懷感恩努力奮進,即便有不如意,也不必唉聲嘆氣、自怨自艾,而當發(fā)憤圖強。第二層次,論證同一時代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決定不同的人生價值。順境中有人不思進取無所作為,逆境中汪勇積極進取而成為“平民英雄”;脫貧攻堅楷模積極進取,而有人“躺平”得過且過。人無法選擇和決定生活的時代與人生遭遇,但可以選擇人生態(tài)度。歷史上亂世中有人臨危救世而名垂青史,有人茍且偷生為人不齒……結尾強調要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努力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讓自己生活的時代更美好。
高考作文押題是有風險的,有時候風險還很大。百分之百押中的可能性極小,即使相似度極高的兩道作文題,也必須高度重視其差異性,有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要重視精準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平時訓練中可以將具有一定相似度的兩三道作文題放在一起進行審題、立意訓練,讓學生敏銳地把握“差不多”的作文題的差異性。
寫作記敘文就要像記敘文,寫作議論文就要是純粹的議論文,而不能不倫不類。
在網上看見外省一位資深的語文老師就2021 年全國高考北京卷作文題“論生逢其時”而寫的《論生逢其時》,覺得很值得商榷。請先看原文:
論生逢其時
一年四季,月月花開,哪一朵最得青帝垂愛,讓她開在佳日良辰?有人說,那一定是暖意融融綻放在“無邊光景一時新”希望之春的桃,而非白雪皚皚暄妍于“已是懸崖百丈冰”艱難之冬的梅。但,梅不爭不妒,她從不這樣想。她明白自己要傳遞的春信,她懂得桃花勇敢的凋零與新生。此時,此地,此身,就是對她最好的安排。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與桃李混芳塵?!彼L在洗硯池邊,她曾凌寒在墻角,她曾裝點苦讀的寒窗,她曾給兩地離別的隴頭人贈去一枝春意,她曾激發(fā)出身寒微的士子明年應考的信心,她曾依偎著幽獨超逸隱者的黃昏與月色,她也曾慰藉生不逢時的愛國志士。陸放翁一生立志抗金,收復失地,偏偏投降派占據朝廷,他屢遭排擠打擊,消極頹廢,無可奈何。驛外斷橋邊的那樹梅花,讀懂了他孤獨寂寞的心緒和高潔遠大的志向,他贊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也是宣告自己的人生抉擇。
人生大義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梅花,她開在陶然亭白雪琉璃世界里,見證先驅者的意氣相投與浪漫主義情懷;“墻外桃花墻內血,一般鮮艷一般紅。”桃花,她落在龍華路鮮血污水泥濘中,痛失年輕共產黨員凋零于盛開的錦年。像陳延年陳喬年那樣出色的少年,若生在當代,將是怎樣的俊杰!然而,彼時的他們,遍體鱗傷,戴著鐐銬,從血水中邁過,從容赴死。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沿著延喬路走到盡頭,便是繁華大道,“讓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他們犧牲時的展望,今天得以實現(xiàn)。俏麗如梅,多想為一百年前的爛漫桃花,預報春來的消息,讓他們也能沐浴這美好時代的艷陽。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蹦阏f江姐是你一生的榜樣,于是你學習江姐為山區(qū)教育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他人身處困境,為何偏偏遇到你?上天不能關照到每個人,于是讓你去照亮、去引渡、去托舉。你是暗夜里的曙光,你是急湍中的渡船,你是山里女孩看到外面世界美好未來的木梯。你燃盡了自己,你撞碎了舷槳,你磨破了肩膀。“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除卻倔強的梅,還有誰更適合?水擊石則鳴,人激志則宏。你欣然看到,灼灼桃花,不再只為裝點春風,得遇沃土,依然甘化春泥,去孕育光耀千秋的盛世華章!
一花有一花盛放的時節(jié),一花有一花適宜的地方,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前輩有他們的熱血沸騰,吾輩也有我們的風發(fā)意氣,后輩更有自己的青春滾燙。此時,此地,此身,若生而為梅,那就安然開在歲寒,長在冰雪,吐盡清香,散作乾坤萬里春!
