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怒
一提到武漢,“吃貨”們首先想到的會是熱干面﹑辣鴨脖﹑三鮮豆皮,可若是問到去哪里游玩,相信每個人心中的必選項都有黃鶴樓。對我而言,早已數(shù)次與黃鶴樓在詩中相逢,雖未謀面,卻已入心。所以,到了武漢,我就直奔黃鶴樓。
如今的黃鶴樓位于蛇山上。進入園中,霧森系統(tǒng)使得黃鶴樓如在云霧中,仙氣飄飄??澙@的仙氣中,一對銅仙鶴腳踩龜蛇二仙亭亭玉立,飄然世外;微微抬頭,“氣吞云夢”四個大字穿云透霧,如有萬鈞之力直擊內(nèi)心;再仰頭而觀,“黃鶴樓”三個大字如穿越歷史的煙霧,與我們素面相對。黃鶴樓共五層,層層飛檐,翹角飛舉,宛若展翅欲飛的鶴。
關(guān)于黃鶴樓,實在是有太多的故事。一生好游山玩水的大詩人李白自然不會錯過這座名樓。在那個年代,人們沒有手機,不能照相留念,更不能發(fā)朋友圈,但作為旅游“達人”,李白喜歡吟詩作賦來表明自己到此一游。傳說當他登上黃鶴樓時,環(huán)顧四周,心情昂揚,詩興大發(fā),可正準備賦詩一首時,卻發(fā)現(xiàn)了崔顥題在墻壁上的詩句,也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看到這首詩,大為嘆服,他詩意頓收,說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比缓?,他把筆一擱就走了。這就是“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故事。
千百年來,崔顥就活在黃鶴樓上,他的詩已成了黃鶴樓最好的名片。其實,關(guān)于黃鶴樓,李白也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他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目送著孟浩然的小船越來越遠,最終消失在茫茫長江,他一邊摸胡子一邊喝酒,然后低頭寫下了著名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p>
正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清詞麗句,為黃鶴樓涂抹上了濃重的文化色彩。因著詩詞和典故的潤澤,黃鶴樓從未在浩瀚歷史中褪色,時間愈久,愈加壯闊。
黃鶴樓不僅有文氣,還充滿仙氣呢。據(jù)說黃鶴樓曾是休閑親民的凡俗酒館。一日,一位仙人來到凡間,為了感謝酒館主人曾經(jīng)免費請他喝酒之恩,他用橘子皮在酒館的墻上畫了一只仙鶴,每當有客人到來,仙鶴便會翩翩起舞。幾年之后,仙人再次來到凡間,吹笛喚下墻上仙鶴,乘鶴離去……黃鶴樓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但凡哪個地方有神仙來過,人們都會說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那么,有著古老傳說的黃鶴樓,年紀應(yīng)該不小了吧?的確如此。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期,是孫權(quán)下令修筑的軍事樓。黃鶴樓曾見證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見證了唐宋的風風雨雨,見證了明清的煙云巨變,見證了新中國的日新月異。當然,它也經(jīng)歷了數(shù)次重建,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黃鶴樓是1981年重建的。
2020年春節(jié)期間,病毒在武漢肆虐,醫(yī)護人員奮戰(zhàn)一線,全國各地馳援武漢。黃鶴樓在武漢蛇山的最高點上巋然傲立,歷經(jīng)滄桑的它知道這是一場必將獲勝的戰(zhàn)役。那時,我們滿懷信心地盼望著、祝福著,我們約定,待到山花爛漫時,相約黃鶴樓,看看美麗的英雄城市武漢。
如今,我們終于如愿以償。黃鶴樓和武漢的未來,必將更加美麗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