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圣
1
一路上,和萬智心中有些興奮,他要到離開多年的老家走一趟,去看看他那個倔脾氣的舅舅。風駿皮卡在柏油路上一個勁地朝前奔,晨風在車窗外呼呼響著,早起的松鼠與小鳥在道旁的樹叢中東躲西藏。
車子離開柏油路,拐進了村道。村道雖然是水泥澆筑而成,但路面窄且彎道多,一路上崎嶇起伏。這些都沒有使和萬智覺得悲傷,反而覺得有種力量在心里滋生。車沿著之字形的山道盤旋而下,逶迤而來的金沙江時隱時現(xiàn),他的心也隨著大江激情翻涌。他習慣性地從衣袋里摸出手機看了看,這里沒有信號,手機只能當懷表用來看時間。他把手機重新放回口袋,問:“玉岫,麻地坪幾時才能到?”
開車的和玉岫答道:“可能要十二點過才能到?!庇襻妒侨f智的表弟,平時做生意常往返于城鄉(xiāng)間,說話有點油腔滑調(diào)。這會,車子正行駛在路況很差的地段,他小心謹慎地一臉嚴肅,話也不敢多說了。
他們要去的麻地坪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人居住了,只有玉岫他老爸和另外幾個為數(shù)不多的老人還在江邊堅守著。
麻地坪原來的村民都因下游修水電站移民了,所有的人都搬遷到離原地八十多公里外的地方,那里整個村莊都建成了花園式的新農(nóng)村。而麻地坪的舊村址大部分已經(jīng)被江水淹沒。沒有被淹沒的最上邊的一小溜房屋,也被拆得就剩下一處處殘垣斷壁。玉岫的老爸,雖然六十多歲了,卻身體健康,耳聰目明,他自己在這里耕田種地,種菜養(yǎng)蜂。
車子開到了一段相對平坦些的路段,玉岫總算可以把緊繃著的神經(jīng)放松一點了,他說:“我無數(shù)次勸我阿爸離開江邊,可他就是不愿意。前年我調(diào)虎離山,把他接到城里的大哥家住了一些時候,趁機把他的鋪蓋行李和鍋碗瓢盆全搬到了移民新村,可他回來后死活要回江邊的麻地坪,我拗不過他,只好乖乖地又將所有東西全搬回老家來?!?/p>
和萬智小時候,父母親都是生產(chǎn)隊的壯勞力,平時父母出工去了,就把他寄養(yǎng)在舅舅家,舅舅識文斷字,當過小學的民辦教師,后來又當了村里的會計。當了會計后,就不用像其他社員那樣按時出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里扒拉算盤珠子算賬。
舅舅有時算乏了就會休息一會,這時他會把幼小的和萬智抱起,讓他叉開雙腿騎在自己的大腿上,使勁顛他,對他說:“你爺爺以前當過騎兵,騎兵就是這樣騎馬的?!?/p>
他幾乎是由舅舅一手帶大的,所以他跟舅舅很親。
玉岫開的這輛皮卡車,是專為跑山路制造的長城風駿,四驅(qū),2.5T 排量,底盤高,動力足,在一般的崎嶇山路上,跑起來也是毫不費力。
盤旋而下的鄉(xiāng)村公路終于繞進了一個叫芭蕉箐的村莊,剛要進村,就看見一個四十開外的男人坐在車路上邊的一處石埂子上抽旱煙。玉岫一腳踩停了車,雙手合成擴音筒攏在嘴邊,沖那人喊:“阿麻大叔,走啦!”
那男人立刻抬起腳,在膠鞋底子上磕磕煙灰跳下石坎,走到車旁道:“和老板,我等了好一陣了,還以為你不來了呢?!闭f著還偏頭朝和萬智看了看,然后笑了笑。
玉岫問道:“阿麻叔,你家今年秋后收的新米多不多?賣點給我嘛!”
那男人說:“柜里只有谷子,如果和老板要,我給你碾就是了!”
玉岫嘿嘿笑著,開始對那男人吹噓道:“嗨!阿麻叔,你看我車上坐的是誰?他可是咱縣大名鼎鼎的名作名記哩?!腿f智’你有沒有聽人講過?他就是我表哥。他寫的小說,還在中央電視臺播放過呢,趙忠祥你知道吧?就是他念的。聽說當時畢福劍也想念,沒念成。省里市里的電臺那就更是經(jīng)常念了!你們芭蕉箐的那點事,不妨給我表哥說說,他幫你們寫幾筆,市里的領(lǐng)導就能看到,不會不重視哦?!?/p>
“哎呀!不敢麻煩,不敢麻煩!” 那男人似乎知道玉岫的德性,不怎么相信,便沒有接他的話,只是謙卑地笑著。隨后又扯起嗓子問:“和老板,新米要多少,五十斤夠不夠?”
