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宗偉,王 躍
(1.四川文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四川 達州 635000;2.云南藝術學院 電影電視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在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作品傳播到海外,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窗口。在戛納、柏林等國際電影節(jié)上,中國電影的身影屢屢現(xiàn)身,深受海外觀眾的喜愛和好評,中國電影海外吸引力和影響力持續(xù)提升,已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功夫電影是中國電影的一顆璀璨明珠,把中國武術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一代宗師》屬于武俠片的經(jīng)典之作,蘊涵了中華民族講究“內(nèi)外合一”的整體觀及深邃的哲學觀念,充分展現(xiàn)了中華武術的文化意涵。這些文化元素和意涵體現(xiàn)在電影字幕語言中,通過片中的文化意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因此,如何保留武術的文化韻味,把中華武術的文化意象忠實地傳遞給外國觀眾是翻譯時要遇到的難題?;诖?本文首先在分析文化意象含義和表現(xiàn)形式的基礎上,分析了功夫電影中所蘊含的兩類文化意象,進而探討翻譯文化意象的翻譯原則和具體策略,以期為中國武術文化的海外傳播及電影字幕翻譯提供啟示。
文化意象,顧名思義,是文化與意象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王寅指出意象具有“具象性、抽象性、文化性”等特征,“意象”來自外部世界的物象在頭腦中留下的心象,是主觀和客觀在心智中碰撞整合形成的,各個民族基于不同的體認方式,存在不同的具象思維方式。[1]候偉瑞認為文化意象物象和寓意兩部分組成,前者多種感官感知的感性形象,后者表達一種抽象的思想和情感。[2]從這個意義上看,意象與人的認知相關,由“意”和“象”組成,“象”注重形象感知,“意”注重寓意或引申之意。所以文化意象是“一種文化符號,它具有相對固定的獨特的文化含義,有的還帶有豐富的意義,深遠的聯(lián)想”。[3]由于各民族所處生存環(huán)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具象思維方式,對同一物體各民族的意象也會表現(xiàn)出差異性,同一物象在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中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意象。
比如中西方文化對“狗”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寓意,西方文化中的“狗”是忠誠的伴隨者和守護者,被視為家庭的一個成員,象征著忠誠、可靠、勇敢的品質(zhì),由此還形成了獨特的狗文化,映射到語言中,英語出現(xiàn)了許多關于狗的語句,如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個幸運兒);Top dog(佼佼者)等。由此看出,這些句子中的“dog”都表達積極的意義。然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卻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狗”帶有一點負面甚至貶損的語氣,在漢語詞語中,有關“狗”的詞語大多表達貶義,如:落水狗、狗漢奸、哈巴狗,狗急跳墻、狗眼看人低等。
由此可見,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意象是通過語言這一符號來表現(xiàn)特定民族的自然環(huán)境、風俗民情、歷史文化、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哲學思想。各民族的文化意象表現(xiàn)形式不盡相同,有些甚至有巨大差異,具體來說,可以表征為是一種動物、一種植物、也可以是一個典故、一句習語等。這些不同的符號蘊含著不同的文化意象,也體現(xiàn)了該民族的文化特質(zhì)。如中國人一看到“花木蘭”一詞,就立刻會聯(lián)想到替父從軍,保家衛(wèi)國的巾幗英雄形象,一讀到“梁山伯與祝英臺”,就聯(lián)想到忠貞不渝的愛情精神,是勇敢追求愛情的固定文化符號,就如同英語國家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生動述說了東西方民族的千古愛情佳話。
