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琪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微課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得以廣泛應用,且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借助微課資源,深度挖掘語文教材,充分發(fā)揮教材應有的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為寫作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本文分析了微課資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用的價值與優(yōu)勢,并進一步闡述了微課資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小學的主要科目是語文,而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寫作,教師要高度重視。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微課資源已在教學實踐中得以廣泛應用,且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將微課資源同語文教學二者有機融合,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微課資源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有時候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在于部分教師對于微課資源的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教師未能掌握微課資源與寫作教學的有機融合方法,從而阻礙了微課資源對寫作教學積極作用的發(fā)揮。對此,探尋微課資源在寫作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方法成為了眾多教師關注的話題,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所在。
一、微課資源在小學作文中的應用價值
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作文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寫作具有一定難度,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于語言文字尚未形成全面的認知,不能靈活運用掌握的寫作知識,加上缺少生活體驗,導致學生在面對作文要求、作文題目時,多參考之前的學習經驗,作文中情感不充沛,不吸引人閱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微課資源,則可利用圖片及視頻等方式,將人、事、物、景清晰、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還可將語言文字以更為簡單的方式讓學生消化吸收,學生可在短時間內產生更為深刻的認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制作相關短視頻,列舉相關案例,讓學生對話題產生更為深層的理解,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習體驗。教師將收集的資源以視頻及圖片的方式呈現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寫好文章的欲望。
二、微課資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1.主題突出,指向明確
與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相比,微課具有短小、主題突出的特點,將微課資源運用于作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本節(jié)課的主題,梳理寫作思路,解決作文學習中遇到的重點、難點與疑點。作文主題的確定,是需要師生共同完成的任務。相較于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微課資源輔助下的作文教學內容更加精練,作文教學主題更加明確,可以提升作文教學的效率,讓作文微課教學中的資源開發(fā)、制作與運用都始終圍繞同一個主題,使作文教學更有針對性。
2.資源豐富,情境真實
微視頻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等。與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不同,微課資源的運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作文的素材,豐富學生的作文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眼界,可以使小學生在微課件的觀看、微習題的訓練中,不斷提升寫作能力。同時,微課資源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其本身具備信息技術的可視化特征,能對作文教學的情境進行加工與處理,呈現出相對真實的場景,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沖擊下,進入到主題情境中,獲得更多真切的情感體驗,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3.短小精悍,靈活方便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對于過于復雜、冗長的內容,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微課資源恰好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通常以5-10分鐘的視頻內容作為教學的資源,輔助教師教學。微課資源的信息傳輸十分方便,若是學生在課上沒有完全吸收教師講解的寫作知識點,可以將課上的教學過程錄制下來作為教學資源,通過微信、QQ等互動平臺,將錄制的教學資料發(fā)給學生,學生可以在課下隨時隨地反復觀看,以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微課資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將微課與活動視頻相結合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在課間休息時,多會進行趣味游戲,釋放兒童的歡樂與童真。同時,學校也會經常舉辦歌唱比賽、運動會及演講比賽等。學校組織上述比賽的目的主要為促進學生觀察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還可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培養(yǎng)團結及堅持不懈等良好品質。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可利用便攜設備將上述精彩活動錄制下來,并經剪輯、整合后作為教學素材。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教學素材,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著手,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
播放拔河比賽的視頻時,可讓學生認真觀察失敗方、獲勝方的表情及動作。若學生親身參與到拔河比賽中,則要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讓文章更有感染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借助這種寫作教學模式,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用微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時,除了應重視視頻的制作,還應將學生的生活細節(jié)融入到微課素材中,以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為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在制作視頻時,可借助音樂及文字,實現學生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激發(fā),為高質量的寫作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2.將教材作為制作微課資源的素材