“五十斤?你以為是裝在蛇皮口袋里賣給城里人,我跟你打了這么多年交道,我是那種婆婆媽媽的人嗎?最起碼三百斤!整整三百斤!少一兩都不行?!?/p>
“沒問題,明后天我讓婆娘碾好就通知你。”
那男人說著,從路邊拿起鼓鼓囊囊的蛇皮袋,還有一把亮晃晃的柴刀。手一攀,腰一弓,一縱身像只野貓似的躥上了皮卡車車廂。然后又用刀背輕輕地敲了敲車頂,發(fā)出清脆的“哐”聲,示意玉岫可以開車了。
玉岫開著車繼續(xù)往前走,出了村莊又折回頭往村子的下面轉(zhuǎn),這一路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一些塌方還沒有處理干凈,路面僅夠過一輛小車,車輪都從路邊沿上碾過。到了這些地方,玉岫開車就格外小心,車子慢得就像老牛爬坡。
玉岫邊開車邊沒話找話說:“表哥,你不知道,這阿麻叔故事可多了。他與他岳父同歲,前幾年他家兩口子有個女兒叫趙花,可是身份證上的年齡要比父母大兩歲,婆娘比他小二十歲,但身份證上的歲數(shù)卻比他足足大三歲。后來村干部們知道才幫他家到派出所改過來了?!焙腿f智聽了覺得不足為奇,加上在車上簸來簸去有些累,懶得答話,無論他的故事多么神奇,這時也難引起和萬智的興趣。
玉岫見他表哥沒有反應,扭過頭來,臉上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茨羌軇?,他表哥不關(guān)注不行。他又說:“這阿麻叔,人老實勤快,脾氣也好。是我前年請來專門幫我照看羊群的,同時也給我那個頑固老爸做個伴……”這回他開始介紹起那個阿麻叔。
這條山路,和萬智并不陌生,小時候他到芭蕉箐上高小,那時還沒有這條車路,都是走小路,一天一個來回。后來他大學畢業(yè)在城里工作,就很少回老家。特別是近十年來,麻地坪村的人們移民搬遷后,他也就整整十年沒再回麻地坪了,平時回家也只是到移民新村與家人聚聚。他那個舅舅跟他也有十多年沒有見過面了。之前他每次回移民新村一打聽,都說他舅舅一直堅持居住在老家的半山腰。這一回是他執(zhí)意要求玉岫帶他到麻地坪,看看舅舅一個人究竟是怎樣在那半坡上生活的,另外,他也想看看老家搬遷后現(xiàn)在成了什么樣子。
這時,村路離水電站庫區(qū)不遠了,道路稍平緩了一些,車在攔河壩上徐徐前行,奔騰而來的金沙江被這座大壩一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蓄水池,這時的蓄水池水面深藍,深不見底。玉岫的車也開得有點快起來了。坐在車里能夠聽到沙石被輪胎壓起來打著車底盤發(fā)出的“砰砰”聲,路邊的樹枝不時“啪啪”地拍打著車窗,路邊灌木叢中的鵪鶉被嚇得像箭一般射向天空。萬智看著巨大的水面不免有點提心吊膽,不斷提醒表弟開慢點。玉岫卻不以為然地說:“不怕,不怕,這路是我當年親自參加修的,熟悉這里的第一塊石頭和每一片壩基。為了你那個頑固的舅舅,在這里來來回回跑了快十年了,這路上的每個彎彎拐拐我閉上眼睛也心中有數(shù),表哥你就放寬心坐好就行。咱的老家快到了!”
臨近村莊約有半里的一段路,路面用水泥硬化了,車子一駛上去,就立刻顯得平穩(wěn)起來,顛簸也隨之減小了,萬智的恐懼感也隨之消失。
靠村口有個小山梁,玉岫卻把車停在梁子的路中間,還連摁了三下喇叭,然后說:“表哥,這里是個觀景臺,下來歇歇,放松放松,我看你著實心焦的樣子?!闭f完爽朗地笑了起來。
2
萬智記不清從什么地方看到過,有個外國人這樣下結(jié)論,如果地球上人類消失,所有鋼筋水泥建筑都會被植物們占領(lǐng),只需五十年,所有的城市就會變?yōu)橐黄木G洲。他有些不信,因為眼前的村公路就已經(jīng)足足有十年了,但除了有土的地方雜草和小灌木叢生外,真正的水泥地坪上那些灌木類植物還很少能扎根路面。
原來的村口,那棵高大的紅椿樹還在。道路就從樹下朝前沿伸,江水把原來的大片田地和村莊淹沒了,從而出現(xiàn)了巨大的一灣平湖。萬智伸出頭看著巨大的水面,心里卻想象著水下的村莊和田園。
眼前的江畔,只有一長溜被水淹剩的殘垣斷壁孤獨地呈現(xiàn)在江岸上,這些被拆的房舍院落,還有那原來的房前屋后,遠處的田地全被當?shù)厝私凶觥熬G肥”的一種植物占領(lǐng)了,眼下正值初秋,那些不知名的野花成片地覆蓋著大地,鮮艷的花朵連成一片成了金色的海洋。這種植物,萬智在百度上查過,但沒有確切的答案。
這植物的植株有點像洋姜,但比洋姜粗壯,似向日葵,無地下塊莖,卻又是多年生草本,高兩米多,莖直立,有分枝,呈叢狀生長,葉通常對生,開金黃色花朵。當?shù)厝瞬恢浪膶W名,由于它的莖干容易腐爛,唯一的用途是把它割來放進田里做肥料,所以就把它稱做綠肥。萬智小時還聽舅舅說過,這種東西在麻地坪原本沒有,是被一個早年來村里插隊的知青姑娘帶來的,當時她覺得這花挺好看,就采了種籽帶來撒在山溝坡地,結(jié)果這植物生命力極強,每年的深秋花謝后,種籽隨風到處飛揚,于是第二年凡種籽到達之處就會成片地生長,用不了幾年整個麻地坪除了田地和道路外,凡有土的地方就都被它占領(lǐng)了。于是當時生產(chǎn)隊每年都得花費一定的勞力去消滅它。
眼前,原來的打谷場沒了,從村口一直延伸到村里的大小道路沒了,說沒了,就是有的被江水淹沒了,剩余的也被荒草和低矮的灌木覆蓋了。
那塊打谷場整體呈長方型,比一個籃球場還大,用水泥澆筑的地面,是大集體時代的標志性建筑。當時,水泥是稀罕物,村人稱它為“洋灰”,洋灰打的地皮,收莊稼時不須再用牛糞和灶灰漿抹一遍,在上面脫粒糧食干干凈凈不粘灰,那塊水泥地坪像是掖在大山深處的一塊玉佩,呈現(xiàn)著現(xiàn)代的氣息,成了當時村人休閑娛樂和集中的好去處。
不過,那時沒通車路,運水泥是舉了全村之力,從二十公里以外人背馬馱來的。提起背水泥,萬智印象最深的還數(shù)當年學校修廁所。那年得到縣教育局的關(guān)懷,給了他們麻地坪小學十包水泥,讓他們修廁所。運水泥的那天生產(chǎn)隊里分配了三匹騾子協(xié)助,三匹騾子只能馱六包水泥,其余的就得靠學校自行解決。于是三四年級十多個學生由老師帶隊,雞叫頭遍就起床,天麻麻亮就出發(fā),每個學生帶根布口袋,到了目的地再用一個大碗打水泥,負重量按年齡與力氣分配,學生從七八碗到四五碗不等,老師背得最多,背了小半袋。當時他讀四年級,有十二歲,是全班年齡較大的學生。他背了八碗,結(jié)果走到半路,突然一腳踩空把腳崴了。
當時別說背水泥,就是打空手走路也覺鉆心的疼,全體師生都圍著他干著急,有人說派一個學生卸了水泥去追趕已經(jīng)走遠了的馬幫,而老師卻搖了搖頭說,還是我先把水泥藏在樹林里,你們先把其他那些水泥背回家吧!
