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伶
1933年初,紅四方面軍進入巴山。蔣介石責令四川各派軍閥“停止內(nèi)訌,共同剿匪”,巴山南麓的“剿共”形勢便輕而易舉地形成了。
巴山北麓本屬楊虎城的十七路軍(俗稱陜軍)防區(qū)。蔣介石原以為跳出鄂豫皖的紅四方面軍會經(jīng)關(guān)中西進甘肅,因此早已將楊部主力第三十八軍由陜南調(diào)往甘肅天水,而將陜南防區(qū)交給了蔣介石的嫡系胡宗南的第一師。按理說,夾擊巴山紅軍應由第一師承擔。然而,慣于借“剿共”排除異己的蔣介石卻舍近求遠地責令第三十八軍重返陜南,與胡宗南調(diào)防。
楊虎城左右為難:若違抗軍令,就會被軍法處置,或被取消番號;倘若服帖順從,恰好中了蔣介石借刀殺人之計,陜軍處境亦不堪設想。這時,第三十八軍作戰(zhàn)參謀、中共地下黨員武志平通過陜軍高級謀士杜斌丞向楊虎城建言:“聯(lián)絡紅軍,互不侵犯?!?/p>
楊虎城采納了這一建議。于是,武志平成了出使紅軍的陜軍密使。
為促使出使成功,也為紅軍作些實實在在的貢獻,武志平利用作戰(zhàn)參謀之便,從軍部偷出了一份密電碼和川、陜、甘三省十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
1933年5月13日,武志平化裝成紅十字會調(diào)查員,身揣三十八軍軍長孫蔚如代表楊虎城給紅四方面軍將領(lǐng)的密信以及那份密電碼和軍用地圖,并雇請巴山地區(qū)的理發(fā)員楊才為向?qū)?,天不亮就動身離開了軍部所在地漢中。
兩天后,兩人翻越巴山,到了巴山南麓的西河口小鎮(zhèn)。然而,因紅軍南撤,這里成了土匪民團團長徐耀明的天下。潛伏在民團中的川軍特務趙副官打開了那包軍用地圖,提出種種疑問。武志平掏出了偽造的紅十字會身份證,聲言“調(diào)查災情”,帶地圖是方便行動,并為后續(xù)賑災做記號用的。他還說,只要在哪個村寨上畫個紅圈圈,這個村寨就會得到紅十字會的救濟。
徐耀明發(fā)財心切,立刻盛情款待武志平,求這位撒金播銀的“財神爺”多多恩澤!武志平從徐耀明的口中摸清了紅軍的大致位置后,以“急于調(diào)查災情”為由,第二天便與他分手而去。
川軍特務趙副官卻在背后埋下了殺機。他懷疑武志平是紅軍“探子”,白天礙于徐耀明的阻撓,不能很好地對武志平進行搜身,就在深夜對手下的兩個特務說:“這家伙身上肯定還有機密,明天,你倆找個沒人的地方,先‘剝稻殼’(全面搜身),再‘吃生米’(滅掉他)?!?/p>
傅鐘
武志平
事有湊巧,此番密謀被起夜的向?qū)畈怕牭搅?。第二天上路之后,他設法將趙副官的陰謀密告了武志平。
其后的好幾天路程,武志平皆以高度的警惕和高超的技能,擊敗了兩個特務,終于保住了藏在軍用地圖里的那份密電碼。
5月22日,武志平背著沉重的包袱,終于在四川通江縣兩河口村的一座民房里見到了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傅鐘,受到了紅四方面軍領(lǐng)導的盛情接待。
多年后,傅鐘在《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里說:“武志平帶給紅四方面軍的寶貴禮物,是川、陜、甘三省的軍用地圖和西北軍用的密碼底本及其他聯(lián)絡信號。這些與軍隊存亡、作戰(zhàn)勝敗攸關(guān)的機密要件,是他冒著生命危險,穿過深山密林,闖過土匪、民團的封鎖阻攔才安全帶到的。他把這些禮物交給我,我當夜派騎兵把四川地圖送給了正在前線指揮作戰(zhàn)的徐向前同志,把密碼底本和其他材料送給了川陜軍委和紅四方面軍總部?!?/p>
紅四方面軍電臺的同志得到這份密電碼后,便在空中截獲了許多軍事情報,這對粉碎四川“剿共”總司令劉湘的“六路圍攻”起了重要作用。