小學生剛接觸寫作,沒有掌握寫作的基本技巧,因此不能靈活運用寫作素材,寫作內容不能吸引人閱讀。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多將教材中的語文知識點作為主要內容,為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教師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知識點,以教材中的知識點為素材,制作微課課件,借此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微課二者密切相關,因此,教師以教材內容為依據制作微課課件時,需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如教師可整理并歸納教材中的主要內容,描寫某件事或某個人。描寫人物時,應以人的外貌特征、動作、神態(tài)為主;描寫事物,以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為主。教師可簡單講解微課視頻的制作,讓學生認真觀看,進而掌握大量的寫作知識。
如,教學“縮寫故事”,這一單元主要涉及了《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一)》和《牛郎織女(二)》三篇課文,都是學生比較喜歡的故事,其中不僅有跌宕起伏、情感豐富的情節(jié),同時也用細致的手法刻畫出了不同人物的特征。在寫作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每個人物的外貌、性格特點,教師可以立足于教材,從網絡中搜集相關的視頻,譬如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我國著名的民間故事,曾經被眾多導演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教師挑選可以表現人物性格、外貌特征的視頻片段,將其制作成微課件,在課堂上展示。觀看課件后,教師可品評作者對牛郎、織女的描寫妙在哪里,并將自己對于人物的理解寫出來,以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寫作能力。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文章中對人物的描寫只是作者眼中的人物,利用微課展示出人物形象,可以讓學生對人物的觀察與描寫更加個性化,從而寫出與眾不同的人物,提升人物描寫能力。
3.借助微課資源傳授寫作技巧
在寫作教學中,為了充分應用微課技術,教師要了解作文教學的本質,即寫作素材是否同文化積累、自身經歷密切關聯(lián),僅借助一節(jié)課的講解,不能大幅度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很多教師在寫作教學前,會準備相應的教學資料,然而此種教學方式不能滿足學生實時變化的寫作需求。小學生的生活閱歷較少,因此,在寫作過程中,易存在寫作素材不足的問題,導致學生的寫作活動不能順利進行。在現階段的寫作教學中,教師的指導多以寫作方法為主,這也是小學寫作教學同初中、高中作文教學的明顯區(qū)別。教師的寫作指導,主要是寫作前的指導及寫作后的指導。寫作前的指導,即指教師應將傳授寫作方法作為重點;寫作后的指導,即為教師在學生完成作文后,結合學生寫作中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點評,完善作文內容,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如在有關人物心理描寫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教案,利用微課講解寫作技巧,展示本節(jié)課的作文教學主題,即“人物心理描寫的技巧與方法”,在微課制作中思考先講什么、再講什么、如何結尾,通過微課與赫爾巴特四段教學法結合的方式,逐步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讓寫作訓練更加系統(tǒng)。在利用微課指導學生掌握人物心理描寫方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以下幾個教學步驟:第一,談話導入:同學們,相信大家都希望自己寫出來的作品生動感人,富有情感,那么究竟怎樣寫才能達到寫作目的呢?細節(jié)描寫無疑是十分重要的,細節(jié)描寫主要分為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等方面,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探索心理描寫的奧秘吧!第二步,引出心理描寫的概念。教師講解心理描寫的概念,讓學生對心理描寫有更為清晰的、深入的理解。第三步,利用微課介紹心理描寫方法,并在每一種心理描寫的方法旁配圖,讓學生掌握心理描寫包含內心獨白、夢幻再現、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現、環(huán)境襯托等,并且對每種心理描寫的環(huán)境有一定的了解。第四步,布置寫作任務。教師布置寫作任務,要求學生運用掌握的幾種人物心理描寫方法,寫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學生:當聽說教師要檢查全班學生作業(yè)時的心理,當教師說要抽查幾名學生作業(yè)時的心理,當正巧抽查到自己時的心理變化。讓學生想象人物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并寫出來,由此學生不僅掌握了寫作知識,也在寫作中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4.創(chuàng)設真實的寫作情境
在寫作教學中,為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學生要全身心地參與到寫作活動中,以產生強烈的寫作興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抒發(fā)真情實感,應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抒發(fā)情感。
如,教學《霧凇》,教師可利用微視頻將霧凇景色呈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近距離直觀地了解霧凇的奇異景象,觀察霧凇之美。學生觀看微視頻,對霧凇的美景有了深入了解,還對霧凇成因有了認知。隨后,教師便可指導學生圍繞霧凇寫導游詞,寫完互相傳閱,評選出班級最佳導游詞,再由獲得好評的學生當眾朗讀。
總之,隨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微課已在教學實踐中得以廣泛應用,且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將微課同語文教學二者有機融合,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微課資源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在于部分教師對于微課資源的認知不足,未能掌握微課資源與寫作教學的有機融合方法,從而阻礙了微課資源對寫作教學積極作用的發(fā)揮。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為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教師應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產生學習動力,以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教師應對微課資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有清晰認知,并借助微課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傳授寫作技巧及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