老師正要往路邊的草叢中藏水泥,忽然舅舅出現(xiàn)了。原來,舅舅是從大隊辦事回來順路遇上的,他二話不說,就把水泥背上背,然后再讓他坐在水泥上。就這樣,舅舅既背水泥又背他,那晚他們一伙人天黑才到家。
和萬智為了尋找那越走越遠卻難以淡忘的鄉(xiāng)愁,沒有繼續(xù)坐車,他讓玉岫先走。觸景生情,往事猶如時隱時現(xiàn)的幽靈,不時在他腦海里閃現(xiàn)。忽然,“噼噗噼噗”的幾聲,兩只碩大的松鼠追逐著從茂密的綠肥叢中竄出,見到來人后又慌忙跳進了路坎下的叢林。
3
到了老屋基,麻叔與玉岫從車斗上往屋里抬引水用的塑料管、塑料缸,以及一些生活用品,萬智想去幫忙,被玉岫擺手制止了,說:“不用啦,這點東西還不夠我倆抬?!?/p>
舅舅的新宅子有兩所平房,呈七字形。屋后的斜坡上全是養(yǎng)著蜜蜂的蜂桶(箱),這些蜂桶有蓋石棉瓦的,有用木板蓋的,一排排隨坡放置。中午的陽光下,身臨其境,兩耳灌滿了蜜蜂“嗡嗡嗡”的聲音,就像在演繹著一曲沒有休止符的美妙的大合奏。
舅舅在新建的土墻房邊站著,穿一身洗得發(fā)白的迷彩服,頭發(fā)花白,兩眼炯炯有神,一眼就看見了萬智,陽光下的他綻開臉上所有的皺紋。說:“哎呀!今天我的這個外甥總算來看我了?!比f智就像從沒見過舅舅那樣,盯著他的臉靜靜地看著,然后才笑著說:“舅舅您好! 咦,怎么舅舅您的精神看起來是越來越好了啊?!?/p>
舅舅卻說:“你讓我想一想,你說的話怕是哄我開心的吧,哪有精神越來越好的人喲,我今年都六十四啦?!?/p>
萬智一把握住舅舅的大手,舅舅的手指頭粗糙堅硬,萬智就像抓著一截干樹根。
吃過舅舅做的午飯,阿麻叔到坡上看羊群去了,玉岫也朝萬智揮了揮手中的車鑰匙,說:“明天上午我還有點事,下午我又來接表哥。有事你可以直接打電話給我?!彼呎f邊朝院壩邊的一截立著的樹樁指了指。原來這院子就只是那個位置有信號。果然那樹樁上就掛著一部老人機,是舅舅與外界聯(lián)絡的唯一通訊設備。
待玉岫和麻叔他倆離去后,萬智也想去老村四處走走。舅舅說,我陪你去。說著還把掛在墻上的望遠鏡取了下來捏在手上。
萬智早就聽玉岫說過,舅舅在這深山江畔是名正言順的巡山員。報酬是每月八百,一年只發(fā)干旱需要防火的那六個月,這活兒是七年前他自己爭取來的。
當年他只五十多歲,十來年過去了,現(xiàn)在玉岫怕他一個六十幾的老漢獨自在這荒蕪人煙的地方生活,怕他出什么危險,前年就干脆承包了集體的兩百多畝沒被淹沒的荒地,種植發(fā)展了花椒、柑橘、芒果,還養(yǎng)了一百多只黑山羊。
于是就請了阿麻叔來放羊,當然這是玉岫的一步妙棋,阿麻叔在放羊的同時,晚上好歹還能給老人做個伴,這樣不僅他的兒女們放心,搬遷到新村的其他親戚也就放心了。
人這東西,按理說從前在這里交通不便,各方面的條件也較落后,年輕人說搬遷,簡直是歡天喜地了。但說到上了年紀的人,這地方即使再落后,再艱難,也仿佛充滿了他們需要的溫暖。而回到現(xiàn)實,一切又變得具體而無奈。
當時,許多老人不愿意搬遷,特別舅舅是最突出的一個,所有的人都離開了,他還一個人守在老宅子里,直到大壩蓄水前清庫時,看著他親手栽的芒果樹最后一棵倒地時,他才在玉岫的催促下無奈地離開。但沒過一年,他又想方設法回到了老地方。原來的老宅被水淹沒了,他又在離水面約三百米的半坡上重新建了這個新家,這屋子每間都四面摏墻,中間開門,兩邊留窗,屋頂蓋瓦。
他在這里除了種地養(yǎng)雞,還養(yǎng)著八十多群蜜蜂,一年下來光蜂蜜他就讓玉岫賣得了兩萬多元,這還不算,他知道的雞樅菌塘最多,每年撿的雞樅菌也能夠賣得三四千元。
4
他倆在一片殘垣斷壁中信步走著,滿眼盡是比人高的綠肥叢,它們蓬勃地生長著,金黃色的花朵散發(fā)出微微的苦味。
萬智看著眼前的破敗景象,心里頓生悲涼。他想,在這一個個古樸的院落里,在江濤如雷的轟鳴聲中不知演繹過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啊!萬智立在一堵半人高的院墻外,靜靜地往里看著。一瞬間,眼前的景象和清冷使萬智覺得無比傷感。他不敢回頭看舅舅的臉,因為淚水從眼眶里冒了出來。他撥開植物跨進院墻裝著要解手,趁機揩去眼里的淚水。
