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后期兩廣鹽政“江浙現象”研究

      2022-03-25 01:40:19段雪玉
      鹽業(yè)史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粵東光緒日記

      段雪玉

      民國時期,廣東《饒平縣志》的編纂者留意到清代饒平有很多江浙籍鹽官和鹽商:“向來場官、埠商皆外省人,江浙籍尤多。浙之紹興人且居大半。黃岡埠商漆惟龍、海山埠商斯作基均浙人也。光緒之季,鹽官多準用本省人?!雹訇惞饬?(民國)饒平縣志補訂:卷5:鹽課[M]//廣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輯.廣東歷代方志集成:潮州府部.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9:479.這一強調鹽官、商人地域性身份的記載較為罕見。今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光緒時期廣東基層鹽官日記②段雪玉.晚清廣東一位基層鹽官的仕宦經歷:讀《雙松館日記》[J].鹽業(yè)史研究,2019(3).,印證了清代江浙籍鹽官、鹽商或許并非僅在饒平一地較多之現象。

      尚小明注意到清代江浙兩省是士人游幕最活躍的地域。嘉道以后至光緒時期,廣東成為士人游幕最主要的地域之一③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M].北京:中華書局,2005:31.。王進駒、王永青發(fā)現晚清嶺南幕客詩人汪瑔家族“因父祖輩在嘉道咸年間入粵而長于嶺南的新廣東人,其中以浙籍入粵者為多”④王進駒,王永青.嶺南幕客詩人汪瑔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左巖認為清后期江浙入粵幕客家族第二代粵東三家沈世良、汪瑔、葉衍蘭已是廣東文學學術的代表⑤左巖.粵東三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鄧曉倩.晚清民國廣東番禺汪氏家族詞人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8.。清后期廣東游幕的江浙士人,與鹽政關系密切⑥兩廣鹽區(qū)自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由“兩廣總督兼行總理兩廣鹽法之政令”,參見:李侍堯.(乾隆)兩廣鹽法志:卷21:職官[M]//于浩,輯.稀見明清經濟史料叢刊:第1輯:第3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9.尚小明認為嘉道以后幕府職能擴展之一種情況是“佐辦河、漕、鹽、賑諸務”,參見: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46.。本文通過兩廣商籍選舉、粵東官場秘籍、粵東名幕山陰汪氏、兩廣鹽運同江陰金武祥等四個論題分析乾嘉以降兩廣鹽政的“江浙現象”,探討清代兩廣鹽政的運作機制。

      一、乾嘉兩廣商籍選舉之浙江士人

      康熙六十年(1721)兩廣總督楊琳提請設立商籍選舉,“各省之挾貲充商者則居住于斯”,“聽廣屬行鹽商人子弟準照淮浙河東等差之例”,“照府學額數另案取進童生二十名,撥入廣州府學,分撥南海、番禺二學肄業(yè)”①阮元.(道光)兩廣鹽法志:卷33:選舉[M]//于浩,輯.稀見明清經濟史料叢刊:第1輯:第4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498;李侍堯.(乾隆)兩廣鹽法志:外志:卷6:藝文[M]//于浩,輯.稀見明清經濟史料叢刊:第1輯:第39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111-115.。前人研究注意到廣東商籍選舉的過程,但對商籍子弟出身關注不多②周琍.論清代廣東鹽商與書院發(fā)展[J].求索,2006(10);趙利峰.清代兩廣地區(qū)的商籍[C]//安平秋,張玉春.古文獻與嶺南文化研究:古文獻與嶺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10:708-715.。道光《兩廣鹽法志》卷三三“選舉”附列雍、乾至嘉慶時期商籍士子名錄共92名(因3名進士同為舉人,故實際89名),其中進士3名,舉人20名,貢生46名,以及商籍生員撥回原籍23名。進士陶思深、胡瀾一、李敦和皆為浙江會稽人,分別為乾隆乙丑(1745)、甲戌(1754)科進士。舉人20名,亦皆為浙江籍,且集中于山陰、會稽、杭州三縣。貢生46名,其中浙江13名,江西13名,廣東順德3名,南海4名,番禺2名,福建3名,江蘇2名,廣西1名,安徽2名,未知籍貫3名。撥回原籍23名,其中江西11名,浙江7名,福建4名,安徽1名③阮元.(道光)兩廣鹽法志:卷33:選舉[M]//于浩,輯.稀見明清經濟史料叢刊:第1輯:第4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518-529.??梢娬憬}商子弟占比最大,進士與舉人無一例外均為浙江籍,貢生與撥回原籍者中浙江籍也占多數。