文后有作者的寫作感想:“尋求一種能在考場快速成篇且能保持一點文學味兒的寫作方式,這就是我目前正在進行探索的模式——找到一個意象構建全篇,小角度切入。文無定法,但也要有法。我化繁為簡,形成一個讓學生易于操作的寫作模式,再不斷去完善突破模式。”
老師“下水”作文,我非常贊同并且一直堅持;讓學生先學習掌握寫作范式非常有必要,所以我致力于中學生記敘文與議論文寫作范式體系的建構與實踐。作者文筆也好,語言優(yōu)美、流暢。但是,我仔細地讀下去,越讀越覺得不對味?!罢撋昶鋾r”是純粹的議論文的標題,文章是純粹的議論文嗎?不是!更像是托物言志的散文,標題改為《梅花贊》是不是更合適?議論文的使命是“講理”而不是抒情,要主要用議論的表達方式而不是描寫、抒情。前些年以文化名人來建構的“文化散文”大行其道,“文化散文”不是純粹的議論文;這種以“一個意象構建全篇”的托物言志的散文,距離純粹的議論文更遠。這篇《論生逢其時》的下水文,不僅讓“論”落了空,而且對“生逢其時”的理解也不準確,前文《審題須精準》已有分析,此不贅言。如果這樣的作文出現(xiàn)在北京高考作文閱卷場上,會得到怎樣可憐的分數?不難想見。
也許有人會說,挑刺兒容易,你“下水”寫一篇純粹的議論文給我看看。好吧,那我也寫一篇試試。歡迎評說。
【下水試作】
論生逢其時
為何在同一個時代,有人慨嘆生不逢時,有人只愿安分隨時,有人深感生逢其時?這固然與人生際遇不同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人生態(tài)度不同。不論生在何時,擁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都是非常重要的。生逢盛世,更要努力進取。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生逢盛世,那就好好享受吧,于是就不思進取而“躺平”。這種態(tài)度是錯誤的。當今時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代,中國不再貧窮落后挨打受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就斐然,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人民生活和平安定……這些都來之不易,是一代代中國人努力奮斗來的,絕不是“躺平”就有的。而且,作為中國人雖然生逢盛世,但當今世界并不太平,華為在芯片上還被人“卡脖子”,“臺獨”勢力還在囂張,阿富汗的槍炮聲還刺激著全世界敏感的神經……所以,還須努力奮斗,還須自主創(chuàng)新,還要富國強兵,中華民族才能如巨人一般屹立于世界東方;而“躺平”則會挨打。在世界一體化的今天,我們要有世界眼光。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躺平”無關大局,讓其他人去努力奮斗吧。有這種想法的人,既糊涂又可悲。俗話說,“眾人劃槳開大船”,如果有人“躺平”而不出力劃槳,會產生怎樣的負面影響?假如這種想法像傳染病一樣傳染開來,“躺平”的人越來越多,會不會影響大船前進的速度?同在船上,誰不受影響?既不盡志也不盡力,“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豈不悲哉!生逢盛世不能如此渾渾噩噩“躺平”度日,努力奮進,人人有責!
也許有人會說,我也想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但我在平凡的崗位上沒有這樣的機遇呀。其實,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在平凡的位置上也能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甚至創(chuàng)造偉大。北斗衛(wèi)星上,誰能說一顆螺絲釘就不重要呢?構成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55 顆衛(wèi)星,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在自己 位置上發(fā)揮獨特作用。送快遞是平凡的職業(yè)吧?但武漢快遞小哥汪勇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卻成為“生命擺渡人”,感動全中國。
生逢盛世,容易滋生享樂、懈怠、麻痹等不良心態(tài)與情緒,我們要保持清醒,努力奮進,成就大格局、高境界。
【同事評說】開頭引用作文材料并通過因果分析引出中心論點“生逢盛世,更要努力進取”,分析切中肯綮,立意準確、鮮明。
文章主體著眼于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分三個層次展開思辨,破立結合。第一層從縱向看當今中國是盛世,從橫向看世界并不太平,因此不能“躺平”而當奮進。第二層從個人與國家的關系著眼,分析“躺平”的負面影響和對自身的不利。第三層著眼位置與價值的關系,論證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有所作為甚至創(chuàng)造偉大。文章充滿思辨色彩,顯出邏輯力量,體現(xiàn)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靈活運用因果論證、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文章具有說服力,讓人信服,給人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