功夫動作電影是中國電影文化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充分融入了中國文化元素,植根于中國文化底蘊,抓住了中國文化的根脈。電影中不僅包含中華武術技藝層面的各種拳法、門派及各種招式,也蘊含了東方哲學思想和懲惡揚善的文化精神,展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天人合一”思想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強調(diào)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自然和諧統(tǒng)一關系,反映了中華文化的特征。武術文化糅合了精神傳意的“內(nèi)”和表形體規(guī)范的“外”,基于此理念,本文將功夫電影中的文化意象分為表“外”的武術技藝文化意象和表“內(nèi)”的武術精神文化意象兩類。
武術技藝文化意象是對各種武術拳法、名稱及動作要領進行描述的一種語言表達,一般可分為一般術語、通用術語和專門術語三類。[4]一般術語指與武術內(nèi)容和專業(yè)相關的用語,包括各種拳法、套路用語;通用術語指各類拳法能通用的,各類拳法帶有一定共性及規(guī)律性的術語,如刺、劈、扣、砍;而專門術語指借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哲學觀念的拳法名,是高度藝術化的各種技術動作,如太極、詠春、形意拳等。此類術語表達既包含了世界上各類武術的常規(guī)動作,各民族所共享體認的“象”,又由于中國功夫在世界武林中獨樹一幟,有些名稱有具有中華武術的特性,與中國文化和哲學思想緊密相關,所以具有獨特的文化意象。
武術精神文化意象是對技藝層面更深刻的、更具意蘊的表達方式,是“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5]它表現(xiàn)了武術精神的內(nèi)在特征,從武術人物的經(jīng)典話語中,武術典故中“循象而入”,承載著各類武術拳家的思想意識,并凌駕于動作、技法技巧之上,表現(xiàn)出一種“形而上”的主體意識。所以此類文化意象主要包括武術片中的簡潔而凝練的排比話語,如大象無形、山外有山、水無常形等,和各位武術人物的專門稱謂,如師父、新人、傳人、哥們、小人等。
《一代宗師》(the Grandmasters)是香港導演王家衛(wèi)執(zhí)導的功夫片,講述了武學宗師葉問傳奇而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該片以20 世紀中國歷史為背景,敘述歷史變遷對武術家葉問一生的影響。該片的英文字幕是由澳大利亞作家賈佩琳女士翻譯,她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中國電影的英文字幕翻譯,曾譯過多部知名電影,在這方面造詣很深、經(jīng)驗豐富。
該片作為華語電影的代表作,傳遞著豐富的中國文化意蘊,尤其是武術文化,包含許多具有中國文化專屬的詞語和表達。艾西克拉把這類詞語稱為“文化專有詞”,并定義其為“在譯成目標語時出現(xiàn)翻譯困難的詞”,他把這類詞翻譯策略分為“文化保留”和“文化替換”兩類,具體包含音譯法、同義詞轉(zhuǎn)換法、歸化法等 12 種譯法。[6]同時,由于電影字幕時空的限制,字幕語言也常常采用縮減的翻譯策略,De Linde[7]將之稱之為“縮減式翻譯(the reductive form of translation)”,包括濃縮、壓縮性闡釋和刪除三種策略。本文將整合艾西克拉關于“文化專有詞”的翻譯方法以及De Linda的縮減式翻譯策略,從《一代宗師》中體現(xiàn)的武術技藝文化意象和武術精神文化意象兩方面,探析功夫電影字幕英譯的翻譯原則和策略。