      二、《粵東管見》所見鹽政內幕

      當代廣東文獻名家梁基永收藏一本名為《粵東管見》的清代手稿,所載清嘉道間粵東政事非他書所見④華仲起.粵東管見:一卷[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4輯:史部:地理類:第9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436-437.。序言作者李兆璜稱,“覺吾粵山川形勢,土俗民情,綱舉縷陳,了如指掌”,“其尤關治術者時事得失”,“靡不洞中機宜,實今之當事所不肯言、亦不能言,出群鸞鳳乃在枳棘中耶”,“果言粵者,得繕本置行?,于吏治有裨焉”⑤華仲起.粵東管見:一卷[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4輯:史部:地理類:第9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315.。

      《粵東管見》一卷共計122頁,正楷字體,每頁6豎行,每行20字,清晰可辨。手稿從廣東風俗民情始,一事畢則另起一行記第二事,依此類推,稱其為嘉道時期廣東官場秘籍實不為過⑥華仲起.粵東管見:一卷[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4輯:史部:地理類:第9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316-416.。《粵東管見》篇幅最長者為鹽務,共20頁,其內容多為兩廣鹽法志書等官史文獻未載之“不能言”之內幕⑦華仲起.粵東管見:一卷[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4輯:史部:地理類:第9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415-435.說明:除另加注釋外,本段史料皆引自稿鈔本鹽務部分。。首記廣東鹽場大使肥缺苦差:“鹽務則以電茂、博茂為最,其次則坎白、大洲、東界、茂暉、淡水,最苦則石橋、招收、小靖、隆井,委缺則雙恩、河西為最,海山、碧甲次之,最苦則惠來小江?!雹嗳A仲起.粵東管見:一卷[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4輯:史部:地理類:第9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386.次記省河之制:“省河每年行鹽一百萬包,共計餉銀四十余萬兩,向例年清年額?!逼潲}“準海運赴場”,由場“運至省河東關,聽各埠商掣配,運赴各埠”⑨華仲起.粵東管見:一卷[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4輯:史部:地理類:第9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386.。關于私鹽,顯然兩廣鹽政有容私不至為盜的輯私思路:“各運商向埠領取旗程,自備資本,赴場代運,約計廣東每年產鹽約有三百萬包,其所以只設百萬之額者,實以海濱無籍之徒,藉鹽養(yǎng)生者不少,伊等少有所獲,即可安居,生路果窒,必至去而為盜?!边@些記錄表明兩廣督撫等地方官員很清楚鹽場溢額被允許走私是為“寬法制而養(yǎng)貧民,此歷來辦理之章程也”。又記六柜制度①黃國信.清代乾隆年間兩廣鹽法改埠歸綱考論[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7(3).,最后記潮橋鹽運辦理不善之情形②段雪玉.試論明清兩廣鹽區(qū)的潮橋體系[J].歷史人類學學刊,2015(2).?!痘洊|管見》手稿首次記載大鹽商掌控六柜官鹽的比例:“大約百萬之鹽,臨全拆額十六萬,雄贛拆額十六萬,連陽拆額二十四萬,樂昌拆額十六萬,其余各埠勻拆?!迸R全、雄贛、連陽、樂昌為兩廣鹽區(qū)四大鹽埠,官鹽銷售份額占到全區(qū)72%,四大埠之大鹽商實力確實不容小覷③四埠之臨全、樂昌(又稱樂桂)兩埠之大鹽商已有專文討論,參見:段雪玉.李念德:清代兩廣地區(qū)鹽商翹楚[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11-10(005);段雪玉.南??资?清代廣東大鹽商家族研究[J].鹽業(yè)史研究,2020(3).。

      《粵東管見》是一本詳載嘉道時期廣東政治、軍事、財政內情的吏治指南,鹽政為重中之重。這本出自江蘇無錫無名文人之手的粵東吏治指南和官場秘籍,可能并非首創(chuàng)。為快速準確了解全粵實情,外省宦粵者應當會傳閱類似《粵東管見》的吏治指南。手稿作者顯然有獲得粵東政治、軍事、財政等方面隱秘內幕的渠道,卷末錄有收藏者“禮堂”“揆之所記,當系北人久宦吾粵者所錄掌故,多他書所未備。”④華仲起.粵東管見:一卷[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4輯:史部:地理類:第9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437.作者為江蘇無錫人,于粵東省情“了如指掌”,卻寂寂無名,故“北人久宦吾粵者”中的“北人”有可能是那些長期游幕粵東的江浙籍士人。

      三、晚清粵東名幕山陰汪氏由幕入鹺

      民國時期已有學者關注到師爺或幕僚制度。瞿同祖認為幕友是一個龐大的行政管理專家集團,地方行政實際控制在幕友手中⑤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譯,何鵬,校.清代地方政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59.。20世紀90年代以來,項文惠利用紹興地方文獻,初步勾勒清代紹興師爺游幕歷史⑥項文惠.紹興師爺[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郭潤濤進一步對紹興師爺展開專題研究⑦郭潤濤.官府、幕友與書生:“紹興師爺”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尚小明認為乾嘉以后幕府職能有所擴展。廣東號稱富庶,嘉道以后成為士人游幕的主要地域之一⑧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M].北京:中華書局,2005:46-47.。