唯一的通道就是舅舅經(jīng)常走動的這條當年的村巷,路旁的雜草已被舅舅清理得干干凈凈。他倆繼續(xù)默默地朝前走著,誰也沒有說話。走著,走著,萬智在一處低矮的院墻邊忽見一條手腕粗的大麻蛇緩緩爬動,他被嚇出一身雞皮疙瘩,即刻喊了聲:“有蛇!”
但舅舅卻說:“自從村里人搬走后,這地方蛇就多起來了,我是經(jīng)??匆姷?。”他絲毫沒有害怕,只是尋了根柴棍,輕輕地撥動草叢查看。但奇怪的是啥也沒見,眨眼功夫那蛇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舅舅嘿嘿地笑著說:“一定是我外甥書看多了,眼睛花了……”
萬智肯定地爭辯道:“真的,真的,有這么粗?!闭f著他還用拇指與食指比著蛇的粗度。
舅舅忽又問萬智:“你還能記起這是哪家嗎?”
“陳三家!”萬智肯定地答道。
舅舅說:“是啊!他家搬遷后,沾了政府的光,在新村那邊修了大別墅。更奇的是,聽說他爹那老毛病這幾年全好了。還有,他在這江邊婚后六年都沒生小孩,搬遷后第三年就生了一對雙胞胎。哎,你說這是怎么回事?陳三這一搬遷,是搬發(fā)了啊!”
他們沿狹窄的小道緩緩朝前走著,受驚嚇的小鳥不時從路邊的草叢中飛出,四周靜得出奇,除了他倆的說話聲和遠處山雀的幾聲尖叫,幾乎沒聽見其他什么聲音了。
他們在一個小山梁上坐了下來,舅舅用望遠鏡朝遠處的江面不斷地觀看,看了一陣后說:“萬智,你難得來一次,等會和我到江上劃船去吧!不過我得先回去拿一樣東西,你先到船那邊等我!”說完他朝江邊栓著的小船指了指。
舅舅離去后,萬智獨自望著眼前寬闊的水面出神。岸上的巨石邊生著棵大樹,主干高而扭曲,被秋風染紅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偶爾掉下幾片紅葉,給樹下深綠色的江水綴上斑斕的色彩。
這樹當?shù)厝朔Q“老牛筋”,樹干多為扭曲,被厚厚的一層網(wǎng)狀的樹皮包裹著,砍下來后非常難破難劈,過去砍柴時人們一般都不喜歡砍它。
眼前的這棵樹更為奇特,主干分成四枝,指向東南西北四個不同的方向,只是東邊的那一枝特別旺盛,其余次之,仿佛是為人們指示著太陽月亮的東升西落。
萬智看見這棵老牛筋樹,立刻又想起了離樹下邊不遠處的村小,當時的村小是三間大平房,一間供老師的生活起居之用,另外兩間是教室。麻地坪的老師來得快,走得也快,主要是這里地處深山,又在江畔,交通不便,留不住人。
上課時,那兩間教室里滿滿地坐著學生,一間坐著一、二年級,一間坐著三、四年級,只有一個老師在進行“復式教學”。萬智就是在這里讀到四年級畢業(yè),才去芭蕉箐讀完小的,所以他對這所如今已沒入水底的村小還記憶猶新。
除了學校之外,還有那個離學校不遠處的“代銷店”,也是常出現(xiàn)在萬智夢里的景象,因為那里是萬智小時候最向往的地方,店主是個被村人稱“阿全爺”的人開的,他在窗子上方掛著一塊用墨汁寫的“麻地坪代銷店”的牌子。屋里立著一個不大的木板做的貨架,一層層放著各種各樣的小百貨,貨架左右兩邊有兩個大陶瓷壇子,里面裝著的分別是煤油和白酒。
靠窗口放把“三抽一柜”當柜臺,那桌面上放著幾個大玻璃瓶,瓶里裝著五顏六色的糖果,那是小孩子們最關(guān)注的東西。當年萬智他們不可能隨便進店買糖吃,吃糖往往是受大人們的指派,去買煤油打白酒,或是買茶、鹽、蘇打時,阿全爺代替零錢找補的糖果。
阿全爺是個中年喪妻的老頭,萬智記得那時的他應該有五十來歲了,他兒子和兒媳都經(jīng)常不在家,平時就他一個人在家賣點小雜貨,賺點零錢過日子。
他識文斷字,算盤也打得飛快,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所以早在大集體時代他就是生產(chǎn)隊的代銷員。阿全爺愛喝酒,據(jù)說他酒醉時,會把酒字的三點水寫成四點水。不過,對錢款他卻毫不含糊,再醉也能把加減乘除的賬算得清清楚楚,絲毫不差。阿全爺面帶惡相,顴骨突出,圓溜溜的小眼睛深深地凹入眼窩,鼻尖鉤著像鷹嘴。
若遇他不高興時,要是碰巧有小孩子來買東西,他就會陰沉著老臉,對孩子的呼叫要么裝聾沒聽見,要么吼聲吼氣就像跟他白要東西似的。
按當時孩子們的說法,有說他像《艷陽天》里的馬之悅,有的說他簡直像電影《地道戰(zhàn)》里的那個日本老鬼子松井,有的還背地里罵他“瓷夢”(納西話:老鬼),總之多孩子們都不喜歡他。