這份密電碼和軍用地圖是武志平從楊虎城部第三十八軍軍部偷出來的,見到傅鐘等紅軍將領(lǐng)后,他卻說是楊虎城、孫蔚如等陜軍將領(lǐng)的一份誠意,這就為兩軍和談之天平增添了平衡的砝碼。紅四方面軍將領(lǐng)十分滿意,立刻派留蘇歸來的參謀主任徐以新跟隨武志平到漢中。1933年6月1日,雙方簽訂了“共同反蔣抗日”的《漢中密約》,又稱《巴山協(xié)定》,共有四條協(xié)議:
一、巴山為界,互不侵犯,共同反蔣抗日;
二、陜軍陣地前沿設兩軍聯(lián)絡站,由武志平常駐,代表陜軍,處理邊界事務;
三、紅軍可以以隱蔽方式來漢中采購部分日用品;
四、陜軍饋贈部分藥品和部分軍用地圖,以表誠意。
陜軍方面即刻兌現(xiàn)了諾言:贈以藥品、干電池、松發(fā)油(可代擦槍油)、油墨等物資和好幾份巴山地區(qū)的軍用地圖。
這個協(xié)議堅持了將近兩年,由于得到楊虎城的幫助,紅四方面軍由入川時的1萬人發(fā)展至8萬人,成為紅四方面軍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后來,簽訂《漢中密約》的國民黨第三十八軍率先加入人民軍隊。再后來,好幾支國民黨武裝也以此為榜樣,相繼成為人民軍隊的成員。由此可見,《漢中密約》的統(tǒng)戰(zhàn)之功是巨大的。
1981年11月至12月,曾任紅四方面軍電臺負責人、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的宋侃夫在其回憶錄《紅四方面軍電臺始末》里說:“西征途中,陜西楊虎城部的孫蔚如軍長通過陜南地下黨派他的參議(謀)武志平來我軍聯(lián)系……徐以新去陜南同孫蔚如聯(lián)系,徐與孫談判的結(jié)果是:孫給我們提供四川的情況,共同反蔣。當時派徐去孫部也還有另一目的,即電臺的電池緊張。果然,徐回來時帶回一些干電池。更為重要的是帶回孫送給我們的一本使用過的密碼底本,這對破譯國民黨當時使用的密碼規(guī)律是大有用處的?!?/p>
宋侃夫的這段回憶,雖說是“孫蔚如提供密電碼”,但它足可證明,武志平提供的那份密電碼“對破譯國民黨當時使用的密碼”起了重要作用。
宋侃夫還在他的回憶錄《祁連山的電波》里披露,紅四方面軍能夠破譯國民黨軍隊的電信密碼,是因為“西北軍的孫蔚如,在陜南曾送我們一本密碼底本”?,F(xiàn)將宋侃夫關(guān)于這本密電碼的有關(guān)文字摘錄于下:
西路軍的電臺活動,伴隨著兩萬紅色健兒的浴血奮戰(zhàn),在河西走廊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正氣歌。
一天,徐向前、陳昌浩同志找我和王子綱談話,讓我們重新恢復二局的工作(總部二局未過黃河),語氣講得很嚴肅,講到西進敵情不明,靠中央提供情報已經(jīng)來不及,希望我們盡快把馬家軍隊伍的情況搞清楚。
我們把收音機架起來了,電臺晝夜值班,除同中央保持聯(lián)系外,幾乎全部力量都投入搞敵情。西北軍的孫蔚如,在陜南曾送我們一本密碼底本,這對我們破譯馬家軍的電報起了很大作用。突擊了五六天,把馬家軍的密碼基本上搞出來了。我們收到一份密電,蔣介石電告馬家軍:紅軍的無線電破譯工作很厲害,你們要特別注意。這以后,馬家軍的密碼就經(jīng)常變化。敵變我變,經(jīng)過十幾天的苦戰(zhàn),終于把甘北地區(qū)的全部敵情,包括兵力部署、行動時間、作戰(zhàn)計劃、武器裝備等等,都搞清了,為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及時提供了可靠情報。
綜上所述,武志平送給紅四方面軍的那份密碼底本對于紅四方面軍在川陜根據(jù)地的發(fā)展壯大,以及西路軍的西征,都起到了重大作用。這么重要的歷史性密件,本該收藏于博物館中,但遺憾的是,它在西路軍征戰(zhàn)的硝煙中消失了。到如今,能在親歷者的回憶錄里找到一些零碎片段,已屬萬幸!
(摘自七一網(wǎng) 七一客戶端/《黨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