      廣東番禺汪氏即是浙江籍幕客入粵世家⑨汪兆鏞.山陰汪氏譜[Z].汪敬德堂印,1947.。前引王進駒、王永青、左巖專題研究中的汪瑔,其已是入粵第四代。山陰汪氏自第一代汪炌隨廣東布政使曾燠⑩尚小明認為曾燠幕府基本上是一個詩人幕府,參見: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123.入粵,汪氏家族眾多成員游幕嶺南,遍及督撫、州縣官員幕府,至晚清民國汪兆銓、汪兆鏞、汪兆銘?汪兆銘,即汪精衛(wèi)?!渡疥幫羰献V》載:“字季新,玉叔公四子。生于光緒九年(1873),卒于甲申年(1944)?!眳⒁?林子雄.入粵浙江山陰汪氏及其族譜[J].廣東史志,2003(3).是第五代,稱嶺南名幕世家?裘士雄.堪稱師爺世家、文化望族的浙江山陰、廣東番禺汪氏[G]//潘承玉.中國越學:第7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248-256.。民國汪兆鏞著《山陰汪氏譜》收錄咸豐元年(1851)“序”稱汪氏元末由婺源遷居山陰?張廷玉,等.明史:卷280:列傳第96:汪應軫[M].北京:中華書局,1974:5486-5487;汪兆鏞.山陰汪氏譜[Z].汪敬德堂印,1947:30.。清乾隆朝汪倫秩是汪氏入清以后首位以舉人顯名之族人。汪倫秩“(乾隆)三十四年(1769)選授廣東長寧縣知縣,七月抵任,甫五十日以九月初十日病卒”,卒年六十一歲。汪氏游幕第一人,則是汪倫秩三子汪炌:“家貧,佐有司幕凡數十年。與傅公鼐、曾公燠尤相得?!薄昂髮易舳綋狒荆涡堂??!蓖魹退牡芡艚痂b,“晚年佐廣東南韶連道幕”。番禺陳澧為汪炌子汪鼎撰《墓表》:“君之客順德縣幕?!庇帧捌淇颓暹h縣幕”“客南澳廳幕”“客信宜縣幕”,終生游幕嶺南①汪兆鏞.山陰汪氏譜[Z].汪敬德堂印,1947:45-73.。

      入粵汪氏第四代汪鼎次子汪瑔,浙江蕭山朱啟連②朱啟連,字跂惠,號棣垞,晚清嶺南名幕,子朱執(zhí)信。原籍浙江蕭山,其父入粵任職廣東善后局,落籍廣東番禺(今廣州市)。參見:謝暉.館藏新收清儒朱啟連稿本《丙戌余錄》述[J].圖書館論壇,2001(3);程存潔.讀清代《遠暇室日記》殘本[J].廣州文博,2012:185-247;程存潔.朱啟連稿本初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朱俊芳.朱啟連稿鈔本探析[J].嶺南文史,2017(3);羅志歡,李志博,戴程志.《棣垞集》稿本及其文獻價值[J].圖書館論壇,2017(8);林家有,張金超.文武兼?zhèn)涞母锩?朱執(zhí)信[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作《行狀》:“隨侍(父)客游于粵?!薄跋特S三年游曲江主五公五福,始為幕客?!薄巴伟四辏?869)再客潮州”,“十年,主冒公澄為鹽運同③“冒澄,江蘇如皋,監(jiān)生。同治八年(1869)以候補同知直隸州屬”,“同治十二年(1873)補用知府代理”。參見:劉坤一.(光緒)兩廣鹽法志:卷50:職官三[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7輯:史部:政書類:第23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389.。同治十一年主藩使俊公俊達,自是常居番禺”。“光緒元年(1874)主督部劉公坤一,繼劉公者裕公裕寬、張靖達公樹聲、曾文襄公國荃,皆倚重先生?!雹芡粽诅O.山陰汪氏譜[Z].汪敬德堂印,1947:75-82.今人多留意汪瑔詩文之名,然其游幕嶺南,曾主鹽運同冒澄、藩使俊達幕,也入總督幕,以錢糧見長,于鹽務亦當諳熟。