就是這個不受孩子們待見的老頭,后來卻對萬智比對待自己的親孫子還和藹,他不僅沒對萬智愛搭不理,每次萬智去他店里買東西還送他幾粒水果糖,有一次還送了他一支圓珠筆,一個紅塑料殼的小筆記本。
這是因為當年萬智在讀四年級,有一天下午父親叫他去打酒,大白天只見阿全爺?shù)拇箝T緊閉著,他使勁推了推,可門卻被從里面反鎖了,他用單眼往里瞄了瞄,只見鋪面開著,鋪子里卻沒有人,他也沒有喊只是耐心地等著。他想,這阿全爺一般不睡午覺,就是睡這會也不是時候,都下午了。他正納悶著,忽聽里面有響動,他又用單眼往里瞄了瞄,只見阿全爺干咳著沒精打采地從里屋走了出來。沒一會兒,村里的阿才婆娘也從里屋披頭散發(fā)地走了出來,她邊走還邊用手往后梳理頭發(fā),奇怪的是他與她都沒往大門這邊走,而是朝小門的方向去了,小門在正房南邊的側(cè)面,他倆轉(zhuǎn)過一堵山墻,萬智的視線就被墻遮住了。至于阿才婆娘那天是否從小門出去了,還是就躲在屋后的什么地方他不知道。當時,他只是靜靜地立在大門口。
又過了一會兒,阿全爺輕腳輕手地開了大門。那時萬智年幼還不諳世事,不懂這男女之間的奧妙。
阿全爺問他:“萬智,你剛來嗎?”
“嗯!我剛剛才到,見你關(guān)著門,我正想喊呢,你就開門出來了。”
“哎呀!我平時晌午從不睡覺的,不過這幾天著涼不舒服,一點精神也沒有,就睡了會兒。”
萬智沒說什么,只是笑瞇瞇地看著bsbsk阿全爺,阿全爺竟然在這個男孩面前紅了臉……
從那以后,這阿全爺就明顯地對他特別關(guān)懷,特別謙和,好像變了個人,也像他欠了萬智多少人情,不這樣就對不住他似的。
5
天空下起了雨,萬智即刻從回憶中被雨滴敲醒過來,他趕緊跑到江邊一塊巨石下躲雨。被山風吹斜了的雨點飄飄搖搖,像過了篩子的米粒撒到江里、石上、樹上、草上……濺出一陣陣奇異的聲響。
在下雨的時候來到江邊靜靜地看江,萬智感到特別的愜意。他從巖石下往外看著,覺得這雨中的金沙江江面還真值得一看:千千萬萬的雨點爭先恐后地鉆進江里,在水面上激起一片片水紋和水花,就像江里的所有魚兒都來江面搶食吃。整個江面變得朦朧一片,偶爾有幾只水雀頂風冒雨在江面上飛來飛去,不知是它們來不及在雨前撤走,還是有意要在雨中嬉戲覓食。
這時,身穿雨衣,懷里還抱著一件雨衣的舅舅慢慢從坡上走了下來。
萬智從巖石下朝他招手,讓他先來躲躲雨。舅舅來到巖石邊說:“看來劃不成船了,咱倆回去吧。”
萬智說:“先躲躲雨再說吧!”兩人在巖石下緊緊地挨在一起,四只眼睛無助地看著白茫茫的江面,雨繼續(xù)下著。
萬智面對不遠處的寬闊江面,看著江灣的西邊那股從山箐里滾滾而下注入大江的小河,這條小河沒名字,萬智就管它叫“無名河”,一看見這河,他想起了一件發(fā)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來,就在那寬闊的水面下,就是那條無名河把江畔的田壩一分為二,因河自西朝東流淌,所以南邊的村莊叫南村,北邊的村就叫北村,接著就是他們的麻地坪村。南北之間的人畜過河往來,就得通過那座用栗木搭成的小橋,橋雖簡陋,但自古以來就是這么過來的。也有人傳說,遇到特大洪水的年份,小橋曾經(jīng)被水沖走過,村里上了年紀的老人們都說小橋漫水百年不遇,他們就從來沒碰到過??蓻]有碰到并不等于不會碰到。
那是他讀初二的時候,十月里的一個星期六下午,他剛從學?;氐郊揖吐犇赣H對他說,“昨天下午村里出了事,你的舅娘沒了。”說著母親就撩起圍腰揩起了眼淚。萬智心軟,詢問完事情的原委,兩行淚水就止不住地從眼眶里淌了出來。他邊哭邊朝舅舅家跑。
舅舅家門大開著,院里卻空無一人,萬智跑進屋只見他阿婆獨自坐在火塘邊抹眼淚,萬智沒像平時那樣與老人打招呼,而是展口就問舅舅他們的去向。原來所有人都到小河邊去了。
萬智趕到小河邊,除了那座小木橋無影無蹤外,小河一反原來的溫柔模樣,波濤翻滾、洶涌澎湃。他順著河邊往下游慢慢走去,時不時還往河邊的那些石頭旮旯里看,他希望舅娘能被他在那些地方看到,但是他什么也沒看到,只有河邊熟悉的石包靜靜地立著,只有小河發(fā)出嘩嘩的響聲朝前流淌。
一直走到兩里外的江邊,他才看到舅舅和村里的其他親戚們,一個個靜靜地坐在江邊的沙灘上,舅舅木樁似地立著,他兩眼含著淚花,嘴唇微微顫抖,朝一個漩渦套著一個漩渦的江面無比傷感地望著。
那一夜,他和舅舅腳頭顛倒地在同一張床上躺著,舅舅總在唉聲嘆氣,他也一夜沒有瞌睡。
