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1891年10月
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既是中國近現(xiàn)代偉大的教育家、詩人、社會學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是他獻身中國教育事業(yè)的光輝寫照。陶行知帶給世人的寶貴財富有三:一是偉大的學說和理論,二是偉大的實踐和經(jīng)驗,三是偉大的人格和精神。他的學說和理論,可以濃縮為三句話: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稿費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視國民教育,認為“教育是共和國的保障”,因此,他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教育”這一大事中來。
1923年,他組織了平民教育促進會,編寫了《平民千字課》,奔波于全國十幾個省市,致力于平民教育。他把《平民千字課》作為教材,送到平民百姓家里,勸家家戶戶都要識字讀書。
他活動的經(jīng)費多數(shù)都是自己寫書的稿費。一次,他得到了一萬多元的稿費,拿回家鎖在柜子里,承擔著所有家務的妹妹看見了,問他:“家里有老有小,錢也不多,能不能留1/4給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溫和地說:“我要去南京勞山腳下辦曉莊師范,這錢要作為辦學的經(jīng)費。我們家雖窮,
粗茶淡飯還能維持。中國
34 000萬農(nóng)民非但沒有飯吃,更沒有文化,用這錢去辦學校,是為農(nóng)民燒心香,是盡我們的綿薄之力去幫助他們。你在家里省著點用,算是幫我去辦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點了
點頭。
1927年3月,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北郊曉莊創(chuàng)辦了曉莊師范學校。在開學典禮上,陶行知先生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我們沒有教室,不用禮堂,但我們的學校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因為我們以宇宙為學校,奉萬物為宗師,天空是我們的屋頂,大地是我們的基石。在這所學校里,我們還有很多的農(nóng)民朋友,我們要向他們好好學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