      入粵汪氏第五代汪琡長子汪兆鏞,“字伯序,號憬吾”,“光緒十一年舉優(yōu)貢,朝考一等,用知縣”。番禺張學華作《行狀》:“以世習刑名學客赤溪、遂溪、順德各縣,主者金武祥、嚴崇德,皆有循吏名,佐治之力為多。君不自?也,尋筦樂桂埠鹺務。岑春煊督粵,慕君名,延入幕,司章奏,獨加敬禮。去任時奏保四品銜,以知縣分發(fā)湖南。復不果,仍返樂昌又五年。而國變,樂邑有倡亂者,君設計解散之。遂歸廣州。鹺商舉為鹽政局長,當道延為顧問,亟避居澳門。省志局聘任總纂,亦不就。”⑤汪兆鏞.山陰汪氏譜[Z].汪敬德堂印,1947:91-92;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M].北京:中華書局,2005:276.汪氏入粵五世,其家族成員多游幕嶺南,至兆鏞始由幕改充樂桂埠鹽商,前引《粵東管見》述及樂桂埠為兩廣鹽區(qū)四大埠之一,其原有埠商為南海孔氏,筆者已有專文討論。山陰汪兆鏞于清末承充樂桂埠,其中情由,光緒《兩廣鹽法志》載咸豐三年(1853)兩廣總督葉名琛奏疏中有“粵省本皆微薄,或數人始能共辦一埠,試辦數年又須另招。如現擬運鹽接濟湖南之樂桂埠,即系二商合辦,運鹽接濟江西之雄贛埠即系八商合辦,本年均已屆滿,舊商無力告退,新商甫經接充,支絀情形難以縷陳”⑥劉坤一.(光緒)兩廣鹽法志:卷24:轉運七:借銷[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7輯:史部:政書類:第23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532-533;段雪玉.南海孔氏:清代廣東大鹽商家族研究[J].鹽業(yè)史研究,2020(3).,表明咸豐時期樂桂埠已是二商合辦,其中一商于光緒時期由汪兆鏞接替承充,與孔氏繼續(xù)合辦鹽務直至民國初年。

      四、光緒捐納兩廣鹽運同江陰金武祥宦粵生涯

      入粵汪氏第四代汪瑔足跡不逾五嶺,交往的友人達百余人,其中一類是宦海為官者,如五福、陳朗山、金武祥等①王進駒,王永青.嶺南幕客詩人汪瑔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24.。金武祥,字溎生,號粟香,江蘇江陰人,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金武祥早年游幕,后援例捐納,官兩廣鹽運司同知,晚年歸里,寓居鄉(xiāng)下和常州府城。金武祥1924年逝世,年83歲,其生平著述豐富,長于家族及江陰地方文獻整理②有關金武祥的研究不多,主要關注其文學成就。參見:辛文.金武祥卒年考[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4(6);穆今.金武祥卒年考[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6(4);朱則杰.金武祥“冰泉唱和”考[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謝永芳.《粟香隨筆》的文學文獻價值[J].聊城大學學報,2016(3).。近年上海圖書館館藏稿鈔本《粟香室日記》影印出版,尚未引起學界關注③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4—5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本文考訂《粟香室日記》兩廣鹽運司同知金武祥任上事,由其任內交往友人窺見晚清兩廣鹽政之“江浙現象”。

      金武祥撰《粟香室日記》自同治元年(1862)始至民國八年(1919)止,共57年(缺同治二年1冊),一般一年1冊,個別年份為兩年1冊,共計54冊。首冊封面自右至左:第一豎行為“壬戌 溎生隨筆”,第二豎行為“日記簿”,第二頁記“小本日記簿共十二冊,自壬戌起至丁丑止,以后均用紅格大本”,第三頁記“同治元年歲次壬戌年二十二歲。小字:‘記至八月止,癸亥缺一年,甲子年起至今則無間斷矣’”④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4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1-3.。日記字體為行楷,每頁8行,每行約20字。每頁頂格記月日,一日之事記一行或數行,次日另起行。

      日記首冊自同治元年三月十九日開始,金武祥父親將赴襄陽上任,帶著他及家人準備繞道至江西。自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占領南京,江南地區(qū)成為太平軍與清軍戰(zhàn)斗的主戰(zhàn)場,故此日日記有“亂世”“凄愴”之語。六月初九日抵江西省城,二十八日“行納采禮”,七月七日“岳丈請酒”。七月十二日,其父赴楚,“余于是日隨岳丈赴贛州會昌縣任”,八月十日抵會昌縣城,“岳丈于是日接印”。首冊日記即于當日結束。第二冊自同治三年(1864)八月十六日始,金武祥于當日啟程回常州,至九月二十二日抵達,十一月八日啟程返江西,十二月十五日抵達江西省城。此后十年其隨岳丈在江西任,兼習幕業(yè),其間赴金陵應試⑤中共江陰市璜土鎮(zhèn)委員會,江陰市璜土鎮(zhèn)人民政府.璜土鎮(zhèn)志[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6:392-393;江陰市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徐華根.江陰著姓望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36-240.。光緒元年(1875)九月金武祥赴金陵應試,再次失意。第二年五月十八日乘上?!案接据喆晒盘枴蹦舷聫V東,僅用三天抵達香港,二十三日入廣州城,二十四日堂兄金國琛“接督糧道印”,六月二日“入住糧道署東齋”⑥金國琛,字逸亭,江蘇江陰人?!肚迨犯濉酚袀鳎骸肮饩w元年(1874),起復廣東督糧道,擢按察使。五年,卒于官?!眳⒁?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卷433:列傳220:金國琛[M].北京:中華書局,1977:12332.。此后直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十二月返常州定居,金武祥宦粵長達20年(其間回籍守制2年半)。至1919年日記結束,金武祥再未返粵⑦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4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24-74;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5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187,292-316;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620;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5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602.。

