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年
初秋時節(jié),窗外的陽光依舊暖暖地射進窗戶,抬眼遠望,天朗氣清。一個人靜坐,泡一杯清茶,開始享受陽光。溫暖的陽光穿梭于樹木的微隙之間,舒緩且漫長,仿佛頃刻間將天地間一切空虛盈滿。
我們宛如南飛的候鳥,總是循著一束束溫暖的陽光而來,在蔚藍的天空下,在明媚的陽光里,一路飛翔,一路歡歌,趕赴美好的約會。每一天的陽光都可以夾在書縫里,一切燦爛都在打開書本之時,那時可以有溫暖入懷……
童年依稀的記憶里,爺爺特愛捧著古書。我總是喜歡爬到爺爺?shù)耐壬?,央求他給我講故事。那時,我聽了很多很多古代的故事,在這眾多的故事里,我最喜歡武松了,總覺得他是個大英雄,我也很喜歡孫悟空,很長一段時間,我還模仿孫悟空的樣子在同伴中炫耀呢。然而隨著年歲的漸增,視野的擴大,加上電視的演繹,似乎這些都已經(jīng)被淡化了。如今,卻對當時不理解也搞不明白所以然的《高山流水》感興趣了。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鐘子期曰:湯湯乎若流水。琴聲婉曲中,兩人莫逆于心,遂結(jié)為知己。后來,子期既死,伯牙摔琴以謝知音。”
我記得爺爺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感慨萬千,仿佛能從故事中摸出一腔血緣,或者是一道閃動的靈光,而我則似懂非懂?,F(xiàn)在,我懂了,而且很懂,不然我就不會喜歡上《高山流水》這首曲子了。
每次聽曲,我總像爺爺那樣閉目傾聽,任思緒隨著歷史的長河飄到遠古的江邊:回溯到兩千多年前,清清易水邊的荊柯,滿懷著雖生猶死的情懷,斟一杯濁酒,且與一川清流、一江春風共抿。忽然岸邊飄來幽幽琴聲。只見白袍纏身、神色凝重的高漸離,正吟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許多年以后,秦都咸陽城街頭出現(xiàn)了一位雙目失明、衣衫襤褸的流浪琴師。在喧鬧的街頭,常奏那些凄婉動人的樂曲,聽者無不潸然落淚,于是他被召到宮廷為秦王演奏,曲終弦斷的那一刻,琴師用盡全力將琴擲向秦王,這個琴師就是高漸離。
公元264年,一名朝廷重犯被押赴刑場,許多人求情要刀下留人,然而未獲準,可是重犯卻鎮(zhèn)定自若,索琴彈奏一曲后仰天長嘆:“《廣陵散》于今絕矣!”這個重犯就是嵇康。面對雪亮的屠刀,嵇康從容不迫,從琴弦上流出的是他的生不逢時、壯志難酬的悲憤。
日月如梭,時光似水。
“曲終情不盡,千古仰知音?!辈篮妥悠谙鄷臐h陽琴臺上早已換上了別人,高漸離和嵇康早已不在人間。肉體的湮滅只是瞬間的,然而他們的靈魂卻在琴聲中得到了涅磐?!扒贋樾穆?,琴者吟也。所以吟若心也?!边@些曲音,雖隔著千年風雨,卻依然會飄入耳畔,這是一種至死不渝的人格力量,這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理想追求,它們將會被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傳承下去。