舅舅說,無論如何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尸。第二天,第三天……每天都有人輪流著找。僅僅過了兩天,那無名河就完全恢復了原來的模樣,于是人們下到河里,連河溝里的一個個小水潭都有人下到水里像摸魚樣模過了,但什么也沒撈到,什么也沒看到。
據(jù)說,眉清目秀的舅娘,年輕時是村里最好看的姑娘,周圍七村八寨的多少小伙子都曾惦記過,但最終她選中了村小的民辦教師萬智的舅舅。舅舅與舅娘婚后生有兩男一女,兒女長大成人后,玉蘭出嫁,玉華在城里工作,家中就留下了玉岫。
舅娘失蹤的那年剛滿三十四歲,舅舅三十八歲。關(guān)于她的詳細信息萬智是后來才知道的。舅娘是南村人,失蹤的頭幾天她一直生病,那天剛剛好了點,說是想到娘家去一趟。舅舅說,你病才好別去,要去再過幾天我陪你去。但舅娘執(zhí)意要去。她說,南村又不是遠得很,個把小時路程怕啥子,晚飯時候我就回來了。舅娘從不說謊,但那晚上她沒回來。第二天早飯后也沒回來。舅舅覺得奇怪,玉岫又沒在家,舅舅只好自己走出村莊去看個究竟。哪知剛到北村就聽說,頭天下午小河漲大水沖走小橋的消息,當時村里有個老人還對他說,從沒見過這條河漲這么大的水。
舅舅立刻直朝岳父家跑,到小河邊果真沒了小橋,小河水也比平時明顯大了許多。到了岳母家,聽說她昨天下午就回去了,他這才覺得有種不祥的預感襲來。果不其然,在離小河邊不遠的道路邊,有戶人家也證實,的確看到舅娘那天下午是朝小河邊走去了,還說好像手里提得有個帆布包。
舅娘失蹤的消息很快傳開。左鄰右岸的不少親戚鄉(xiāng)友就都往小河邊跑,又順著小河分別從兩岸朝下游找去。不過,人們只在離原位置三百米以外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幾根搭橋的木料。除此之外,直到江邊也沒看到舅娘的任何蹤跡。
舅娘,她就這樣隨著霧氣飄走了,那霧順著這條令人傷心的無名河,飄向金沙江,再隨波逐流,緩緩飄向大?!?/p>
人到中年,妻子突然失蹤這件事對舅舅的傷害太大了。當時他是村小的民辦教師,每天中午他都要爬到學校背后的山梁上去坐一陣。每個星期天他都要帶著午飯到山頂閑逛,他期待著會與什么東西遭遇,會有什么奇跡發(fā)生,他甚至還面對山頂?shù)囊豢每霉艠?、一塊塊像人形的巖石祈禱,但一個月過去了什么也沒碰到,什么也沒發(fā)生。他終于徹底失望了。
更使他揪心的是,舅娘走后家里的豬雞牲口沒人飼養(yǎng),田地也沒人專門打理。另外,民辦教師二十幾塊的月工資是沒法供孩子們讀書的,為了兒女們的學業(yè)與前途,舅舅狠了狠心只好辭了民辦教師,離開了他心愛的教室,獨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第二年清明節(jié)前,舅舅率兒女們?yōu)榫四镌谧鎵灷镌炝俗耙鹿谮!薄?/p>
6
雨停了,太陽從云縫里射了下來,整個山川和江面立刻顯得明亮與暖和。舅舅問萬智:“咱們還劃不劃船?”
萬智面對寬廣的綠色水面,喜形于色。不假思索地答“劃!自從電站筑壩蓄水后,我還沒有來過江邊 ,也想分享分享這大江兩岸美麗的景色呢!”
下到江邊,沿著淹沒線往下游走了百把米,就到了舅舅??啃¤F船的地方。小鐵船是玉岫專門為他父親購置的,舅舅從小就在江邊長大,水性好。有了它能在江上來去自如,他還配備了望遠鏡,經(jīng)常在崖壁上或大樹上掏螞蜂窩,在坡上找蜜蜂。
碧藍的江水閃動著清亮的藍光,小鐵船在岸邊微微地晃動著,一只灰色的水鳥從遠處飛來,見了人影又立刻調(diào)轉(zhuǎn)身朝江心飛去。舅舅站在岸邊問萬智:“往上還是往下?”“往上吧!我想看看這庫區(qū)到底到哪里為止?!边@時的舅舅簡直像個小孩,完全聽從萬智的指揮。
待萬智上船坐定后,舅舅戴著粘滿了油污的帆布手套,先解開了栓在大樹上的尼龍繩,然后上船發(fā)動了柴油機。
小船承載著他們倆舅侄徐徐地離開了岸邊,駛進了碧綠的大江,庫區(qū)巨大的水搖曳著大江兩岸的倒影,把他們載入夢幻般的境地。
奇怪的是,在靠近江岸的地方,大凡有從山上往下流水的地方,都有兩三人不停地忙碌著。萬智仔細地觀察著這些家伙,他們身背編織藍,手持長竹竿,竹竿頂端還不停地往水里杵。萬智不解地問舅舅:“這些人是在搞什么?”