      金武祥《粟香室日記》主要記所到之處及所見之人,留意記錄人名、籍貫、功名或職名,于人、事詳情則甚少著墨,可見其為人處事謹慎之一面。自光緒二年至光緒二十一年,日記每年1冊共20冊,金武祥長達20年宦粵生涯的人情交往躍然紙上,是晚清廣東官場復雜人際關系的私人記錄,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從日記來看,金武祥宦粵生涯分兩部分,一是任兩廣鹽運司運同,一是任赤溪直隸同知。自光緒二年至光緒四年(1878)年底,日記有一年半的時間主要是會友記錄,這期間金可能籌劃捐納事。光緒四年十二月十八日記捐升運同:“逸兄(金國?。┯诟探郁居?。余于豫捐局由通判捐升運同,三班撥省分發(fā)廣東試用,并捐免保舉,共例銀乙萬二千二百十一兩,實銀乙千四百六十五兩三錢二分。戶部照系宿字二千五百七十二號?!雹俳鹞湎?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6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75-76.第二年,金開始履任鹽運同職,至光緒十六年(1890)十月十六日“藩臺排牌,委署赤溪直隸同知”②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68.。金武祥自光緒五年至十六年(共計12年)履鹽運同任,光緒十六年日記末頁附錄一份其履歷稿,正楷字體,完整記錄他12年運同任內鹽務、政務諸事,謹抄錄如下:

      現年五十歲,系江蘇常州府江陰縣人。由監(jiān)生于光緒元年在江寧廉票捐局報捐通判候選。光緒四年,在廣東豫捐局捐升鹽運同三班,指分廣東試用并免保舉。五年(1879)正月二十六日稟到。四月,奉委管解京餉,進京赴部,分別投納清楚。當即呈請引。初十日,蒙大臣驗放奉發(fā)往欽此。遵即領照出京,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回省稟到。六年二月,奉委督辦白廟緝私,三月初一日到廠,期滿留辦。十二月奉委解陜西協餉赴鄂,即稟銷白廟緝私差,啟程。七年五月回省。閏七月初二日,蒙督、撫憲會折,具甄別試用期滿,留省補用。九月,奉札委辦大江省局。八年二月,奉調總辦東莞沙田局。五月,以溢收三成稟請撤局。旋調辦沙田總局。八月,奉前督憲曾札委,赴廣西查勘邊防并密查臨桂縣案,十月二十九日回省。九年二月初三日,奉飭知本班缺出,盡先酌委一次,五月奉委赴西寧岑溪查勘東西兩省界址,六月回省。八月奉委赴潮州催解餉,同前領運本并欠餉,九月回省。十月沙田撤局,奉文銷差,蒙準再行給予盡先酌委一次。是月,奉委會辦清查局差。十年三月,奉委赴電白縣查鹽場控案,五月回省。是月奉委督辦番禺沙捐局,旋奉委兼辦南海沙捐。閏五月,奉委總辦清鹺局。秋間先后具稟,請銷清查局、南番沙捐局等差,專辦清鹺局務。十一年三月,奉調督辦臨全大江梧局。十二年十月,奉前督憲張札委,查勘廣西各屬礦山,十三年正月回省稟覆。十四年十二月,奉前督憲張札委,調辦督轅文案兼辦厘局文案。十五年十二月,奉委總辦茶厘。十六年正月,奉行知準予超委一次。三月,奉委兼充厘局坐辦。四月,奉前督憲李札委赴公所查議籌款。八月奉行知以前先后奉行知委諭地方鹽務缺出委嘉一次,雙超委一次。是年十月,奉委署理赤溪直隸同知。十一月初六日接印。須至履歷者。(小字:在梧局三年出力,給予號編地方鹽務缺出委署一次)③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91-94.