由于字幕語言具有“瞬時性、通俗性和無注性”等鮮明的特點,[8]同時中國電影中包含很多中華特色文化的專有項詞語,為了忠實傳遞影片內(nèi)容的字面意義和延伸之義,兼顧“意”與“象”,本文提出中國電影英譯時要遵循“言簡意明”的翻譯原則,即盡量使用簡單的詞匯、簡潔的語句,把原文的字面意義和意象中“意”完整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昂啙崱币馕吨槐鼐心嘤谠牡恼Z法結(jié)構(gòu)形式,用英語口語法的語句重構(gòu)原句的語法結(jié)構(gòu),既簡單明了,又通俗易懂;而“意明”中的“意”表達兩層含義,既要準確表達字幕語言的基本意義,也要充分考慮其蘊涵的引申和隱含之意,兩者相互補充,相互融合,通過文化意象的保留與轉(zhuǎn)換充分把字幕的表層意義和話語中的寓意表達出來,讓觀眾充分理解字幕的真正含義,盡量做到既不丟失電影藝術之美,又有效傳遞中華文化的意象之美。
綜觀該片,武術技藝文化意象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是各種拳法及各種招式的名稱,武術門派和動作招式種類繁多,令人應接不暇。在英譯這類詞語時,為了讓外國觀眾影片中感受中華武術文化的獨特魅力,通常采用音譯的方法,其內(nèi)生化的翻譯策略有助于主體性表述的確立,同時增強中華武術文化在海外傳播過程中的文化屬性。因為這些名稱很簡短,主要以名詞性短語或名詞為主,主要用于拳名、門派等。如在影片中把“功夫”譯為“Kungfu”, 各種拳法,如太極、形意、八卦、燕青、通背、詠春分別譯為Taichi, Xingyi, Bagua, Yanqing, Tongbei, Wing Chun。
其次,其他的一些武術專門術語則采用語言(非文化)翻譯法,部分保留了中國功夫的動作,也呈現(xiàn)了中國功夫的文化意象,“異化”的翻譯特征較明顯。例如在說到八卦掌的動作要領時,三姐說:“單換掌是單刀,雙換掌是雙刀。步伐是一掰一扣”(00:25:31,790),賈將其譯為“Single reverse palm is a single blade. Double reverse palm is a double blade. The feet are out and in.”譯文中沒有直接使用音譯法,而是將“刀”“掌”“步伐”直接用武器名和身體動作表現(xiàn)出來,“掰”“扣”用介詞out 和in 表示。這樣讓觀眾領略了中國武術動作招式的步伐靈活和各種招式的變幻莫測。因此,這兩種譯法既讓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象”的形式與“意”的內(nèi)容達到統(tǒng)一,把富有魅力的武術文化意象完整地傳遞給外國觀眾,讓觀眾對中國功夫耳目一新。
在該片中,比較突出的特征是該片展現(xiàn)了武術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包含了武術精神文化意象。對該文化意象的處理方法之一是濃縮法,該方法充分考慮電影字幕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雙重因素制約,采用比較簡短、較口語化的語句譯出原語的主旨要義,在基本確保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譯本的長度,這樣既不丟失原文的傳情達意,又能用簡潔、凝練的語句重現(xiàn)原文的文化意象。如宮二對父親生前的好友說:“你老幾位,可是跟我爹磕過頭盟過誓折過鞋底子的兄弟?!保?1:03:49,330)。在中國武術文化中,“桃園三結(jié)義”“義結(jié)金蘭”的典故家喻戶曉,異性結(jié)拜兄弟要舉行磕頭盟誓的儀式,如果直接把這三個動作直譯出來,西方觀眾很難理解這種結(jié)為兄弟的情誼,會失去原文表達的意象,所以賈譯抓住該句的關鍵詞“brother”,省略了原文的字面意義,將該句譯為“With respect,he treated you all like brothers.”這種譯法雖表達了兄弟感情,卻未把異性結(jié)為生死兄弟的意味完整表露出來,失去了原文的武術文化意象,如果用“brotherhood”會更好表達異性的手足情誼,所以可以將該句譯為“he treated you with the ties of brotherhood”,觀眾感受的文化意象會更好。