舅舅怕他聽不見,大聲說:“那是在用捕魚器捕魚!”萬智聽明白了,只“嗷”了一聲,沒說別的什么。他聽人說過這些捕魚器厲害得很,它所觸及的地方,無論是魚還是蝦,或是青蛙、癩蛤蟆,水蛇,旱蛇全部命歸黃泉,高科技的厲害程度真是好生了得,他默默地看著,直到看不見這些人為止。
去時他們靠東岸駛航,眼前原來長在半坡上的茅草、橄欖林現(xiàn)在卻生在岸邊,甚至有的悉數(shù)泡在水里,只留樹稍在水面上無助地晃動。原先生活在岸邊的村人都移民了,只留了一些殘垣斷壁和一些沒被砍走的芭蕉樹在原地,那些一半浸泡在水里,一半露在水面的石階,那一堵堵似乎搖搖欲墜的土墻,好像都在冷冷地訴說著不可回復的曾經(jīng);自古藏在大山褶皺深處的兩岸水國煙村消失了;過去那“長江后浪推前浪”已經(jīng)深深地沉入歷史的水底了……
萬智手持相機在船上或東或西地四處獵奇,金沙江畔早已不再是昔日的景象,這倒使他的心中多少滋生了一絲哀傷,于是他只好用手中的相機不停地“咔嚓”著,以此來緬懷和慰藉難以忘懷的昔日往事。
他們一直駛到了庫區(qū)的盡頭,再往上就是還保持著原始狀態(tài)的一段江面。那里江面狹仄,波濤洶涌,是古老的金沙江。萬智覺得這樣的江水才更有靈性,有靈性的江水看了會使人生發(fā)激情。就像他自己有時說的:沒有靈性的愛情,就只是情愛與情欲,有靈性的愛情是管一生一世,缺乏靈性的愛情終將不會長久。
返回時,他們從江心航行而下,日頭偏西,山風吹林,群鳥返巢,幾只落伍的山雀尖叫著直從他們頭頂掠過,對他們這些另類不知是討厭還是欣慰。兩岸千姿百態(tài)的懸崖與陡坡、樹林與草地也隨著機動船“突突”的響聲,緩緩往后退著。
這時,舅舅立在船頭,迎著江風一臉笑意。看來他一到江上駛船就開心,他一開心忍不住就得唱幾句:
隔江望著臘梅林,臘梅開花好愛人。
臘梅開花十二朵,朵朵開給心上人。
……
情哥出門走海角,小妹在家望南天。
海角情哥天涯妹,不知哪天又相會。
……
舅舅雖是納西族,但自古以來,在這江畔納西與漢族雜居開親,相互融合,所以很難分清他們是哪個民族,民族兩字只在戶口本、身份證上起作用。舅舅更厲害,年輕時他是附近江邊一線唱“哈八調(diào)”(山歌)的高手,當年對江兩岸多少青年男女都曾敗在他手下,據(jù)說舅娘就是對山歌(江邊調(diào))對成的。
江風輕輕吹拂,舅舅的頭發(fā)散亂地朝后飄著,臉上的皺紋隨風舒展,心里的愁楚隨歌消除。舅舅仿佛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這時舅舅的心里會想著什么?莫不是舅娘又從水里現(xiàn)身?萬智這樣想著。
7
回到舅舅的新屋,晚飯讓阿麻叔給弄好了。吃飯時,舅舅在動筷之前,還在火塘里邊的矮桌上獻上飯,香爐里也插了三炷香。他說:“今年是你舅娘的‘本命年’,凡是她的‘挨年’每天晚上我都這樣服伺她的?!倍嗄赀^去了,舅舅還是沒把舅娘淡忘,心里仍然只有她。一股熱流涌上萬智的心頭,他覺得這就是真正有靈性的愛情,是海枯石爛不變心的愛情。
飯后,他們就著火塘拉起了家長,舅舅拿出一塑料壺白酒,三人共飲,杯酒下肚,舅舅就把話匣子打開了,他從過去村里的奇聞異事說到了眼前的現(xiàn)實,還從眼下說到了今后他的歸宿。
萬智不勝酒力,半杯酒下肚,就覺得渾身燥熱。他對舅舅說,“我下回來,要帶兒子和蕓香來,同樣讓他們母子倆也在這里住上一兩晚上,這里是人間仙境。”
蕓香就是萬智的老婆,在縣里的扶貧辦上班。結(jié)婚七八年了,她還沒來過這江邊,每次帶她回鄉(xiāng)下都是去移民新村。
“舅舅,你前幾年經(jīng)常一個人蹲著這江邊,不覺得怕嗎?不覺得孤獨嗎?”萬智忽然就像小孩似的問道。
舅舅哈哈大笑說:“萬智,我一點也不孤獨,我在,對江兩岸的所有人全在,包括你舅娘也在。”頓了頓他又說:“還有你說的怕,怕啥?活人想怕也沒有可怕的,死人倒是到處都有,但最不需怕的就是他們,他們都規(guī)規(guī)矩矩地躺著呢!從不亂動?!本司擞哪脑捯盟桶⒙槭宥夹α似饋?。特別是阿麻叔,他的笑倒也有特點,哈哈大笑時頭不住地點,然后身子跟著抖動,這種奇特的笑法萬智還頭一次見識。
阿麻叔笑停后,又沉默了好一陣,然后開口說了一段他最想說的話:“現(xiàn)在國家政策好,對農(nóng)民的照顧也多,可是從我們芭蕉箐看,那些‘低?!昴昃捅桓刹康挠H戚占著,像這些事我還真想找你反映反映呢。”萬智聽了,立刻想到上午玉岫說的:“你們村的那點事”大概指的就是這個。
萬智不假思索地說:“低保戶國家有嚴格的規(guī)定,凡城里買了房,家里買了車,開了店鋪,家中有人享受固定收入等等的戶,都不能享受‘低?!阏f的那些干部親戚占不占這些條件?”