      歷數金武祥履鹽運同任內諸事,包括管解軍餉、督辦白廟緝私、委辦大江省局、總辦東莞沙田局、赴西寧岑溪查勘東西兩省界址、赴潮州催解餉、赴電白縣查鹽場控案、督辦番禺沙捐局、總辦清鹺局、督辦臨全大江梧局、查勘廣西各屬礦山、督轅文案兼辦厘局文案、兼充厘局坐辦、赴公所查議籌款十四事,大約平均一年一件,不僅涉及鹽務,也涉足沙田、礦務、厘金局等重要政務。又查光緒《兩廣鹽法志》潮州運同職官名錄,光緒元年至十年僅“方功惠、錢縉”①金武祥曾于光緒六年(1880)十二月十三日晤錢晉:“錢玉堂來,名瑨,浙江山陰人,選補潮運同,時奉札赴白廟接辦余督辦緝私差也?!眳⒁?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6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289.兩人,并無金武祥其名②劉坤一.(光緒)兩廣鹽法志:卷50:職官3[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7 輯:史部:政書類:第23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389.。說明光緒時期廣東捐納鹽運同并非鹽運同實職,其履職經歷也說明其不僅僅要完成鹽運同職內之事,而是受總督、運使差遣,以鹽務為主,兼辦其他政務。金武祥隨其堂兄金國琛入粵,通過捐納運同,實則為兩廣總督、鹽運使的高級幕僚。

      金武祥《粟香室日記》詳細記載其12年運同任內的人際交往,特別留意宦粵之江浙人事,再次印證光緒時期兩廣鹽政之“江浙現象”。金自光緒二年(1876)潤五月入廣州城,二十三至二十八日會晤諸人,其中一些是鹽場大使或候補場大使。十一月十五日初晤汪芙生:“紹興人,名瑔。”十一月二十二日,“送許稚蠲行將赴電茂場大使任”③許稚蠲即許寶蓮,光緒《兩廣鹽法志》載:“許寶蓮,浙江仕和,監(jiān)生。光緒二年任?!眳⒁?劉坤一.(光緒)兩廣鹽法志:卷51:職官4[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7 輯:史部:政書類:第23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412.。光緒三年正月十八日,金初晤“冒文川鹺尹”。冒文川即冒澄,同治八年、十二年曾兩任潮州運同:“冒澄,江蘇如皋,監(jiān)生。同治八年(1869)以候補同知直隸州屬”,“同治十二年復以補用知府代理”④劉坤一.(光緒)兩廣鹽法志:卷50:職官3[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7 輯:史部:政書類:第23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389.。金武祥與冒澄關系匪淺,日記出現冒文川之名不下十數處。汪瑔也曾于同治八年客游潮州,入運同冒澄幕下⑤王進駒,王永青.嶺南幕客詩人汪瑔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7-8;陳春聲.從“作亂”到“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動亂與鄉(xiāng)村社會變遷[G]//明清論叢:第2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73-106.。光緒四年十一月四日,“遂赴支次云鹺尹⑥支次云,即“支清嶲,光緒四年以候補鹽大使署”。參見:劉坤一.(光緒)兩廣鹽法志:卷50:職官3[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7 輯:史部:政書類:第23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400.之招,特委大洲場大使也。同席沈蓬仲、宋縝齋、王中之潘鏡如、王梧園、冒文川。宋君名邦彥,山陰人,部選,坎白場大使”。光緒六年正月二十八日,金武祥第一次參加江蘇會館團拜,“醵飲演劇凡十二席,公份每人或三兩或一兩五錢,各從其便。會館在濠畔街,去歲修建”。此后也多次參加江蘇會館團拜、會晤同鄉(xiāng)等活動。日記還記載了江蘇籍士人在粵親人去世,有本仁堂江蘇義莊存放棺木。光緒七年六月十一日,金“送許伯容行,伊補大淡水場,現赴任也”⑦光緒《兩廣鹽法志》載淡水場大使“許孟俊,江蘇武進,供事。光緒七年任。”參見:劉坤一.(光緒)兩廣鹽法志:卷50:職官3[M]//陳建華,曹淳亮.廣州大典:第37 輯:史部:政書類:第23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399.。光緒十一至十二年,金奉委督辦臨全大江局鹽務,于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與同事商量“三江兩浙會館重建事”。三江口位于梧州府城外,故代指梧州,此記兩浙會館重建,說明梧州應聚集了較多江浙人且原建有兩浙會館。光緒十三年正月七日,“張逸槎招飲,同席吳虞卿(元愷,金陵人)、陳惠(寧波人)、馮子石(嘉興人)、李平書(名鐘玨,上海人)、張勉齋(懋德)”①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5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316,377,378,405;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6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68,238,334,340;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7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268,324-325.。