另一個突出的武術精神文化意象是,在《一代宗師》字幕中,多次出現(xiàn)四字結(jié)構(gòu)的對仗句,這些語言結(jié)構(gòu)形式上對仗工整,意義上言簡意深,是漢語獨特的藝術表達形式,既有形式上的整體美,又有內(nèi)容的意象美,是漢語獨特魅力的體現(xiàn)。據(jù)統(tǒng)計,臺詞中這樣的句子有7句,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人不辭路,虎不辭山”等。例如“暗事好做,明事難成”(00:20:30,290),此句表示為人處世要低調(diào),沉得住氣,這樣事情更容易順利做成,隱含做事或交際要講一定的策略。賈譯文對原文進行了文化重構(gòu),采用了歸化的翻譯策略,抓住了做事情講“策略”的要義,使用了中心詞“交際策略”一詞,從而將該句譯為“It's no time for diplomacy”. 這樣基本表達了隱含的意思,但在語言藝術還未把漢語的四字成語的音韻和對仗之美表達出來,失去了原文的武術精神意象。再比如另一個例子,“上外有山,人外有人”(00:44:12,830),此句有兩個關鍵詞“山”“人”,如果直譯會出現(xiàn)mountains, people 中心詞,但這句話表達的是技藝永無止境,不能狂妄自大,要謙虛,強中自有強中手。賈譯把該句譯為“The world is a big place.”這種歸化的翻譯策略基本傳遞了該句的隱含意義,但同時也失去了漢語成語的均衡對稱之美,原文的文化意象未能有效傳遞給外國觀眾。
在該片中出現(xiàn)較多的是人物類文化意象,如師父、良家婦女、太監(jiān)、老哥們、孫子等,這些人物形象已成為中華文化的歷史沉淀,具有特定的文化意象。如葉師父說:“我們不能裝孫子”(00:15:37,870)此處的“裝孫子”是一個漢語慣用語,意指奉承別人時的嘴臉,一般用在溜須拍馬或巴結(jié)人時候用,如果直接譯為“be one’s grandson”定會帶來誤解,賈將譯其為“We will rise to it.”,表達了我們不能“順從,要反抗的意思”,這主要采取了歸化法的策略。同樣的方法用于另一個例子,如“你的刀太銳,得在鞘里好好藏藏”(00:16:58,660),賈譯沒有采取直譯的方法,沒有將“刀藏在鞘”直譯為hide the knife in a scabbard,而使用了stay put這個地道的成語,表示“待在原地不動”,從而將譯為You're too sharp a blade.You have to stay put. 該譯法還原了原文的隱含之義,對文化意象進行了轉(zhuǎn)換,這樣使西方觀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為各民族對同一物體具有不同的文化意象,如果只用直譯或濃縮翻譯方法,當文化意象會出現(xiàn)錯位或空缺時,影片在心理層面要表達的情感和文化層面反映的內(nèi)涵意義會無法準確傳遞出來,在此情況下,歸化法的是比較理想的辦法,因為這能傳遞出原文內(nèi)容的要旨精髓,能忠實于原文的內(nèi)容,符合原文的認知語境,使原文和譯文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效傳達了原文意象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
電影字幕呈現(xiàn)的內(nèi)容涉及人類的道德、情感、精神、文化等諸多元素,反映特定的文化價值觀。中國武術電影展示了漢民族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蘊含了中華文化的文化基因,與我國歷史傳統(tǒng)、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密切相關,是漢民族的文化結(jié)晶和歷史沉淀。字幕英譯時,從文化意象的視角審視翻譯更能讓原西方觀眾了解原滋原味的中國武術文化,欣賞中國武術的獨特魅力。對于電影中不同類型的文化意象要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皬哪撤N意義上說,翻譯可能比原創(chuàng)更難?!保?]在《一代宗師》中,對武術技藝文化意象要使用異化法為主,輔以語言翻譯法,對武術精神文化意象,要采取歸化的方法,還要充分考慮漢語的形式美和音韻美,對于武術人物類則要根據(jù)上下文靈活使用歸化的翻譯策略。總之,在中國電影字幕翻譯時,遵循“言簡意明”的原則,將多種翻譯策略靈活使用處理不同的文化意象,有機地把語言、文化和意象結(jié)合起來,完整地傳達電影的語言和藝術的雙重魅力。本研究對功夫電影的譯介和對外傳播具有一定的啟示,功夫電影字幕的英譯應充分考慮影片中蘊涵的各類文化意象,把語言形式、文化意象和翻譯策略有機融合,使譯文和原文在語言與意象上找個合適的契合度,讓觀眾從功夫電影中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精神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