阿麻叔卻說:“這倒沒有,他們都是那些過一天算一天的懶人,哪買得起車子房子,開得起店鋪?!?/p>
萬智這時睜大了眼睛,用不太客氣的口吻認真地說:“是啊,我們論的是低保條件,至于是不是干部的親戚那就不好說了,只能按政策規(guī)定行事。另外懶與勤,那都是教育說服的問題。倒是有違反政策,有以權(quán)謀私的事情,我們要堅決抵制和反對?!?/p>
阿麻叔聽了他的話,并沒服氣,甚至還有點失望。但是他也不好再說什么,因為他也知道這種事情,恐怕永遠也難以扯清楚。
是啊,相關(guān)政策在執(zhí)行過程中,會伴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難以解釋。從按勞取酬的觀點看,這些懶人是不該享受低保待遇。但從政策規(guī)定看,從困難狀況看,他們又確實是村中該享受低保的人,如果不評給這些戶吧!那么這個村就將沒有低保了,并且隨時找你麻煩的往往也就是這些人。上邊千條線,下邊一顆針。其實,村干部們也夠難啊!上邊的政策規(guī)定得遵守,村里的具體情況也得照顧。萬智心里這樣想著。
這里有電,是微型發(fā)電機發(fā)的電,每間屋子都吊著一個不怎么亮的白熾燈泡?!白詮囊泼癜徇w后,這里所有的電線就跟著拆完了。一到晚上黑不溜秋的,這發(fā)電機是后來玉岫買來安裝的,他說明后天還要安裝‘天鍋’,讓我倆看看電視?!本司孙@得很滿意地笑著說。
睡覺時,舅舅與麻叔睡一間,萬智睡在舅舅為他安排的“客房”。舅舅說:“自從水位上升后,這里比以前冷多了?!庇谑潜Я艘淮蟠裁薇唤o他。屋內(nèi),靠窗有一把抽屜和一把靠椅,除外就只有一張床,也是用四塊石頭搭了橫擔,上鋪木板、草簾子的床,這也就是玉岫平時在這里過夜時睡覺的地方。
屋子里很暖和,萬智知道這土墻房冬暖夏涼。
萬智記得,小時候住的不僅全是土墻房,并且晚上睡覺時,就只是在木板上鋪一塊自織的山羊毛毯,上面再鋪一塊薄床單,小孩子初時睡不習慣覺得戳人,習慣了也就只那么回事。
外面好像有什么東西在追逐,像是耗子也有可能是黃鼠狼,拴著的大黃“汪汪”地吠了起來。
隨著舅舅對它罵了兩聲,大黃乖乖地不作聲了。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曾經(jīng)熟悉的面孔出現(xiàn)在萬智的眼前。
“是萬智回來了。你還記得我嗎?”一個久違了的聲音把萬智弄得神魂顛倒。萬智一看是舅娘,她仍然那么年輕,那么豐滿秀麗。他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回答:“當然記得,你是舅娘啊!”舅娘朝萬智笑了笑,顯出兩個淺淺的小酒窩。萬智立刻問道:“舅娘啊!你這幾十年都到哪里去啦?看把我們急得?!薄皼]有到哪里去啊,我就天天在這里,我就經(jīng)常看見你舅舅,他在江上劃船,他在江邊盤田種地,我天天看到他,還經(jīng)常聽到他唱山歌呢……”
那張年輕女人的,曾經(jīng)熟悉的笑臉忽然又慢慢隱遁了。他正覺莫名其妙,忽然又聽到有人在說話。
萬智一覺醒來,原來是個夢。朝陽光從木窗格里射了進來,屋里所有的黑暗立刻消失得一干二凈。他覺得奇怪,在家里常常輾轉(zhuǎn)難眠,而在這山野僻壤卻頭一落枕,人就很快去了夢鄉(xiāng)。
舅舅起得早,已經(jīng)在屋外的院壩里掃地。麻叔也提起空桶正要到屋背后的水溝邊提水。
萬智爬了起來,說“舅舅,我剛才夢著舅娘啦?!本司酥逼鹕恚ゎ^朝他看了看,只嘿嘿地笑了兩聲,沒說什么。
就在這時,掛在木樁上的手機響了,舅舅慌忙上前接聽。
末了,他笑著說:“告訴你個好消息,我昨晚上得了個小孫女哦!”然后接著又說:“哦,還有你表弟說,今天他不能來接你了,叫你再在江邊耍天把。也好,今天我倆取蜂蜜嘛!”
朝陽照在舅舅身上,他眉開眼笑。在金色的陽光里他彎著腰一下一下地繼續(xù)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