      金武祥日記也記錄與兩大鹽商家族孔氏與許氏的交往。光緒二年七月二日,金首次與大鹽商孔氏家族之孔繼藩見面:“晤孔惠疇(名繼藩,南海人)?!雹诙窝┯?南??资?清代廣東大鹽商家族研究[J].鹽業(yè)史研究,2020(3).第二年正月九日再晤孔惠疇明經。光緒三年六月四日,金“至高第街晤許少衢”,八月二日再晤許少衢。許少衢為番禺鹽商許拜庭子,長兄許祥光(賓衢)為嘉慶己卯科(1819)舉人、道光壬辰科(1842)進士,其胞妹與孔繼勛于道光年間聯姻③廣州市越秀區(qū)地方志辦公室.廣州高第街許氏家族[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4-7;劉正剛,張啟龍.嘉道時期廣州高第街許氏房產契約研究[J].廣東社會科學,2019(2).。光緒五年(1879)二月十三日金武祥受許氏之邀赴“西石角之袖海樓”宴,“袖海樓為許少衢太翁、賓衢廉訪所造,略仿騰王閣規(guī)制,小而華麗,曲欄遏之,俯瞰珠江,波澄如鏡,水光月色,如在水臺,乃羊城勝境也”④清人梁恭臣《楹聯四話》有“番禺許賓衢觀察(祥光)筑樓于珠江之濱,顏曰‘袖?!|坡‘袖中有東?!?。復室重楹,極其壯麗,一時莫能伉焉。自撰聯帖云:‘石角東南花月夜,潮頭上下海天秋?!衷疲骸拿媲迳饺嫠?,兩分明月一分花?!眳⒁?梁恭臣.楹聯四話:卷2[M]//梁章鉅,等撰,白化文,等點校.楹聯叢話.北京:中華書局,1987:341.。同月二十八日金再至袖海樓赴宴,二月二十六日赴煙滸樓宴,三月四日再赴煙滸樓宴。煙滸樓為孔氏別業(yè),民國易主改名為南園酒家⑤段雪玉.南??资?清代廣東大鹽商家族研究[J].鹽業(yè)史研究,2020(3).。金武祥于正月赴任鹽運同,后即受兩大鹽商家族許氏、孔氏邀至別墅赴宴,既為新任運同與大鹽商聯絡交情之慣例,顯然別具深意⑥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5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334,402,452,473;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6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111-121.。

      從日記來看,金武祥與汪瑔私交甚好,據不完全統計,自光緒二年初晤汪瑔,至光緒二十年“芙生”之名在日記中出現多達69處,二人以詩詞酬唱往還。不僅如此,金與汪瑔之子汪兆銓(莘伯)及女婿朱啟連(棣垞)也有交集。自光緒二十年返廣州至光緒二十一年,兩年中金武祥與莘伯、棣垞往來頻繁。此外,金武祥與汪瑔之侄汪兆鏞(憬吾)也相識。光緒十五年九月十日金日記中寫到,“賀芙生令侄(名兆鏞)中式喜”。光緒十六年十月金武祥被委署赤溪直隸同知之后,即于十月二十三日聘汪兆鏞為刑錢幕賓,歲設修金360兩⑦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7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569;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69,438-602.。

      值得一提的是,金武祥日記中出現了一些清末民國活躍在上海的名士。一位是晚清上海著名士紳李平書(鐘玨)⑧熊月之.論李平書[J].史林,2005(3);李平書.李平書七十自敘[M]//李平書,穆藕初,王曉籟,著,方爾同,陳正書,標點.李平書七十自敘 藕初五十自述 王曉籟述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光緒十三年正月二日江浙同鄉(xiāng)宴席中,金武祥赴張逸槎宴,席上初晤李平書。這與李平書自敘光緒十二年十二月底至粵東省城時間相吻合:“十二年丙戌,三十四歲。四月入都,六月應太和殿考試”,“榜發(fā)列正取第十名,引見以知縣用”,“八月南歸,十二月至粵東省城,住同邑張逸槎世兄公館”①李平書.李平書七十自敘[M]//李平書,穆藕初,王曉籟,著,方爾同,陳正書,標點.李平書七十自敘 藕初五十自述 王曉籟述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0.。李平書之名在金武祥宦粵部分日記中出現次數不多,總共4次,最后一次是光緒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接李平書函,十六日金武祥即啟程返常州,結束宦粵生涯。李平書于光緒十九年十二月委署陸豐縣缺,光緒二十一年五月奉委署理廣州府新寧縣事②李平書.李平書七十自敘[M]//李平書,穆藕初,王曉籟,著,方爾同,陳正書,標點.李平書七十自敘 藕初五十自述 王曉籟述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2-38.。有意思的是,這一年李平書在新寧知縣任上刊刻其任陸豐知縣期間的文牘匯編《圭山存牘》,“敘”的作者正是金武祥,寫于十一月③李鐘玨.圭山存牘[Z].刻本,1895(清光緒二十一年).。另一位在金日記中出現的名士是與榮氏家族有密切關系的朱仲甫。光緒十六年(1890)八月四日的日記中第一次出現朱仲甫名。再次出現其名則是光緒二十一年正月三日,金武祥受朱仲甫邀飲喜酒,同年三月九日金再晤朱仲甫。僅僅從日記對這兩次與朱仲甫交往的寥寥數語來看似乎不值一提,但如果深入考察朱仲甫與榮宗敬、榮德生父親榮熙泰的關系,可以發(fā)現金武祥正是幫助榮熙泰入厘金局的關鍵人物。榮熙泰出生于江蘇無錫榮巷,光緒九年南下廣東謀生。榮熙泰在廣東遇到族叔榮俊業(yè),其是兩廣總督張之洞營務處小小的掌印幕僚,經他介紹后榮熙泰與朱仲甫相識。朱仲甫為江蘇太倉人,通過捐納知府到廣東候補,經榮俊業(yè)介紹任磨刀口稅吏,并結識了官場中的一些人物。榮熙泰結識朱仲甫后,任厘卡師爺,乃厘金局肥缺。不久他升任朱仲甫總賬房,一直在厘金局做事,直到光緒二十一年告老還鄉(xiāng)④桑逢康.榮宗敬 榮德生傳:榮氏家族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2;陳文源,榮華源,周維沛,主編.中國民族工業(yè)先驅榮宗敬生平史料選編:榮宗敬先生誕辰一百四十周年紀念集[M].揚州:廣陵書社,2013:376.。結合金武祥光緒十六年自述履歷:“十四年(1888)十二月,奉前督憲張札委,調辦督轅文案兼辦厘局文案。十五年十二月,奉委總辦茶厘。十六年正月,奉行知準予超委一次。三月,奉委兼充厘局坐辦?!笨芍熘俑Τ霈F在金武祥日記中的時間與金充任厘金局文案、總辦、坐辦等職務的時間吻合,極有可能是榮熙泰通過朱仲甫托請金武祥允其入厘局辦事,其中細節(jié)有待詳考,但榮氏家族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榮宗敬、榮德生父榮熙泰在粵東官場的運作,表明榮氏企業(yè)的開辦資金可能大部分得益于其父在粵東厘金局的經營。鑒于金武祥《粟香室日記》中記載了如此多的江浙籍士宦,不難理解晚清上海開埠之后近代工商業(yè)的出現與這些工商業(yè)家族成員的仕宦淵源⑤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7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324-325;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53,91-94,530,544,618-620.。

      金武祥到赤溪任職僅半年,其次子、女及父親三人相繼于光緒十七年(1891)五、六月間去世。兩月內連遭喪親之痛,金武祥悲戚填膺,于九月至各署辦回籍守制,十月一日即啟程回常州。此后至光緒二十年正月,金武祥一直在籍守制,二月始啟程返廣州。光緒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金武祥再次啟程返常州。至此,金武祥宦粵生涯結束⑥金武祥.粟香室日記[M]//周德明,黃顯功.上海圖書館藏稿鈔本日記叢刊:4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123-149,418-428,620.。

      結 語

      本文通過分析乾嘉時期兩廣商籍選舉、粵東官場秘籍、粵東名幕山陰汪氏、兩廣鹽運同江陰金武祥等論題之“江浙現象”,探討清后期兩廣鹽政機制的權力運作。乾嘉時期兩廣商籍科舉中浙江籍鹽商子弟占比最大,進士與舉人無一例外均為浙江籍,貢生與撥回原籍者中浙江籍占多數,表明乾嘉時期浙江籍鹽商已是外省入粵鹽商的主體。由幕轉鹺是這些入粵江浙籍鹽商轉換身份的主要途徑。外省宦者入粵,通過傳閱反映省情內幕的吏治秘籍快速準確了解全粵實情?!痘洊|管見》的作者寂寂無名,表明這類官場秘籍的作者及讀者群可能主要是那些長期游幕粵東的江浙籍士人。江浙籍幕客與宦者通過聯鄉(xiāng)誼在粵東建立起江浙籍關系網,山陰汪氏家族與兩廣鹽運同江陰金武祥是晚清嶺南名幕與宦粵江浙籍士人的代表。

      猜你喜歡
      粵東光緒日記
      毓慶宮光緒書房的使用與陳設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8:10
      粵東劇界演變發(fā)展及其戲劇史意義
      戲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24
      光緒《黔江縣志》的藥學價值
      中成藥(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24
      成長日記
      里約日記
      新體育(2016年9期)2016-09-07 10:11:42
      成長日記
      “戊戌變法”中的光緒和慈禧
      公民與法治(2016年5期)2016-05-17 04:10:07
      成長日記
      中控簽約中海油粵東LNG接收站項目
      自動化博覽(2014年6期)2014-02-28 22:32:00
      Scholar and East Lake
      文化交流(2009年11期)2009-05-28 03:48:02
      涟水县| 广南县| 凭祥市| 乌鲁木齐县| 塔河县| 阿图什市| 西昌市| 安龙县| 康保县| 衡东县| 揭阳市| 九江市| 从江县| 镇沅| 包头市| 邹城市| 天全县| 裕民县| 阜新| 瑞安市| 吴旗县| 土默特右旗| 云安县| 清水河县| 十堰市| 怀安县| 南丰县| 衡阳县| 长汀县| 华宁县| 江北区| 清徐县| 个旧市| 新化县| 理塘县| 华蓥市| 烟台市| 凤城市| 思茅市| 本溪|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